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志卷十五

關燈
即今為苗栗縣城也。

     己醜冬,餘捧檄權宰斯邑。

    下車伊始,假文昌祠為栖止之所。

    衙垣壇廟,一一待舉;經之營之,創建不易。

    于是分别緩急,首建衙門為撫字、催科之地,繼興書院為觀風問俗之區。

    陽綱既立,陰律宜修。

    爰謀諸缙紳而語之曰:『神之載在祀典者,枚不勝舉;其為護國佑民、驅除災害、鎮壓乖戾不時之氣與夫福善禍淫、鑒觀不爽者,其惟城隍尊神乎?夫郡邑之有城隍,昉于漢代;其神漸着顯靈,載在祀典。

    今雖草創之初,種竹為城而有官守,則陰陽一體,城隍尊神安可阙如!宜建廟宇,春秋崇祀,使民鹹知畏敬恐懼』。

    佥曰:『然』。

    餘遂捐廉為倡;繼之以紳富無不踴躍輸将,相與有成。

    首塑神像,贳民舍而供奉之;繼蔔地立廟,鸠赀庀材,蠲吉興工。

    其制:前大門而後後殿,居于中央者為正殿。

    計三進,各三楹,左右廊庑悉備。

    左後築精舍數椽,為董事辦公所;右後建平屋數間,司香火者居之。

    周缭以垣,全甃皆甓。

    計費金錢六千圓有奇;肇工于己醜十有二月二十六日,落成于庚寅十一月二十日。

    監工委員何二尹廷桢,董其事者謝茂才維嶽、劉中翰宣才;若捐募經費,則有例貢生劉君聯科、職員徐君炳文分任之。

     功既告成,升神于座。

    諸紳請餘為記,乃敷陳大概勒諸貞珉,以志始末。

    其捐赀芳名,另镌一石,共垂不朽雲。

     周鐘宣 望玉山 浮岚高卷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積雪不消三伏後,層冰常訝四時成;疑他匹練非吳市,遮莫胥濤向越城。

    大璞已教天地鑿,山靈穩卧不須驚。

     吞霄觀海 浩渺無因溯去程,仙槎何處是蓬瀛?輕浮一粒須彌小,包括恒河色界清。

    世外形骸杯可渡,空中樓閣氣噓成。

    情知觀海難為水,更有紅輪向此生。

     阮蔡文 大甲婦 大甲婦,一何苦!為夫饁饷為夫鋤,為夫日日績麻縷。

    績縷須淨亦須長,撚勻合線緊雙股。

    斲木虛中三尺圍,鑿開一道兩頭堵。

    輕圓漫卷不支機,一任元黃雜成組。

    間彩頗似紅霓生,綻花疑落仙姬舞。

    吾聞利用前民有聖人,一器一名皆上古。

    況茲杼軸事機絲,制度周詳供黻黼。

    土番蠢爾本無知,制器伊誰遠近取。

    日計苦無多,月計知何許!但得稍閑餘,軋軋事伛偻。

    番丁橫肩勝绮羅,番婦周身短布裋。

    大甲婦,一何苦! 大甲溪 蓬山萬壑争流潝,溪石團團馬蹄絷。

    大者如鼓小如拳,溪面誰填遞疏密!水浃沙流石動移,大石小石蕩摩澀。

    海風橫刮入溪寒,故縱溪流作欝■〈山壘〉;水方沒胫已難行,水至攔腰命呼吸。

    夏秋之間勢益狂,彌漫五裡無從測;往來溺此不知誰,征魂夜夜溪旁泣。

    山崩岩壑深複深,此中定有蛟龍蟄! 黃清泰 大甲溪 赴海水性急,截流山勢橫。

    忽然穿峽出,終古作雷聲。

    翻石沙俱下,危船鬼欲争。

    誰能任巨濟,用此愧平生! 鄒贻詩 公無渡河 大甲溪之戰,建甯府守備唐昌宗首先渡溪,沖鋒陷陣;後援不繼,死之。

    作此詞哀之。

     公無渡河,河有膠泥埋馬流旋渦;公言公無畏,公有後勁,投鞭可斷千尋波。

    公無渡河,河有老魚射毒龍騰梭;公言公無畏,公有利劍,入水能斬蛟與鼍。

    公無渡河,公不可止;發上沖冠足徒屣,犀刃穿腰箭攢體,回視後軍顔色死!公無渡河,公不可止;公竟渡河,公死矣! 吳子光 輿誦篇(為台澎觀察黎公兆棠作,并詩四首) 牛皮咫土,鄭延平割據之邦;瓯脫重洋,毘舍耶啟疆之号。

