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夢想變成夢遺
關燈
小
中
大
兩個禮拜前我寫過一篇網志,叫“加油,人生已經開始了”。
(http://retch.cc/blog/Giddens/7143074&tpage=5#trackback3953664) 大家反應熱烈,但我注意到在這篇網志底下,有個位居218樓的讀者rociosnow響應了這兩句話:“其實我很害怕,夢想變成我逃避的借口”。
我想我明白這個網友在說什麼。
我常常說一些鼓勵大家朝夢想前進的話,經常被大家引用的兩大段話,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夢想不是挂在嘴邊炫耀的空氣,而是需要認真的實踐。
等到對的風,我們展翅翺翔。
沒有風,隻要擁有足夠強壯的翅膀,我們照樣拔地飛行。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完成了什麼,而是如何完成它。
天空見。
這一段話,以第一句話最重要。
如果你整天将夢想挂在嘴邊,卻一點也沒有在做一些實踐夢想的暖身運動,那麼追求夢想的論調,就隻是你逃避“人生需要努力”的借口。
用超低分考上大學,絕對不是可以用驕傲的語氣拿出來臭屁的事,僅僅七分,實在很低,可以說是毫無标準。
如果你常常把“讀什麼學校不是重點,實力比較重要”這個論點當作是反擊文憑主義的擋箭牌,久了,你就會習慣拿出下一個擋箭牌:“實力不重要,要緊的是你有沒有擁有夢想”。
接下來,長期擁有夢想卻隻是每天努力夢遺的你,幾年後就會開始信奉下一個座右銘:“夢想隻是成功人士催眠出來的幻覺,重要的是你過得開不開心!” 更多年以後,懶惰到沒有學曆、也沒有一技之長的你,終于發覺自己沒辦法開心,也沒辦法讓家人開心,情非得以下,你隻好相信:“人終将一死,是非成敗轉眼成空啊。
” 到頭來你什麼也沒做。
沒有确确實實努力過,隻是熱血地信奉一些熱血的格言,你的人生就隻是一堆句子的總集合,扣掉這些,什麼也不是。
人生,要流汗的。
盡管我們遲早都要接受很多汗水都是白流的事實,但不流不行。
因為沒有流過那些莫名其妙的汗水,不會有強壯的人格體質。
發哥讨厭别人拿槍指着他的頭,我則很讨厭别人用說教的語氣跟我講話,但我更讨厭很多人把“自己明明就做不到的事,講得很稀松平常……沒什麼了不起嘛”,如果我非得用說教的語氣反擊這些人,我會做。
所以以下一段全是很雞巴的說教! 從來我就覺得,可以把書念好的人很厲害,因為我在高中時期徹底嘗試過了“努力用功”這一件事,雖然個性搞怪,但我可是老老實實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拿來念書,極限了,我很多物理觀念都一知半解,為了得分我隻好用自己幻想出來的“創意”徑自理解它。
化學,雖然分數一直不差,幹,但到了最後階段我都用陳建宏教的暴力記憶法去搶分數。
數學我則很幸運為了幫沈佳儀解題我變得挺罩的。
反正我就很用功,但不管我再怎麼努力,我就是赢不了我們班上前十五名(其實就是全校前十五名的意思,能力編班的常态)。
我深知在念書上的天資有差異,不過成績赢我的那十五個人,我想私下也非常用功,沒有浪費了父母生給他的好腦袋。
如此用功三年後,我甄試上了交大,應該是我努力用功生涯的極限了。
(甄試上後,班導跟我爸都希望我放棄資格,沖沖看聯考考醫科,我瘋了才這麼做!我太清楚除非文昌帝君上身,或是哈棒幫我去考,不然毫無指望。
) 後來展開寫小說征服天下之旅,我到建中、北一女、師大附中、中山女中、台中一中評審文學獎時,我都覺得挺榮幸的,因為我所看到的那些彬彬有禮的孩子,都是在“努力用功”這一點上狂赢我的人,他們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而且他們竟然還有閑暇寫小說! 所以我不會說,努力用功又怎樣?成績好又怎樣?讀好高中又怎樣? 很怎麼樣啊! 底子紮實的高中生上了大學,如果還能繼續努力用功,我想學習到的本事沒道理比高中亂讀一通的人還少吧? 我不過就是非常反感,就因為書讀得好、就把其它人看扁的那種機歪菁英。
回到7.69分念大學這件事。
