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府續志卷八

關燈
人物志八 天下之大,惟人物贊之,即操術不一,必有振其墟裡者焉。

    語雲:水圓折産珠,水方折産玉,自然之符也。

    況邵居八閩上遊,萬峰如繡,合辟煙雲,乘其氣而植禮,飲其和而生聚。

    若夫姤其靈而名賢卓起,當不乏耳。

    且此數十年中,大匡斯始,湏才更殷,必有若而人起而贲之。

    即如清門吉德,蘭佩嘉修,以及霜澗之幽期,深閨之淑秀,原始而要終,允無可訾,則塵下之珍,亦青史所不棄矣。

    乃舊而有所立,豈可湮而罔所傳?續人物志。

     理學名臣 忠義 李翔字飚舉,邵武縣亨泰坊人。

    幼失怙,事母以孝聞。

    母病,翔焚香于掌,祈天七書,夜至??感神,母疾随愈。

    少倜傥,以詩酒自豪,補郡弟子員,中崇祯巳卯鄉試副榜拔貢。

    次年北上廷試,适邊警求言,翔慷慨上書,語侵權貴,幾不測,賴一二巨公力護免,翔名由是重于時。

    甲申,闖寇犯燕,聞變,瀝血草檄,誓殉國難。

    迨唐藩入閩,翔時任江西新城縣令。

    先時舊令譚夢開籍獻款名,多括民财,衆共攻殺之。

    閱月亂未定。

    比翔至,即日捕渠魁黃東來斬之,餘黨乃解。

    未幾,邑三都民因争鬥不平,揭竿起,鼓噪數千人,肆掠城市。

    翔谕之勿止,乃密遣義兵三百人出城,裹紅巾從南門入,稱官兵且至,亂民少卻。

    诘朝,複鼓而進,翔親率兵壯敗之,誅首亂數人,仍為較定鬥式始安。

    是時,旴江以北已悉歸大清版圖。

    王師略地漸逼新城,翔與同事盟神歃血,矢以死守。

    及勢日蹙,或有引兵潛潛;同事歎曰:男兒死耳,國恩未報,奚遁為志愈奮,躬擐介胃,先士卒,日夜不遑息。

    城陷,猶赴戰,手刃三人。

    度事去,因大呼曰:我新城令也,何不殺我遂被執。

    見渠師,直立不跪,罵不絕聲。

    帥恚甚,責四十棍,血濺囪飛。

    然猶憐其忠,械往南昌,系于獄。

    餌之降,勿應;予酒食,勿食;齧指血題詩獄壁,有“取義成仁死不難”句;遂觸柱氣絕。

    帥命舁出斬之。

    事聞,贈太仆寺少卿,谥“忠壯”。

    論曰:李翔當勝國之季,以彈丸孤城抗百萬王師,殆不知夫命矣哉及讀讨逆闖一檄,知翔恥為馮道久矣,一死甯複悔耶末俗貞烈氣衰,翔無文山之任而效文山之忠,庶幾明緻身之義者。