    雞籠雪影,光燭榑桑;鹿耳潮聲,氣蒸鐵闆。

    春回地道,紅毛樓上不知霜;夜叫天雞,傀儡峰頭初見日。

    廣袤一千八百裡,開辟二百有餘年。

    弼我丕丕基,厥賦上上錯;已土宇版章之孔厚,亦江山錦繡之稱雄。

    自非虎豹韬娴,辄形覆餗;惟是藩屏望重,克壯才猷。

    則有北鬥班聯,南州冠冕;花開旌節,鹿夾輶軒。

    天風與海濤齊飛,官柳共牙旗一色。

    數人物于文苑、儒林之傳,廿三史義正詞嚴;播德威于鲲身、龜佛之鄉,八千裡天■〈穴上皿下〉海闊。

    時陳臬事,則白簡生風;管領文衡,則祥金躍冶。

    拔多士于珊瑚網底,金類披沙;洗雙眼于雲水光中,青猶拾芥。

    揆文教者三百裡,文昌之氣似珠;端士品者若而人,士會之行贈策。

    五花判事,條冰标觀察之銜;一劍吟風,橫海聽将軍之令。

    騷雅沐其提唱,蒼生付之一肩。

    斯真涑水溫公,無愧萬家生佛;鮮于子駿,常為一路福星者矣。

    某嶺表■〈廣外瞿内〉儒,蘆中窮土;卅年作客,兩袖清風。

    缥渺煙巒,家住羅浮嶺上;飄零鴻雪,身羁彰、淡郊垧。

    辟俗吏之町畦,花聞一縣(謂向司馬孫明府);系因緣于文字,石印三生。

    輕富貴如浮雲,視江山為遊覽。

    中年絲竹,醉逃米汁之禅;半榻圖書,酸帶秀才之味。

    文章奪錦,徒傳小宋虛名;塊壘填胸,空負一腔熱血!松柏之貞心不老,匡廬之真面常存。

    當飲和食德之秋,蓬瀛日■〈日耎〉;際海晏河清之會,棨戟風生。

    借寇君一年,天亦愛兜羅綿手;睹魯恭三異,民難忘馴雉仁心。

    楚楚繡衣,行行聰足。

    仁風扇(葉)道路,欣扶杖以觀德化之成;甘雨膏雕輪,請駐節而聽輿人之誦。

     廿年簪筆冠蓬萊,皇路馳驅負異才!包老何曾關節到,使星遙識益州來。

    功名鐘鼎千秋定,衡嶽雲山此日開。

    留取襜帷真面在,有人風骨傲寒梅。

     鬥魁紫氣應文昌,玉尺裁來教澤長。

    三史三通新筆墨,一官一集古辭章。

    轺車雨潤春如海,台閣風生夜有霜。

    至竟岘山功德在,豐碑和淚讀襄陽! 日出榑桑第一州,吟鞭到處許勾留。

    虛堂鏡影陳良翰,似水臣心鄭子遊!夾道青旗楊柳驿,半輪卿月海天秋。

    漢家遺蹟燕山在,珍重銘勳筆力遒! 節钺遙臨巨鎮新,袖中有石證前身。

    擎天事出奇男子,捧日心存古直臣。

    宦海浮沉三品鳥,江山跌蕩一壺春。

    何當握取湘東管,次第書扶大雅輪! 紀變絕句四首(并序) 鹹豐壬戌夏,彰邑奸胥戴萬生作亂,鎮道殲焉。

    從官或死、或逃避莫知縱迹者,大與守土之例相背。

    時群賊據彰城,鼙鼓之聲日夜聞四境;南、北路咫尺不通,孽矣。

    初,戴逆意叵測,似欲收拾餘燼,作江城發匪掎角者。

    不知塘報,官軍屢得勝仗;金陵王氣,克日即聞收複雖有闖、獻,豈能作死灰之燃哉!今台地平治将二十年,痛定思痛,其間哀鴻磔鼠事,猶在人耳目前也。

    詩以紀之。

     昆池刼火到東瀛,班馬中宵似有聲;十萬黃巾低首拜,前車恐是鄭康成! 書生俯首入鵝籠,蒿目潢池路不通;留得湘東金管在,好書忠孝紹家風。

     吳發休論短與長,墨磨盾鼻願誰償!九千歲事君知否,太白遊蹤老夜郎(戴逆自稱千歲)? 南風吹律死聲聞,甚惡居然近楚氛;一笑請纓羁阙下,更無人學漢終軍! 題文姬歸漢圖 費盡黃金有舊恩,憐才一念感曹瞞;中郎谶語卿知否?抱得胡雛作外孫。

     贈富崇軒(樂賀)司馬詩(并序)(公滿洲人,杭州駐防,為衛霍大世家) 山名龛、赭,錢■〈浦上女下〉留晝錦之鄉;堤号白、蘇,賢郡守宦遊之轍。

    冷泉亭畔,鳥有禅機;靈隐寺前,桂無俗韻。

    管煙花于南部,長留三萬六千歲之緣;寄裙屐于西湖,半在九溪十八澗之際。

    雲蒸霞蔚,人傑地靈,由來舊矣。

    乃有從龍望族,佐郡名賢。

    若問鄉親,都誇蘇小;但觀錦樹,便識将軍。

    塞雲與海水争飛,劍光共雪花一色。

    管城有食肉相,榆邊銘定遠之勳;銅柱書大将名,粒米壯河山之氣!執筆渾如上馬,追蹤隋室羅■〈耳侯〉;橫槊依然賦詩,何愧曹家父子!公真健者,聞雞驚祖逖之風;吏本仙乎?朝漢化王喬之舄。

    天散花而不落,漢有隸稱雄。

    将相一門,滄桑百感。

    抛磚引玉,殊慚交淺言深;換羽移宮,讵謂曲高和寡!酒傾東浦,詩托西昆;聊表微忱,即希和韻! 将家貴胄正英年,報國馳驅着祖鞭!捧檄事同毛義喜,留賓驿見鄭莊賢。

    詩無俗骨堪呈佛,吏有冰心已近仙。

    最憶湧金門外路,曉風殘月唱屯田。

     六橋煙柳古餘杭,蟋蟀微聞葛嶺旁;放鶴亭空芳草外,騎驢人老落花中!西鄰松柏憐蘇小,南渡河山奠嶽王。

    最是家園風味美,一簾香篆夢錢唐。

     新承簡命紫泥封,人在吳山頂上峰。

    秋老湖心亭畔月,夢回天竺寺前鐘。

    十年宦海鷗同況一片■〈浦上女下〉心佛見容。

    試問段橋林處士,古梅花發定千重。

     載肉西湖便賦詩,胥濤終讓海邦奇。

    功成磨盾需材急,事遇盤根利器知。

    六代文章華國具,百年忠孝讀書期。

    燕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