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乳家村村口,七八張闆凳圍着一個說書老人。
老人搖着扇子,講述着這二十年來不斷重複的老故事,從曆史性的三國到江湖性的大唐奇俠虬髯客,從遙遠的東周刺客列傳到前朝的楊家将,村子裡的孩子聽得津津有味。
就跟昨天、前天、過去的每一天一樣。
一條幹瘦老狗搖着尾巴坐在老人腳邊,舔着老人的斷腳處。
一個約莫十六歲的赤腳男孩撫摸着老狗黃毛稀疏的頸子,趁着老人喝水歇息嗑瓜子的時候,為老人補充幾句故事裡沒說清楚的精彩處,例如楊五郎如何在少林寺木人巷中領悟出伏魔棍法,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最後終究流落何方等野史,讓老人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赤腳男孩打五歲起就喜歡聽老人說故事,對所有故事的每個環節、忠孝節義的精神了若指掌,也是老人的好朋友。
男孩有個奇特的名字:七索。
老人十五歲就中了秀才,也是乳家村百年來惟一進過臨安城的讀書人,見多識廣,是村裡備受敬重的長者。
但讀太多書卻沒為老人帶來官位與财富,六十多年前蒙古人滅了南宋,易朝為元,在私塾教書的老人被侵村的蒙古軍将斬斷了腿警告,此後隻得在村口說說故事,不準再教人念書寫字。
時局不穩,對元政權最沒有威脅的莫過于無知無識的鄉愚。
“字可以不會寫,書可以當柴燒掉,可是那忠孝節義、為國為民的俠心是定要代代相傳的。
咳,有句話說,時勢造英雄,七索,你說是也不是?”老人看着小孩們,露出殘缺不齊的斷齒笑着。
每次老人問七索這個問題時,就代表今天的故事已經到了尾聲。
“非也,真正的英雄在任何時代都能突圍而出,綻放光芒,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這個意思。
”七索拍拍老狗的背,與老人一搭一唱。
“為什麼呢七索?”老人搖着扇子,此刻的他好想吸口旱煙,可惜煙草大都被征進京城了,得省着點抽。
小孩們眼睛骨碌碌轉動看着七索,等待着七索每天都會講的一個答案。
“因為英雄無所畏懼,即使時不我與,英雄也能逆天而行。
”七索說得慷慨激昂,“當黑暗籠罩大地,一切了無希望,所有人都懾服在有所不為時,英雄已随時準備好領導那些隻能被領導的人,強橫地與曆史背道而馳。
” “簡單說,順風吹不出真正的強帆,所有美好的事都是勇氣所緻,無關巧合啊。
”老人笑眯眯地說,看看兩隻斷腿,看看七索。
老人的故事說完了,孩子們也散了。
隻剩下七索與老狗,還有殷紅歎息的夕陽。
“老師傅,趕明兒我就要上少林寺啦。
”七索憐惜地看着半盲的老狗。
這條老狗可說是老人相伴十三載的親人,同樣在這個時代苟延殘喘着。
“這時節,我瞧少林寺也不會是什麼好地方,七索,你還有爹娘要奉養。
”老人還是不贊同七索一直以來的向往:到少林寺習武求藝,練得一身好功夫行俠仗義。
“老師傅,難道你說的那些故事都是假的嗎?”七索在夕陽下随意揮舞着拳腳,那是他想像中的少林伏虎拳。
七索從小就幹慣農家粗活,雖然外表略瘦了些,但身子骨很健壯,胡亂打起拳來還算赫赫生風。
“真的英雄,哪裡假得了?”老人歎道。
這孩子聽他故事長大的,還常常巴着他扯些荒誕不經的江湖傳說,全村子就屬他跟自己最有緣分,因此老人也偷偷教七索習了幾個漢字,隻是不讓人知道惹上無謂麻煩。
而今天這個孩子終于下定決心要上少林寺習藝,自己難道能阻止得了他? “我的爹娘有我五個弟弟照顧,行了,以後我闖過少林寺十八銅人陣下山,劫富濟貧時自然會給我們村子多一點銀子,光宗耀祖一番。
”七索單手倒立,笑嘻嘻地說。
一個女孩氣沖沖地跑來,對着倒立的七索一陣痛罵。
“七索!我剛剛去你家聽你爹說,你明天就要去河南那什麼鬼少林寺拜師學藝,是或不是?”女孩氣得全身發抖。
“是!”七索覺得女孩言語乏味。
這不是早就說了又說、提了又提的事嗎? 女孩是與七索相同年紀的青梅竹馬,叫紅中,兩人從小一塊玩到大,整天打打鬧鬧,一會吵一會和的,就跟村子裡每一對将來要成婚的男女一樣。
說起七索跟紅中的名字,要從兩人母親的興趣開始說起。
七索的母親跟紅中的母親,都是農忙之餘會黏在一起的牌友,七索母親懷孕時打麻将,門清哩咕哩咕單吊七索,當時七索的母親就發願,如果自摸到七索,孩子的名字就叫七索,以為紀念,于是她真忍耐了三輪,終于海底撈月自摸了七索,将同桌牌友的雞蛋瞬間赢光。
至于紅中她娘也是一樣,欠一張紅中就門清大四喜,結果一個自摸下來,肚子裡的小女孩就叫定了紅中。
那兩次打牌不隻是同一天,且還是在同一雀同一風裡和出來的,這兩小無猜可說是從肚子裡就開始要好,有默契得過分,村子裡的人早就認定他們的事了。
“為什麼一定要去!待在村子裡好好養雞種田牽牛不行嗎?”紅中怒道。
“如果一輩子都有雞可養有牛可牽我也願意待着,但臭官兵不曉得什麼時候又會來村
