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子搜刮啊!男兒志在四方,天下英雄出少林,當然要往少林闖一闖!”七索翻了好幾個筋鬥,臉都翻紅了。
“那你帶我去!”紅中大叫。
“少林寺數百年來都沒收過女弟子,也不會為你破例啊紅中。
”七索感到好笑。
“那你什麼時候回來?”紅中臉開始青了。
“什麼時候闖過十八銅人陣、木人巷就下來啊,如果有幸考進達摩院進修少林七十二絕技,那就會再晚個幾年啊。
武功這種事是急不得的,有道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你以為大俠想當就當啊?”七索嘴巴講的是一套,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
或許自己就是傳說中超有悟性,骨架百年難見的習武奇才,在短短幾個月裡就能盡窺少林武學? 七索不禁面有得色,老人所說的江湖傳說裡就有許多這樣的天才,例如前朝在廣東大海如蝗萬箭下,隻身營救張世傑的獨臂俠張咬,率丐幫死守青州圍城的丐王齊天果。
自己說不定也能羅列其中。
“七索,你要想清楚。
”老人終于伸手進衣袋,撈出一卷幹癟的煙草。
“要、想、得、清、清、楚、楚!”紅中氣得全身發抖。
“人生可不是在打算盤。
”七索拍拍紅中的頭,這兩年來原本高他半個頭的紅中已被他追過,還反輸他一個拳頭的高度,“當大俠如果很簡單,那就一點意思也沒了。
” 紅中無法反駁,卻仍舊是生氣。
“老師傅,等我下山後闖出一番大事,你就有新故事可以說了,而且故事裡的主角還是你一口調教出來的大英雄呢!”七索看着夕陽,豪氣地說。
“七索啊,江湖險惡,你又這麼愛亂用成語,一不留神講錯話,命就沒了。
”老人歎氣,老黃狗傻愣愣地看着七索。
“要當英雄,就得拿出像樣的東西來賭才行啊。
”七索咧開嘴,笑得很自在。
夕陽跟老人一樣沒有回應,因為七索還是個孩子。
一個懷抱着江湖俠義夢、充滿鄉下人美好無知的孩子。
******* “七索,路上小心哪,可别丢了路。
”母親緊緊捏着七索的手。
“既然決定要磨練,碰到苦頭就得咬緊牙關硬撐下去!”父親扛着鋤頭。
“七索,别再亂用成語啦!”說書老人告誡。
“知道啦,這就叫禍從口出、童言無忌!”七索頗為興奮。
揮别了說書老人,娘與爹抓了兩隻已生不出蛋的老母雞給七索後,七索便躺在運送碎谷的牛車上,打算一路搭着便車到河南嵩山腳下。
其時乃元朝至正三年,蒙古人的鐵騎征戰四方所向無敵,滅南宋已逾六十年。
在這酷吏貪官橫行的時節,要抓兩隻雞當習武的束之禮可說是極不容易,七索很了解爹娘疼愛自己的心意,也感激弟弟妹妹們分擔農忙重務讓他無後顧之憂,全為了一圓自己的夢想。
說起來自己真是自私,但自古以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七索也沒挂礙這麼多,隻要習得上乘武功,即使隻當個小俠也能回饋鄉裡,讓爹娘大大露臉一番。
嵩山為五嶽之一,由兩座群山組成,東為太室,西為少室,各擁三十六峰,峰峰有名。
少林寺坐落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因武技揚名于世約始于隋末。
當時少林十三武僧應秦王李世民之邀參加讨平王世充的戰役,十三武僧憑借超凡絕藝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逼降了王世充。
勝利後論功行賞,少林被賜與大量的田地、銀兩,并賜“立僧兵”、“酒肉”等榮寵,自此少林武功便揚威天下,各路英雄莫不崇仰。
換了好幾趟運糧載谷的牛車總算行經五乳峰腳,七索便提着兩隻老母雞跳下,赤着腳走上通往少林的千級階梯。
聽說書老人提過,這階梯有一千九百四十九層,若是無法一口氣走到寺門口,就表示身子太差還是别進少林為妙,免得誤了自己也拖累少林招牌。
七索這農村孩子别的沒有,精力倒很旺盛,幹脆拔足往上跑去,一面觀察腳底下的踏石痕迹。
老人說,少林和尚每天得來回階梯挑水十次,直到兩肩平穩、下盤凝練、兩桶井水滴水不漏後,始有資格挑戰十八銅人陣下山,也因此石階上都是衆僧日積月累踩踏出的痕迹。
“奇怪,就我一個人在跑,沒見着什麼挑水僧啊?”七索狐疑,看看前方,望望後面。
隻有将階梯環抱住的蒼穹松林。
正當七索懷疑老師傅所說的少林武僧訓練方式是否真實時,一個簡陋的測字攤大剌剌地擺在階梯中央,寫着“字字真金”四字的破布綁在一個竹竿上。
旗杆有氣無力随風晃動着,這攤子簡陋得連張破椅破桌都沒有。
識字的七索忍不住停下腳步。
一位中年大叔蹲在攤子旁大樹下吃燒餅,一看見七索便笑呵呵地揮手招呼。
“小兄弟,上少林學武功啊?”大叔一身落魄秀才的模樣,卻掩藏不住眼裡的點點聰明。
“是啊。
”七索打量着大叔。
“瞧你一個人,光提着兩隻雞,實話勸你一句,還是别瞎學什麼武功了,把雞留着祭自己的五髒廟吧!”大叔并沒有起身,滿臉的燒餅芝麻。
“怎說?兩隻雞難道不夠學費嗎?
