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上
關燈
小
中
大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四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四川通志卷五上
戶口
周禮遂大夫以歲時稽夫家之衆寡及三年大比以萬民之數诏司寇司寇於孟冬祀司民日獻其數於王王拜受之登於天府凡以重民數也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餘采葍遷徙丁戶稀若晨星我
朝嘉惠元元休養生息多曆年所蜀中元氣既複民數日增人浮八口之家邑登萬戶之衆盈甯富庶雖曆代全盛之時未能比隆於今日也作戶口志
成都府屬三十一州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一十三萬九百五十三丁八鬥内溫江縣折去四百五十一丁實編一十三萬五百二丁八鬥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一十二萬七十六戶
人丁三萬五千四百一十六丁四分三厘五毫八絲六微六塵九纎八沙九渺八末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除分設資綿茂三州後實存府屬一十六州縣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五萬九百三十四戶
重慶府屬二十州縣及石砫酉陽石耶地壩平茶邑梅六土司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一十三萬六千一百九十八丁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一十一萬一千八百五十四戶
人丁一萬四千五百九十二丁三分二厘五毫一絲四忽四微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除安居武隆二縣未開複實存府屬一十八州縣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九萬一千七百三十九戶
保甯府屬一十州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六萬七千一丁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三萬六千六百一十五戶
人丁一萬五千二百三十二丁六分八厘九毫四絲六忽九微六塵四纎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除撥梓潼分屬綿州後實存府屬九州縣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三萬三千一百八十一戶
順慶府屬十州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七萬三百七十七丁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五萬八千七百九十三戶
人丁一萬二十四丁六分七絲四忽一塵四纎五沙六渺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新舊實在承糧花戶四萬七千五百五十八戶
叙州府屬十二廳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六萬二千一百五十八丁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四萬九千八百七十四戶
人丁一萬五千三丁七鬥六升九合四勺四抄二撮一圭五粒四粟五末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府屬及新并屏山縣内除改設直隸叙永廳外實存十一縣一廳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三萬五千四百二十一戶
直隸叙永廳并屬永甯一縣今自雍正九年歸并改設後開載
新舊通共實在承糧花戶六千六百四十戶直隸雷波衛并屬黃螂一所
國朝雍正八年新設至雍正十一年清查報部番民戶名一千二十八戶
夔州府屬一十三州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三萬四千二百丁 大甯縣奉文審增三千一百四十丁 太平縣審增八丁共三萬七千三百四十八丁除達州東鄉太平開除七十四丁實編三萬七千二百七十四丁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六萬九千一百七十八戶
人丁七千六百四十四丁九分三厘九毫七絲二忽二微四塵一纎四沙六渺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除大昌歸并巫山又撥達州東鄉太平分設直隸後實存府屬九縣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二萬七千三百六戶
龍安府屬三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一萬四千四百一十一丁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九千三十三戶人丁五千五十三丁四分二厘五毫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新收松潘衛彰明縣共四縣一衛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七千七百五十戶
甯遠府屬一州三縣一衛三所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丁戶未經開載無憑纂入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二千八百三十八戶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一萬四千七百五十戶
雅州府屬六州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一萬一百二十丁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九千七十一戶人丁五千二百八十一丁六鬥五合五勺七抄五撮六圭一粒四粟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一萬一千五百八十五戶
直隸嘉定州并屬七州縣全書開載【雍正十二年陞為府】明季原額人丁三萬一千六百七十五丁二鬥三升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一萬一千五百八十五戶
人丁一萬四百五丁六鬥一升四合六勺六抄六撮五圭一粒一粟一末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五萬三百一十四戶
直隸眉州并屬四州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一萬六千九百九十二丁半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二萬八百九戶人丁三千二百九十六丁七升八合六勺五抄八撮二圭四粒二粟八末
雍正六年奉行清丈新舊實在承糧花戶九千八百六十二戶
直隸卭州并屬三州縣全書開載
明季原額人丁一萬五千一十三丁五鬥
國朝以來陸續奉行清查至康熙六十一年徵輸止查出土着自首開墾報部戶名九千八百六十二戶
人丁六千三百一丁六鬥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