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孀居七十年,再遭兇闵,書香不絕,不特以節著矣。
關氏索經妻夫死,子進祿,甫三施,有遺腹,生次子世祿,守節撫之,二子皆成立,壽七十五。
卒,□聞旌表。
屯留縣郭氏、李朝卿妻,年二十夫亡,遺孤之茂甫二歲。
舅姑垂白,紡織事育,孝慈兼盡。
守節三十年,旌表。
之茂舉嘉靖庚子鄉試,官至佥憲。
孫都生舉萬曆巳卯鄉試,官靈寶知縣。
王氏、苗降妻生子啟東,方一歲而隆死。
上有垂白舅姑,竭力養育二親,以壽終。
子業儒。
王年七十卒。
襄垣縣路氏諸生李高妻。
高卒,路方二十有五,舅姑憐其少,欲令攺适,乃拊心号泣,以死,自誓,躬紡績以事兩尊人,教其子耕讀。
及長子豸舉于鄉,路年九十發,尋終,師克巳妻,年二十餘而夫亡,止一子,誓不再嫁雖遇饑荒,工織自給,守志五十,餘年百嫁。
事聞旌表。
趙崔瑄妻,瑄亡,趙年二十一,子廷輔氏方一歲,撫育成人,後以吏任典史。
孫起鳳、曾孫嵩俱強褓。
中失母,趙撫育。
皆為諸生,家頗富,好施予,壽九十六終。
監生王永芒妻,年二十二而夫亡,遺孤經崔繼先甫一歲,甘苦撫育,以至成人言,壽九十三終。
生員馬負青妻,年二十夫亡,遺孤瞠。
潞城縣張镗、方周□天心守節,傋嘗辛苦。
後镗以貢,官教授。
張嘗哭父失明,镗設誠祈禱,目旋複舊,年跻八旬,以壽終。
宋氏李芳妻。
芳早卒,宋年二十五,嚴二子俱幼,撫育成人,守節三十年,以壽終。
事聞旌表。
王氏秦鐘妻王,年二十四而□亡,茹苦撫孤,守節三十年,子□□成立。
黎城縣劉志□妻,年二十一歲而寡,勵志守叚節事□尊人以壽□□□皆成立。
王氏唐麟妻。
年二十一而夫亡,生旌表。
遺腹子撫育成立,年十二終。
黨氏、李輝妻二十一,以而夫亡,子僅一歲,誓不再适。
事舅姑,撫孤子,守節五十五年,旌表。
壺關縣程氏、王觀妻,年十九歲而夫亡。
子升平,甫期居喪,每至墓所号泣,哀動路人。
父憐之,欲奪其志,乃以死誓。
紡績以事舅姑,終身無玷。
事聞旌表。
萬氏、陳設之妻,年十九歲而寡,時幼子方在抱,家貧苦不能自給,乃□??紉織以為生子,遂賴撫以成人,守節五十六年。
以壽終。
平順縣郭氏,曹汝桐妻。
年十七歲而寡,遺腹生子鹍,撫育成人,娶妻而鹍早亡,遺兩孫。
郭又撫之皆成人。
守節四十餘年,壽七十二卒。
張氏十史載德庚妻,夫亡時,張年二二十四。
生遺腹子,撫之成人,守節五十餘年,卒。
子無子,守節以終身者,李氏、長子人适吳子甯,年二十三而寡,姑憐其無子。
欲令攺适,李以死誓,抱節終身,旌表。
王氏、屯留人。
年十六,适諸生李楠,越三年,夫亡。
無所出,勵志死守,艱苦傋嘗。
值歲饑絕糧,富人嘉其節,饋傑曰:吾孀婦也。
富人傑胡為乎來?競卻之。
壽九十五終。
君子曰:王節婦有一介屯不以取諸人之義,即古烈丈夫何加?叚氏留諸生張承輔妻,夫亡,無子,惟一女。
叚年二十一,求殉不得,深閨紡績,事舅姑,以壽終。
立族子應奎為嗣視如巳出,事聞旌表。
鄭氏、屯留馮邦器妻,十九歲而寡,無子,止一女。
夫亡,潛缢。
姑收解葬夫,即以遺産分族人,而屏鉛飾紡缋,以撫其幼女。
女及笄亦故,茕茕孑立,事其姑始終哀。
毀營殃一時,若節無雙,題請旌表。
張民氏壺關□齊妻。
年二十三而亡,寡止一女,守節。
三十餘年卒。
