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縣志卷之七
關燈
小
中
大
餘人,賊奔柘林明通紀。
按倭寇紀略雲:三十四年五月,寇二千餘人,由海鹽至郡城鹽倉橋,湖廣麻陽洞兵新至,率衆禦之,賊伏義冢傍桑林中,猛發橫擊,麻陽兵不能支,殺數百人。
賊由王江泾至平望,直隸任兵憲遇而攻之,斬首一千八百級。
與通紀所載似有不同,并錄俟考。
丁巳年春,有馬道人為孽于嘉、湖間,剪紙為兵,咒即變刀杖,焚劫地方,分徒黨徧哄村郭,男婦深睡時即,為。
所餍,遠近大哄,各戶多懸既顔般辭四字以厭勝之。
其妖術行三四月始息。
三十九年庚申四月二十五日,地震二次。
屋瓦有聲,五月二十六日,又震。
忘辛酉三月,郡城西門外新橋王四家,有血從地。
濺起,非水,俱亦四月。
初七日,雨水雹。
閏五月,霪雨大水,壞田禾。
至十一月,水弗退,民大饑,有司設粥餌食之,殍殣相望。
壬戌三月十二日,黃白二龍合股,由大湖而來,一青龍随之,自隄門至硖石東入海。
四十一年甲子十一月十二日,雷震龍見。
隆慶二年戊辰正月,民間訛言朝廷采良家女充内官,男女婚娶畢盡,甚有不待媒妁而送女入男家者。
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夜,地震。
萬曆三年乙亥四月朔,日有食之,既晝晦,星現。
是年五月三十夜,大風,海潮湧入。
丙子年,栖真寺重修佛閣,有白鹦鹉翔集其上,數日乃去。
丁醜九月二十七日,彗星見于西方,光芒竟天,月餘始滅。
戊寅正月初六夜,星移西方,中有一大星。
是夜月西方若有日出。
是年秋,蟊害稼。
本年冬十一月,雨大冰。
巳卯夏四月,大雨,淹田禾。
冬十二月冬至前一日,大雷劃見。
庚辰閏四月,大水,民饑,聚衆搶掠。
辛巳,大水。
十一年癸未,旱。
十三年乙酉秋,大水。
十四年丙戌,和,大水害稼。
十五年丁亥元旦,雨雪浃旬不止。
十六日,雨冰。
秋,大風拔木,大水無獲。
又思西鄉有大鳥,人頭鳥身,颏下□,白須,鄉人怪之。
戊子年,太湖盜發,所在戒嚴。
巳醜年夏,大旱,湖心龜圻,野無青草,五榖不登,民茹樹皮,又瘟疫大行,死者無算。
朝廷出内帑,遣官赈濟。
辛卯秋,大水。
二十二年甲午元旦,雷雨。
二十三年乙未八月,民間訛言有告十二月,地震。
二十四年丙申夏旱,秋冬霖雨,不絕。
二十五年丁酉二月癸亥戊夜下黑雨。
戊戌冬,大雷。
巳亥五月五日,怪風拔木。
庚子十二月,運河冰凍。
癸卯秋,瘧疫盛行,至腹腫則死。
甲辰十一月九日,地震。
十二月四日。
大凍三日。
乙巳六月,大旱。
丙午夏,大旱傷稼。
此三十五年丁未四月四日,有黑光如日者數十,與日相而蕩。
六月十九夜,坤方大星飛墜乾方,是歲大有年。
戊申五月二十四,黑赤光如日鬥者數合。
二十七日,黑赤複鬥,大雨浸淫,累月不止。
巳酉冬,無雪。
壬子夏,大疫。
甲寅秋,旱。
丙辰十二月七日,天鼓鳴。
戊午十月夜,東北有白光一道,直沖西南,亘數十丈,形勢如劍鋒,天明方隐。
天啟元年辛酉夏,熒惑直據南鬥中位,光焰噴射。
壬戌二月二十四日,飛沙蔽天,聚沙成堆,其氣腥,日出無色。
癸亥十二月二十二日申刻,地大震,地生白毛。
是年宣公橋大火。
甲子正月十一日,雨色黑,是年大水。
