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志卷十四

關燈
,大挑一等;曆任福建漳平、侯官、羅源等縣,俱有德政。

    卒于官。

     陳尹,字子衡。

    梅州庠生。

    生平好學;文章不涉時徑,尤工詩賦。

    嘗浮海,遇飓風飄至琉球國;其王聘為太子師。

    道光九年來台,設帳于社寮岡;學者稱為琉球王先生。

    時有督府武隆阿見其『鬥酒隻雞千裡客,五湖四海一家春』之句,因慕之,欲攜至京師。

    遣使召之,不至;複親造其廬,尹固辭之。

    其傲岸不羁如此。

    所着詩稿,悉以殉葬;其詩塚上書有聯句:『遊戲塵寰數十載,待歸仙洞五千詩』。

    其書法常仿琉球筆法,無人能識。

     謝光琛,字杏樓;廣東鎮平縣附生。

    為人淡泊和厚,品學兼優。

    同治四年,避發匪亂來台,在苗屬設帳曆十餘年;樂育為心,未嘗計束修厚薄。

    其為文,悉宗先正,不落恒蹊。

    着有「樂趣齋時文」,待梓;稿存謝錫光之培蘭軒。

     楊元瑛,字和石;廣東鎮平縣附生。

    弟兄俱有文名。

    避發匪亂,客台設帳十餘年,士多遊其門者。

    文有卓荦為傑之概;學者多宗之。

     義民 鐘瑞生,後壟七十分莊人;籍鎮平。

    與劉維紀、謝尚杞裡居相近;林爽文亂,同維紀、尚杞招集後壟十八莊義民二千五百人,在地設堆于南北河、西山等處,擒殺賊黨邱圭、黃甯等。

    複帶勇截途搜緝,破大甲賊巢,平塹南,分卡堵禦。

    越年,選義民赴鹿港助守埔心莊。

    适閩安副将徐鼎士按臨大甲,仍帶勇随軍進攻彰化豬哥莊、龍目井等處。

    事平,奉旨賞瑞生府經曆、維紀九品職銜、尚杞千總(依「廳志」)。

     陳士珍,字崇義;苑裡人,籍诏安。

    林爽文亂,參贊藍元枚令募義民同守備袁囗囗駐烏牛欄抵敵。

    追迫賊巢,義民陣亡者八人、傷者十七人;士珍仍督率截拿賊匪林石、馬齊、蔡栖從等,斬之。

    巡撫徐嗣曾奏給八品頂戴,準建思義坊。

    乾隆六十年陳周全亂,複同義首王松募義民随軍克複彰城;陣斬賊黨曾足、吳亮并獲吳監、吳前、吳在等,解營斬之。

    總督伍拉納奏給七品頂戴。

    子嘉谟,歲貢生;孫連登,庠生(依「廳志」)。

     孝友 杜怡和,後壟人;原籍泉州。

    襁褓失恃,後遂流離至後壟而家焉。

    值戴逆之亂,随軍征剿,得賞軍功五品銜。

    旋以商賈起家,迎父終養,極其孝。

    凡粵人至後壟有與閩人争較者,秉公解釋,無分氣類。

    處世終始和平,緣其天性孝友,敬親者不敢慢人也。

    光緒十四年,舉報孝友;總督卞寶第奏準在案。

    子有輝,廪生。

     陳肇芳,字祥甫;大甲東門外人。

    素笃内行;處世忠厚和平,為鄉裡所欽式。

    光緒八年,由廪生考充恩貢生。

    十年,遵新海防例,報捐訓導。

    十五年,舉報孝友;十六年,奉旨準旌。

    是年,署理台南府嘉義縣學。

    十七年,署台南府知府方祖蔭保舉五品升銜。

    現年五十五歲。

     列女 舊「廳志」之載列女也,為目有四:曰賢婦、曰貞孝、曰節孝、曰節烈。

    今就苗地釆訪所及核而信之,與「廳志」所載其系本邑者,均着之篇。

     賢婦 黃氏,樟樹林人;儒醫吳洪能妻。

    本内地黃某女,随姑來台。

    夫疏黃氏三十餘年,毫無怨色。

    因家貧,嘗種于田養姑。

    某氏為人調戲之,氏揮以鋤,傷其足;聞者快之。

    後遂無敢者。

    夫先沒;姑年九十餘,血氣衰,卧不起蓆,氏每飯必扶持之。

    如是者三年,雖嚴寒不改。

     吳氏,監生加軍功五品李朝榮妻、緯烈媳。

    口不出惡言,未嘗緻人怒;偶有怒之者,亦幾乎有唾面自幹之意。

    至子孫有不率規矩,雖未聞大聲詈罵,辄廢食以待悟;蓋其性實和順也。

    現年八十七歲;親見五世孫,健如壯婦。

    子逢科,貢生;逢年、逢春、逢香、孫鐘奇,俱武生。

     吳氏,西山東福女、貓裡舉人謝維嶽妻。

    生平孝順翁姑,鄉裡無間言。

    夫沾吐血疾,治不甚效;常言願代。

    及疾甚,每廢寝食以侍湯藥。

    不數月,憂勞成疾,遂緻不起。

    氏卒後,維嶽疾亦愈,并不複發;人以為氏之至誠所緻雲。

     貞孝 林春娘,大甲中莊光輝女。

    七歲,為餘榮長養室。

    乾隆己酉,夫年十七,赴鹿經商溺死。

    時舅殁、姑在,無别子,晝夜哭之。

    氏年方十二,未成婚,願終身代夫奉事,不他适。

    姑目疾幾瞽,以舌日舓,焚香虔禱;未半載而愈。

    姑複拘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