孫。
黎城工王世榮妻,夫亡,無子孫,年□十帕□不再□,守節以終其身。
郭氏。
年十七歲,适長□□□□□及載面夫亡,子女俱無,乃自矢□□,貧無依□,紡績以□ □□經兵荒,不虧其□,守節七十二載,壽九十一歲而終。
及至如宗戚鄉黨,重其貞淑,□绋者甚衆。
舊志周憲副曰:吾讀諸列女志,至其節烈處,未嘗不掩卷長歎,至于咽鳴泫然,不知涕之所從出也。
女,陰性也,蘭閨之内,知詩書禮義者有幾,至于山嚴荊布,未睹節義為何物,又不素閑于保姆之訓,乃一失所天,死者不可回,而生者不可奪,其铮铮矯矯,烈丈夫猶難焉,而凄其窮苦,九死靡回,則又志士所不易矣。
此皆非學而能近于性安,然而得傳者,十不一也;無因而傳,百千不一也。
茹苦餐辛,枯稿于蓬門之下,誰則知之,誰則言之而誰則書。
之哉?蓋孝義節烈,關乎風化,所貴者傳信不傳疑,方可以垂不配,勵将來□。
故舊志所載孝子義士内有事屬細微,迹涉影□者;烈女節婦内有行實未詳,始卒年歲不明者。
□有王、李、趙、叚、衛等氏,雖書奏聞族表,而事迹不□概見,俱不敢錄。
非敢曰疑其僞而擯之,蓋甯嚴□,以俟後之君子考實雲爾。
國朝節婦晉氏,長治人,保定别笃□公尚勤之副室也。
公□館時年二十有□,立志□節。
艱苦傋嘗,守貞三十餘年,遺孤挂号,訓谕激發,遂成戊子解元。
張氏、長治人,為武學生。
□。
正學繼妻。
正學故,止遺一女,未幾,并女亦卒。
張□影自吊,而守志益堅。
大司馬澄源公憫其矢志,将朱淑人所生第三子之玠嗣焉,撫育不□巳出,守節三十餘年,猶及抱孫。
朱氏、十四歲,适長治民廉高遷,方四載而夫故,于女俱無,一貧如洗。
氏誓願守節,上事舅姑,下和妯娌,守節三十四年,享壽五十二歲而卒。
王氏、長治人,适張師孔為繼室,師孔故遣。
母姜氏,年巳七十矣。
王佐以女工養姑,至八十八歲而卒。
師孔複遺前妻幼子紀甫十三歲,氏恩勤撫育,賴以成立,遂以貨殖成素封,享年七十七歲而卒。
殉夫烈婦李氏、适長治諸生吳大勳,同夫避亂于潞城南社村,大勳以家貧病故。
李哀号數絕,七晶不食。
親鄰羅陳慰之曰:死者不可複生,何徒苦如此?氏良久曰:是速吾死耳。
号哭不巳,是夜,竟缢死于小樓。
鄭氏襄垣人,庠生李名關妻。
痛失無故誣死,誓與同穴,家人防。
之嚴晝夜啼泣,至百日,從容缢死于夫柩前。
苗氏,垣人,适姚嗣前。
氏前死,苗躄踴長号。
曰:夫既死矣,我何用?生為?遂投井而死。
長治人,明憲副張公克儉之死難。
烈婦孺人王氏,正室也。
公監軍襄陽,既抗節殉城。
孺人寡居無子。
巳醜之變,逃避故縣上洞中。
比兵至,攻打垂破,孺人曰:我命婦也,義不受辱。
遂投數丈縣崖而殉。
夫死于忠,妻死于節,一門貞烈,良足尚矣。
程氏,長治人。
大避兵奔至壺闵橋上村,遂與兵值。
婦子書為所繋,氏與一子三女與焉,引至安城營伍中,氏稍乘隙即挽三女同□□旁井其家。
不知也,後月餘蹤。
□得之□汲。
八屍,而氏□□,衣衫浥爛。
而顔色如生異□。
氏長治庠生。
任憲妻,臨洮郡丞公槚女。
巳醜避亂關壁村,大兵驟至,李為所獲,挾之上馬,投地求死者三,遂殺于。
道旁。
彭氏、長治人,庠生郭水甯妾。
巳醜同夫在馬家寨避亂,兵攻急,甯謂彭曰:可自尋生路,不須顧我也。
彭曰:焉往山何如?先君死,令君一見,以明士志乎!遂自經。
李氏、長治。
人,明貢士景光大妻。