五年旱,埙稼高阜無收。
八月一日,白晝星現日傍。
六年七月一日,大風拔木,霪雨如注,室廬俱壞,雨晝夜方息。
七年,彗星見。
十二月十四日,大雪至二十七日。
崇祯元年,戊辰七月二十三日,飓風淫雨,濱海及附郭居民漂溺無算,田禾淹死。
四年三月,太微垣有星大如月,磨蕩不定。
又有飛星自南而北,辰一丈若爆,分為東西,長四五尺,數時乃滅。
五年,旱歲。
儉十月二十七日,埃霧四塞,日赤無光。
十一月十四日,酉刻,有黑氣如虹,自坤達艮,長竟天,數刻始盡。
其六年六月二十五日,龍見,風大作,發屋拔水,石碑坊表飛去數武,覆舟無數,蟊傷稼。
七年甲戌秋,蟊作夏。
八年二月朔,日赤無光,秋蠡蟊。
九年丙子,大有年。
六月五日,太白晝見,還。
十年丁醜春三月初一日,嘉興縣倉廒遇回祿,廒房五所并官廳俱毀。
秋九月十九日,南城樓遇回祿無存。
九十月間,日将出東方,色如胭脂,日落西方亦然。
二十一年戊寅夏四月二十二日,嘉興縣學遇回祿。
秋九月十九日,西城樓遇回祿。
經巳卯夏六月,飛蝗蔽天。
冬十二月九日辛卯午初刻,東方異雲如鲎。
庚辰四月初八日巳未,雨連一月,日夜無間。
至五月初三九日巳醜,禾稼淹沒,越日稍起。
十七日丁酉,複淹沒。
七月旱蝗,米價至三兩。
十四年辛巳春正月廿六夜,大雨延城如裂,聲震四郊,老人相傳,此謂城号,又謂城愁。
裂聲轟震,中有群哭之聲,是年城亦多傾。
三月初三日戊寅,落沙竟日如百霧。
夏六月二十九日癸酉,未正一刻,飛蝗蔽天,城中怖異,自北飛至東南,所過恣食,禾稻無存,旱魃倍于理往。
歲壬午大饑,鬥米三錢,人食草木,路殍相望,語兒鄉有食人者。
十六年癸未夏,甫插芒秧,烈日連旬,亢旱月久,高阜之,鄉不得時,民之餓死者不減于十四年。
十五年十一月十七夜,城号之聲如十四年。
皇清順治辛卯春夏大雨水,六七月間,鬥米三錢五分。
壬辰春大旱。
癸巳七月,大雨水。
甲午夏大旱,冬大雪,湖蕩皆冰,十日不解。
乙未六月,大水。
丁酉六月十九日,飓風大作,拔樹倒屋,牌坊亦傾是年,儒學奎星樓夜屢有光。
秋闱出□捷者七人,登詞林者三人。
辛醜六月,大旱,高阜之地皆荒。
康熙乙巳七月五日,飓風作,晝夜不息,拔樹飛瓦。
丙午冬十月十二日卯時,星隕如雨,戊申正月二十五至二十八夜,長星□□。
六月十七日戌時,合城内外地震。
越三日,地生白毛,太白晝見。
巳酉十月二十日,雨水。
庚戊四月□十四日,雨浃三旬,田禾盡沒。
六月十一日,烈風霪雨,兩晝夜不息,壞民舍,大饑。
西系辛亥,六。
月辛亥六月大旱。
壬子八月大雨,蜎食稻,民饑。
甲寅冬,大水,禾頭生耳。
戊午夏,大旱,有疫。
庚申二月秋,大水。
十一月初□日,星起于西方,色蒼白漸長。
欽天監占驗主吳越有咎。
辛酉正月朔,大雪。
壬戌年,大獲。
秋七月,縣治沼荷忽生并蒂蓮數莖,紳□□著詩文以紀其異。
癸亥正月雨,至三月無麥。
佚事 史采稗官,書征叢說,佚事所由識也。
舊志網羅稍略,今加廣焉,豈以誇辯囿與?恐後有溯虞初者,猶曰小說九百,何阙如也。
志佚事。
漢嚴助著,書名聊蒼,一作醪蒼,見漢志。
均藻又作貝經,見初學記。
相貝經是朱仲上之嚴助者。
仲曾授經于琴高,助為會稽守,仲遺以徑寸之貝,并緻貝經,其文甚奇怪,載緯略。
