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續志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輿地
沿革、疆域、星野、形勝、裡鎮、風俗、古迹、山川。
志曰:振衣者必挈其領,置罝者先系其綱。
邑志之有輿地,猶衣之有領,置之有綱,故首及之。
其間沿革、疆域、星野、形勝、山川、裡鎮、塘堰、風俗,特産古迹,載在舊志者,雖詳且悉,然必摘其切要者,揭諸本條,庶開卷了然,不必詳閱舊志,而後得其梗槩。
至夫集鎮有創立自今,為從前所無者,亦必書之,以見三十年來,人物漸聚,視昔有改。
沿革 夏書禹貢息縣屬豫州之域。
周武王十三年,分封為息侯國。
莊王十五年,刑滅其國,為楚地,置白公城。
秦屬九江郡。
漢置新息縣,又為新息,又析置褒信縣,以後屬置不一。
唐初為州,兵廢州為縣,宋亦為縣紹典十一年,與金議和,以淮為界,縣遂屬金。
複置息州,末年,置行省于州元仍為?州,隸河南省汝甯府。
明洪武四年,改縣屬鳳陽府,十四年,始改屬光州,隸汝甯府。
國朝因之。
纂舊志。
疆域 東至固始界二百二十裡,西至真陽界四十裡,南至光山界一十裡,北至新蔡界一百裡,至府城一百八十裡,至河南布政司六百九十裡,至北和京二千四百裡。
纂舊志。
疆域 東至固始界二百二十裡,西至真陽界四十裡,南至光山界一十裡,北至新蔡界一百裡,至府城一百八十裡,至河南布政司六百九十裡,至北和京二千四百裡。
纂舊志。
星野 禹貢豫州之域,星土當火房宿之度。
史記天官書:一以房心為豫州。
一統志:汝甯天文角亢分野。
形勝 淮水流于右,汝水流于左,高山峙于前,乎原連于後。
山川 濮公山、距縣五裡,中有濮公洞,相傳泌公修煉于斷此,後何去?石洞石室尚存。
淮河在縣南四裡,源出唐縣桐柏山過息縣一百五十裡,合汝水東注。
汝河在縣東北一百五十裡。
源出汝州天□山,東南入西平,經上蔡、汝陽、新蔡、囚始陸□淮。
外闾河、營河、泥河、谷河、澺河,其各發源處及流注所經,皆詳舊志。
裡鎮 詳舊志。
息縣舊二十八裡,雖冊有定名,兵實裡無定處,以故催督錢糧,冊上戶籍相次比連,而居處相離,或遠在數十裡外,且有百裡外者,裡民甚以為苦。
康熙十四年,鄉民胡耀龍條隙畫塊各裡始畫有定處,本裡之人止催管本裡錢糧,而□涉之,若為之一蘇矣。
新潔集市、興隆店集、離城八十裡,武生劉道淵立。
胡家□集、離城一百五十裡,即淮、汝交流處,生員任比廣立。
賈蒙店集、離城一百一十裡。
穎州界生鄭,出□。
何家新集。
離城四十裡,邑紳何立。
風俗 史□汝南俗□輕易發怒,地薄,寡積聚。
輿地志:人住清和,鄉闾孝友,男務耕□,女修織??。
士風習尚,文質彬彬。
府志:人重信義,士尚質文。
州志:勤務農桑,少作商賈。
舊志息俗。
民皆重農,士鑫力學。
古迹 玩花樓、葛陂、玉梁渠、廣豐亭、涼馬台、珉玉坑。
沒淮。
觀瀾塳沒淮以□俱詳舊志。
論曰:邑之星野形勝,制于天者也;沿芏風俗,因乎時者也。
此皆不可以人力強為之。
若夫市鎮之創設,河渠之疏濬,則可以人力興起者也。
乃我清定鼎,休養生息,迄今四十餘年,其創立自今,為從前所無者,則僅有興隆店等數集而巳,至河渠之利,則阒乎其無聞焉。
噫嘻,何其難也!雖然,事固由。
漸而興,茲己見今之有異于昔,又烏知後之不有異于今耶?遲之數十年後,生齒日繁,地利漸辟,将有書不勝書者矣。
星野 禹貢豫州之減星土當火房宿之度。
天文志:自氏十六度至心宿五度,為大火,屬宋,即豫州。
舊志。
周禮保章氏、鄭氏注:房必豫州也。
史記天官書以房,心為豫州變。
漢天文志:房心豫州。
本府為陳、豫州地。
東漢天文志注:星經曰:鎮星主嵩山,豫州。
文王衡第七星主豫州。
晉天文志:自氐五度至豫州。
