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嘉定縣

關燈
庵枉過桃溪】 未到黃昏後,江村早閉門。

    草深秋色滿,沙淺橹聲喧。

    披褐呼童子,張燈開竹軒。

    夜來何處客?雙屐破苔痕。

     徐嵩·【十一月朔日真如呈兀庵和尚】 白發黃塵混草萊,寒陰曠野過江隈。

    已知話共三生石,未肯身随百念灰。

    秋老自然風落葉,晚晴依舊月臨台。

    題詩不是多情思,記取真如幾度來。

     【初八日過真如兀和尚見餘頌古歎有超師之作贈一羅經賦謝】 東遊酬倡日彌新,野鶴溪雲伴此身。

    千裡而遙俱故土,百年以後是何人?殘冬歲逼催陽豔,細雨風吹洗路塵。

    贻我指南仍有故,從來與世度迷津。

     【黃約夫自吉安歸桃溪寄得餘楷生令嗣子靖劄感賦】 槎浦桃溪木落時,雁飛何處憶交知?回腸百折無由寄,莫怪裁詩附報遲。

     集仙宮,在城二圖,宋嘉定十七年高道葉子琬建。

     鄭霖 懸灘如鼎沸,元館足清幽。

    竹徑不留暑,蓮池無借秋。

    學仙師有訣,戀祿我懷羞。

    安得雙凫鳥,乘風八極遊? 盛如梓 绀字出闱闾,來遊慕虛寂。

    流水環四圍,入門杉桧碧。

    長廊煙霧生,靈贶幡幢密。

    主人聞客至,尊酒延丈室。

    修竹逾萬個,老桂高百尺。

    日色靜不喧,松風涼可挹。

    修然人世間,徒覺詩興逸。

     成公策 蔚然蒼翠處,琳宇瞰祁川。

    勝地全無俗,高人半是仙。

    茗芽煎雀舌,桂粟噴龍涎。

    坐久景清絕,如遊一洞天。

     王應鵬 香煙入戶盡氤氲,戶外秋田鶴幾群。

    花徑踏翻寒屐齒,洞箫吹破碧天雲。

    蕭蕭木葉從空下,瑟瑟松風滿院聞。

    道士不知軒冕貴,簪星終日事元君。

     石岡園,在南門外,龔方伯所築。

     程嘉燧·【題石岡别業】 際海平蕪裡,名園湧衆山。

    何來丘壑美?都集産庭閑。

    漁路逢花入,樵風引月還。

    謝公多逸興,攜客日跻攀。

     【又】 出郭不知遠,沿林新筍成。

    柳橋塵乍染,枳徑雪初明。

    客到山雲起,魚跳春水生。

    岩扉對軒敞,遙識讀書聲。

     【又】 雨馀來谷口,春草被山長。

    不識澗花落,惟聞潭水香。

    聽莺遷密樹,憎鵲踏新篁。

    欲就溪山閣,明燈掃一床。

     【又】 散發乘山月,明星集夜潭。

    竹風荷澗北,雨氣石岡南。

    泉酒帶冰綠,園瓜出井甘。

    近來疏野性,禽鳥漸相谙。

     【又】 共上浮槎去,真成不系船。

    搔頭流白月,垂手蕩青天。

    潭底見歸鳥,露中嘶暗蟬。

    沿回傍山影,涼意自蒼然。

     婁堅 每到山逾好,今來夏亦涼。

    虛堂穿徑豁,曲水入門長。

    竹外斜陽薄,荷邊晚吹香。

    知公愛閑适,兼不厭清狂。

     李流芳·【題石岡溪山堂】 雨晴春又盡,忽忽信舟輕。

    松嶺雲不定,柳塘風易生。

    出波雙浴鶴,隔竹一啼鹦。

    何意林芳歇?幽懷得共傾。

     【石岡園池】 共得春園好,偏宜泛一尊。

    輕陰低竹塢,落日駐花源。

    水動魚迎棹,人歸鶴候門。

    相看無恨意,愁殺近黃昏。

     汪允貞 春林春水共清蒼,策杖南郊到草堂。

    自在鳥聲來曲塢,無聊魚影出橫塘。

    松雲霭霭千年翠,竹浪飕飕千裡香。

    高隐風流猶未沒,拟從舊裡探詩囊。

     秋霞圃,在邑之東裡,汪氏所辟,木石亭館,極一時之盛。

    名人題詠甚多。

     鄧種麟 達人寄興在山水,壘石疏泉引幽緻。

    經營佳圃名秋霞,丘壑纡回列次第。

    到來城市俨山林,柳蹊花徑相攀尋。

    予方淹卧匝旬月,平原主人情最深。

    閑行今始聊散步,松風嶺上微雲度。

    鹦語堤邊照隔林,寒香室外花盈塢。

    返屐登高百五台,歲寒徑曲延莓苔。

    徘徊還憩層雲石,宛轉仍歸數雨齋。

    坐久更生濠濮興,頻歌水檻波凝鏡。

    桃花潭上浴鷗閑,題青渡頭栖鹭靜。

    回看樓閣郁相望,香步遙通灑雪廊。

    主人開尊夜延客,氍毹映燭搖紅光。

    君不見堂中詞人競刻燭,醉後揮毫吐珠玉。

    豈徒雅集追西園,直欲豪華壓金谷。

    阿瑛茜水開草堂,詩酒園林引興長。

    文采風流昔照耀,至今人說玉山莊。

     宋琬·【集秋霞圃】 一徑藏秋壑,蕭然見竹廬。

    開池供鶴浴,留榻與僧居。

    雨後尋山屐,燈前種樹書。

    因君詢白嶽,雲物近何如? 嚴沆·【前題】 桃花潭水鶴江湄,秋圃汪倫寄宅時。

    請客置邀千裡驿,逢人乞和辋川詩。

    科頭坐樹清泉啜,得意尋階怪石支。

    此地可邀黃绮伴,行歌無藉北山芝。

     趙漂·【前題】 城東鏡水接芳洲,錦石中開罨畫樓。

    羊曼尊昙遲上客,羅含池館敞高秋。

    蕭疏楊柳偏宜鶴,淡蕩芙蕖淨礙鷗。

    更是桓山誇四鳳,銀髯談笑倚箜篌。

     西隐教寺,在城七圖,縣治西北清境塘上。

    元泰定元年僧悅可建。

    尚書徐學谟、禦史張任嘗讀書其中。

     張恒·【遊西隐寺】 清鏡塘西古刹開,梵筵寂曆思悠哉。

    林空不覺緣生減,松偃常占師去迥。

    日暮蒼煙浮色界,天寒黃葉滿香台。

    亦知自性原無礙,為證真如聖果來。

     陳瑚·【題西隐寺雙松】 雙雙松樹色,一一古人思。

    祇合風霜虐,無煩雨露施。

    枝高巢鳳鶴,腹老墊龍蛇。

    閱曆滄桑久,孤心堅自持。

     徐嵩·【西隐寺率爾題壁】 古寺标名勝,宗風擅後先。

    真修無俗倡,靜悟掃言诠。

    香篆依松際,波光落鏡邊。

    森森俱梵刹,自有一燈傳。

     【西池訪張方瓢禧園喬梓呈兀老人】 去歲雪中頻北望,今朝池上又東遊。

    潮生木落三槎浦,月出雲橫一釣舟。

    九裡煙墩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