朱買臣為會稽太守,懷章绶還至亭舍,而國人未知也。
所知錢勃見其暴露,乃勞之曰:得無罷乎?遺之纨扇,至郡,引為上客,尋遷掾史。
南宋元嘉中,有朱休之者,一日與弟對坐,家有犬,向休之蹲視而言曰:言我不能歌,聽我歌梅花。
今年故複可,奈汝明年何?休之怪而斬之。
來歲梅花時,兄弟相鬥,弟奮戟傷兄,官收治,并被囚系,經歲得免。
至夏,舉家時疫,母及兄弟皆死。
唐開元間,數賜州縣大酺。
嘉興百戲角觝,與司監競勝,有善眩,能以繩為戲,獄吏乃白之監主,召至戲場,令效□。
其人迸??捧繩,可百丈許,置地,因引繩擲空中,初三丈,再四五丈,若有人牽而上者,衆大驚異。
後乃投繩空中,高十餘丈,不見端緒。
其人随繩騰上,高二十餘丈,如鳥旁飛,遠飏望空而去,竟不知其所之。
唐開成元年,宰相裴休留心釋典,精于禅律。
師圭峰□禅師,得達摩頓問,常被毳衲于歌姬院中,持缽乞食。
自言不為俗情所染,可以說法為人。
每自設願,願世世為國王,弘護佛法。
後于阗國王生一子,手文中有裴休二字,聞于中朝,其子弟請迎之彼國,不允而止。
吳越舊式,民間盡算丁壯錢以增賦。
其貧乏之家,父母不能保守,或棄于襁褓,或賣為僮妾,至有提攜寄于釋老者。
宋真宗一切蠲放,吳俗始蘇。
東坡馬劵石刻,在陸宣公書院。
子昂書嘉興府學碑記,在孔子廟前。
宋寶祐間趙節齋民文,見袁樞通鑒紀事本末。
嚴陵刻本,字小且訛,精加雠校,易為大字,刊闆藏之。
其孫趙明安過嘉興,谒學宮,一見郡文學椽宣城陳良弼,乃歎曰:我有托矣,庶幾不負吾祖之用心矣。
始出所藏書闆示之曰:昔有雲間好事者,出中統鈔三百定求市,吾不忍售,恐流散不能久傳也。
若置之嘉禾學宮,償半值亦無憾矣。
适禦史宋一齋、佥憲鄧善之臨是郡,聞之曰:有補文治,其速成之學宮。
适助創試闱之費,力不能如趙所需乃出,中統鈔七十五定償之,因得闆焉。
時元延祐六年三月事也。
宋薛元鼎,字叔雲,莆田人。
淳熙中除戶部左曹郎。
時有長戶部者,獻貢籍之說。
元鼎被旨往秀州,欲以一州歲計綜核其盈縮,以為天下準平。
諸公皆難其行,議者以為此法果行,民受其病。
元鼎至秀州還,以其所詳究本□源流敷奏曰:但見郡縣窘束,不見有餘。
上可其奏,曰:卿真實才,而物議亦愈歸重。
周公謹煙雲過眼錄曾空青跋雲:餘元祐庚午歲,以方開科應诏來京師,見魯直九丈于酺池寺。
魯直方為張仲谟箋題李伯時畫天馬圖,魯直謂餘曰:伯時貌天廄滿川花,放筆而馬徂矣。
實古今異事,當作數語記之。
後數十年,餘将漕二浙,當紹興辛亥至嘉禾,與梁仲谟、吳德素、張元覽泛舟訪劉延仲于真如。
延仲實出是啚,開卷錯愕,宛然疇昔。
因詳序本末,不特使後來者知伯時一段異事,亦魯直遺意,且以玉軸遺延仲,重加裝飾雲。
燕山齋補雲:嘉興李巨山,錢安道甥也。
東坡嘗過安道小酌,其女數歲以領巾乞詩,公即書絕句雲:臨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嬌姿笑柳娘。
吟雪屢曾經太傅,斷弦何必試中郎。
秀州王庭槐,藏張。
長史春草帖雲:春草青青千裡餘,邊城落日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雲間一紙書。
白麻紙真迹。
嘗入宋秘府,宋、元人題跋甚多。
