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祠 祀

關燈
 在通驷門,祀巡道朱大典。

     吳公祠 在布政分司左,祀知縣吳南灏。

     熊公祠 在察院行台右,祀巡撫熊文燦。

     義烈祠 在岡背街,祀把總賴思養。

     賴百戶祠 在北門街,祀百戶賴其勳。

     顧公祠 在縣治東街,祀巡道顧元鏡。

     陳公祠 在察院行台右,祀知縣陳正中。

     馮公祠 在天王寺右,祀巡道馮之圖。

     盧公祠 在通驷門外,祀知縣盧躍龍。

     周方伯祠 在大街康巷口,祀布政使周亮工。

     王公祠 在縣東門外,祀總兵王之綱。

     劉公祠 在康巷口,祀巡道劉三章。

     封公祠 在縣東南,祀知縣封珂。

     孟公祠 在儒學東,祀知府孟熊臣。

     申公祠 在城隍廟左,祀巡道申偉抱。

     董公祠 在縣東門外,祀總兵董大用。

     李公祠 祀知縣李自華。

     熊公祠 祀署知縣熊茂松。

     寇公祠 祀署邑令寇從化。

     倪公祠 在通驷門外,祀知縣倪應眷。

     報忠祠 在演武場右,知縣陳正中建,祀剿寇死者。

     忠義孝弟祠 節孝祠 武 平 縣 社稷壇 在縣西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門外。

     先農壇 在縣東郊,國朝雍正五年建。

     邑厲壇 在縣北裡。

     裡社壇 鄉厲壇 軍牙大纛 原無廟,藏主于兵器房,霜降日迎主于演武亭緻祭。

     文廟 崇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關帝廟 一在縣舊城門上,一在所南。

     城隍廟 在縣西。

    明嘉靖間,知縣徐甫宰重修。

    訓導張岩有記。

     聖宮廟 在布政司左。

     仁聖廟 在縣西。

     五賢廟 在縣北門外。

     五顯廟 在縣北。

     龍源廟 在縣南一百裡。

     三官廟 在文明坊。

     真武廟 在所北。

     赤沙王廟 在所北。

     天妃廟 在溪東鄉。

     洪山廟 一在高吳,一在所北。

     頼公廟 在所舊城西。

     東岱廟 在所新城,祀唐張巡。

    明正德七年,寇攻城七晝夜,得神助而退,立祠祀之。

     紫陽祠 在所城東門外。

     張公祠 在西門外嶺上。

     世忠祠 在教場左,祀練廷相。

     忠烈祠 在山川壇右,祀徐必登、林铎等。

    寇毀,移祀世忠祠。

     徐侯祠 在禅果寺東,祀邑令徐甫宰。

     鄭侯祠 在禅果寺西,祀邑令鄭淵。

     何侯祠 祀縣令何鳳起。

     舒烈婦祠 在所城外塔下,祀童生徐日煃妻。

     三省金湯祠 祀巡道曾櫻。

     忠義孝弟祠 節孝祠 永 定 縣 社稷壇 在鐵坑。

     風雲雷雨山川壇 與社稷壇同處。

     先農壇 在縣東郊。

    國朝雍正五年建。

     邑厲壇 在縣西迎恩門。

     裡社壇 鄉厲壇 軍牙大纛 原無廟,藏主于兵器房,霜降日迎主于演武亭緻祭。

     文廟 崇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關帝廟 在東北卧龍山麓。

     城隍廟 在縣東。

    明成化十五年,知縣王環建。

    嘉靖間邑令毛鳳、唐燦、許文獻,萬曆間知縣何守成屢修。

    國朝順治十七年,知縣嶽鐘淑重修。

     東嶽廟 在縣治西王侯祠左。

     鄒公廟 在溪南裡金沙村,祀鄒太尉。

     五顯廟 一在太平裡高陂,一在溪南裡黃竹隔童安城,一在龍門寨。

     七姑廟 一在縣治龍岡西,一在溪南裡摺灘。

     麻公廟 在虎岡村。

     文昌祠 在儒學大街南。

     王侯祠 在縣東嶽廟左,祀邑令王環。

     許侯祠 在縣西。

     何公祠 在縣東門外,祀知縣何守成。

     何侯祠 在縣治西,祀邑令何檀。

     武惠祠 在平西驿,祀署知縣熊茂松。

     闵公祠 在文昌祠東,祀知縣闵一鶴。

     吳公祠 在西郊,祀知縣吳殿邦。

     林公祠 祀署知縣林逢春。

     伍公祠 祀知縣伍耀孫。

     趙公祠 一在文昌祠右,一在東門外,一在豐稔渡頭。

    祀知縣趙廷标。

     二師祠 在學宮土地祠左,祀教谕郭萬完、訓導樂維清。

     忠義孝弟祠 節孝祠 趙公祠 在迎恩橋北,祀署縣令趙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