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動耶真的,今天謝謝大家鐵腳了五個小時
關燈
小
中
大
錢,在中午時候跟同學一起到學校外面吃東西,等到午間靜息過後再回教室。
在我小時候的年代,十五塊錢一碗湯面,二十塊錢一碗碗粿,吃完以後還有十五塊到十塊錢可以買冰紅茶,或拿去打電動——又可以不用睡午覺。
有時候我們一群狐群狗黨在外面晃,有時候是我一個人在外面走來走去,走累了就坐在路邊幻想。
從小我很喜歡這種什麼話也不用跟任何人擡杠的感覺,雖然孤獨久了就會生出寂寞的感覺。
我要說的兩件事很普通。
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在吃路邊攤的碗粿(那攤超級好吃,後來變成現在的杉行碗粿,在民生國小附近的一間店,從早餐就開始賣,湯也很便宜好喝),鄰桌是一對笑容很甜蜜的新婚夫妻,打扮普通,甚至有點貧窮的感覺。
那對夫妻吃着吃着,便問我們:“你們為什麼沒有在學校吃飯?” 我沒答話,那朋友說:“我們想在外面吃。
” 有回答等于沒回答。
那對新婚夫妻點點頭,說:“你們很可愛。
” 這種回答等于亂回答。
然後那對新婚夫妻就幫我們付錢了! 好怪啊,不過原來長得可愛也可以被請客,讓我小吃驚了一下。
尤其我朋友長得其實很欠揍,我想完全是因為我的關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幫可愛的小朋友付錢,可以讓他印象深刻到長大以後寫一次部落格。
(2)長得很欠揍沒關系,跟長得可愛的人一起吃東西還是有可能被請客。
(3)隻要東西夠好吃,努力下去即使是路邊攤也可以買下店面長久經營。
(4)人不可貌相,那對打扮貧窮的新婚夫妻其實是有錢人。
第二件事的印象極深刻。
同樣有一次中午,我在靠近民生菜市場裡的路邊攤吃湯面,老闆跟他的女兒一起做,攤子不大,但東西好吃,生意很好。
除了愛吃碗粿,那間湯面攤子我也常去,因為它的對面就是一間很好喝的冰紅茶店,我常常吃完面就走過去買來喝,從此之後我就愛上了喝有古早味的冰紅茶(比如台南的雙全紅茶)。
喝到肚子痛也是常有的事。
那一天我吃到一半,有一個微胖的女生拉開椅子坐在我對面,她的年紀我當時覺得是十八歲左右吧,因為我的印象是:個性怯懦的大姊姊。
那位大姊姊嗫嚅叫了一碗湯面,沒有加任何東西(印象很深,因為我常常加一顆鹵蛋,然後戳破鹵蛋使勁攪和在面湯裡,好香好香!)。
而老闆的女兒把面端上來,放在這位大姊姊的面前時,大姊姊神色異常緊張,聲音發抖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錢。
” 沒有錢,不是忘了帶錢,也不是打算賒帳的那一種沒有錢。
是沒有錢,卻想吃一碗面的那一種沒有錢。
我還來不及幫她尴尬或生出任何念頭,端面的老闆女兒怔了一下,用很平靜的語氣說:“沒關系,妳吃。
”然後就轉身去忙其它客人的點餐。
這一個畫面我畢生難忘啊。
身為唯一目擊者的我慢慢吃着面,過程中很努力克制自己想要觀察坐在我對面大姊姊的表情反應的好奇心,免得大姊姊覺得難堪。
隻有在快速吃完面後站起來的一瞬間瞥了她一眼,大姊姊非常專心、緩慢地吃着不用錢的面,有一種感覺:她剛剛應該從頭到尾都沒有把頭擡起來吧?! 那一個畫面我一直牢記到現在。
認真說起來,那個畫面并沒有什麼“幫助人是很快樂的”或“施比受更有福”之類的經典意義,整個就很簡單:路邊攤賣面的女兒,請了沒錢吃面的人一碗面。
而令我感動的其實不是那請客的老闆女兒的善心(雖然真的好人),畢竟如果是我,或正在看網志的大多數網友,都有這份“請一個肚子餓的陌生人吃一頓飯”的善意,隻是有沒有這個機會,或有沒有抵抗這一份尴尬的心情罷了。
(這讓我想起了,我在大陸上海遇到的一件爛事,往後再提) 讓我感動的是,這位不曉得為什麼會沒錢吃一碗十五元湯面的女孩(跷家?流浪?錢被偷?家裡窮?或隻是剛剛好錢用完了肚子卻也餓了?),她沒有打算欺騙店家,也沒有大費周章編造或陳述自己沒錢的理由,就隻是坐下,用“信任這個世界會幫助她這一頓”的勇氣,點了一碗湯面。
真的,需要幫助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啊,每個人都有低潮。
沒辦法自己爬起來的話,伸出手向正好經過的人呼喊一下,也很需要勇氣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十五元一碗的湯面在台灣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可見通貨膨脹的可怕。
(2)按照童話故事法則,那位食面少女其實是妖精所變,日後會來報恩! (3)如果沒錢吃飯卻要點湯面,不要加鹵蛋免得店家覺得你也太愛凹了。
(4)九把刀真的靠腰無聊,沒東西寫部落格卻硬要寫,簽書會的感想呢? 說到湯面,我家附近的“貓鼠面”還挺好吃的,有時候回家錯過了跟大家一起吃飯的時間,我就會走一分鐘的路過去吃一碗三寶面(大貢丸、小春卷、還有一個忘了),五十塊,不算便宜也真的不貴。
湯頭很棒啊。
這樣沒有認真寫個結束的點,可以嗎??