苗、劉之亂,張魏公在秀州,議舉勤王之師。
一夕獨坐,從者皆寝。
忽一人持刀立燭後。
公知為刺客,徐問曰:汝非苗、劉之荊、聶乎?曰:然。
公曰:盍取吾首以去?曰:我亦知書,豈為賊,用況忠。
義?如公何忍加害,第恐有繼至者,故來相,告耳。
公問:欲金帛乎?笑曰:殺公何患無财,然則留事,我乎,曰,老母。
在河北,未可留也。
問其姓名,俯而不答,攝衣登屋,屋,瓦,無。
聲去如飛。
明日,公命取死囚斬之,曰夜獲奸細。
後公嘗于河北物色之,不可得。
宋宣和年間,秀州春旱,禱□嚴觀音有驗,因重飾尊像。
夏旱複有請,郡守夢白衣天人曰:我固當為此方緻雨,然面目不淨,三十裡無所見,不能與衆聖會,奈何?明日诘其由,果匠者用雞子牛膠調粉故爾。
遂攺新之,随禱即應。
宋嘉熙間,鄧州人金鶴雲,以琴書寓招提寺側富家,夜聞女子歌曰:記得一曲直千金,如今寂寞古牆陰。
秋風衰草白雲深,斷橋流水何處尋?因排榻人與雲會□别,金贈之。
女子潸然曰:妾曹刺史女也,巳得仙術,但凡心未除,遭此降谪。
君前程甚之,會其慎之。
金後為縣令,卒于峽州。
考其寺,即曹圭宅後鑿土得石匣,古日琴,有金系焉。
郭二雅妻陸氏,秀州人,平時端靜有志操。
紹興二十八年六月十五日,呼其子昭戒之曰:吾數日後當死,切無即殓,可咛數四。
昭憂之,尚未敢盡信。
及期,無疾而逝,心猶微溫,奄奄有出入息。
十日後,生曰:姑蘇其龍王嬖一妾,遭夫人妒忌,垂死,鞫訊天獄,累年不決。
上帝命我诘其情,一閱而得之泰山牍上,信宿當就刑。
是時必暴風雨。
至七月五日,平江大風駕潮,漂溺數百裡田廬皆被其害雲。
嶽珂,武穆之孫,知嘉興府,谯樓更鼓不鳴,責問直更者,曰
按倭寇紀略雲:三十四年五月,寇二千餘人,由海鹽至郡城鹽倉橋,湖廣麻陽洞兵新至,率衆禦之,賊伏義冢傍桑林中,猛發橫擊,麻陽兵不能支,殺數百人。
賊由王江泾至平望,直隸任兵憲遇而攻之,斬首一千八百級。
與通紀所載似有不同,并錄俟考。
丁巳年春,有馬道人為孽于嘉、湖間,剪紙為兵,咒即變刀杖,焚劫地方,分徒黨徧哄村郭,男婦深睡時即,為。
所餍,遠近大哄,各戶多懸既顔般辭四字以厭勝之。
其妖術行三四月始息。
三十九年庚申四月二十五日,地震二次。
屋瓦有聲,五月二十六日,又震。
忘辛酉三月,郡城西門外新橋王四家,有血從地。
濺起,非水,俱亦四月。
初七日,雨水雹。
閏五月,霪雨大水,壞田禾。
至十一月,水弗退,民大饑,有司設粥餌食之,殍殣相望。
壬戌三月十二日,黃白二龍合股,由大湖而來,一青龍随之,自隄門至硖石東入海。
四十一年甲子十一月十二日,雷震龍見。
隆慶二年戊辰正月,民間訛言朝廷采良家女充内官,男女婚娶畢盡,甚有不待媒妁而送女入男家者。
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夜,地震。
萬曆三年乙亥四月朔,日有食之,既晝晦,星現。
是年五月三十夜,大風,海潮湧入。
丙子年,栖真寺重修佛閣,有白鹦鹉翔集其上,數日乃去。
丁醜九月二十七日,彗星見于西方,光芒竟天,月餘始滅。
戊寅正月初六夜,星移西方,中有一大星。
是夜月西方若有日出。
是年秋,蟊害稼。
本年冬十一月,雨大冰。
巳卯夏四月,大雨,淹田禾。
冬十二月冬至前一日,大雷劃見。
