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八事紀五
關燈
小
中
大
仁宗天聖元年三月庚辰,涪陵金銅像出。
時涪陵相思寺夜有光出阿育王塔之舊址,發之,得金銅像三百二十有七。
閏九月癸巳,星出五車,自參沒。
二年十月庚午,月犯井、鉞。
三年八月,以忠州鹽井歲增課為民害,詔除之。
十二月辛酉,月犯東井。
四年正月戊子、十月己醜,月皆犯東井。
秋七月辛未,減兩川歲輸,錦綺易綾,紗為絹,以給邊費。
八月甲申,熒惑犯東井。
十一月丙辰,星出東井,沒于南河側。
五年九月丁巳,月犯東井,甲子有星出北河,沒于東井。
十月甲申,月犯東井。
六年春正月己酉,罷兩川乾元節歲貢織佛。
二月甲戌、七月己卯,月皆犯東井。
三月甲辰,熒惑犯東井。
七年七月壬午,犯井、鉞;丙戌,又犯井距。
十一月,黔州、溪州蠻入貢。
八年正月己卯,熒惑犯東井。
九年十一月丁亥,弛兩川禁。
明道元年三月癸巳,星出中台,貫北河入東井沒,炸烈有聲,明燭地。
六月乙醜,太白犯東井。
七月壬辰,月犯東井。
二年冬十月甲辰,詔以兩川歲貢綾錦紗羅以三之二易為.絹,供軍需。
十二月兩川饑,遣使安撫,除民租。
景祐元年三月壬寅,太白犯東井。
八月己卯,星出東井,行至廁星沒,尾跡久方散,明燭地。
九月己醜,星出東井,如太白,赤黃色,有尾跡,向東速行,至柳沒,光照地。
二年三月壬寅,太白犯東井。
四年六月癸酉,太白犯東井。
寶元元年四月己巳,太白犯東井。
八月壬申,星出東井,如太白,東北速行,沒輿鬼,明燭地。
十月己醜,星出東井,如太白赤黃,有尾跡,至狼側沒,明燭地。
二年九月乙卯,出內庫銀四萬兩,振夔州等路饑民。
冬十月甲申,詔兩川饑民出劍門關者勿禁。
康定元年六月丁未,太白犯東井、歲星犯井鉞。
七月戊午,歲星犯東井;庚子,又犯之。
慶曆元年六月癸卯,月犯東井。
二年十二月,合州石照縣野穀穗生。
三年七月戊子,月犯東井;九月癸未,入東井。
四年七月甲申、八月癸醜、十月丙午,月皆犯東井。
五年二月甲寅,熒惑犯東井;辛酉,太白犯東井。
六年七月癸巳,星出昴,至參沒;乙巳,熒惑犯東井。
十一月辛卯,月犯東井。
七年八月乙醜,月犯東井。
九月庚辰,星出東井,沒於狼。
皇祐二年八月壬申,月入東井。
四年正月丙辰,月犯東井。
川峽增置寧遠軍。
九月己酉,星出參,如太白東南,速行入濁,尾跡赤黃。
十一月壬寅夜,黑氣生東方,南北至濁,貫參宿、軒轅。
五年六月乙未,太白犯井鉞。
九年乙亥,星出參,如太白,西北速行至昴沒,有尾跡,明燭地。
嘉祐二年,梓夔路三裡村夷人寇淯井鹽。
三年正月乙未,星出參,赤黃色,向西東行至大廩沒。
三月庚子,熒惑入東井。
秋七月癸巳,以夔州路旱,遣使安撫之。
九月丁亥,月犯東井。
四年九月戊辰,星出東井,東行至柳沒。
五年二月丙戌,熒惑犯東井。
六月己巳,填星犯井鉞;甲申,犯東井;十月甲申,退犯東井距星。
七月庚戌,月掩東井;十二月,丁卯犯東井。
十一月丁未,太白退犯井。
六年三月己醜,月犯東井,八月癸酉,掩東井,十月乙未,又犯之。
七月甲申,太白犯東井,己醜太白犯填星纏井十二度。
七年二月壬辰,星出東井,如太白至畢沒。
十月己亥,星出參,如太白南行至天園沒,尾跡青白。
英宗紹聖六年正月戊申,四月庚午,月犯東井。
八月甲寅入東井,十月戊申,又犯之。
六月甲子,太白犯東井。
十二月,以渝州大水,遣使賑恤,蠲其租賦。
二年二月乙未夜,蒼黑雲起,西北方長五丈,許縣東井及北鬥,良久乃散。
三月丙寅,月犯東井。
四月癸巳,六月甲寅,七月壬午,八月己酉,入東井。
十月壬寅,犯東井。
十一月辛未,又入東井。
九月,星出參,至天倉沒。
四年正月庚申、二月戊子、三月乙卯、閏三月癸未、四月庚戌、五月甲辰、六月辛未、九月癸巳、十月辛酉、十一月戊子,月皆入東井。
三月甲寅夜,西南方起蒼白雲二,長三丈、闊尺,相距二尺,貫東井南河,久之乃散。
十二月乙卯,月犯東井西南第二星;庚戌夜,蒼黑雲起南方,長三丈、闊二尺,貫五車,東井五諸侯。
神宗熙甯元年六月丙寅、七月甲子、八月辛醜、九月戊子、十月丙辰,月皆入東井。
八月乙醜,星出參北,如太白,東速行,入濁沒,赤黃,有尾跡,照地明。
十二月癸未,月犯東井第二星。