巳醜之變,六光大遇害于南寨。
李謂其子星曰:婦女被據,必氏辱,即死矣。
暴露屍骸。
亦非禮,可穿穴井中匿我,我死八,不見此□人也。
及兵用火攻,遂自破其面,血流心被體,投缳死。
朱氏、長治人申周翰妻。
兵至,十姑投井,其夫被掠,招之不從,音竟從姑死。
張氏長治人。
杜大壯□□□城村,兵至,夫被投。
氏觸丁石而死。
阮氏、長治。
人朱翰垣繼室,避亂針張村,兵追急,同夫投井而死。
向陟氏、牛氏、壺關人向劉加。
義妻牛,劉加廷妻也。
皆村婦作,年少食貧。
巳醜之難,同避于荒野,為遊兵所得,曳山之上,馬則投地發罵。
即以創加頸,了無懼容,罵如以故,賊兩劈殺之。
貢士牛個平、萬心各有憑口吊詩。
周再勳曰:吾鄉自壬申而後,欲鋒創相仍,橫被屠戮,亂離婦女,真蒿草之不如。
雖天降鞠兇,時丁百六,勢無所逃哉!然而廉恥沮喪,名節掃地,即使旦夕。
偷生,終是腼顔含垢,百年何異糞壞乎?乃有镗臂抗車,纖塵拒海,淤泥不染,白壁完歸者,或從容就義,或慷慨損軀,挂于深林,墜于重淵,燼于燎原碎。
于絕壑,愛至延頸受創,其耳如饴,抉□洞胃顔色。
不變,又何其烈也!□乎!自有天地以來,原是綱常砥柱,故夫疾風知勁草,歲寒識松柏,匹婦悲号,立隕霜雪,此須眉之所難,顧乃得之不讀書、不識字之女子哉?當慘殺盈野時,人往往于道旁見殺死婦屍玉骨,都無理處,且攜抱男女争投于井者,井為之滿,或竄伏土穴中,薰煙緻無噍髅,其芳徽姓氏,孰從而盡知之?即知之,又誰從而表揚之? 遂使日月争光,反與草木同朽,良足悲矣!明祚将終,幹戈不息,故死節者獨慘獨多,今僅搜訪若幹,試三複之,真令人悲涕流連,欷歔而太息也。
潞安府志卷十三終
孀居七十年,再遭兇闵,書香不絕,不特以節著矣。
關氏索經妻夫死,子進祿,甫三施,有遺腹,生次子世祿,守節撫之,二子皆成立,壽七十五。
卒,□聞旌表。
屯留縣郭氏、李朝卿妻,年二十夫亡,遺孤之茂甫二歲。
舅姑垂白,紡織事育,孝慈兼盡。
守節三十年,旌表。
之茂舉嘉靖庚子鄉試,官至佥憲。
孫都生舉萬曆巳卯鄉試,官靈寶知縣。
王氏、苗降妻生子啟東,方一歲而隆死。
上有垂白舅姑,竭力養育二親,以壽終。
子業儒。
王年七十卒。
襄垣縣路氏諸生李高妻。
高卒,路方二十有五,舅姑憐其少,欲令攺适,乃拊心号泣,以死,自誓,躬紡績以事兩尊人,教其子耕讀。
及長子豸舉于鄉,路年九十發,尋終,師克巳妻,年二十餘而夫亡,止一子,誓不再嫁雖遇饑荒,工織自給,守志五十,餘年百嫁。
事聞旌表。
趙崔瑄妻,瑄亡,趙年二十一,子廷輔氏方一歲,撫育成人,後以吏任典史。
孫起鳳、曾孫嵩俱強褓。
中失母,趙撫育。
皆為諸生,家頗富,好施予,壽九十六終。
監生王永芒妻,年二十二而夫亡,遺孤經崔繼先甫一歲,甘苦撫育,以至成人言,壽九十三終。
生員馬負青妻,年二十夫亡,遺孤瞠。
潞城縣張镗、方周□天心守節,傋嘗辛苦。
後镗以貢,官教授。
張嘗哭父失明,镗設誠祈禱,目旋複舊,年跻八旬,以壽終。
宋氏李芳妻。
芳早卒,宋年二十五,嚴二子俱幼,撫育成人,守節三十年,以壽終。
事聞旌表。
王氏秦鐘妻王,年二十四而□亡,茹苦撫孤,守節三十年,子□□成立。
黎城縣劉志□妻,年二十一歲而寡,勵志守叚節事□尊人以壽□□□皆成立。
王氏唐麟妻。
年二十一而夫亡,生旌表。
遺腹子撫育成立,年十二終。