庚辰閏四月,大水,民饑,聚衆搶掠。
辛巳,大水。
十一年癸未,旱。
十三年乙酉秋,大水。
十四年丙戌,和,大水害稼。
十五年丁亥元旦,雨雪浃旬不止。
十六日,雨冰。
秋,大風拔木,大水無獲。
又思西鄉有大鳥,人頭鳥身,颏下□,白須,鄉人怪之。
戊子年,太湖盜發,所在戒嚴。
巳醜年夏,大旱,湖心龜圻,野無青草,五榖不登,民茹樹皮,又瘟疫大行,死者無算。
朝廷出内帑,遣官赈濟。
辛卯秋,大水。
二十二年甲午元旦,雷雨。
二十三年乙未八月,民間訛言有告十二月,地震。
二十四年丙申夏旱,秋冬霖雨,不絕。
二十五年丁酉二月癸亥戊夜下黑雨。
戊戌冬,大雷。
巳亥五月五日,怪風拔木。
庚子十二月,運河冰凍。
癸卯秋,瘧疫盛行,至腹腫則死。
甲辰十一月九日,地震。
十二月四日。
大凍三日。
乙巳六月,大旱。
丙午夏,大旱傷稼。
此三十五年丁未四月四日,有黑光如日者數十,與日相而蕩。
六月十九夜,坤方大星飛墜乾方,是歲大有年。
戊申五月二十四,黑赤光如日鬥者數合。
二十七日,黑赤複鬥,大雨浸淫,累月不止。
巳酉冬,無雪。
壬子夏,大疫。
甲寅秋,旱。
丙辰十二月七日,天鼓鳴。
戊午十月夜,東北有白光一道,直沖西南,亘數十丈,形勢如劍鋒,天明方隐。
天啟元年辛酉夏,熒惑直據南鬥中位,光焰噴射。
壬戌二月二十四日,飛沙蔽天,聚沙成堆,其氣腥,日出無色。
癸亥十二月二十二日申刻,地大震,地生白毛。
是年宣公橋大火。
甲子正月十一日,雨色黑,是年大水。
五年旱,埙稼高阜無收。
八月一日,白晝星現日傍。
六年七月一日,大風拔木,霪雨如注,室廬俱壞,雨晝夜方息。
七年,彗星見。
十二月十四日,大雪至二十七日。
崇祯元年,戊辰七月二十三日,飓風淫雨,濱海及附郭居民漂溺無算,田禾淹死。
四年三月,太微垣有星大如月,磨蕩不定。
又有飛星自南而北,辰一丈若爆,分為東西,長四五尺,數時乃滅。
五年,旱歲。
儉十月二十七日,埃霧四塞,日赤無光。
十一月十四日,酉刻,有黑氣如虹,自坤達艮,長竟天,數刻始盡。
其六年六月二十五日,龍見,風大作,發屋拔水,石碑坊表飛去數武,覆舟無數,蟊傷稼。
七年甲戌秋,蟊作夏。
八年二月朔,日赤無光,秋蠡蟊。
九年丙子,大有年。
六月五日,太白晝見,還。
十年丁醜春三月初一日,嘉興縣倉廒遇回祿,廒房五所并官廳俱毀。
秋九月十九日,南城樓遇回祿無存。
九十月間,日将出東方,色如胭脂,日落西方亦然。
二十一年戊寅夏四月二十二日,嘉興縣學遇回祿。
秋九月十九日,西城樓遇回祿。
經巳卯夏六月,飛蝗蔽天。
冬十二月九日辛卯午初刻,東方異雲如鲎。
庚辰四月初八日巳未,雨連一月,日夜無間。
至五月初三九日巳醜,禾稼淹沒,越日稍起。
十七日丁酉,複淹沒。
七月旱蝗,米價至三兩。
十四年辛巳春正月廿六夜,大雨延城如裂,聲震四郊,老人相傳,此謂城号,又謂城愁。
裂聲轟震,中有群哭之聲,是年城亦多傾。
三月初三日戊寅,落沙竟日如百霧。
夏六月二十九日癸酉,未正一刻,飛蝗蔽天,城中怖異,自北飛至東南,所過恣食,禾稻無存,旱魃倍于理往。
歲壬午大饑,鬥米三錢,人食草木,路殍相望,語兒鄉有食人者。
十六年癸未夏,甫插芒秧,烈日連旬,亢旱月久,高阜之,鄉不得時,民之餓死者不減于十四年。
