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定嚴州續志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岩:在桐廬鄉。
山最高,将雨先霧。
龍洞山:在常樂鄉。
行羊腸半舍許,有石曰洞門,中乃夷曠,廣法寺居之。
山巅有龍門池,流水溉田,足以供僧。
獨高峰:在常樂鄉。
嘉定間,徑山僧妙機為浮圖其上,郡人楊缵書其匾。
牛山:在孝泉鄉。
去縣西十五裡,并浙江而北。
南渡時,鄉兵敗金人于此。
前志有金牛山,在縣東南十五裡,蓋非此牛山也。
金雞山:在孝泉鄉,去縣西十三裡。
鳳凰山:在縣東北。
水 浙江,自縣而東至錢塘,凡六合縣境諸溪,入于江者有五: 蘆茨溪。
隸金牛鄉,出白雲源。
清渚港。
隸孝泉鄉。
穰溪。
一名剪溪。
隸金牛鄉,出歌舞山下,溪水舊不通溉,裡人諸寀鑿岩引水,溉田數百畝。
東溪。
即桐江,在縣東,源出天目山。
窄溪。
隸水濱鄉,與新城港口相對。
橋梁 縣市有橋曰寶慶。
有浮梁跨東溪,距縣五裡,曰政惠。
諸鄉石橋十:在安樂者曰龍伏;在常樂者曰通濟;在孝泉者曰黃蔣、曰香山;在金牛者曰柳浦、曰登雲、曰龍津;在安定者曰小潘、曰月梁、曰馬浦。
寺觀 白塔院:在縣西一裡半。
禅定院:在桐廬鄉,距縣四裡。
昔黃裳讀書于此,自号紫元翁,今院有紫元祠堂。
紹興中,張魏公憩此經宿,随有蘭草生所憩處,僧為作瑞芝軒。
靜林院:在縣北五十裡。
靜居院:在桐廬鄉,距縣二十五裡,晉高僧昙翼誦經之所。
勝因院:在安樂鄉,距縣四十裡。
嘉定間,僧梵迪請廢額建。
新會院:在孝仁鄉,距縣十裡。
居萬山間,地乏水。
紹興間,有群蜂屯佛殿側,僧鑿之得甘泉。
石佛院:在孝仁鄉,距縣十裡。
宣和間,僧法真建。
長樂院:在安定鄉,距縣三十五裡,唐乾符建。
地名吳村,吳琠捨水竹園為院基,今吳姓有家存焉。
栖霞院:在安定鄉,距縣四十裡。
乾德間建。
建平院:在安定鄉,距縣四十裡。
吳越時建。
吉祥院:在安定鄉,距縣四十裡。
[後]晉天福間建。
建興院:在質素鄉,距縣三十裡。
[後]周顯德間建。
前志并不載。
洞明宮:在安定鄉,距縣三十五裡。
嘉定間,道士張守廉請遂安廢額建,今遂安亦有宮。
雪水庵:在水濱鄉,距縣七十裡。
漏澤庵:距縣西三裡餘。
祠廟 祠山行祠:在縣西一裡,邑令程準感夢立。
鎮甯侯廟:在桐廬鄉,距縣五裡,即州東之行祠也。
靈祐廟二:一在金牛鄉;一在至德鄉,即柳山弘仁廣信王也。
珠山龍王廟:在水濱鄉,距縣二十五裡。
山有乳泉,溉田甚多,紹興間乃立祠。
端平丙申,文林郎陳一中,因重修為記。
嘉應侯廟:在水濱鄉晦崗,距縣二十五裡。
神即張巡也。
徐偃王廟:在水濱鄉。
古迹 龍潭:在金牛鄉,距縣十五裡,潭在山谷間,相傳有龍宅焉!淳熙壬寅,邑令邵普迎水禱旱有應,因作《送龍詞》,其一曰:“四山回環兮古龍湫,山木陰翳兮枝相樛。
轟雷掣電兮耀靈虬,膏澤霶霈兮歲有秋。
”其二曰:“奠桂酒兮椒漿,雜肴蔬兮薦堂皇。
願龍垂休兮時厥雨旸,豐年之報兮不敢忘。
”山下有洞泉,溉田數百畝。
碑碣 重修釣台書院記二。
一系淳祐辛醜郡守王佖撰。
一系淳祐辛亥敷文吳子良撰。
阆仙洞記。