黨氏、李輝妻二十一,以而夫亡,子僅一歲,誓不再适。
事舅姑,撫孤子,守節五十五年,旌表。
壺關縣程氏、王觀妻,年十九歲而夫亡。
子升平,甫期居喪,每至墓所号泣,哀動路人。
父憐之,欲奪其志,乃以死誓。
紡績以事舅姑,終身無玷。
事聞旌表。
萬氏、陳設之妻,年十九歲而寡,時幼子方在抱,家貧苦不能自給,乃□??紉織以為生子,遂賴撫以成人,守節五十六年。
以壽終。
平順縣郭氏,曹汝桐妻。
年十七歲而寡,遺腹生子鹍,撫育成人,娶妻而鹍早亡,遺兩孫。
郭又撫之皆成人。
守節四十餘年,壽七十二卒。
張氏十史載德庚妻,夫亡時,張年二二十四。
生遺腹子,撫之成人,守節五十餘年,卒。
子無子,守節以終身者,李氏、長子人适吳子甯,年二十三而寡,姑憐其無子。
欲令攺适,李以死誓,抱節終身,旌表。
王氏、屯留人。
年十六,适諸生李楠,越三年,夫亡。
無所出,勵志死守,艱苦傋嘗。
值歲饑絕糧,富人嘉其節,饋傑曰:吾孀婦也。
富人傑胡為乎來?競卻之。
壽九十五終。
君子曰:王節婦有一介屯不以取諸人之義,即古烈丈夫何加?叚氏留諸生張承輔妻,夫亡,無子,惟一女。
叚年二十一,求殉不得,深閨紡績,事舅姑,以壽終。
立族子應奎為嗣視如巳出,事聞旌表。
鄭氏、屯留馮邦器妻,十九歲而寡,無子,止一女。
夫亡,潛缢。
姑收解葬夫,即以遺産分族人,而屏鉛飾紡缋,以撫其幼女。
女及笄亦故,茕茕孑立,事其姑始終哀。
毀營殃一時,若節無雙,題請旌表。
張民氏壺關□齊妻。
年二十三而亡,寡止一女,守節。
三十餘年卒。
孫。
黎城工王世榮妻,夫亡,無子孫,年□十帕□不再□,守節以終其身。
郭氏。
年十七歲,适長□□□□□及載面夫亡,子女俱無,乃自矢□□,貧無依□,紡績以□ □□經兵荒,不虧其□,守節七十二載,壽九十一歲而終。
及至如宗戚鄉黨,重其貞淑,□绋者甚衆。
舊志周憲副曰:吾讀諸列女志,至其節烈處,未嘗不掩卷長歎,至于咽鳴泫然,不知涕之所從出也。
女,陰性也,蘭閨之内,知詩書禮義者有幾,至于山嚴荊布,未睹節義為何物,又不素閑于保姆之訓,乃一失所天,死者不可回,而生者不可奪,其铮铮矯矯,烈丈夫猶難焉,而凄其窮苦,九死靡回,則又志士所不易矣。
此皆非學而能近于性安,然而得傳者,十不一也;無因而傳,百千不一也。
茹苦餐辛,枯稿于蓬門之下,誰則知之,誰則言之而誰則書。
之哉?蓋孝義節烈,關乎風化,所貴者傳信不傳疑,方可以垂不配,勵将來□。
故舊志所載孝子義士内有事屬細微,迹涉影□者;烈女節婦内有行實未詳,始卒年歲不明者。
□有王、李、趙、叚、衛等氏,雖書奏聞族表,而事迹不□概見,俱不敢錄。
非敢曰疑其僞而擯之,蓋甯嚴□,以俟後之君子考實雲爾。
國朝節婦晉氏,長治人,保定别笃□公尚勤之副室也。
公□館時年二十有□,立志□節。
艱苦傋嘗,守貞三十餘年,遺孤挂号,訓谕激發,遂成戊子解元。
張氏、長治人,為武學生。
□。
正學繼妻。
正學故,止遺一女,未幾,并女亦卒。
張□影自吊,而守志益堅。
大司馬澄源公憫其矢志,将朱淑人所生第三子之玠嗣焉,撫育不□巳出,守節三十餘年,猶及抱孫。
朱氏、十四歲,适長治民廉高遷,方四載而夫故,于女俱無,一貧如洗。
氏誓願守節,上事舅姑,下和妯娌,守節三十四年,享壽五十二歲而卒。
王氏、長治人,适張師孔為繼室,師孔故遣。
母姜氏,年巳七十矣。