十五年十一月十七夜,城号之聲如十四年。
皇清順治辛卯春夏大雨水,六七月間,鬥米三錢五分。
壬辰春大旱。
癸巳七月,大雨水。
甲午夏大旱,冬大雪,湖蕩皆冰,十日不解。
乙未六月,大水。
丁酉六月十九日,飓風大作,拔樹倒屋,牌坊亦傾是年,儒學奎星樓夜屢有光。
秋闱出□捷者七人,登詞林者三人。
辛醜六月,大旱,高阜之地皆荒。
康熙乙巳七月五日,飓風作,晝夜不息,拔樹飛瓦。
丙午冬十月十二日卯時,星隕如雨,戊申正月二十五至二十八夜,長星□□。
六月十七日戌時,合城内外地震。
越三日,地生白毛,太白晝見。
巳酉十月二十日,雨水。
庚戊四月□十四日,雨浃三旬,田禾盡沒。
六月十一日,烈風霪雨,兩晝夜不息,壞民舍,大饑。
西系辛亥,六。
月辛亥六月大旱。
壬子八月大雨,蜎食稻,民饑。
甲寅冬,大水,禾頭生耳。
戊午夏,大旱,有疫。
庚申二月秋,大水。
十一月初□日,星起于西方,色蒼白漸長。
欽天監占驗主吳越有咎。
辛酉正月朔,大雪。
壬戌年,大獲。
秋七月,縣治沼荷忽生并蒂蓮數莖,紳□□著詩文以紀其異。
癸亥正月雨,至三月無麥。
佚事 史采稗官,書征叢說,佚事所由識也。
舊志網羅稍略,今加廣焉,豈以誇辯囿與?恐後有溯虞初者,猶曰小說九百,何阙如也。
志佚事。
漢嚴助著,書名聊蒼,一作醪蒼,見漢志。
均藻又作貝經,見初學記。
相貝經是朱仲上之嚴助者。
仲曾授經于琴高,助為會稽守,仲遺以徑寸之貝,并緻貝經,其文甚奇怪,載緯略。
朱買臣為會稽太守,懷章绶還至亭舍,而國人未知也。
所知錢勃見其暴露,乃勞之曰:得無罷乎?遺之纨扇,至郡,引為上客,尋遷掾史。
南宋元嘉中,有朱休之者,一日與弟對坐,家有犬,向休之蹲視而言曰:言我不能歌,聽我歌梅花。
今年故複可,奈汝明年何?休之怪而斬之。
來歲梅花時,兄弟相鬥,弟奮戟傷兄,官收治,并被囚系,經歲得免。
至夏,舉家時疫,母及兄弟皆死。
唐開元間,數賜州縣大酺。
嘉興百戲角觝,與司監競勝,有善眩,能以繩為戲,獄吏乃白之監主,召至戲場,令效□。
其人迸??捧繩,可百丈許,置地,因引繩擲空中,初三丈,再四五丈,若有人牽而上者,衆大驚異。
後乃投繩空中,高十餘丈,不見端緒。
其人随繩騰上,高二十餘丈,如鳥旁飛,遠飏望空而去,竟不知其所之。
唐開成元年,宰相裴休留心釋典,精于禅律。
師圭峰□禅師,得達摩頓問,常被毳衲于歌姬院中,持缽乞食。
自言不為俗情所染,可以說法為人。
每自設願,願世世為國王,弘護佛法。
後于阗國王生一子,手文中有裴休二字,聞于中朝,其子弟請迎之彼國,不允而止。
吳越舊式,民間盡算丁壯錢以增賦。
其貧乏之家,父母不能保守,或棄于襁褓,或賣為僮妾,至有提攜寄于釋老者。
宋真宗一切蠲放,吳俗始蘇。
東坡馬劵石刻,在陸宣公書院。
子昂書嘉興府學碑記,在孔子廟前。
宋寶祐間趙節齋民文,見袁樞通鑒紀事本末。
嚴陵刻本,字小且訛,精加雠校,易為大字,刊闆藏之。
其孫趙明安過嘉興,谒學宮,一見郡文學椽宣城陳良弼,乃歎曰:我有托矣,庶幾不負吾祖之用心矣。
始出所藏書闆示之曰:昔有雲間好事者,出中統鈔三百定求市,吾不忍售,恐流散不能久傳也。
若置之嘉禾學宮,償半值亦無憾矣。
适禦史宋一齋、佥憲鄧善之臨是郡,聞之曰:有補文治,其速成之學宮。