    昔孤竹二子,尚父稱之義士;阙、黼殉元,明祖為之立祠。

    由此言之,翔亦足以傳矣。

     明元體中,字孩若,邑東朱坊墟人,元昭武路總管水鏡将軍之裔也。

    少為郡諸生,工制藝,兼韬钤,能馬上運雙戟,左右刺,無不中者。

    際崇祯末年,國步多艱,遂南遊吳越間,為董大司築城于海澳,擊破海寇數十艘。

    由是薦紳交稱之。

    中丞蕭公試以後營守備。

    庚辰,分汛杉關,因勢據險,戰守之具略備。

    七台萑苻竊發,中率精銳數百讨平之。

    光澤李東球倡亂,集黨數千,号百花英,又有賽花英者,衆亦數千,互相攻擊。

    行将揭竿起,中統五百人駐止馬,扼其吭而絕其援,束球就擒。

    癸未,流氛入袁、吉二州,江右騷然。

    閩西風鶴巡撫張公肯堂行視杉關,見中所創磊木石棚數十處,問其費,曰:以金八百。

    問所出,曰:皆中鬻産物也。

    張亟題薦,有雄當虎豹,學本孫吳等語。

    會二京相繼失守,豫章諸地悉入清圖。

    唐藩即位于福州,擢中總兵,屬以恢複之任。

    中所部精卒,别赴調去,臨期招募,僅得三千人。

    督師蔡檄催出師,中請??期簡練,弗許。

    乃統新卒二千,銜枚夜走四十裡,始遠洵口,值清兵有備,伏起,中陷入陳,勇氣百倍,刺殺數十人,斬一騎将。

    圍愈合,四面大呼曰:元将軍可降矣!中瞋目持槊,疾聲叱曰:有斷頭将軍,無降将軍也。

    竟力戰而殁。

     風節 清修 明吳嘉泰,字通實,東廂進賢坊人。

    處厚之裔。

    登萬曆丙午鄉薦,考授知州。

    值父年七十,泰甘清貧,矢志奉養,不就仕。

    處昆季最善,即一錢一粒,悉均享馬。

    年四十卒,時兩孀一孤,贍無十畝。

    居無立錐,合郡惜之。

     張能恭,字禮言,東隅迎春坊人。

    博學有大志,自少以孝友稱,及長分柝,凡祖父所傳屋産,悉讓之親叔,惟自築居授徒以奉母。

    其胞弟之日用,鹹取給焉。

    領饩後,館于光邑,歲暮方束裝歸,适貧人黃汝莅為債主所窘,欲投河。

    其鄰趙士顯來告,恭立解館谷十金,代選而不命償。

    莅生得全文祖父遺谷百石,曆貸于十六都之高坊等鄉。

    鄉多貧者,每累逋不能償,恭心憫之,概焚其劵,其周急樂施如此。

    崇祯庚午,豋鄉試第一。

    有同年黃熙義暴卒于寓,乃捐宴金拾兩助殡,複代措七十金為赙,同榜無不高其義雲。

    丙子歲饑,恭力陳預備之策,考前賢成議,著義倉五規。

    随出赀買谷叁拾石,為紳士倡,民賴以賬。

    先後公車凡六次,兩院會薦,題授知州職銜。

    時以母病,辭不赴選,日杜門著書,廉介自守。

    清順治五年舉孝子。

    次年會試,歸旋卒,年四十有七。

    所篡述巳刻有李忠定奏議選十卷、禹貢訂傳一卷,未刻有春秋五傳合選、天地大文二集八十卷、梁溪全集選十二卷,藏于家。

     黃應蛟,字士騰,西關熙春坊人,郡廪生。

    性狷潔,操行廉謹,生平未嘗有所千谒。

    家貧,以館饩自給,泊如也。

    事繼母孝,溫清定省無缺。

    于熙春山舍集徒講授,多所造就。

    應崇祯末年歲貢,以未仕終其身。

     高崇禮,字君厚,邑之桃川人。

    性嚴峻,不苟言笑。

    幼從其兄崇谷受樂終身,父師事之。

    家貧,以館谷養親,師表甚嚴,其門下多知名之士。

    事父母至孝,侍祖母陳氏病,扶抱寝興,三年如一日。

    值鼎革,遂避山谷以自樂其志。

     仕歵 高崇谷,字柳營,邑東水口寨人。

    至性孝友,勤于謮誦。

    登萬曆壬子科鄉試第一。

    初署歸安、清河二學教谕事,浙中名流多就學奇字,其所賞識如夏君曰瑚輩,率以巍科顯。

    崇祯初,累官至戶部山西清吏司主事。

    奉命祭諸陵寝,及齊牛犒邊,俱稱旨,朝廷嘉之。

    尋督饷宣府,兼理屯田馬政。

