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多亭館。
元廉右丞之萬柳堂,趙參謀之匏瓜亭,栗院使之玩芳亭,要在彌望間,然莫詳其處矣。
” 又記北京農曆五月之“時品”雲: “小麥登場,玉米入市。
蒜苗為菜,青草肥羊。
麥青作攆轉,麥仁煮肉粥。
豇豆角、豌豆角、蠶豆角、扁豆角,盡為菜品;腌稍瓜、架冬瓜、綠絲瓜、白茭瓜,亦作羹湯。
晚酌相宜。
西瓜、甜瓜、雲南瓜、白黃瓜、白櫻桃、白桑椹。
甜瓜之品最多,長大黃皮者為金皮香瓜,皮白瓤青為高麗香瓜,其白皮綠點者為脂麻粒,色青小尖者為琵琶軸,味極甘美。
桃品亦多,五月結實者為麥熟桃,尖紅者為鷹嘴桃,純白者為銀桃,純紅者為五節香,綠皮紅點者為秫稭葉,小而白者為銀桃奴,小而紅綠相兼者為缸兒桃,扁而核可作念珠者為柿餅桃。
更有外來色白而漿濃者為肅甯桃,色紅而味甘者為深州桃。
杏除香白、八達杏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紅等杏,仁亦甘美。
李柰則有禦黃李、麝香紅,又有黃皮紅點者為梅杏。
又杏質而李核者,為胡撕賴蜜淋噙。
至若榴花似火,家人摘以簪頭;鳳草飛紅,繡女敲而染指;江西臘五色芬芳,虞美人幾枝嬌豔,則又為端陽之佳卉也。
” 又記“皇都品彙”之豐盛雲: “豐年為瑞,薄海承平。
彙萬國之車書,聚千方之玉帛。
帝京品物,擅天下以無雙;盛世衣冠,邁古今而莫并。
金銀寶飾,開敦華元吉之樓;彩緞绫羅,置廣信恒豐之号。
貂裘狐腋,江米街頭;珊瑚珍珠,廊房巷口。
靛青梭布,陳慶長細密寬機;羽緞■〈毛星〉氈,伍少西大洋青水。
冬冠夏緯,北于橋李齊名;滿襪朝靴,三進天奇并盛。
織染局前鞓帶,經從内府分來;隆福寺裡荷包,樣自大宮描出。
馬公道,廣錫鑄重皮鈕扣;王麻子,西鐵锉三代鋼針。
妝奁古玩,店開琉璃廠東門;鞍辔行裝,鋪設牌樓西大市。
至若飲食佳品,五味神盡在都門;什物珍奇,三不老帶來西域。
京肴北炒,仙祿居百味争誇;蘇脍南羹,玉山館三鮮占美。
清平居中冷淘面,座列冠裳;太和樓上一窩絲,門填車馬。
聚蘭齋之糖點,糕蒸桂蕊,分自松江;土地廟之香酥,餅泛鵝油,傳來浙水。
佳醅美醞,中山居雪煮冬涞;極品芽茶,正源号雨前春岕。
豬羊分兩翼,群歸就日街頭;米谷積千倉,市在瞻雲坊外。
孫公園畔,薰豆腐作茶幹;陶朱館中,蒸湯羊為肉面。
孫胡子,扁食包細餡;馬思遠,糯米滾元宵。
玉葉馄饨,名重仁和之肆;銀絲豆面,品出抄手之街。
滿洲桌面,高明遠館舍前門;内制楂糕,賈集珍床張西直。
蜜餞糖栖桃杏脯,京江和裕行家;香橼佛手橘橙柑,吳下經陽字号。
欲識真誠藥餌,京師地道為先。
毓成棧、天彙号,聚川廣雲貴之精英;鄒誠一、樂同仁,制丸散膏丹之秘密。
史敬齋鵝翎眼藥,不讓空青;益元堂官揀人參,還欺瑞草。
劉铉丹山楂丸子,能補能消;段頤壽白鲫魚膏,易濃易潰。
更有遼陽口貨,市歸振武坊頭;閩海雜莊,店在打磨廠裡。
關外■〈魚案〉鳇長似鲸,塞邊狍鹿大于牛。
熊掌駝蜂,麋尾酪酥槌乳餅;野貓山雉,地狸蝦醢雜風羊。
置年貨之何先,香镫雲馬;祀神堂之必用,元寶千張。
門神來無錫,爆竹販徽州。
花漢沖,制蘭佳之珍香;陳集成,澆柏油之大蠟。
挂錢輝五色,朱砂雲母百花箋,石竹齋楊梅巷北;寶馬繪諸天,白楮黃錢千頁紙,宏源号魚市街東。
迓一元之來複,慶萬物以更新。
灑掃庭除,肅清家廟。
門張聯副,宜春百福字銷金;窗嵌玻璃,旭日萬卉明錦繡。
神堂供獻,馓登架,果上罩,密饧襯供油煎;祠竈尊崇,糖作瓜,麻為餅,醴酒黃羊飯煮。
晦祭碗中餘粒,蔔來歲之豐登;臘八釜底粥濃,驗新春之祥瑞。
麻稭插戶,标題四序康甯;柏葉焚燒爐,香霭一堂和氣。
” 由此可見,是書内容豐富,文筆隽美。
所記皆為作者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曆,屬北京人記北京風土.資料翔實可信。
此書是迄今所見清代第一部北京風俗志書,對研究清代北京的社會生活和歲時風物均有重要史料價值。