在我小時候的年代,十五塊錢一碗湯面,二十塊錢一碗碗粿,吃完以後還有十五塊到十塊錢可以買冰紅茶,或拿去打電動——又可以不用睡午覺。
有時候我們一群狐群狗黨在外面晃,有時候是我一個人在外面走來走去,走累了就坐在路邊幻想。
從小我很喜歡這種什麼話也不用跟任何人擡杠的感覺,雖然孤獨久了就會生出寂寞的感覺。
我要說的兩件事很普通。
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在吃路邊攤的碗粿(那攤超級好吃,後來變成現在的杉行碗粿,在民生國小附近的一間店,從早餐就開始賣,湯也很便宜好喝),鄰桌是一對笑容很甜蜜的新婚夫妻,打扮普通,甚至有點貧窮的感覺。
那對夫妻吃着吃着,便問我們:“你們為什麼沒有在學校吃飯?” 我沒答話,那朋友說:“我們想在外面吃。
” 有回答等于沒回答。
那對新婚夫妻點點頭,說:“你們很可愛。
” 這種回答等于亂回答。
然後那對新婚夫妻就幫我們付錢了! 好怪啊,不過原來長得可愛也可以被請客,讓我小吃驚了一下。
尤其我朋友長得其實很欠揍,我想完全是因為我的關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幫可愛的小朋友付錢,可以讓他印象深刻到長大以後寫一次部落格。
(2)長得很欠揍沒關系,跟長得可愛的人一起吃東西還是有可能被請客。
(3)隻要東西夠好吃,努力下去即使是路邊攤也可以買下店面長久經營。
(4)人不可貌相,那對打扮貧窮的新婚夫妻其實是有錢人。
第二件事的印象極深刻。
同樣有一次中午,我在靠近民生菜市場裡的路邊攤吃湯面,老闆跟他的女兒一起做,攤子不大,但東西好吃,生意很好。
除了愛吃碗粿,那間湯面攤子我也常去,因為它的對面就是一間很好喝的冰紅茶店,我常常吃完面就走過去買來喝,從此之後我就愛上了喝有古早味的冰紅茶(比如台南的雙全紅茶)。
喝到肚子痛也是常有的事。
那一天我吃到一半,有一個微胖的女生拉開椅子坐在我對面,她的年紀我當時覺得是十八歲左右吧,因為我的印象是:個性怯懦的大姊姊。
那位大姊姊嗫嚅叫了一碗湯面,沒有加任何東西(印象很深,因為我常常加一顆鹵蛋,然後戳破鹵蛋使勁攪和在面湯裡,好香好香!)。
而老闆的女兒把面端上來,放在這位大姊姊的面前時,大姊姊神色異常緊張,聲音發抖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錢。
” 沒有錢,不是忘了帶錢,也不是打算賒帳的那一種沒有錢。
是沒有錢,卻想吃一碗面的那一種沒有錢。
我還來不及幫她尴尬或生出任何念頭,端面的老闆女兒怔了一下,用很平靜的語氣說:“沒關系,妳吃。
”然後就轉身去忙其它客人的點餐。
這一個畫面我畢生難忘啊。
身為唯一目擊者的我慢慢吃着面,過程中很努力克制自己想要觀察坐在我對面大姊姊的表情反應的好奇心,免得大姊姊覺得難堪。
隻有在快速吃完面後站起來的一瞬間瞥了她一眼,大姊姊非常專心、緩慢地吃着不用錢的面,有一種感覺:她剛剛應該從頭到尾都沒有把頭擡起來吧?! 那一個畫面我一直牢記到現在。
認真說起來,那個畫面并沒有什麼“幫助人是很快樂的”或“施比受更有福”之類的經典意義,整個就很簡單:路邊攤賣面的女兒,請了沒錢吃面的人一碗面。
而令我感動的其實不是那請客的老闆女兒的善心(雖然真的好人),畢竟如果是我,或正在看網志的大多數網友,都有這份“請一個肚子餓的陌生人吃一頓飯”的善意,隻是有沒有這個機會,或有沒有抵抗這一份尴尬的心情罷了。
(這讓我想起了,我在大陸上海遇到的一件爛事,往後再提) 讓我感動的是,這位不曉得為什麼會沒錢吃一碗十五元湯面的女孩(跷家?流浪?錢被偷?家裡窮?或隻是剛剛好錢用完了肚子卻也餓了?),她沒有打算欺騙店家,也沒有大費周章編造或陳述自己沒錢的理由,就隻是坐下,用“信任這個世界會幫助她這一頓”的勇氣,點了一碗湯面。
真的,需要幫助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啊,每個人都有低潮。
沒辦法自己爬起來的話,伸出手向正好經過的人呼喊一下,也很需要勇氣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十五元一碗的湯面在台灣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可見通貨膨脹的可怕。
(2)按照童話故事法則,那位食面少女其實是妖精所變,日後會來報恩! (3)如果沒錢吃飯卻要點湯面,不要加鹵蛋免得店家覺得你也太愛凹了。
(4)九把刀真的靠腰無聊,沒東西寫部落格卻硬要寫,簽書會的感想呢? 說到湯面,我家附近的“貓鼠面”還挺好吃的,有時候回家錯過了跟大家一起吃飯的時間,我就會走一分鐘的路過去吃一碗三寶面(大貢丸、小春卷、還有一個忘了),五十塊,不算便宜也真的不貴。
湯頭很棒啊。
這樣沒有認真寫個結束的點,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