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鉤沈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工巧,屠販為生,資財巨萬。
有劉寶者,最為富室。
州郡都會之處,皆立一宅,各養馬一匹。
至於鹽粟貴賤,市價高下,所在一例。
舟車所通,足跡所履,莫不商販焉。
是以海內之貨,鹹萃其庭。
產匹銅山,家藏金穴,宅宇踰制,樓觀出雲,車馬服飾,擬於王者。
市南有調音、樂律二裡。
裡內之人,絲竹謳歌,天下妙伎出焉。
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為壯士歌、項羽吟,征西將軍崔延伯甚愛之。
正光末,高平失據,虎吏充斥,賊帥萬俟醜奴寇暴涇、岐之閒,朝廷為之旰食,延伯總步騎五萬討之。
延伯出師於洛陽城西張方橋,即漢之夕陽亭也。
時公卿祖道,車騎成列,延伯危冠長劒,耀武於前,僧超吹壯士笛,歌曲於後,聞之者愞夫成勇,劒客思奮。
延伯膽略不羣,威名卓著,為國展力二十餘年,攻無牢城,戰無橫陣,是以朝廷傾心送之。
延伯每臨陣,常令僧超為壯士聲,甲冑之士踴躍,延伯單馬入陣,?若無人。
勇冠三軍,威鎮戎豎,二年之閒,獻捷相繼。
醜奴募善射者射僧超亾,延伯悲惜哀慟,左右謂伯牙之失鍾期,不能過也。
後延伯為流矢所中,卒於軍中,於是五萬之師一時潰散。
〔魏書〕崔延伯,博陵人也。
少以武壯聞,仕至征西將軍。
市西有退酤、治觴二裡。
裡內之人,多醖酒為業。
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
季夏六月,時暑赫曦,以罌貯酒,暴於日中,經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醉而經月不醒。
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踰於千裡。
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
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鴻賓齎酒之藩,路逢劫盜賊,飲之即醉,皆被禽獲,因此復命為擒姦酒。
遊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
市北有慈孝、奉終二裡。
裡內之人以賣棺槨為業,賃轜車為事,有挽歌。
孫巖娶妻三年,不脫衣而臥。
巖因怪之,伺其睡,陰解其衣,有毛長三尺,似野狐尾,巖懼而出之。
妻臨去,將刀截巖髮而走,鄰人逐之,變成一狐,追之不得。
其後京邑被截髮者一百三十餘人,初變婦人,衣服靚妝,行於道路,人見而悅之,近者皆被截髮。
當時有婦人著綵衣者,人皆指為狐魅。
熙平二年四月有此,至秋乃止。
別有準財、金肆二裡,富人在焉。
凡此十裡,多諸工商貨殖之民,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疊相臨望。
金銀緹繡,奴婢裳衣,五味八珍,僕隸畢□。
神龜年中,以工商上僭,議不聽衣金銀緹繡,雖立此制,竟不施行。
準財裡內有開善寺,京兆人韋英宅也。
英早卒,其妻梁氏不治喪而嫁,更納河內人向子集為夫,雖雲改嫁,仍居英宅。
英聞梁嫁,白日來歸,乘馬將數人至於庭前,呼曰:阿梁,卿忘我也。
子集驚怖,引弓射之,應弦而倒,即變為桃人,所乘之馬亦變為茆馬,從者數人盡化為蒲人。
梁氏惶懼,捨宅為寺。
南陽人侯慶有銅象一軀,高可尺餘。
慶有牛一頭,擬貨為金色,遇急事,遂以牛它用之。
經二年,慶妻馬氏忽夢此像謂之曰:卿夫婦負我金色,久而不償,今取卿兒醜多以償金色。
馬氏覺悟,心不遑安。
至曉,醜多得病而亾。
慶年五十,唯有一子,悲哀之聲感於行路。
醜多亾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鄰,一裡之內鹹聞香氣,道俗長幼皆來觀覩。
尚書右僕射元稹聞裡內頻有怪異,遂改準財裡為齊諧裡也。
自退酤裡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臨洛水,北達芒山,其東西二裡,南北十五裡,竝名為壽邱裡,皇宗所居也,民閒號為王子坊。
當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
縹囊紀慶,玉燭調辰。
百姓殷阜,年登俗樂。
鰥寡不聞犬豕之食,煢獨不見牛馬之衣。
於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饒。
爭修園宅,互相誇競。
崇門豐室,洞戶連房。
飛館生風,重樓起霧。
高臺芳榭,家家而築。
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
而河閒王琛,最為豪首。
常與高陽爭衡,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
寘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績為繩。
伎女三百人,盡皆國色。
有婢朝雲,善吹篪,能為團扇歌、隴上聲。
琛為秦州刺史,諸羌外叛,屢討之不降。
琛令朝雲假為貧嫗,吹篪而乞。
諸羌聞之,悉皆流涕。
疊相謂曰:何為棄墳井,在山谷為寇也?即相率歸降。
秦民語曰: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