帝京歲時紀勝
元廉右丞之萬柳堂,趙參謀之匏瓜亭,栗院使之玩芳亭,要在彌望間,然莫詳其處矣。
” 又記北京農曆五月之“時品”雲: “小麥登場,玉米入市。
蒜苗為菜,青草肥羊。
麥青作攆轉,麥仁煮肉粥。
豇豆角、豌豆角、蠶豆角、扁豆角,盡為菜品;腌稍瓜、架冬瓜、綠絲瓜、白茭瓜,亦作羹湯。
晚酌相宜。
西瓜、甜瓜、雲南瓜、白黃瓜、白櫻桃、白桑椹。
甜瓜之品最多,長大黃皮者為金皮香瓜,皮白瓤青為高麗香瓜,其白皮綠點者為脂麻粒,色青小尖者為琵琶軸,味極甘美。
桃品亦多,五月結實者為麥熟桃,尖紅者為鷹嘴桃,純白者為銀桃,純紅者為五節香,綠皮紅點者為秫稭葉,小而白者為銀桃奴,小而紅綠相兼者為缸兒桃,扁而核可作念珠者為柿餅桃。
更有外來色白而漿濃者為肅甯桃,色紅而味甘者為深州桃。
杏除香白、八達杏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紅等杏,仁亦甘美。
李柰則有禦黃李、麝香紅,又有黃皮紅點者為梅杏。
又杏質而李核者,為胡撕賴蜜淋噙。
至若榴花似火,家人摘以簪頭;鳳草飛紅,繡女敲而染指;江西臘五色芬芳,虞美人幾枝嬌豔,則又為端陽之佳卉也。
” 又記“皇都品彙”之豐盛雲: “豐年為瑞,薄海承平。
彙萬國之車書,聚千方之玉帛。
帝京品物,擅天下以無雙;盛世衣冠,邁古今而莫并。
金銀寶飾,開敦華元吉之樓;彩緞绫羅,置廣信恒豐之号。
貂裘狐腋,江米街頭;珊瑚珍珠,廊房巷口。
靛青梭布,陳慶長細密寬機;羽緞■〈毛星〉氈,伍少西大洋青水。
冬冠夏緯,北于橋李齊名;滿襪朝靴,三進天奇并盛。
織染局前鞓帶,經從内府分來;隆福寺裡荷包,樣自大宮描出。
馬公道,廣錫鑄重皮鈕扣;王麻子,西鐵锉三代鋼針。
妝奁古玩,店開琉璃廠東門;鞍辔行裝,鋪設牌樓西大市。
至若飲食佳品,五味神盡在都門;什物珍奇,三不老帶來西域。
京肴北炒,仙祿居百味争誇;蘇脍南羹,玉山館三鮮占美。
清平居中冷淘面,座列冠裳;太和樓上一窩絲,門填車馬。
聚蘭齋之糖點,糕蒸桂蕊,分自松江;土地廟之香酥,餅泛鵝油,傳來浙水。
佳醅美醞,中山居雪煮冬涞;極品芽茶,正源号雨前春岕。
豬羊分兩翼,群歸就日街頭;米谷積千倉,市在瞻雲坊外。
孫公園畔,薰豆腐作茶幹;陶朱館中,蒸湯羊為肉面。
孫胡子,扁食包細餡;馬思遠,糯米滾元宵。
玉葉馄饨,名重仁和之肆;銀絲豆面,品出抄手之街。
滿洲桌面,高明遠館舍前門;内制楂糕,賈集珍床張西直。
蜜餞糖栖桃杏脯,京江和裕行家;香橼佛手橘橙柑,吳下經陽字号。
欲識真誠藥餌,京師地道為先。
毓成棧、天彙号,聚川廣雲貴之精英;鄒誠一、樂同仁,制丸散膏丹之秘密。
史敬齋鵝翎眼藥,不讓空青;益元堂官揀人參,還欺瑞草。
劉铉丹山楂丸子,能補能消;段頤壽白鲫魚膏,易濃易潰。
更有遼陽口貨,市歸振武坊頭;閩海雜莊,店在打磨廠裡。
關外■〈魚案〉鳇長似鲸,塞邊狍鹿大于牛。
熊掌駝蜂,麋尾酪酥槌乳餅;野貓山雉,地狸蝦醢雜風羊。
置年貨之何先,香镫雲馬;祀神堂之必用,元寶千張。
門神來無錫,爆竹販徽州。
花漢沖,制蘭佳之珍香;陳集成,澆柏油之大蠟。
挂錢輝五色,朱砂雲母百花箋,石竹齋楊梅巷北;寶馬繪諸天,白楮黃錢千頁紙,宏源号魚市街東。
迓一元之來複,慶萬物以更新。
灑掃庭除,肅清家廟。
門張聯副,宜春百福字銷金;窗嵌玻璃,旭日萬卉明錦繡。
神堂供獻,馓登架,果上罩,密饧襯供油煎;祠竈尊崇,糖作瓜,麻為餅,醴酒黃羊飯煮。
晦祭碗中餘粒,蔔來歲之豐登;臘八釜底粥濃,驗新春之祥瑞。
麻稭插戶,标題四序康甯;柏葉焚燒爐,香霭一堂和氣。
” 由此可見,是書内容豐富,文筆隽美。
所記皆為作者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曆,屬北京人記北京風土.資料翔實可信。
此書是迄今所見清代第一部北京風俗志書,對研究清代北京的社會生活和歲時風物均有重要史料價值。
帝京歲時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