“那你帶我去!”紅中大叫。
“少林寺數百年來都沒收過女弟子,也不會為你破例啊紅中。
”七索感到好笑。
“那你什麼時候回來?”紅中臉開始青了。
“什麼時候闖過十八銅人陣、木人巷就下來啊,如果有幸考進達摩院進修少林七十二絕技,那就會再晚個幾年啊。
武功這種事是急不得的,有道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你以為大俠想當就當啊?”七索嘴巴講的是一套,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
或許自己就是傳說中超有悟性,骨架百年難見的習武奇才,在短短幾個月裡就能盡窺少林武學? 七索不禁面有得色,老人所說的江湖傳說裡就有許多這樣的天才,例如前朝在廣東大海如蝗萬箭下,隻身營救張世傑的獨臂俠張咬,率丐幫死守青州圍城的丐王齊天果。
自己說不定也能羅列其中。
“七索,你要想清楚。
”老人終于伸手進衣袋,撈出一卷幹癟的煙草。
“要、想、得、清、清、楚、楚!”紅中氣得全身發抖。
“人生可不是在打算盤。
”七索拍拍紅中的頭,這兩年來原本高他半個頭的紅中已被他追過,還反輸他一個拳頭的高度,“當大俠如果很簡單,那就一點意思也沒了。
” 紅中無法反駁,卻仍舊是生氣。
“老師傅,等我下山後闖出一番大事,你就有新故事可以說了,而且故事裡的主角還是你一口調教出來的大英雄呢!”七索看着夕陽,豪氣地說。
“七索啊,江湖險惡,你又這麼愛亂用成語,一不留神講錯話,命就沒了。
”老人歎氣,老黃狗傻愣愣地看着七索。
“要當英雄,就得拿出像樣的東西來賭才行啊。
”七索咧開嘴,笑得很自在。
夕陽跟老人一樣沒有回應,因為七索還是個孩子。
一個懷抱着江湖俠義夢、充滿鄉下人美好無知的孩子。
******* “七索,路上小心哪,可别丢了路。
”母親緊緊捏着七索的手。
“既然決定要磨練,碰到苦頭就得咬緊牙關硬撐下去!”父親扛着鋤頭。
“七索,别再亂用成語啦!”說書老人告誡。
“知道啦,這就叫禍從口出、童言無忌!”七索頗為興奮。
揮别了說書老人,娘與爹抓了兩隻已生不出蛋的老母雞給七索後,七索便躺在運送碎谷的牛車上,打算一路搭着便車到河南嵩山腳下。
其時乃元朝至正三年,蒙古人的鐵騎征戰四方所向無敵,滅南宋已逾六十年。
在這酷吏貪官橫行的時節,要抓兩隻雞當習武的束之禮可說是極不容易,七索很了解爹娘疼愛自己的心意,也感激弟弟妹妹們分擔農忙重務讓他無後顧之憂,全為了一圓自己的夢想。
說起來自己真是自私,但自古以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七索也沒挂礙這麼多,隻要習得上乘武功,即使隻當個小俠也能回饋鄉裡,讓爹娘大大露臉一番。
嵩山為五嶽之一,由兩座群山組成,東為太室,西為少室,各擁三十六峰,峰峰有名。
少林寺坐落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因武技揚名于世約始于隋末。
當時少林十三武僧應秦王李世民之邀參加讨平王世充的戰役,十三武僧憑借超凡絕藝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逼降了王世充。
勝利後論功行賞,少林被賜與大量的田地、銀兩,并賜“立僧兵”、“酒肉”等榮寵,自此少林武功便揚威天下,各路英雄莫不崇仰。
換了好幾趟運糧載谷的牛車總算行經五乳峰腳,七索便提着兩隻老母雞跳下,赤着腳走上通往少林的千級階梯。
聽說書老人提過,這階梯有一千九百四十九層,若是無法一口氣走到寺門口,就表示身子太差還是别進少林為妙,免得誤了自己也拖累少林招牌。
七索這農村孩子别的沒有,精力倒很旺盛,幹脆拔足往上跑去,一面觀察腳底下的踏石痕迹。
老人說,少林和尚每天得來回階梯挑水十次,直到兩肩平穩、下盤凝練、兩桶井水滴水不漏後,始有資格挑戰十八銅人陣下山,也因此石階上都是衆僧日積月累踩踏出的痕迹。
“奇怪,就我一個人在跑,沒見着什麼挑水僧啊?”七索狐疑,看看前方,望望後面。
隻有将階梯環抱住的蒼穹松林。
正當七索懷疑老師傅所說的少林武僧訓練方式是否真實時,一個簡陋的測字攤大剌剌地擺在階梯中央,寫着“字字真金”四字的破布綁在一個竹竿上。
旗杆有氣無力随風晃動着,這攤子簡陋得連張破椅破桌都沒有。
識字的七索忍不住停下腳步。
一位中年大叔蹲在攤子旁大樹下吃燒餅,一看見七索便笑呵呵地揮手招呼。
“小兄弟,上少林學武功啊?”大叔一身落魄秀才的模樣,卻掩藏不住眼裡的點點聰明。
“是啊。
”七索打量着大叔。
“瞧你一個人,光提着兩隻雞,實話勸你一句,還是别瞎學什麼武功了,把雞留着祭自己的五髒廟吧!”大叔并沒有起身,滿臉的燒餅芝麻。
“怎說?兩隻雞難道不夠學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