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關燈
裡】 【本朝康熙十四年設有防禦等官駐防統於奉天将軍詳見兵防卷】 甯遠州 黑山口邊門【城西一百十裡舊設邊門於此今廢】 高台邊門【城西一百六十裡舊設邊門於此今廢】 新台邊門【城西北七十裡舊設於芹菜溝在城西北四十裡】 【本朝康熙十四年展邊二道河三十六年移置於此有守尉官兵駐防統於奉天将軍】梨樹溝邊門【城西北一百裡舊有碾盤溝門在城西北七十裡】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邊移置於此乾隆五年添設官兵駐防統於奉天将軍】 平川營邊門【城西北一百十裡舊設邊門於此今廢】 白石嘴邊門【城西北一百二十裡舊接高台邊門】 【本朝順治八年初設水口康熙十四年展邊高台堡二十五年展邊移至城西北一百裡名寛邦門 三十六年又移設於此改今名設有守尉官兵駐防】 明水堂邊門【城西北一百六十裡】 【本朝康熙十八年設派兵駐防系白石嘴邊門守尉兼轄仍統於奉天将軍】 廣甯縣 分水嶺關【城北八裡方輿紀要關上有鎮北樓今廢】 魏家嶺關【城西北七十裡今廢】 彰武台邊門【城北一百七十裡】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設有守尉官兵駐防統於奉天将軍】 義州 白土厰邊門【城北一百四十五裡】 【本朝康熙十五年設乾隆五年添設官兵駐防】 清河邊門【城東北五十六裡】 【本朝康熙十五年設有官兵駐防】 九官台邊門【城西北三十裡】 【本朝康熙十五年設有官兵駐防雍正十一年後置設同知駐此 以上三門俱統於奉天将軍】吉林邊隘 吉林 法特哈邊門【法特哈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城北一百五十裡即巴延鄂佛羅邊門為白都納黑龍江往來孔道東北以額塞哩河為界邊外皆蒙古科爾沁等諸部地舊設有官兵駐防 巴延鄂佛羅國語解俱見疆域形勝卷】 伊屯邊門【城西北一百九十裡舊設有官兵駐防雍正六年複增設佐領乾隆十九年】 【皇上東巡過此有禦制入伊屯邊門詩恭載】 【天章門】 克爾素邊門【克爾素國語解見疆域形勝卷城西北四百六十七裡舊設有官兵駐防】布爾德庫蘇巴爾罕邊門【蘇巴爾罕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城西北五百六十八裡即半拉山邊門舊設有官兵駐防以上四邊門皆統於吉林将軍所轄東自吉林北界西抵開原縣威遠堡邊門長六百九十餘裡遮羅奉天北境揷柳結繩以定内外謂之柳條邊亦名新邊乾隆十九年皇上東巡過此有】 【禦制柳條邊詩恭載天章門】 寜古塔 白都讷 三姓 阿勒楚喀 珲春 打牲烏拉【以上諸處俱無關隘】 黑龍江【并無關隘境内俱設喀倫所以防禦俄羅斯即古之邊徼也】 齊齊哈爾 特穆德赫喀倫 溫托渾喀倫【溫托珲國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 多鼐喀倫 塔勒哈喀倫【塔勒哈國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 古魯喀倫【國語古魯純也又樸素也】 烏蘭諾爾喀倫二處【烏蘭蒙古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諾爾池也】托馨喀倫【托馨國語解見疆域形勝卷】 四家子喀倫 阿拉克泰喀倫【蒙古語阿拉克泰花花搭搭也】 拜塔拉喀倫【國語拜塔拉用之也】 【以上喀倫十一處俱設有兵丁駐防稽察統於黑龍江将軍】 拉哈鄂佛羅喀倫【拉哈鄂佛羅國語解俱見強域形勝卷】 溫德亨喀倫【溫德亨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 蘇克台蘇蘇喀倫【蒙古語蘇克斧也台有也蘇蘇國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以上和倫部喀倫三處俱設有官兵駐防稽察統於黑龍江将軍和倫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 分界石碑【城西北二千五百裡吉爾巴濟河口東岸】 【木朝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丙子命大臣與俄羅斯議定邊界立石以垂久遠勒滿漢字及俄羅斯拉梯諾蒙古字於上其文曰大清國遣大臣與俄羅斯國議定邊界之碑一将由北流入黑龍江之綽爾諾即烏倫穆河相近吉爾巴齊河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界興安以至於海凡山路一帶之溪河盡屬俄羅斯一将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讷河為界河之南岸屬於中國河之北岸屬於俄羅斯其南岸之默勒肯河口所有俄羅斯房舍遷徙北岸一将雅克薩地方俄羅斯所修之城盡行除毀雅克薩所居俄羅斯人民及諸物用盡行撤往察罕汗之地一凡獵戶人等斷不許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抽獵偷盜者即行擒拿送各地方該管官照所犯輕重懲處或十人或十五人相聚持械捕獵殺人搶掠者必奏聞即行正法不以小故阻壞大事仍與中國和好毋起争端一從前一切舊事不議外中國所有俄羅斯之人及俄羅斯所有中國之人仍留不必遣還一今既永相和好以後一切行旅有準令往來文票者許其貿易不禁一和好會盟之後有逃亡者不許收留即行遣還 吉爾巴齊國語解俱已見疆域形勝山川等卷】 墨爾根 諾敏河巴延和羅喀倫【諾敏巴延國語解見疆域形勝卷和羅解見奉天府山川卷】 甘河啇和哈逹喀倫【甘國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啇和蒙古語抓髻也哈逹解見京城卷】 伊拉喀喀倫【國語伊拉喀花開也】 喀穆尼喀倫【喀穆尼國語解見疆域形勝卷】 博爾多喀倫【博爾多國語解見建置沿革卷】 拉哈哈倫【拉哈國語解見疆域形勝卷】 寜年喀倫 塔拉爾哈倫【蒙古語塔拉爾枉為也】 【以上喀倫八處俱設有兵丁駐防統於墨爾根副都統】 塞楞額山喀倫【蒙古語塞楞額承上接下也】 喀穆尼峯喀倫【喀穆尼國語解見疆域形勝卷】 【以上和倫喀倫二處俱設有官兵駐防統於於墨爾根副都統仍歸黑龍江将軍統轄】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