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續志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建置
城池、公署、倉廒、橋度、寺廟。
志曰:古者建置,各有專司,力役之征,斷自農隙,既不為非時之舉,緻妨正業,複不仍??陋之規,用肅觀瞻。上有視于封疆,而下有利于民生,斯善道矣。
城池、公署、儒學、隍廟等建立年月姓氏俱詳前志。
城池
康熙二十二年積雨,城垣倒損大半。二十四年,知縣陸經遠、縣丞祝長庚、典史李門培重修。四門建樓,視前更為壯固。
公署
知縣宅康熙八年,知縣劉遇奇建。燕譽堂三間。康熙三十二年,知縣蔣彪重修。康熙十六年,知縣陳五典建二堂三間,後損壞。康熙二十一年,知縣鐘儀傑重修。康熙三十二年,大堂前卷蓬□間,東西房各五間,頹壞,知縣蔣彪捐資重修。縣丞宅久廢,知縣陸經遠捐資,縣丞祝長庚重修。典史宅久廢,康熙二年,典史章有仁于舊址重修,後于康熙二十九年被毀,典史李門培重修。
倉廒
常平倉康熙二十五年,知縣陸經遠于儀門内東首建立倉房三楹,後毀,知縣鄭振藻重修。
三十二年,知縣蔣彪複于大堂西首建修倉房三楹。三十三年四月,内巡撫部院顧以皇上唇慈,轸念民生,敕海内積谷以備兇祲,誠恐倉廒不敷特發。公捐銀兩,知縣蔣彪承檄創造,于縣治鼓樓内東首增置倉房十間。外關家店倉房、臨河店倉房、固城集倉房、張陶店倉房,俱知縣陸經達建立,各三楹,知縣蔣彪重葺。
橋渡
西門外□康熙三十三年,知縣蔣彪重修。彭家店北大橋離店二裡,久廢,知縣蔣彪重修。西關橋梁壞,典史李門培重修。金銀橋朝陽門外,康熙十六年,水□東街,士民重修。
東十裡橋水沖,生員李圻斜衆重修。北十八裡河橋水沖,貢生黃源長、鄉民孔海宇督工重修。包信橋離城七十裡,水沖包信店街,民重修。
養濟院
養濟院舊在縣治東大寺前,久廢。康熙三十三年,□縣蔣彪捐資特修,□給口糧,養孤貧之無依□。
寺廟
魁星樓康熙十一年,知縣江瑞圖改建東南城隅,今廢。
城隍廟縣西街街北,康熙二十八年,知縣鄭振藻、貢生劉允澍住持,僧會司我祥重修。
關帝廟縣十字街北,東首進士何朝宗重修,建立南廟房三間。
祖師廟縣北門外街西,進士何朝宗重修。
白衣閣縣南關,邑紳洪恩煜建,廪監洪道久、監貢洪道平重修。
官陌寺縣東離城五裡,候選州同曹鑄重修。
觀音閣縣東五裡,監貢洪道平建。
白衣閣縣東北一百一十裡黑土壇。生員鄭此皇準提庵西門外,生員楊志白重修。
塔院後修藏經樓五間,行僧寂蘊創建。
末興寺關家店街西首縣三十裡常□□□修來庵西街街南,永甯訓導黃錫珍創建。
□□閣。大佛殿許家店北,離縣十二裡。尚家廟西首,生員曹兄澄、僧道文創建。
馬神廟東門外,歲久頹廢,知縣蔣彪撤舊重建。
玉帝閣縣東門外舊永壽寺基,鄉宦李若星改造,奉上帝像。年久傾圯剝落,知縣蔣彪重修。
論曰:芧茨不剪,宮室攸卑,從來尚矣。然有邑之所急需修葺者,若概置不論,因循緻圯,則陰雨綢缪之防何以稱焉?故嚴保障而築鑿時勤利。跋涉而道途不茀,亦為政之急務也。
