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禦書聨曰對時真惬農桑慶甯道非關視聼娛【謹案禦制仰熙齋嘉?堂詩俱恭載天章門】
乾隆十一年奉
旨欽派大臣恭送
五朝聖訓實録於
盛京尊藏香楠為匣上蓋龍袱先期欽天監诹吉屆時校尉恭舁彩亭出城更換行駕一應儀衛禮制與送
玉牒同原貯
鳳凰樓四十三年六月
命盛京将軍弘晌擇吉恭移
崇谟閣尊藏閣中舊有金櫃二十二座又十五年敬貯
王牒於
敬典閣閣中亦舊有金櫃二十二座二十五年三十三年四十三年續貯三次凡恭遇
玉牒告成預令欽天監诹吉宗人府奏派王公一人禮部工部各奏派堂官一員恭送領侍衛内大臣奏派侍衛十員前引
玉牒館派提調官一員纂修官二員禮部工部各派司官一員後護欽天監派擇吉官一員恭同送往屆期校尉恭舁彩亭凡旗仗儀衛與恭送
玉牒至
皇史宬同出城更換行駕頓宿之所建蓋彩棚安奉兵弁巡邏經過地方文武官員俱朝服出郊跪迎送關以内兵部派兵弁沿途護送關以外
盛京将軍派員率滿洲兵護送至
盛京曰預行掃除警跸将軍五部侍郎府尹等俱朝服出郊跪迎鼓樂恭導至
崇政殿前陳設寶案行三跪九叩禮屆尊藏吉日盛京禮部堂官前引至
敬典閣前送往之王公大臣官員及将軍以下等官各於彩亭前行一跪三叩禮提調纂修各員率同
盛京五部司員恭捧至
敬典閣上敬貯金櫃又乾隆十五年恭奉
五朝聖容於
鳳凰樓儀注與恭送
聖訓尊藏同又十一年尊藏
禦寶十於
鳳凰樓有
禦制寶譜序以記始末【謹案 禦制序恭載 天章門】
大清受命之寶【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麒麟紐高二寸四分】
皇帝之寶【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交龍紐高二寸七分】
皇帝之寶【碧玉方五寸厚一寸八分盤龍紐高三寸】
皇帝之寶【?擅香木方三寸八分厚六分素紐高五分】
奉天之寶【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龍紐高二寸】
天子之寶【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龍紐高二寸】
奉天法祖親賢愛民【碧王方四寸九分厚一寸五分交龍紐高三寸】
丹符出驗四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龍紐高二寸二分】
勅命之寶【青玉方三寸七分厚一寸八分交龍紐高二寸五分】
廣運之寶【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寸交龍紐高一寸五分】
又乾隆四十五年奉
旨恭送重繪
太祖戰圖實録於
盛京尊藏【謹案 乾清宮舊有恭貯】
【太祖戰圖實録八冊凡圖八十有七奉旨重繪三帙以一帙送 盛京恭貯】
【禦制敬題重繪太祖戰圖實録詩恭載】
【天章門】
又乾隆四十八年奉
旨派皇子等及怡親王永琅恭送
冊寶至
盛京尊藏禮部奏請照恭送
玉牒之例禮部工部堂官及侍衛等随同親王由京敬
謹送往工部預設彩亭於
太廟正殿外銮儀衛備黃蓋旗仗於
丹墀下祗候屆期親王朝服詣
冊寶案前行一跪三叩禮禮部堂官率同宗室官員太常寺官俱朝服恭捧安奉彩亭上行一跪三叩禮出朝陽門外更換行駕王公以下俱朝服跪送經過地方文武官員鹹朝服出郭跪迎送安宿之處俱於彩棚安奉出關後
盛京将軍派員率領滿洲兵恭護至常家屯親王同皇子等恭送行駕至
盛京大臣官員俱朝服出郭跪迎
盛京工部預備彩亭更換行駕奉天府尹預備鼓樂導引至
太廟前送往之大臣官員率同
盛京居住宗室五部大臣官員恭捧入
殿内敬謹尊藏
皇子親王俱行一跪三叩禮
八角殿
天命七年建在
東京城内基址尚存今管理驿站守護【謹案 東京宮殿僅有殿基餘俱莫考】
白虎殿
建置年月莫考在遼陽州城南千山上今基宇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