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定嚴州續志卷三

關燈
王彜倫叔叙餘輝文炳詹好德懿子洪拟祖季拟 方若水善甫朱淮長源洪潓汝忠方應旂正甫 汪自強行之洪牧尊之朝伯骥德甫 人物 郡人物,表表相望,大抵尚氣節而輕功名,有子陵一絲之風。

    南渡人物,前去尚阙如也,今嗣書之。

     詹至,字及夫,郡人。

    父安,為鄉先生,躬教四子,皆登進士第,公其次也。

    建炎初,通判鞏州,金兵将及境,郡守假它檄去。

    公合民兵七千人,授甲登陴,入與家人訣,出約死守。

    敵力攻五日而遁。

    紹興初,诏有事于明堂,公奏:與其崇孝饷之虛文,曷若厲複仇之大義,請移費佐軍,剋圖恢複。

    事雖不行,識者韪之。

    張忠獻公督師,辟公掌機事,以功除直秘閣。

    忠獻公去國,不複用。

    後為永興等路提點刑獄,丐祠歸沒。

    張宣公銘其墓。

     詹儀之,字體仁,至猶子也。

    登紹興二十一年進士第。

    乾道間,張宣公守鄉郡,呂成公分教,公方占家食,日以問學為事。

    淳熙二年,公知信州時,朱文公、呂成公俱在鵝湖,往複問辨無虛日。

    及帥廣東,首以濂溪舊治,立祠曲江上,張宣公為之記。

    後論廣鹽官鬻之弊,孝廟韪之,除公吏部侍郎,知靜江府,因任六年,官鬻弊革。

    未幾,代者飛語中公,有袁州行。

    光皇登極,念公故宮僚,許自便,既歸而沒,公論惜之。

     胡國瑞,字嘉言,郡人,登崇甯二年進士第,以博學稱。

    大觀初,命修《九域志》,尋為删修官,又除為編修官。

    時奔競成風,公獨以在館中為樂,不觊他官。

    宣和寇起,鄉郡命公為鄉導剿之。

    後仕至吏部侍郎。

     葉三省,字(缺),郡人,以太學生釋褐,仕為中書舍人。

    紹興二十二年,坐□(缺)休兵為非,下之理,責居筠州。

     喻樗,字子才,登建炎二年進士第,嘗受業龜山。

    趙忠簡公崇尚洛學,薦公除正字,告祠有曰:頃窮西洛之淵源,遂見古人之大體。

    雖為衆所嫉,而忠簡知之益信。

    有《中庸大學論語解》及《土泉語錄》行于世。

    寶祐甲寅,知州季镛繪肖于學宮,祠之。

     葉義問,字審言,郡人,登建炎二年進士第。

    紹興二十九年為吏部侍郎。

    時相主和議,兵備寖弛。

    公奏有備無患,請防海道、守淮甸、遣戍卒、嚴斥堠、揀軍、牧馬,此六者今日急務,卒行則不及,預備則有餘。

    尋除兼尚書。

    三十一年,以知樞密院視師江淮,遂有采石之捷。

     馬大同,字會叔,郡人,登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第。

    自為小官,即以剛介聞。

    改秩除國子監,簿對便殿,上與語則奏不然。

    明日,謂宰執曰:夜來,馬大同奏對,朕與之辯論,凡不然朕說者三,氣節可喜。

    由是簡知孝廟,有大用意。

    後每對上,辄陳恢複大計。

    曆中外要官,必求盡職,以洗冤澤物為己任,所至雖遐僻,童孺無不知公名。

    仕至戶部侍郎。

     趙彥肅,字子欽,郡人,号複齋先生。

    天資孝友,留意聖賢之學,窮理盡性,弗深造自得弗措也。

    登乾道二年進士第。

    會光皇遺劍,辍三年不仕,宰臣周必大薦之孝廟甚力,先生益以近名為嫌。

    仕止甯海節度推官。

    有《易說》及《廣學雜辨》、《士冠士昏饋食圖》行于世。

    朱文公觀其書歎曰:近世未有如此看文字者。

    嘉定己卯,知州鄭之悌即祥符寺遺址建堂祠之,命學官春秋詣祀。

    寶祐甲寅,知州季镛,複繪肖于學宮之先賢祠。

     鄭穎,字茂叔,郡人,遊太學有聲,登嘉定十年進士第。

    宦轍所至,辄以最聞。

    守嘉禾,以理卿召,言者詛之,且逮吏稽在任出納,擿其疵,無所得,私歎服之。

    後其子璹為大理評事,會時相以意嫉邊守,下之理,必死之。

    公謂璹曰:殺人以苟容,如天理何!璹奉法如公教,竟以忤歸。

    公笑曰:是足為吾子矣!公自嘉禾歸,十五年竟不複仕。

     錢時,字子是,郡人,号融堂。

    少力學自貴重,後著書立言,以鄉先生稱。

    嘗以易領漕舉,試南宮辄不利,絕意仕進。

    嘉熙二年,宰臣喬行簡奏上,補迪功郎、秘閣校勘,兩入史館,終不蘄顯仕。

    有《周易釋傳》、《尚書演義》、《學詩管見》、《春秋大旨》、《四書管見》、《兩漢筆記》、《國史宏綱》、《蜀阜前後續稿》、《冠昏記》等書行于世。

    寶祐甲寅,知州季镛,繪肖于學宮之先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