城池、公署、倉廒、橋度、寺廟。
志曰:古者建置,各有專司,力役之征,斷自農隙,既不為非時之舉,緻妨正業,複不仍??陋之規,用肅觀瞻。上有視于封疆,而下有利于民生,斯善道矣。
城池、公署、儒學、隍廟等建立年月姓氏俱詳前志。
城池
康熙二十二年積雨,城垣倒損大半。二十四年,知縣陸經遠、縣丞祝長庚、典史李門培重修。四門建樓,視前更為壯固。
公署
知縣宅康熙八年,知縣劉遇奇建。燕譽堂三間。康熙三十二年,知縣蔣彪重修。康熙十六年,知縣陳五典建二堂三間,後損壞。康熙二十一年,知縣鐘儀傑重修。康熙三十二年,大堂前卷蓬□間,東西房各五間,頹壞,知縣蔣彪捐資重修。縣丞宅久廢,知縣陸經遠捐資,縣丞祝長庚重修。典史宅久廢,康熙二年,典史章有仁于舊址重修,後于康熙二十九年被毀,典史李門培重修。
倉廒
常平倉康熙二十五年,知縣陸經遠于儀門内東首建立倉房三楹,後毀,知縣鄭振藻重修。
三十二年,知縣蔣彪複于大堂西首建修倉房三楹。三十三年四月,内巡撫部院顧以皇上唇慈,轸念民生,敕海内積谷以備兇祲,誠恐倉廒不敷特發。公捐銀兩,知縣蔣彪承檄創造,于縣治鼓樓内東首增置倉房十間。外關家店倉房、臨河店倉房、固城集倉房、張陶店倉房,俱知縣陸經達建立,各三楹,知縣蔣彪重葺。
橋渡
西門外□康熙三十三年,知縣蔣彪重修。彭家店北大橋離店二裡,久廢,知縣蔣彪重修。西關橋梁壞,典史李門培重修。金銀橋朝陽門外,康熙十六年,水□東街,士民重修。
東十裡橋水沖,生員李圻斜衆重修。北十八裡河橋水沖,貢生黃源長、鄉民孔海宇督工重修。包信橋離城七十裡,水沖包信店街,民重修。
養濟院
養濟院舊在縣治東大寺前,久廢。康熙三十三年,□縣蔣彪捐資特修,□給口糧,養孤貧之無依□。
寺廟
魁星樓康熙十一年,知縣江瑞圖改建東南城隅,今廢。
城隍廟縣西街街北,康熙二十八年,知縣鄭振藻、貢生劉允澍住持,僧會司我祥重修。
關帝廟縣十字街北,東首進士何朝宗重修,建立南廟房三間。
祖師廟縣北門外街西,進士何朝宗重修。
白衣閣縣南關,邑紳洪恩煜建,廪監洪道久、監貢洪道平重修。
官陌寺縣東離城五裡,候選州同曹鑄重修。
觀音閣縣東五裡,監貢洪道平建。
白衣閣縣東北一百一十裡黑土壇。生員鄭此皇準提庵西門外,生員楊志白重修。
塔院後修藏經樓五間,行僧寂蘊創建。
末興寺關家店街西首縣三十裡常□□□修來庵西街街南,永甯訓導黃錫珍創建。
□□閣。大佛殿許家店北,離縣十二裡。尚家廟西首,生員曹兄澄、僧道文創建。
馬神廟東門外,歲久頹廢,知縣蔣彪撤舊重建。
玉帝閣縣東門外舊永壽寺基,鄉宦李若星改造,奉上帝像。年久傾圯剝落,知縣蔣彪重修。
論曰:芧茨不剪,宮室攸卑,從來尚矣。然有邑之所急需修葺者,若概置不論,因循緻圯,則陰雨綢缪之防何以稱焉?故嚴保障而築鑿時勤利。跋涉而道途不茀,亦為政之急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