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定嚴州續志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二十五日到任。
賢牧 嚴為潇灑郡,典領山川者,非清高不稱焉!前志所記田谏議、範文正、趙清獻,真能稱其山川者也!南渡以來,有光于三君子者相望,宜嗣書之,其方翺翔天衢,未究遠業者,姑俟後之秉筆者焉。
潘良貴,字子賤,号養空,婺之金華人。
名望巋然,純德君子也!紹興二年,以直龍圖閣知州。
雖在郡之日甚淺,而郡人尊之,至于今不忘,其為政可知也。
今有祠在學宮,列于名侯。
胡寅,字明仲,号緻堂,建甯人,文定公子。
紹興六年,以徽猷閣待制知州,政教并行,民用胥勸。
明年,文定公自衡山抵書曰:汝在桐江一年矣!大凡從官作郡,一年未遷,即有怠意。
汝宜作三年計,日勤一日,思遠大之業。
未幾,移知永州。
今學宮,公所改作也。
有祠,列于名侯。
張栻,字敬夫,号南軒,谥曰宣,廣漢人,魏公子。
以理學為朱文公、呂成公友。
乾道五年,以直秘閣知州。
其治不嚴而威,不疾而速,大抵以教化為先務。
奏蠲丁鹽錢絹,民以蕃庶。
旅名山,斥淫祠,至今遺老猶能誦張直閣焉。
今學門,公所創也,與呂成公并祠于學。
景定辛酉旨封華陽伯,秩于從祀。
今侯錢可則仿帝學繪祀,因舍采焉。
名宦 紀名宦次以歲月,不以官。
呂祖謙,字伯恭,學者尊之,曰東萊先生,谥曰成,婺之金華人。
乾道五年,需太學博士次,來為郡員外博士,铎音大振,士由遠方負笈者日衆,潘宮至不足以容之。
在學著《春秋講義》。
明年,張南軒為守,政教胥善。
南軒奏免丁錢狀,先生所作也。
與南軒并祠于學。
寶慶丙戌,其子延年宰建德,邦人見之,如見先生。
越月,以戎簿召。
景定辛酉,追封先生為開封伯,秩于從祀。
今侯錢可則仿帝學繪祀,因舍采焉。
時其孫寶之,仍以建德宰行獻事。
徐僑,字崇父,号毅齋,婺之義烏人,從東萊、晦庵二先生遊。
開禧和議成,适以谒選留京,陳所以折敵之策,雖言不果用,而朝論韪之,留為京學教授。
公竟從選部授觀察推官來嚴,在郡多所禆贊,事有不可,必反複論诤,不為矯激,意雖異已者,久益知敬。
郡守欲舉公,适同僚有謀穎去者,公遜先之,再舉卒不受。
朝紳以學洞聖原,行表鄉曲薦之,遂以掌故登朝。
後仕至工部侍郎,與參政真西山,俱系時望雲。
郭磊卿,字子奇,号兌齋,天台人。
端平三年,由太社令來為添差通判,延納儒生,誨以義理之學,一幹以私,辄叱去。
郡政不逮,多所正救。
部使者以訟牒屬公,日旁午,公從容剖決,大抵以厚風俗,媺教化為本,舞文弄法之徒,奸莫能遁,邦人士翕然尊之。
後召為太博,及居言路,皆稱其官,世以不及大用為惜。
子和中,寶祐五年,以兩易來繼父官,其精明實似之。
瑞産 物有素産,亦有瑞産,前志所紀,素産備矣。
今續志登成,瑞産适應,庸大書之。
景定壬戌夏四月九日,郡民孔文桂等言:麥秀兩歧,在東郊公田中。
知州錢可則遣視良實,就采之,得歧穗餘一百,繪圖狀實,以獻天子。
有旨宣付國史館。
會皇弟太師嗣榮王,亦以所得函活,為圖以進。
玉音報曰:祥非偶至,應必有先。
由輝聯華萼,以陶和緻秀。
啟麥歧而薦瑞,兆王師之不用,慶農扈之告登。
上協天心,美鐘地産,繪圖來進,嘉意良勤。
報聞邦人鼓舞歡悅,願托琬琰,以诏将來天時不能遁也。
為刻石,置郡治之高風堂。
荒政 郡墾山為田十一二,民食仰籴旁郡航粟,一不繼,便同兇年,況旱潦乎!庚子之旱,壬子之水,辛酉之絕籴,非天假仁侯,竭力拯惠,民其枯魚矣。
用摭其實,以告來者。
嘉熙四年,夏秋大旱,明年春,民采橡蕨,救死不給,路殍相枕藉,郡無以救。
于是将作鹽丞王公佖,被選求甦。
公下車,首扃廚傳,節浮費,一意救荒,乞米于朝,勸分于鄉,靡不力,民賴以活。
去郡時,民遮道以酒餞公,公為舉一杯酹之。
公字元敬,金華人。
淳祐十二年夏六月辛酉,大水被九州,阛阓為壑,五日乃縮,壞公私廬舍亡數,民苦溺且饑。
天子遣使曆九州存撫,命奏院季公镛出守拯是邦。
公下車,虛己問俗,首蠲秋苗十六,力控廟朝,寬京府榷籴之令,發廪分赈,民飽實惠。
捐抽解場木,予被水者戶有差,不幾時,頓複舊觀,民亦忘其為昏墊也。
秩滿,民借留不許,遺愛藹然。
公字伯韶,古括人。
景定二年秋七月戊寅,浙右大水,湖、秀為甚,至于冬十月不退。
