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時品
十二月 市賣臘八窖冰祀竈稽善惡亂歲沐浴丢百病歲暮雜務皇都品彙”
書中記北京“元旦”之風俗雲:
“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争輝,玉珂競響。
肩輿簇簇,車馬辚辚。
百官趨朝,賀元旦也。
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無停。
更間有下廟之博浪鼓聲,賣瓜子解悶聲,賣江米白酒擊冰盞聲,賣桂花頭油搖喚嬌娘聲,賣合菜細粉聲,與爆竹之聲,相為上下,良可聽也。
士民之家,新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昧爽,合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饫蒸糕,呷粉羹。
出門迎喜,參藥廟,谒影堂,具柬賀節。
路遇親友,則降輿長揖,而祝之曰:‘新禧納福’。
至于酬酢之具,則镂花繪果為茶,十錦火鍋供馔。
湯點則鵝油方補,豬肉饅首,江米糕,黃黍饦;酒肴則腌雞臘肉,糟鹜風魚,野雞爪,鹿兔脯;果品則松榛蓮慶,桃杏瓜仁,栗棗枝圓,楂糕耿餅,青枝葡萄,白子崗榴,秋波梨,蘋婆果,獅柑鳳橘,橙片楊梅。
雜以海錯山珍,家肴市點。
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
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謂新正拜節,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車馬喧阗,追歡竟日,可謂極一時之勝也矣。
” 又記“琉璃廠店”之盛況雲: “琉璃廠在正陽門外之西。
廠制:東三門,西一門,街長裡許,中有石橋。
橋西北為公廨。
東北樓門上為瞻雲閣,即窯廠之正門也。
廠内官署、作房、神祠之外,地基宏敞,樹林茂密,濃陰萬态,煙水一泓。
度石梁而西,有土阜高數十仞,可以登臨眺遠。
門外隙地,博戲聚焉。
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貨雲集,燈屏琉璃,萬盞棚懸,玉軸牙簽,千門聯絡,圖書充棟,寶玩填街。
更有秦樓楚館遍笙歌,寶馬香車遊士女。
” 又記北京“煙火”之極盡工巧雲: “煙火花炮之制,京師極盡工巧。
有錦盒一具内裝成數出故事者,人物像生,翎毛花草,曲盡妝顔之妙。
其爆竹有‘雙響震天雷’、‘升高三級浪’等名色。
其不響不起盤旋地上者曰‘地老鼠’,水中者曰‘水老鼠’。
又有‘霸王鞭’、‘竹節花’、‘泥筒花’、‘金盆撈月’、‘疊落金錢’,種類紛繁,難以悉舉。
至于小兒頑戲者,曰‘小黃煙’。
其街頭車推擔負者,‘當面放’、‘大梨花’、‘千丈菊’;又曰:‘滴滴金,梨花香,買到家中哄姑娘。
’統之曰‘煙火’。
勳戚富有之家,于元夕集百巧為一架,次第傳爇,通宵為樂。
” 又記“歲時雜戲”之盛況雲: “元宵雜戲,煎彩為燈。
懸挂則走馬盤香,蓮花荷葉,龍鳳鳌魚,花籃盆景;手舉則傘扇幡幢,關刀月斧,像生人物,擊鼓搖鈴。
迎風而轉者,太極鏡光,飛輪八卦;系拽而行者,獅象羚羊,騾車轎辇。
前推旋斡為橄榄,就地滾蕩為繡球。
博戲則騎竹馬,撲蝴蝶,跳白索,藏蒙兒,舞龍燈,打花棍,翻斤鬥,豎蜻蜓;閑常之戲則脫泥錢,蹋石球,鞭陀羅,放空鐘,彈拐子,滾核桃,打尜尜,踢毽子。
京師小兒語:‘楊柳青,放空鐘。
楊柳活,抽陀羅。
楊柳發,打尜尜。
楊柳死,踢毽子。
’都門有專藝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團轉相擊,随其高下,動合機宜,不緻墜落,亦博戲中之絕技矣。
” 又記京郊豐台芍藥甲于天下雲: “京都花木之盛,惟豐台芍藥甲于天下。
舊傳揚州劉貢父譜三十一品,孔常父譜三十三品,王通叟譜三十九品,亦雲瑰麗之觀矣。
今揚州遺種絕少,而京師豐台,于四月間連畦接畛,倚擔市者日萬餘莖。
遊覽之人,輪毂相望。
惜無好事者圖而譜之。
如宮錦紅、醉仙顔、白玉帶、醉楊妃等類,雖重樓牡丹亦難為比。
考豐台本無台。
金時郊台在南城外,豐宜門者,金之南門也。
豐台疑即拜郊台,因門曰豐宜,故目為豐台雲耳。
今右安門外十裡草橋,唐時有萬福寺,寺廢而橋存。