“大學生”這個名詞已經被整體社會、給媒體給污名化了,原因在哪裡? 原因在于
(http://retch.cc/blog/Giddens/7143074&tpage=5#trackback3953664) 大家反應熱烈,但我注意到在這篇網志底下,有個位居218樓的讀者rociosnow響應了這兩句話:“其實我很害怕,夢想變成我逃避的借口”。
我想我明白這個網友在說什麼。
我常常說一些鼓勵大家朝夢想前進的話,經常被大家引用的兩大段話,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夢想不是挂在嘴邊炫耀的空氣,而是需要認真的實踐。
等到對的風,我們展翅翺翔。
沒有風,隻要擁有足夠強壯的翅膀,我們照樣拔地飛行。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完成了什麼,而是如何完成它。
天空見。
這一段話,以第一句話最重要。
如果你整天将夢想挂在嘴邊,卻一點也沒有在做一些實踐夢想的暖身運動,那麼追求夢想的論調,就隻是你逃避“人生需要努力”的借口。
用超低分考上大學,絕對不是可以用驕傲的語氣拿出來臭屁的事,僅僅七分,實在很低,可以說是毫無标準。
如果你常常把“讀什麼學校不是重點,實力比較重要”這個論點當作是反擊文憑主義的擋箭牌,久了,你就會習慣拿出下一個擋箭牌:“實力不重要,要緊的是你有沒有擁有夢想”。
接下來,長期擁有夢想卻隻是每天努力夢遺的你,幾年後就會開始信奉下一個座右銘:“夢想隻是成功人士催眠出來的幻覺,重要的是你過得開不開心!” 更多年以後,懶惰到沒有學曆、也沒有一技之長的你,終于發覺自己沒辦法開心,也沒辦法讓家人開心,情非得以下,你隻好相信:“人終将一死,是非成敗轉眼成空啊。
” 到頭來你什麼也沒做。
沒有确确實實努力過,隻是熱血地信奉一些熱血的格言,你的人生就隻是一堆句子的總集合,扣掉這些,什麼也不是。
人生,要流汗的。
盡管我們遲早都要接受很多汗水都是白流的事實,但不流不行。
因為沒有流過那些莫名其妙的汗水,不會有強壯的人格體質。
發哥讨厭别人拿槍指着他的頭,我則很讨厭别人用說教的語氣跟我講話,但我更讨厭很多人把“自己明明就做不到的事,講得很稀松平常……沒什麼了不起嘛”,如果我非得用說教的語氣反擊這些人,我會做。
所以以下一段全是很雞巴的說教! 從來我就覺得,可以把書念好的人很厲害,因為我在高中時期徹底嘗試過了“努力用功”這一件事,雖然個性搞怪,但我可是老老實實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拿來念書,極限了,我很多物理觀念都一知半解,為了得分我隻好用自己幻想出來的“創意”徑自理解它。
化學,雖然分數一直不差,幹,但到了最後階段我都用陳建宏教的暴力記憶法去搶分數。
數學我則很幸運為了幫沈佳儀解題我變得挺罩的。
反正我就很用功,但不管我再怎麼努力,我就是赢不了我們班上前十五名(其實就是全校前十五名的意思,能力編班的常态)。
我深知在念書上的天資有差異,不過成績赢我的那十五個人,我想私下也非常用功,沒有浪費了父母生給他的好腦袋。
如此用功三年後,我甄試上了交大,應該是我努力用功生涯的極限了。
(甄試上後,班導跟我爸都希望我放棄資格,沖沖看聯考考醫科,我瘋了才這麼做!我太清楚除非文昌帝君上身,或是哈棒幫我去考,不然毫無指望。
) 後來展開寫小說征服天下之旅,我到建中、北一女、師大附中、中山女中、台中一中評審文學獎時,我都覺得挺榮幸的,因為我所看到的那些彬彬有禮的孩子,都是在“努力用功”這一點上狂赢我的人,他們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而且他們竟然還有閑暇寫小說! 所以我不會說,努力用功又怎樣?成績好又怎樣?讀好高中又怎樣? 很怎麼樣啊! 底子紮實的高中生上了大學,如果還能繼續努力用功,我想學習到的本事沒道理比高中亂讀一通的人還少吧? 我不過就是非常反感,就因為書讀得好、就把其它人看扁的那種機歪菁英。
回到7.69分念大學這件事。
“大學生”這個名詞已經被整體社會、給媒體給污名化了,原因在哪裡? 原因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