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五事紀二

關燈
晉武帝泰始四年七月,星隕如雨,皆西流。

    五年濟陰太守巴郡文立請錄巴蜀名臣,後詔從之立,上言:故蜀名臣子孫,流徙中國者宜量才敘用,以慰巴蜀之心,以傾吳人之望。

    詔曰: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難而死義,其孫京宜隨才署吏。

    帝以文立為散騎常侍。

    鹹寧三年,星孛於西方。

    六月,郡暴水殺人。

    四年,蚩尤旗見於東井。

    五年十一月,益州刺史王濬率巴蜀卒伐吳。

    初,濬為巴郡太守,郡邊吳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養。

    濬乃嚴其科條,寬其徭課。

    其產育者皆與休複,所全活數千人。

    至是徵兵於郡,先所全育者皆堪徭役供軍,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爾,爾必勉之,無愛死也。

    遂下巴蜀兵,東西二十餘萬,與王渾、王戎、杜預諸將軍大舉伐吳,擊破丹陽,攻武昌,趣建業,入于石頭,吳主皓請降。

    惠帝元康八年,巴氐流人李特等至漢中,上書求寄食巴蜀。

    遣侍禦史李苾慰勞監察之。

    初,張魯在漢中,賨人李氏自巴西宕渠往依之,後遷于略陽,號曰巴氏,其孫特、庠、流皆有材。

    武州黨多附之,關中為饑,流入漢川者數萬家,特兄弟賑救,遂得眾心。

    流民至漢中,上書求寄食巴蜀,詔書不聽敕。

    苾持節慰勞且監察之,不令入劍閣。

    苾受賂開關放入,散在梁、益,不可禁止。

    李特至劍閣歎曰:劉禪有如此地面縛於人,豈非庸才耶?永甯元年,巴氏李特殺趙廞,詔以羅尚為益州刺史。

    初,廞陰有據蜀之志,以李特兄弟材武,厚遇任用。

    李庠厏驍勇得眾,廞心忌之。

    庠勸廞稱□,廞斬之。

    特流怨廞,遂攻殺之,縱兵大掠。

    詔拜尚益州刺史,特等聞尚來,甚懼,以牛酒勞迎。

    廣漢太守辛冉勸尚因會誅,特不從。

    太安二年春二月,羅尚遣兵討特,斬之,傳首洛陽。

    建平太守孫阜破德陽,獲蹇碩、任臧,退屯涪陵。

    先是李特潛渡江,擊羅尚,水上軍皆散走。

    朝廷遣孫阜與荊州刺史宗岱帥水軍三萬救尚岱,以阜為前鋒,進逼德陽。

    特遣任臧拒之,又遣蹇碩略地至巴郡之墊江。

    岱、阜軍勢甚盛,遂擊破德陽,獲碩、臧等,退屯涪陵。

    三月,涪陵民樂紳等起兵攻李流。

    夏五月,李雄襲擊孫阜,兵大破之,宗岱卒于墊江。

    初,流以李特、李蕩繼死,岱、阜將至,甚懼,遣其子世為質於阜,退與雄謀襲阜軍,雄乃說流:民同心,襲阜以取富貴。

    眾皆從之。

    雄遂與李離襲擊阜軍,大破之。

    會宗岱卒于墊江,荊州軍遂退。

    流甚慚,由是奇雄材,軍事悉以任之。

    秋七月,熒惑入東井。

    平西參軍涪陵徐輿出降流。

    時李流徙郫,蜀民皆保險結塢,或南入寧州,或東下荊州,城邑皆空,野無煙火,流眾饑乏,唯涪陵千餘家依青城山處士範長生。

    徐輿說羅尚,求為汶山太守,邀結長生與共討流。

    尚不許,輿怒,出降於流,說長生使給軍糧,流軍複振。

    永興元年春正月,詔羅尚權統巴東、巴郡、涪陵,以供軍賦。

    時李雄攻尚,入成都,尚遁至江陽,遣使表狀,詔尚權統三郡,以供軍賦,尚遣別駕李輿詣荊州劉弘求糧,弘曰:天下一家,彼此無異。

    吾今給之,則無西顧之憂矣。

    遂以三萬斤給之,尚賴以存。

    十月李雄迎立涪陵範長生,固辭,目即成都王位。

    李雄以長生有名德,為蜀人所重,欲迎以為君。

    而臣之長生不可,諸將固請雄即尊位,遂從之,大赦改元,約法七章。

    驤為太傅,始為太保,離為太尉。

    十一月,羅尚移屯巴郡,遣兵擊蜀,獲李驤妻昝氏及子壽。

    二年九月,歲星守東井。

    光熙元年,成都王雄拜涪陵範長生為丞相,自稱成皇帝。

    初範長生詣成都雄,門迎執闆,拜為丞相,尊之曰範賢,至是以為天地太師。

    時諸將恃恩互爭位,尚書令閻式請考漢晉故事,立百官制度,從之。

    懷帝永嘉三年,譙登募巴蜀流民,西至巴郡。

    初,譙周有子居巴西城,巴西太守馬脫殺之。

    其子登詣劉弘,請兵以復仇。

    弘表登為梓潼內史,使自募巴蜀流民,得二千人。

    西上至巴郡,從羅尚,求益兵不得。

    進攻宕渠,斬馬脫,食其肝。

    會梓潼降,登進據涪城。

    雄自攻之,為登所敗。

    四年春二月,李雄太尉李國帳下文石殺國,以巴西來降羅尚。

    秋七月,羅尚卒于巴郡,詔以長沙太守皮素代之。

    十二月,皮素至巴郡,羅宇等使人夜殺之,巴郡亂。

    時李驤攻譙登,素次巴東,敕平西將軍張順、楊顯救登。

    尚子宇素惡登,糧運不給。

    皮素怒,欲治其罪,懷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