    凡兵饷運到,朝妝夕發,胥吏無所容其奸。

    或挽輸不前,辄設法先給軍士,以故戍卒無嘩,廛市不擾。

    會中貴人用事,使如谷求鐵千斤,谷心知為金也,竟弗與,因得罪。

    解組歸宣府,兵民扳轅祖道者,莫不泣下。

    及歸裡,益端介自持,凡赒恤鄰族,辄厚與之,而不問其償。

    常遇異僧,授以守中之術。

    年逾耋,矍铄如壯時。

    晚舉一子,人以為陰骘之報雲。

     陳之美,字??存,邑東拿口人。

    登萬曆丁酉賢書,成已未進士。

    初授戶部主事,提督通倉,厘剔有方,糧蠹為之一。

    清代之日,惟赢羨镪五百,??豆稱是,書籍其數授代者。

    曆遷員外郎中。

    時魏珰方熾,或說之交??,铨曹可緻,美正容卻之。

    出為浙江甯波太守,會海寇犯境,美指授方略,悉讨平之。

    祝融為虐,将及黃堂,即友風滅火,人謂太守廉明所感。

    将及瓜,捐任内贖锾盆,以俸入凡五百金,分給六學,置田以贍貧士。

    衆為镌碑紀德,并錄其善政,壽諸劑劂,名曰澤甬芳程。

    遷觀察副使,分守歐越,補任饒南。

    饒濱湖,故多嘯聚,兼以流寇震鄰,繕城鑿池,庀戰守之具,浔陽上下無烽燧。

    驚淮藩涵玉手書古社稷臣四字褒之。

    事聞,朝廷知其能,擢天津糧儲。

    未莅任,改調廣東參政,分守嶺南。

    整饬紀網,一以廉法率下。

    未幾,請告歸裡。

    裡中形勝,如奎耀閣有建,李公堤有築,皆捐赀倡始。

    迄今拿川人文鵲起,蓋其作興之力。

    著有仕學窺斑傳世。

     米嘉穗,字秀實,參議榮之再從侄也。

    少負文譽,事繼母以孝聞。

    萬曆戊五舉于鄉。

    崇祯辛未,授山東郓城令。

    郓介曹汶,固大盜淵薮,蒹豪右,肆甚蠹,罔上為虐,徭重而不均,夙稱難治。

    穗曆任,首立均役、輪役二法,訪巨豪李三善、王如鑒置諸典。

    捕役宋顯榮羅織良民,立杖斃之。

    撤戍卒之擾民者,設鄉兵以為衛。

    時有巨盜宋尚營、張九河、闫振武者,陽就撫,陰剽掠如故。

    穗書策擒之單車諸賊穴妝其黨,悉入籍為氓。

    會總兵劉澤清援菜敗衄,道出郓,人情洶洶,疑有異常事,欲遂勦之。

    穗曰:不可。

    請捐金犒師,令引兵而東,卒解菜園。

    大兵之後,文值兇潦,民有道殣,穗悉發廪谷六千石,沿鄉赈濟,所全活七千餘人。

    将報最,以他事忤權貴,調知德平縣,随遷南直隸南城正兵馬。

    值有僞印之獄,穗恐株連冠紳,亟置要囚于法,案遂寝。

    丁母憂,歸籍,築室遁園,嘯詠自娛三十餘年,非公事不谒。

    郡縣間有利弊,當事辄就之咨訪。

    崇祯丙子,歲瀳饑,首籴米以哺貧民。

    順治丁亥,寇猝起,公私無備,槪出貳百金,庀戰守之具。

    丙申,寇再警,适硝黃告匮,複助金五十,以資采買。

    郡東長虹橋毀,則建議興複,捐百金為倡,其居鄉好義急公髅如此。

    所著有澹庵詩集,與大賓一十五次,壽七十七終。

     王洵,字惟信,東隅鳳石坊人。

    為人曠達多識,以邑學生登萬曆庚子鄉薦。

    已未授湖廣承天司李。

    有冤獄渫二十年弗結者,洵廉其實,所活三十餘人。

    他如積奸楊道南、章時雨輩,洵皆置之法,民蠹以清。

    郢人士各刻像祀馬。

    會監軍自襄抵河,凡糗刍挽給之勞,洵皆親董其役,以故兵不擾而民不驚。

    司院嘉其能,交章題薦。

    天啟祭亥,擢蘇州督捕丞。

    未幾,以緝私鑄觸權珰怒,遂拂袖歸。

    崇祯初,魏珰即除,朝議複洵原職。

    值洵年六十,不果仕。

    有吳楚浪吟詩集傳世。

     高佐,字輔明,在城東隅人。

    佐天性純笃,饬行力學,舉萬曆戊午鄉薦,曆五十年,産不增置,門無雜賓,欿然如素士。

    為福山令,清淨甯一,愛士恤民,以清直罷歸,屢舉賓筵。