明天啟間,建碧霞元君廟其北,土近泉宜花,居人以種花為業。
冬則蘊火暄之,十月中牡丹已進禦矣。
橋去豐台十裡,中
肩輿簇簇,車馬辚辚。
百官趨朝,賀元旦也。
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無停。
更間有下廟之博浪鼓聲,賣瓜子解悶聲,賣江米白酒擊冰盞聲,賣桂花頭油搖喚嬌娘聲,賣合菜細粉聲,與爆竹之聲,相為上下,良可聽也。
士民之家,新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昧爽,合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饫蒸糕,呷粉羹。
出門迎喜,參藥廟,谒影堂,具柬賀節。
路遇親友,則降輿長揖,而祝之曰:‘新禧納福’。
至于酬酢之具,則镂花繪果為茶,十錦火鍋供馔。
湯點則鵝油方補,豬肉饅首,江米糕,黃黍饦;酒肴則腌雞臘肉,糟鹜風魚,野雞爪,鹿兔脯;果品則松榛蓮慶,桃杏瓜仁,栗棗枝圓,楂糕耿餅,青枝葡萄,白子崗榴,秋波梨,蘋婆果,獅柑鳳橘,橙片楊梅。
雜以海錯山珍,家肴市點。
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
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謂新正拜節,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車馬喧阗,追歡竟日,可謂極一時之勝也矣。
” 又記“琉璃廠店”之盛況雲: “琉璃廠在正陽門外之西。
廠制:東三門,西一門,街長裡許,中有石橋。
橋西北為公廨。
東北樓門上為瞻雲閣,即窯廠之正門也。
廠内官署、作房、神祠之外,地基宏敞,樹林茂密,濃陰萬态,煙水一泓。
度石梁而西,有土阜高數十仞,可以登臨眺遠。
門外隙地,博戲聚焉。
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貨雲集,燈屏琉璃,萬盞棚懸,玉軸牙簽,千門聯絡,圖書充棟,寶玩填街。
更有秦樓楚館遍笙歌,寶馬香車遊士女。
” 又記北京“煙火”之極盡工巧雲: “煙火花炮之制,京師極盡工巧。
有錦盒一具内裝成數出故事者,人物像生,翎毛花草,曲盡妝顔之妙。
其爆竹有‘雙響震天雷’、‘升高三級浪’等名色。
其不響不起盤旋地上者曰‘地老鼠’,水中者曰‘水老鼠’。
又有‘霸王鞭’、‘竹節花’、‘泥筒花’、‘金盆撈月’、‘疊落金錢’,種類紛繁,難以悉舉。
至于小兒頑戲者,曰‘小黃煙’。
其街頭車推擔負者,‘當面放’、‘大梨花’、‘千丈菊’;又曰:‘滴滴金,梨花香,買到家中哄姑娘。
’統之曰‘煙火’。
勳戚富有之家,于元夕集百巧為一架,次第傳爇,通宵為樂。
” 又記“歲時雜戲”之盛況雲: “元宵雜戲,煎彩為燈。
懸挂則走馬盤香,蓮花荷葉,龍鳳鳌魚,花籃盆景;手舉則傘扇幡幢,關刀月斧,像生人物,擊鼓搖鈴。
迎風而轉者,太極鏡光,飛輪八卦;系拽而行者,獅象羚羊,騾車轎辇。
前推旋斡為橄榄,就地滾蕩為繡球。
博戲則騎竹馬,撲蝴蝶,跳白索,藏蒙兒,舞龍燈,打花棍,翻斤鬥,豎蜻蜓;閑常之戲則脫泥錢,蹋石球,鞭陀羅,放空鐘,彈拐子,滾核桃,打尜尜,踢毽子。
京師小兒語:‘楊柳青,放空鐘。
楊柳活,抽陀羅。
楊柳發,打尜尜。
楊柳死,踢毽子。
’都門有專藝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團轉相擊,随其高下,動合機宜,不緻墜落,亦博戲中之絕技矣。
” 又記京郊豐台芍藥甲于天下雲: “京都花木之盛,惟豐台芍藥甲于天下。
舊傳揚州劉貢父譜三十一品,孔常父譜三十三品,王通叟譜三十九品,亦雲瑰麗之觀矣。
今揚州遺種絕少,而京師豐台,于四月間連畦接畛,倚擔市者日萬餘莖。
遊覽之人,輪毂相望。
惜無好事者圖而譜之。
如宮錦紅、醉仙顔、白玉帶、醉楊妃等類,雖重樓牡丹亦難為比。
考豐台本無台。
金時郊台在南城外,豐宜門者,金之南門也。
豐台疑即拜郊台,因門曰豐宜,故目為豐台雲耳。
今右安門外十裡草橋,唐時有萬福寺,寺廢而橋存。
明天啟間,建碧霞元君廟其北,土近泉宜花,居人以種花為業。
冬則蘊火暄之,十月中牡丹已進禦矣。
橋去豐台十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