嚴雖水駛不久溺,然航粟遂梗,民無所得籴,趨利者冒衢、婺禁,肩負鬥斛至,價日翔踴。
時東嚴錢公可則,司牧是
賢牧 嚴為潇灑郡,典領山川者,非清高不稱焉!前志所記田谏議、範文正、趙清獻,真能稱其山川者也!南渡以來,有光于三君子者相望,宜嗣書之,其方翺翔天衢,未究遠業者,姑俟後之秉筆者焉。
潘良貴,字子賤,号養空,婺之金華人。
名望巋然,純德君子也!紹興二年,以直龍圖閣知州。
雖在郡之日甚淺,而郡人尊之,至于今不忘,其為政可知也。
今有祠在學宮,列于名侯。
胡寅,字明仲,号緻堂,建甯人,文定公子。
紹興六年,以徽猷閣待制知州,政教并行,民用胥勸。
明年,文定公自衡山抵書曰:汝在桐江一年矣!大凡從官作郡,一年未遷,即有怠意。
汝宜作三年計,日勤一日,思遠大之業。
未幾,移知永州。
今學宮,公所改作也。
有祠,列于名侯。
張栻,字敬夫,号南軒,谥曰宣,廣漢人,魏公子。
以理學為朱文公、呂成公友。
乾道五年,以直秘閣知州。
其治不嚴而威,不疾而速,大抵以教化為先務。
奏蠲丁鹽錢絹,民以蕃庶。
旅名山,斥淫祠,至今遺老猶能誦張直閣焉。
今學門,公所創也,與呂成公并祠于學。
景定辛酉旨封華陽伯,秩于從祀。
今侯錢可則仿帝學繪祀,因舍采焉。
名宦 紀名宦次以歲月,不以官。
呂祖謙,字伯恭,學者尊之,曰東萊先生,谥曰成,婺之金華人。
乾道五年,需太學博士次,來為郡員外博士,铎音大振,士由遠方負笈者日衆,潘宮至不足以容之。
在學著《春秋講義》。
明年,張南軒為守,政教胥善。
南軒奏免丁錢狀,先生所作也。
與南軒并祠于學。
寶慶丙戌,其子延年宰建德,邦人見之,如見先生。
越月,以戎簿召。
景定辛酉,追封先生為開封伯,秩于從祀。
今侯錢可則仿帝學繪祀,因舍采焉。
時其孫寶之,仍以建德宰行獻事。
徐僑,字崇父,号毅齋,婺之義烏人,從東萊、晦庵二先生遊。
開禧和議成,适以谒選留京,陳所以折敵之策,雖言不果用,而朝論韪之,留為京學教授。
公竟從選部授觀察推官來嚴,在郡多所禆贊,事有不可,必反複論诤,不為矯激,意雖異已者,久益知敬。
郡守欲舉公,适同僚有謀穎去者,公遜先之,再舉卒不受。
朝紳以學洞聖原,行表鄉曲薦之,遂以掌故登朝。
後仕至工部侍郎,與參政真西山,俱系時望雲。
郭磊卿,字子奇,号兌齋,天台人。
端平三年,由太社令來為添差通判,延納儒生,誨以義理之學,一幹以私,辄叱去。
郡政不逮,多所正救。
部使者以訟牒屬公,日旁午,公從容剖決,大抵以厚風俗,媺教化為本,舞文弄法之徒,奸莫能遁,邦人士翕然尊之。
後召為太博,及居言路,皆稱其官,世以不及大用為惜。
子和中,寶祐五年,以兩易來繼父官,其精明實似之。
瑞産 物有素産,亦有瑞産,前志所紀,素産備矣。
今續志登成,瑞産适應,庸大書之。
景定壬戌夏四月九日,郡民孔文桂等言:麥秀兩歧,在東郊公田中。
知州錢可則遣視良實,就采之,得歧穗餘一百,繪圖狀實,以獻天子。
有旨宣付國史館。
會皇弟太師嗣榮王,亦以所得函活,為圖以進。
玉音報曰:祥非偶至,應必有先。
由輝聯華萼,以陶和緻秀。
啟麥歧而薦瑞,兆王師之不用,慶農扈之告登。
上協天心,美鐘地産,繪圖來進,嘉意良勤。
報聞邦人鼓舞歡悅,願托琬琰,以诏将來天時不能遁也。
為刻石,置郡治之高風堂。
荒政 郡墾山為田十一二,民食仰籴旁郡航粟,一不繼,便同兇年,況旱潦乎!庚子之旱,壬子之水,辛酉之絕籴,非天假仁侯,竭力拯惠,民其枯魚矣。
用摭其實,以告來者。
嘉熙四年,夏秋大旱,明年春,民采橡蕨,救死不給,路殍相枕藉,郡無以救。
于是将作鹽丞王公佖,被選求甦。
公下車,首扃廚傳,節浮費,一意救荒,乞米于朝,勸分于鄉,靡不力,民賴以活。
去郡時,民遮道以酒餞公,公為舉一杯酹之。
公字元敬,金華人。
淳祐十二年夏六月辛酉,大水被九州,阛阓為壑,五日乃縮,壞公私廬舍亡數,民苦溺且饑。
天子遣使曆九州存撫,命奏院季公镛出守拯是邦。
公下車,虛己問俗,首蠲秋苗十六,力控廟朝,寬京府榷籴之令,發廪分赈,民飽實惠。
捐抽解場木,予被水者戶有差,不幾時,頓複舊觀,民亦忘其為昏墊也。
秩滿,民借留不許,遺愛藹然。
公字伯韶,古括人。
景定二年秋七月戊寅,浙右大水,湖、秀為甚,至于冬十月不退。
嚴雖水駛不久溺,然航粟遂梗,民無所得籴,趨利者冒衢、婺禁,肩負鬥斛至,價日翔踴。
時東嚴錢公可則,司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