    年八十疾革,命死後不得用浮圖,正襟而逝。

     鄭言,字思行,南廂人。

    由歲薦授江西瑞州新昌學訓,作興人文。

    召諸生肄業齊房,夜分親至各舍為之勵。

    時文風丕盛,言力居多。

    擢蘇州崇明谕。

    歸時囊箧蕭然,杜門課子,不幹預外事。

    與鄉飲大賓十五次。

    年八十有九,終。

     梁文烨,号還淳,東隅人,瑛之孫也。

    幻穎異好學,以古人自期,遇不平事,辄持正排解之。

    尢善事親,先世未厝諸柩,烨悉獨立營葬,不涉族人。

    領萬曆三十九年歲薦,曆官鎮海學正,加意育才,凡諸生親柩力不能葬者,每赙資之。

    緻仕十餘年,與大賓數次卒。

    子師孟,另見儒林髅。

     吳起龍,字德溥,西關熙春坊人。

    幻聰敏笃學,年十四補邑弟子員,因食饩馬。

    父一山以選貢入京廷試,久絕音耗。

    龍思親念切,遂攜仆沿途尋訪。

    及抵都,遍覓勿得。

    時寒途勞瘁,哀恸迫切。

    至家成疾,遇異僧施圭七乃痊,人以為孝感所緻。

    尤善書,楷草皆仿王右軍筆意,遠近珍重。

    曆試棘闱,幾得複失者再。

    應萬曆末年貢,铨部考選第一,授江西上猶令。

    居任清慎,有渠賊以苞苴行餌,龍怒寊之法,士人仰望其豐采。

    馬歸林下,督課子侄,暇則詩酒自娛。

    郡守魯史以總修郡志請,龍與有力,舉鄉飲大賓十次,壽八十終。

     朱文興,字任卿,東隅人。

    少遊郡庠,為文莊重典雅,試辄冠軍。

    補饩後,當謮書學舍中,值文廟災急,抱主出殘編襆被,弗之問,率庠友為重建計,而身董其役。

    先是,文廟密爾民居,及即災,悉為死礫塲。

    興乃倡議與同堂生各捐廪一季,贖其地歸學,以免後患。

    郡東靈傑塔方建,始終興有勞焉。

    郡志之修也,總裁實出其手。

    凡諸有裨郡治者,無不竭蹶從事。

    應萬曆乙夘歲薦,授延平府學訓,時進諸生而課之,劍浦人文由是蔚興。

    學使者鐘公惺校士至延,檄所屬報劣,興獨無以應,鐘輔重之,方拟薦擢,會丁艱回籍,不果。

    服阕,補山東朝城縣谕。

    作人愛士,如在劍浦時。

    遷淅江處州經曆事,年已匕十,遂告歸。

    郡守阮公自華雅敬禮之,造其門,以鄉賓請。

    年七十有三卒。

    所贻子若孫者,惟書畫而已。

     于屏,字綏侯,童年補弟子員,即食饩,事父惟謹。

    及母黃氏孀居,尢愛敬勿替。

    萬曆乙卯,舉于鄉。

    自遷葬祖父母五柩殚,心力不涉諸弟侄輩。

    戊辰僅列副榜。

    後令蜀之金堂,甫三日,流寇猝至,屏督鄉勇禦之鄉,獲其侄鴻業,剮目剖心,弗顧也。

    以援絕勢孤,與久任城陷者同罪。

    次子鴻儀,匍匐走數千裡,擊登聞裡擎冤,乃獲釋焉。

    及裡居,則娛情書史,課訓子若孫。

    凡郡有大利弊,必毅然陳之,計八與賓筵。

     鄭之賢,字立宇,南廂六鋪人,言之孫也。

    天資靈異,年十歲,事父母以孝聞。

    入庠後,足迹不履公門。

    以邑癝生,應泰昌元年選貢。

    天啟癸亥,授湖廣澧州安鄉令。

    初抵任,凡裡長馬戶夫頭,例有常餽,約千金許。

    賢日:此陋規也。

    卻除之,永著為令。

    先是,縣有驿馬四十匹,悉泒民間牧養,供應往來,無少休息,民力疲甚。

    賢廉其狀,而申請改為官牧,民鹹德之。

    他如隆學校,禁火耗,懲輕生,雪沉獄,善績尢多。

    會洞庭水溢,邑中田禾盡沒,民皆就食他方,稅糧無征,賢僅以巳俸貳百兩抵解,因課不及額,調北直柏鄉谕,尋罷歸,舉鄉賓十二次。

     周弘機,字龍中,南廂二鋪人。

    天性瑞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