琛在秦州,多無政績。
遣使向西域求
有劉寶者,最為富室。
州郡都會之處,皆立一宅,各養馬一匹。
至於鹽粟貴賤,市價高下,所在一例。
舟車所通,足跡所履,莫不商販焉。
是以海內之貨,鹹萃其庭。
產匹銅山,家藏金穴,宅宇踰制,樓觀出雲,車馬服飾,擬於王者。
市南有調音、樂律二裡。
裡內之人,絲竹謳歌,天下妙伎出焉。
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為壯士歌、項羽吟,征西將軍崔延伯甚愛之。
正光末,高平失據,虎吏充斥,賊帥萬俟醜奴寇暴涇、岐之閒,朝廷為之旰食,延伯總步騎五萬討之。
延伯出師於洛陽城西張方橋,即漢之夕陽亭也。
時公卿祖道,車騎成列,延伯危冠長劒,耀武於前,僧超吹壯士笛,歌曲於後,聞之者愞夫成勇,劒客思奮。
延伯膽略不羣,威名卓著,為國展力二十餘年,攻無牢城,戰無橫陣,是以朝廷傾心送之。
延伯每臨陣,常令僧超為壯士聲,甲冑之士踴躍,延伯單馬入陣,?若無人。
勇冠三軍,威鎮戎豎,二年之閒,獻捷相繼。
醜奴募善射者射僧超亾,延伯悲惜哀慟,左右謂伯牙之失鍾期,不能過也。
後延伯為流矢所中,卒於軍中,於是五萬之師一時潰散。
〔魏書〕崔延伯,博陵人也。
少以武壯聞,仕至征西將軍。
市西有退酤、治觴二裡。
裡內之人,多醖酒為業。
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
季夏六月,時暑赫曦,以罌貯酒,暴於日中,經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醉而經月不醒。
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踰於千裡。
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
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鴻賓齎酒之藩,路逢劫盜賊,飲之即醉,皆被禽獲,因此復命為擒姦酒。
遊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
市北有慈孝、奉終二裡。
裡內之人以賣棺槨為業,賃轜車為事,有挽歌。
孫巖娶妻三年,不脫衣而臥。
巖因怪之,伺其睡,陰解其衣,有毛長三尺,似野狐尾,巖懼而出之。
妻臨去,將刀截巖髮而走,鄰人逐之,變成一狐,追之不得。
其後京邑被截髮者一百三十餘人,初變婦人,衣服靚妝,行於道路,人見而悅之,近者皆被截髮。
當時有婦人著綵衣者,人皆指為狐魅。
熙平二年四月有此,至秋乃止。
別有準財、金肆二裡,富人在焉。
凡此十裡,多諸工商貨殖之民,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疊相臨望。
金銀緹繡,奴婢裳衣,五味八珍,僕隸畢□。
神龜年中,以工商上僭,議不聽衣金銀緹繡,雖立此制,竟不施行。
準財裡內有開善寺,京兆人韋英宅也。
英早卒,其妻梁氏不治喪而嫁,更納河內人向子集為夫,雖雲改嫁,仍居英宅。
英聞梁嫁,白日來歸,乘馬將數人至於庭前,呼曰:阿梁,卿忘我也。
子集驚怖,引弓射之,應弦而倒,即變為桃人,所乘之馬亦變為茆馬,從者數人盡化為蒲人。
梁氏惶懼,捨宅為寺。
南陽人侯慶有銅象一軀,高可尺餘。
慶有牛一頭,擬貨為金色,遇急事,遂以牛它用之。
經二年,慶妻馬氏忽夢此像謂之曰:卿夫婦負我金色,久而不償,今取卿兒醜多以償金色。
馬氏覺悟,心不遑安。
至曉,醜多得病而亾。
慶年五十,唯有一子,悲哀之聲感於行路。
醜多亾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鄰,一裡之內鹹聞香氣,道俗長幼皆來觀覩。
尚書右僕射元稹聞裡內頻有怪異,遂改準財裡為齊諧裡也。
自退酤裡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臨洛水,北達芒山,其東西二裡,南北十五裡,竝名為壽邱裡,皇宗所居也,民閒號為王子坊。
當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
縹囊紀慶,玉燭調辰。
百姓殷阜,年登俗樂。
鰥寡不聞犬豕之食,煢獨不見牛馬之衣。
於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饒。
爭修園宅,互相誇競。
崇門豐室,洞戶連房。
飛館生風,重樓起霧。
高臺芳榭,家家而築。
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
而河閒王琛,最為豪首。
常與高陽爭衡,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
寘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績為繩。
伎女三百人,盡皆國色。
有婢朝雲,善吹篪,能為團扇歌、隴上聲。
琛為秦州刺史,諸羌外叛,屢討之不降。
琛令朝雲假為貧嫗,吹篪而乞。
諸羌聞之,悉皆流涕。
疊相謂曰:何為棄墳井,在山谷為寇也?即相率歸降。
秦民語曰: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
琛在秦州,多無政績。
遣使向西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