王佐以女工養姑,至八十八歲而卒。
師孔複遺前妻幼子紀甫十三歲,氏恩勤撫育,賴以成立,遂以貨殖成素封,享年七十七歲而卒。
殉夫烈婦李氏、适長治諸生吳大勳,同夫避亂于潞城南社村,大勳以家貧病故。
李哀号數絕,七晶不食。
親鄰羅陳慰之曰:死者不可複生,何徒苦如此?氏良久曰:是速吾死耳。
号哭不巳,是夜,竟缢死于小樓。
鄭氏襄垣人,庠生李名關妻。
痛失無故誣死,誓與同穴,家人防。
之嚴晝夜啼泣,至百日,從容缢死于夫柩前。
苗氏,垣人,适姚嗣前。
氏前死,苗躄踴長号。
曰:夫既死矣,我何用?生為?遂投井而死。
長治人,明憲副張公克儉之死難。
烈婦孺人王氏,正室也。
公監軍襄陽,既抗節殉城。
孺人寡居無子。
巳醜之變,逃避故縣上洞中。
比兵至,攻打垂破,孺人曰:我命婦也,義不受辱。
遂投數丈縣崖而殉。
夫死于忠,妻死于節,一門貞烈,良足尚矣。
程氏,長治人。
大避兵奔至壺闵橋上村,遂與兵值。
婦子書為所繋,氏與一子三女與焉,引至安城營伍中,氏稍乘隙即挽三女同□□旁井其家。
不知也,後月餘蹤。
□得之□汲。
八屍,而氏□□,衣衫浥爛。
而顔色如生異□。
氏長治庠生。
任憲妻,臨洮郡丞公槚女。
巳醜避亂關壁村,大兵驟至,李為所獲,挾之上馬,投地求死者三,遂殺于。
道旁。
彭氏、長治人,庠生郭水甯妾。
巳醜同夫在馬家寨避亂,兵攻急,甯謂彭曰:可自尋生路,不須顧我也。
彭曰:焉往山何如?先君死,令君一見,以明士志乎!遂自經。
李氏、長治。
人,明貢士景光大妻。
巳醜之變,六光大遇害于南寨。
李謂其子星曰:婦女被據,必氏辱,即死矣。
暴露屍骸。
亦非禮,可穿穴井中匿我,我死八,不見此□人也。
及兵用火攻,遂自破其面,血流心被體,投缳死。
朱氏、長治人申周翰妻。
兵至,十姑投井,其夫被掠,招之不從,音竟從姑死。
張氏長治人。
杜大壯□□□城村,兵至,夫被投。
氏觸丁石而死。
阮氏、長治。
人朱翰垣繼室,避亂針張村,兵追急,同夫投井而死。
向陟氏、牛氏、壺關人向劉加。
義妻牛,劉加廷妻也。
皆村婦作,年少食貧。
巳醜之難,同避于荒野,為遊兵所得,曳山之上,馬則投地發罵。
即以創加頸,了無懼容,罵如以故,賊兩劈殺之。
貢士牛個平、萬心各有憑口吊詩。
周再勳曰:吾鄉自壬申而後,欲鋒創相仍,橫被屠戮,亂離婦女,真蒿草之不如。
雖天降鞠兇,時丁百六,勢無所逃哉!然而廉恥沮喪,名節掃地,即使旦夕。
偷生,終是腼顔含垢,百年何異糞壞乎?乃有镗臂抗車,纖塵拒海,淤泥不染,白壁完歸者,或從容就義,或慷慨損軀,挂于深林,墜于重淵,燼于燎原碎。
于絕壑,愛至延頸受創,其耳如饴,抉□洞胃顔色。
不變,又何其烈也!□乎!自有天地以來,原是綱常砥柱,故夫疾風知勁草,歲寒識松柏,匹婦悲号,立隕霜雪,此須眉之所難,顧乃得之不讀書、不識字之女子哉?當慘殺盈野時,人往往于道旁見殺死婦屍玉骨,都無理處,且攜抱男女争投于井者,井為之滿,或竄伏土穴中,薰煙緻無噍髅,其芳徽姓氏,孰從而盡知之?即知之,又誰從而表揚之? 遂使日月争光,反與草木同朽,良足悲矣!明祚将終,幹戈不息,故死節者獨慘獨多,今僅搜訪若幹,試三複之,真令人悲涕流連,欷歔而太息也。
潞安府志卷十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