黔州蠻方異現以方物獻,授靜蠻軍
時涪陵相思寺夜有光出阿育王塔之舊址,發之,得金銅像三百二十有七。
閏九月癸巳,星出五車,自參沒。
二年十月庚午,月犯井、鉞。
三年八月,以忠州鹽井歲增課為民害,詔除之。
十二月辛酉,月犯東井。
四年正月戊子、十月己醜,月皆犯東井。
秋七月辛未,減兩川歲輸,錦綺易綾,紗為絹,以給邊費。
八月甲申,熒惑犯東井。
十一月丙辰,星出東井,沒于南河側。
五年九月丁巳,月犯東井,甲子有星出北河,沒于東井。
十月甲申,月犯東井。
六年春正月己酉,罷兩川乾元節歲貢織佛。
二月甲戌、七月己卯,月皆犯東井。
三月甲辰,熒惑犯東井。
七年七月壬午,犯井、鉞;丙戌,又犯井距。
十一月,黔州、溪州蠻入貢。
八年正月己卯,熒惑犯東井。
九年十一月丁亥,弛兩川禁。
明道元年三月癸巳,星出中台,貫北河入東井沒,炸烈有聲,明燭地。
六月乙醜,太白犯東井。
七月壬辰,月犯東井。
二年冬十月甲辰,詔以兩川歲貢綾錦紗羅以三之二易為.絹,供軍需。
十二月兩川饑,遣使安撫,除民租。
景祐元年三月壬寅,太白犯東井。
八月己卯,星出東井,行至廁星沒,尾跡久方散,明燭地。
九月己醜,星出東井,如太白,赤黃色,有尾跡,向東速行,至柳沒,光照地。
二年三月壬寅,太白犯東井。
四年六月癸酉,太白犯東井。
寶元元年四月己巳,太白犯東井。
八月壬申,星出東井,如太白,東北速行,沒輿鬼,明燭地。
十月己醜,星出東井,如太白赤黃,有尾跡,至狼側沒,明燭地。
二年九月乙卯,出內庫銀四萬兩,振夔州等路饑民。
冬十月甲申,詔兩川饑民出劍門關者勿禁。
康定元年六月丁未,太白犯東井、歲星犯井鉞。
七月戊午,歲星犯東井;庚子,又犯之。
慶曆元年六月癸卯,月犯東井。
二年十二月,合州石照縣野穀穗生。
三年七月戊子,月犯東井;九月癸未,入東井。
四年七月甲申、八月癸醜、十月丙午,月皆犯東井。
五年二月甲寅,熒惑犯東井;辛酉,太白犯東井。
六年七月癸巳,星出昴,至參沒;乙巳,熒惑犯東井。
十一月辛卯,月犯東井。
七年八月乙醜,月犯東井。
九月庚辰,星出東井,沒於狼。
皇祐二年八月壬申,月入東井。
四年正月丙辰,月犯東井。
川峽增置寧遠軍。
九月己酉,星出參,如太白東南,速行入濁,尾跡赤黃。
十一月壬寅夜,黑氣生東方,南北至濁,貫參宿、軒轅。
五年六月乙未,太白犯井鉞。
九年乙亥,星出參,如太白,西北速行至昴沒,有尾跡,明燭地。
嘉祐二年,梓夔路三裡村夷人寇淯井鹽。
三年正月乙未,星出參,赤黃色,向西東行至大廩沒。
三月庚子,熒惑入東井。
秋七月癸巳,以夔州路旱,遣使安撫之。
九月丁亥,月犯東井。
四年九月戊辰,星出東井,東行至柳沒。
五年二月丙戌,熒惑犯東井。
六月己巳,填星犯井鉞;甲申,犯東井;十月甲申,退犯東井距星。
七月庚戌,月掩東井;十二月,丁卯犯東井。
十一月丁未,太白退犯井。
六年三月己醜,月犯東井,八月癸酉,掩東井,十月乙未,又犯之。
七月甲申,太白犯東井,己醜太白犯填星纏井十二度。
七年二月壬辰,星出東井,如太白至畢沒。
十月己亥,星出參,如太白南行至天園沒,尾跡青白。
英宗紹聖六年正月戊申,四月庚午,月犯東井。
八月甲寅入東井,十月戊申,又犯之。
六月甲子,太白犯東井。
十二月,以渝州大水,遣使賑恤,蠲其租賦。
二年二月乙未夜,蒼黑雲起,西北方長五丈,許縣東井及北鬥,良久乃散。
三月丙寅,月犯東井。
四月癸巳,六月甲寅,七月壬午,八月己酉,入東井。
十月壬寅,犯東井。
十一月辛未,又入東井。
九月,星出參,至天倉沒。
四年正月庚申、二月戊子、三月乙卯、閏三月癸未、四月庚戌、五月甲辰、六月辛未、九月癸巳、十月辛酉、十一月戊子,月皆入東井。
三月甲寅夜,西南方起蒼白雲二,長三丈、闊尺,相距二尺,貫東井南河,久之乃散。
十二月乙卯,月犯東井西南第二星;庚戌夜,蒼黑雲起南方,長三丈、闊二尺,貫五車,東井五諸侯。
神宗熙甯元年六月丙寅、七月甲子、八月辛醜、九月戊子、十月丙辰,月皆入東井。
八月乙醜,星出參北,如太白,東速行,入濁沒,赤黃,有尾跡,照地明。
十二月癸未,月犯東井第二星。
黔州蠻方異現以方物獻,授靜蠻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