适助創試闱之費,力不能如趙所需乃出,中統鈔七十五定償之,因得闆焉。
時元延祐六年三月事也。
宋薛元鼎,字叔雲,莆田人。
淳熙中除戶部左曹郎。
時有長戶部者,獻貢籍之說。
元鼎被旨往秀州,欲以一州歲計綜核其盈縮,以為天下準平。
諸公皆難其行,議者以為此法果行,民受其病。
元鼎至秀州還,以其所詳究本□源流敷奏曰:但見郡縣窘束,不見有餘。
上可其奏,曰:卿真實才,而物議亦愈歸重。
周公謹煙雲過眼錄曾空青跋雲:餘元祐庚午歲,以方開科應诏來京師,見魯直九丈于酺池寺。
魯直方為張仲谟箋題李伯時畫天馬圖,魯直謂餘曰:伯時貌天廄滿川花,放筆而馬徂矣。
實古今異事,當作數語記之。
後數十年,餘将漕二浙,當紹興辛亥至嘉禾,與梁仲谟、吳德素、張元覽泛舟訪劉延仲于真如。
延仲實出是啚,開卷錯愕,宛然疇昔。
因詳序本末,不特使後來者知伯時一段異事,亦魯直遺意,且以玉軸遺延仲,重加裝飾雲。
燕山齋補雲:嘉興李巨山,錢安道甥也。
東坡嘗過安道小酌,其女數歲以領巾乞詩,公即書絕句雲:臨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嬌姿笑柳娘。
吟雪屢曾經太傅,斷弦何必試中郎。
秀州王庭槐,藏張。
長史春草帖雲:春草青青千裡餘,邊城落日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雲間一紙書。
白麻紙真迹。
嘗入宋秘府,宋、元人題跋甚多。
苗、劉之亂,張魏公在秀州,議舉勤王之師。
一夕獨坐,從者皆寝。
忽一人持刀立燭後。
公知為刺客,徐問曰:汝非苗、劉之荊、聶乎?曰:然。
公曰:盍取吾首以去?曰:我亦知書,豈為賊,用況忠。
義?如公何忍加害,第恐有繼至者,故來相,告耳。
公問:欲金帛乎?笑曰:殺公何患無财,然則留事,我乎,曰,老母。
在河北,未可留也。
問其姓名,俯而不答,攝衣登屋,屋,瓦,無。
聲去如飛。
明日,公命取死囚斬之,曰夜獲奸細。
後公嘗于河北物色之,不可得。
宋宣和年間,秀州春旱,禱□嚴觀音有驗,因重飾尊像。
夏旱複有請,郡守夢白衣天人曰:我固當為此方緻雨,然面目不淨,三十裡無所見,不能與衆聖會,奈何?明日诘其由,果匠者用雞子牛膠調粉故爾。
遂攺新之,随禱即應。
宋嘉熙間,鄧州人金鶴雲,以琴書寓招提寺側富家,夜聞女子歌曰:記得一曲直千金,如今寂寞古牆陰。
秋風衰草白雲深,斷橋流水何處尋?因排榻人與雲會□别,金贈之。
女子潸然曰:妾曹刺史女也,巳得仙術,但凡心未除,遭此降谪。
君前程甚之,會其慎之。
金後為縣令,卒于峽州。
考其寺,即曹圭宅後鑿土得石匣,古日琴,有金系焉。
郭二雅妻陸氏,秀州人,平時端靜有志操。
紹興二十八年六月十五日,呼其子昭戒之曰:吾數日後當死,切無即殓,可咛數四。
昭憂之,尚未敢盡信。
及期,無疾而逝,心猶微溫,奄奄有出入息。
十日後,生曰:姑蘇其龍王嬖一妾,遭夫人妒忌,垂死,鞫訊天獄,累年不決。
上帝命我诘其情,一閱而得之泰山牍上,信宿當就刑。
是時必暴風雨。
至七月五日,平江大風駕潮,漂溺數百裡田廬皆被其害雲。
嶽珂,武穆之孫,知嘉興府,谯樓更鼓不鳴,責問直更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