政和壬辰,尚書黃裳撰。
乳泉龍王廟記。
嘉熙丁酉,浙西倉幹陳一中撰。
山最高,将雨先霧。
龍洞山:在常樂鄉。
行羊腸半舍許,有石曰洞門,中乃夷曠,廣法寺居之。
山巅有龍門池,流水溉田,足以供僧。
獨高峰:在常樂鄉。
嘉定間,徑山僧妙機為浮圖其上,郡人楊缵書其匾。
牛山:在孝泉鄉。
去縣西十五裡,并浙江而北。
南渡時,鄉兵敗金人于此。
前志有金牛山,在縣東南十五裡,蓋非此牛山也。
金雞山:在孝泉鄉,去縣西十三裡。
鳳凰山:在縣東北。
水 浙江,自縣而東至錢塘,凡六合縣境諸溪,入于江者有五: 蘆茨溪。
隸金牛鄉,出白雲源。
清渚港。
隸孝泉鄉。
穰溪。
一名剪溪。
隸金牛鄉,出歌舞山下,溪水舊不通溉,裡人諸寀鑿岩引水,溉田數百畝。
東溪。
即桐江,在縣東,源出天目山。
窄溪。
隸水濱鄉,與新城港口相對。
橋梁 縣市有橋曰寶慶。
有浮梁跨東溪,距縣五裡,曰政惠。
諸鄉石橋十:在安樂者曰龍伏;在常樂者曰通濟;在孝泉者曰黃蔣、曰香山;在金牛者曰柳浦、曰登雲、曰龍津;在安定者曰小潘、曰月梁、曰馬浦。
寺觀 白塔院:在縣西一裡半。
禅定院:在桐廬鄉,距縣四裡。
昔黃裳讀書于此,自号紫元翁,今院有紫元祠堂。
紹興中,張魏公憩此經宿,随有蘭草生所憩處,僧為作瑞芝軒。
靜林院:在縣北五十裡。
靜居院:在桐廬鄉,距縣二十五裡,晉高僧昙翼誦經之所。
勝因院:在安樂鄉,距縣四十裡。
嘉定間,僧梵迪請廢額建。
新會院:在孝仁鄉,距縣十裡。
居萬山間,地乏水。
紹興間,有群蜂屯佛殿側,僧鑿之得甘泉。
石佛院:在孝仁鄉,距縣十裡。
宣和間,僧法真建。
長樂院:在安定鄉,距縣三十五裡,唐乾符建。
地名吳村,吳琠捨水竹園為院基,今吳姓有家存焉。
栖霞院:在安定鄉,距縣四十裡。
乾德間建。
建平院:在安定鄉,距縣四十裡。
吳越時建。
吉祥院:在安定鄉,距縣四十裡。
[後]晉天福間建。
建興院:在質素鄉,距縣三十裡。
[後]周顯德間建。
前志并不載。
洞明宮:在安定鄉,距縣三十五裡。
嘉定間,道士張守廉請遂安廢額建,今遂安亦有宮。
雪水庵:在水濱鄉,距縣七十裡。
漏澤庵:距縣西三裡餘。
祠廟 祠山行祠:在縣西一裡,邑令程準感夢立。
鎮甯侯廟:在桐廬鄉,距縣五裡,即州東之行祠也。
靈祐廟二:一在金牛鄉;一在至德鄉,即柳山弘仁廣信王也。
珠山龍王廟:在水濱鄉,距縣二十五裡。
山有乳泉,溉田甚多,紹興間乃立祠。
端平丙申,文林郎陳一中,因重修為記。
嘉應侯廟:在水濱鄉晦崗,距縣二十五裡。
神即張巡也。
徐偃王廟:在水濱鄉。
古迹 龍潭:在金牛鄉,距縣十五裡,潭在山谷間,相傳有龍宅焉!淳熙壬寅,邑令邵普迎水禱旱有應,因作《送龍詞》,其一曰:“四山回環兮古龍湫,山木陰翳兮枝相樛。
轟雷掣電兮耀靈虬,膏澤霶霈兮歲有秋。
”其二曰:“奠桂酒兮椒漿,雜肴蔬兮薦堂皇。
願龍垂休兮時厥雨旸,豐年之報兮不敢忘。
”山下有洞泉,溉田數百畝。
碑碣 重修釣台書院記二。
一系淳祐辛醜郡守王佖撰。
一系淳祐辛亥敷文吳子良撰。
阆仙洞記。
政和壬辰,尚書黃裳撰。
乳泉龍王廟記。
嘉熙丁酉,浙西倉幹陳一中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