老人搖着扇子,講述着這二十年來不斷重複的老故事,從曆史性的三國到江湖性的大唐奇俠虬髯客,從遙遠的東周刺客列傳到前朝的楊家将,村子裡的孩子聽得津津有味。
就跟昨天、前天、過去的每一天一樣。
一條幹瘦老狗搖着尾巴坐在老人腳邊,舔着老人的斷腳處。
一個約莫十六歲的赤腳男孩撫摸着老狗黃毛稀疏的頸子,趁着老人喝水歇息嗑瓜子的時候,為老人補充幾句故事裡沒說清楚的精彩處,例如楊五郎如何在少林寺木人巷中領悟出伏魔棍法,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最後終究流落何方等野史,讓老人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赤腳男孩打五歲起就喜歡聽老人說故事,對所有故事的每個環節、忠孝節義的精神了若指掌,也是老人的好朋友。
男孩有個奇特的名字:七索。
老人十五歲就中了秀才,也是乳家村百年來惟一進過臨安城的讀書人,見多識廣,是村裡備受敬重的長者。
但讀太多書卻沒為老人帶來官位與财富,六十多年前蒙古人滅了南宋,易朝為元,在私塾教書的老人被侵村的蒙古軍将斬斷了腿警告,此後隻得在村口說說故事,不準再教人念書寫字。
時局不穩,對元政權最沒有威脅的莫過于無知無識的鄉愚。
“字可以不會寫,書可以當柴燒掉,可是那忠孝節義、為國為民的俠心是定要代代相傳的。
咳,有句話說,時勢造英雄,七索,你說是也不是?”老人看着小孩們,露出殘缺不齊的斷齒笑着。
每次老人問七索這個問題時,就代表今天的故事已經到了尾聲。
“非也,真正的英雄在任何時代都能突圍而出,綻放光芒,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這個意思。
”七索拍拍老狗的背,與老人一搭一唱。
“為什麼呢七索?”老人搖着扇子,此刻的他好想吸口旱煙,可惜煙草大都被征進京城了,得省着點抽。
小孩們眼睛骨碌碌轉動看着七索,等待着七索每天都會講的一個答案。
“因為英雄無所畏懼,即使時不我與,英雄也能逆天而行。
”七索說得慷慨激昂,“當黑暗籠罩大地,一切了無希望,所有人都懾服在有所不為時,英雄已随時準備好領導那些隻能被領導的人,強橫地與曆史背道而馳。
” “簡單說,順風吹不出真正的強帆,所有美好的事都是勇氣所緻,無關巧合啊。
”老人笑眯眯地說,看看兩隻斷腿,看看七索。
老人的故事說完了,孩子們也散了。
隻剩下七索與老狗,還有殷紅歎息的夕陽。
“老師傅,趕明兒我就要上少林寺啦。
”七索憐惜地看着半盲的老狗。
這條老狗可說是老人相伴十三載的親人,同樣在這個時代苟延殘喘着。
“這時節,我瞧少林寺也不會是什麼好地方,七索,你還有爹娘要奉養。
”老人還是不贊同七索一直以來的向往:到少林寺習武求藝,練得一身好功夫行俠仗義。
“老師傅,難道你說的那些故事都是假的嗎?”七索在夕陽下随意揮舞着拳腳,那是他想像中的少林伏虎拳。
七索從小就幹慣農家粗活,雖然外表略瘦了些,但身子骨很健壯,胡亂打起拳來還算赫赫生風。
“真的英雄,哪裡假得了?”老人歎道。
這孩子聽他故事長大的,還常常巴着他扯些荒誕不經的江湖傳說,全村子就屬他跟自己最有緣分,因此老人也偷偷教七索習了幾個漢字,隻是不讓人知道惹上無謂麻煩。
而今天這個孩子終于下定決心要上少林寺習藝,自己難道能阻止得了他? “我的爹娘有我五個弟弟照顧,行了,以後我闖過少林寺十八銅人陣下山,劫富濟貧時自然會給我們村子多一點銀子,光宗耀祖一番。
”七索單手倒立,笑嘻嘻地說。
一個女孩氣沖沖地跑來,對着倒立的七索一陣痛罵。
“七索!我剛剛去你家聽你爹說,你明天就要去河南那什麼鬼少林寺拜師學藝,是或不是?”女孩氣得全身發抖。
“是!”七索覺得女孩言語乏味。
這不是早就說了又說、提了又提的事嗎? 女孩是與七索相同年紀的青梅竹馬,叫紅中,兩人從小一塊玩到大,整天打打鬧鬧,一會吵一會和的,就跟村子裡每一對将來要成婚的男女一樣。
說起七索跟紅中的名字,要從兩人母親的興趣開始說起。
七索的母親跟紅中的母親,都是農忙之餘會黏在一起的牌友,七索母親懷孕時打麻将,門清哩咕哩咕單吊七索,當時七索的母親就發願,如果自摸到七索,孩子的名字就叫七索,以為紀念,于是她真忍耐了三輪,終于海底撈月自摸了七索,将同桌牌友的雞蛋瞬間赢光。
至于紅中她娘也是一樣,欠一張紅中就門清大四喜,結果一個自摸下來,肚子裡的小女孩就叫定了紅中。
那兩次打牌不隻是同一天,且還是在同一雀同一風裡和出來的,這兩小無猜可說是從肚子裡就開始要好,有默契得過分,村子裡的人早就認定他們的事了。
“為什麼一定要去!待在村子裡好好養雞種田牽牛不行嗎?”紅中怒道。
“如果一輩子都有雞可養有牛可牽我也願意待着,但臭官兵不曉得什麼時候又會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