晉天文志:自氐五度至尾九度,為大火,于辰在卯,宋之分野,屬豫州。
陳卓京房、張衡等星次
志曰:振衣者必挈其領,置罝者先系其綱。
邑志之有輿地,猶衣之有領,置之有綱,故首及之。
其間沿革、疆域、星野、形勝、山川、裡鎮、塘堰、風俗,特産古迹,載在舊志者,雖詳且悉,然必摘其切要者,揭諸本條,庶開卷了然,不必詳閱舊志,而後得其梗槩。
至夫集鎮有創立自今,為從前所無者,亦必書之,以見三十年來,人物漸聚,視昔有改。
沿革 夏書禹貢息縣屬豫州之域。
周武王十三年,分封為息侯國。
莊王十五年,刑滅其國,為楚地,置白公城。
秦屬九江郡。
漢置新息縣,又為新息,又析置褒信縣,以後屬置不一。
唐初為州,兵廢州為縣,宋亦為縣紹典十一年,與金議和,以淮為界,縣遂屬金。
複置息州,末年,置行省于州元仍為?州,隸河南省汝甯府。
明洪武四年,改縣屬鳳陽府,十四年,始改屬光州,隸汝甯府。
國朝因之。
纂舊志。
疆域 東至固始界二百二十裡,西至真陽界四十裡,南至光山界一十裡,北至新蔡界一百裡,至府城一百八十裡,至河南布政司六百九十裡,至北和京二千四百裡。
纂舊志。
疆域 東至固始界二百二十裡,西至真陽界四十裡,南至光山界一十裡,北至新蔡界一百裡,至府城一百八十裡,至河南布政司六百九十裡,至北和京二千四百裡。
纂舊志。
星野 禹貢豫州之域,星土當火房宿之度。
史記天官書:一以房心為豫州。
一統志:汝甯天文角亢分野。
形勝 淮水流于右,汝水流于左,高山峙于前,乎原連于後。
山川 濮公山、距縣五裡,中有濮公洞,相傳泌公修煉于斷此,後何去?石洞石室尚存。
淮河在縣南四裡,源出唐縣桐柏山過息縣一百五十裡,合汝水東注。
汝河在縣東北一百五十裡。
源出汝州天□山,東南入西平,經上蔡、汝陽、新蔡、囚始陸□淮。
外闾河、營河、泥河、谷河、澺河,其各發源處及流注所經,皆詳舊志。
裡鎮 詳舊志。
息縣舊二十八裡,雖冊有定名,兵實裡無定處,以故催督錢糧,冊上戶籍相次比連,而居處相離,或遠在數十裡外,且有百裡外者,裡民甚以為苦。
康熙十四年,鄉民胡耀龍條隙畫塊各裡始畫有定處,本裡之人止催管本裡錢糧,而□涉之,若為之一蘇矣。
新潔集市、興隆店集、離城八十裡,武生劉道淵立。
胡家□集、離城一百五十裡,即淮、汝交流處,生員任比廣立。
賈蒙店集、離城一百一十裡。
穎州界生鄭,出□。
何家新集。
離城四十裡,邑紳何立。
風俗 史□汝南俗□輕易發怒,地薄,寡積聚。
輿地志:人住清和,鄉闾孝友,男務耕□,女修織??。
士風習尚,文質彬彬。
府志:人重信義,士尚質文。
州志:勤務農桑,少作商賈。
舊志息俗。
民皆重農,士鑫力學。
古迹 玩花樓、葛陂、玉梁渠、廣豐亭、涼馬台、珉玉坑。
沒淮。
觀瀾塳沒淮以□俱詳舊志。
論曰:邑之星野形勝,制于天者也;沿芏風俗,因乎時者也。
此皆不可以人力強為之。
若夫市鎮之創設,河渠之疏濬,則可以人力興起者也。
乃我清定鼎,休養生息,迄今四十餘年,其創立自今,為從前所無者,則僅有興隆店等數集而巳,至河渠之利,則阒乎其無聞焉。
噫嘻,何其難也!雖然,事固由。
漸而興,茲己見今之有異于昔,又烏知後之不有異于今耶?遲之數十年後,生齒日繁,地利漸辟,将有書不勝書者矣。
星野 禹貢豫州之減星土當火房宿之度。
天文志:自氏十六度至心宿五度,為大火,屬宋,即豫州。
舊志。
周禮保章氏、鄭氏注:房必豫州也。
史記天官書以房,心為豫州變。
漢天文志:房心豫州。
本府為陳、豫州地。
東漢天文志注:星經曰:鎮星主嵩山,豫州。
文王衡第七星主豫州。
晉天文志:自氐五度至豫州。
晉天文志:自氐五度至尾九度,為大火,于辰在卯,宋之分野,屬豫州。
陳卓京房、張衡等星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