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曆融通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書傳雲至也諸家曆法皆作距者葢亦至之謂也此年至某年謂之距年此度至某度謂之距度距者逺近相去若幹數也泛亦作泛浮也猶物浮于水泛然未定也故曆家謂未定者曰泛已定者曰定
均防
均皆讀作韻解見律均篇
步發斂篇内
列宿
宿皆去聲
步朔閏篇内
盈虛沒滅
解見曆議本篇
步日躔篇内
二線
線線通
校天
校較通
步晷漏篇内
丈二尺八寸三分
尺五寸七分
丈字尺字之上不用一字放古人文法而非脫文也解見前篇千六百分條下
弧半背矢定數
弧矢者筭術之名也
地形差
用句股法筭日景則須地景平如掌乃與筭法合然地形高下難以句股術齊之耳須憑随處高下測定日景真數損益其常數始與天合也周髀筭經論之甚詳
九服
葢華夷之總名其目則侯甸男采衛蠻夷鎮藩也詳見周禮
步月離篇内
離周
日謂之躔月謂之離古有是名小雅所謂月離于畢是也月言離周猶日言躔周也
大盡小盡
月本無光借日之光逺日則光増以至于滿近日則光減以至于盡三十日光盡者謂之大盡二十九日光盡者謂之小盡
律元篇内
雖則相縣
縣平聲讀作懸
為合驗天則疏
疏平聲讀作疎
紛糅
糅本女救切雜也洪武正韻作如又切
大撓
撓有平上去三音洪武正韻在铙字下
律義篇内
太蔟
史記或作泰簇前漢志或作太族又以仲呂為中呂無射為亡射今但從衆作太蔟仲呂無射也蔟依洪武正韻草頭者是
西之轸至于翼于七星于張于注于弧于狼
北至于罰于參于濁于留
此全段皆史記律書文也序列宿乃西行所謂随天左旋者也故自轸而後翼自翼而後張也然張當在星前可也星仍在張前者則未詳也又無栁鬼井觜畢昴鬥七宿而用注弧狼罰濁留及建星以代之疑出六家古曆葢多穿鑿不可考也然爾雅濁謂之畢咮謂之栁洪武正韻咮鳥喙亦作注維參與昴參伐也昴留也説見毛傳南方有弧狼無井鬼北方有建星無南鬥説見唐志大衍曆議七曜西行説見宋書劉向五紀論葢自古有此説故全載以廣異聞其間脫文誤字存而不論阙其疑也原文應鐘為首今移在後尊黃鐘也
律均篇内
何妥陳旸
何妥周隋間人仕周及隋立議廢旋宮之法以迎合隋文帝宋儒緻堂胡氏有論何妥為佞人陳旸宋徽宗時人著書放四清黜二變其見大抵與妥同耳此二人者葢古所謂知聲而不知音知音而不知樂者也
冬夏聲缺
冬指應鐘而言夏指蕤賔而言樂無蕤賔應鐘則冬夏二聲缺而四時不備矣詳見隋書唐書樂志
律紀篇内
權土灰
前漢天文志縣土炭後漢律曆志權土灰姑從後志以俟再考
律風篇内
鳴馬在樹
或疑馬當作鳥今從原文者古語謂處處綠楊堪系馬也
五紀篇内
嵗月日時無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此一節本四五紀文而錯簡于八庶征條
元儒金履祥氏撰通鑒前編引東坡蘇氏石林葉氏無垢張氏容齋洪氏諸儒之説皆雲王省惟嵗一節乃四五紀之傳文也金氏從之詳見本書第六卷
圜冠句屦
圜即圓字句即矩字解見莊子第七卷
三正篇内
制典所載一應重大禮儀并雲清晨
或問此一節何謂也荅曰謹按大明防典内載正旦冬至朝賀儀其日清晨【雲雲】萬壽聖節朝賀儀與正旦冬至同中宮正旦冬至朝賀儀其日清晨【雲雲】中宮千秋節朝賀儀與正旦冬至同大明集禮内載圓丘大祀正祭日清晨【雲雲】方丘祭地正祭日清晨【雲雲】宗廟正祭享日清晨【雲雲】社稷正祭享日清晨【雲雲】存心錄諸司職掌等書皆然也凡如是等重大禮儀并未有雲三更五更行禮者何也葢我聖朝因用夏正而以平旦為朔不尚夜半及未明諸時其與周人庭燎雞鳴詩意不侔信矣近時周祈氏編著名義考引記大傳疏雲周建子商建醜夏建寅是改正也周夜半商雞鳴夏平旦是易朔也自漢武以來皆以寅為正而朔不複論矣今内廷嵗首朝賀多在平旦王國有司多在雞鳴是何不同欤與三正篇所議暗相合也
晷景篇内
揚雄姜岌
揚楊兩姓邊旁不同解見洪武正韻岌魚及切又讀作及
随辰極高下所遇
不同如黃道漏刻
随至遇七字為一句不至刻七字為一句言晷景之随處不同亦如黃道漏刻之随處不同也
五緯篇内
見為星食月
不見為月食星
見為星食月五字是一句不見為月食星六字是一句見字皆讀作現
防上流
防音素洪武正韻雲防亦作泝遡
各篇内音義句讀皆仿此推之其律名卦名氣宿次等名音義人多曉者故不載
律曆融通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