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十三

關燈
韓翺,去城三十裡,有報延賞者曰:代相公韋臯,非韓翺也。

    夫人曰:是必韋郎。

    壑,安能乘吾位乎?夫人曰:韋郎昔雖貧賤,氣陵霄漢,以不屈媚相公,因而見尤。

    成事立功,必此人也。

    來早入州,延賞憂愧曰:吾不識人。

    遂潛去。

    諸婢仆曾無禮于臯者,皆捧殺投之江。

    臯待夫人過于布素時,從此海内貴門,不敢忽于貧賤。

    壻劉從谏客張谷妾,谷有文名,為從谏禮遇新聲當從□□□窺脅谷不能止。

    新聲謂谷曰:始,天子以從谏為節慶,并有野戰攻城之功,直以其父挈齊十二州還天子,去就□未能奪其嗣耳。

    自有澤潞,未聞以一镂一蹄為人天子壽。

    左右皆無賴輩,曆朝數鎮颠覆,皆雄才傑器,尚不能固天子。

    恩況從谏,擢自兒女手中,苟不以法得,亦宜以不法終。

    君當脫族西去,大丈夫柰何顧一飯恩以骨。

    肉腥,律兒食。

    言訖悲涕,谷不能決,畏言彙,缢殺之。

    後劉貞敗,谷竟不免。

    若新聲者,可謂賢婦人矣。

    谷不能用,而又殺之,何哉?宋明德太後、上黨縣人,淄川剌史李處耘女。

    太祖為太宗,聘為妃,太宗即位,立為後。

    性恭謹。

    莊肅待諸嫔禦甚厚。

    嘗生子,不育,而撫諸子發巳出。

    真宗嗣位,尊為皇太後。

    卒,附葬太宗,谥明德。

    弟。

    侄俱為名臣,稱世族。

    荊國大長公主,太宗女,真宗時,下嫁上黨李遵最。

    自幼不出房闼。

    太宗嘗發寶藏,令諸女擇取以觀其志,主獨無所取。

    宋制,選尚王者,降其父為昆弟行,主因遵最生日,以舅禮谒其父繼昌。

    帝聞,密以衣帶器币助其禮。

    遵最賓客皆賢。

    士主必親視饔。

    饒遵最守徐,得疾,不待奏請,從五六人馳視之。

    居夫喪,麻不去身,服除,不禦華麗。

    嘗燕禁中,帝親為簪花,曰:誓不複為此久矣。

    主善筆劄,喜圖史,能為詩歌,尤善女工之事。

    嘗誡諸子以忠義自守,無恃吾以速悔尤。

    視他子與巳出均。

    後病目,帝親為醫視,後宮皆往候。

    因問子孫所欲曰:豈可以母疾而邀賞赉?白金三千兩,亦不受遺命,柩中無藏金玉,從夫制也。

    若主者貴而不驕,富而能儉樛木島鸠,衆善俱傋。

    視挾貴以驕夫家者天壞縣矣。

    宇文氏、黎城人,光之女,适武時,時卒,寡居。

    靖康末,金兵破黎,大肆殘掠。

    其時脅氏欲污之,罵昌狗奴,我儒家女,名門婦,□□于汝!遂墜井死。

    父光亦同日死難。

    元武氏、潞州人,适□。

    亡,守□不二,至元二年旌表。

    平章政□公曰則,世額日門旌。

    惺宅貳氏,高上耆德。

    弘治七年,知州馬□修郡志,訪獲之,欲重儒,為表門面,惺巳無第宅矣,扁寄儒學。

    瘗。

    張氏,潞州以□年十七歸崇信都半赟。

    二夫亡,止□子,遺腹生一女,遭兵産。

    盡攜其子。

    女歸依父母,父母哀之,欲令攺适,不聰,矢以死,紡織自給。

    壽八十七卒。

    觀風者錄其行,诏立石于墓。

    以來之。

    趙氏、楊氏、俱襄垣人,姑婦也。

    趙幼字史諒,未歸而舅姑沒,趙為服喪。

    終制,始就婚。

    家值中衰,勤瘁無愠色。

    生子惠,二歲而夫卒,家窘甚。

    父母以其少,諷令再醮。

    趙曰:吾所以忍死至此者,為史氏一線計也。

    若以禽獸行污,我有自經而死耳。

    父母不能奪。

    及惠長,娶楊氏,生子曰嗣宗,亦二歲而惠又沒,楊亦守節事姑,姑婦雙節,鄉人重之。

    後嗣宗五子,有有仕籍者。

    郭氏、雨李氏、俱壺關王門婦。

    王為甲族,尚義同爨。

    郭夫宣提領本州稅課,時以為能。

    宣沒。

    郭守節四十年。

    李夫宇宇亡,止二女。

    當兵擾之時,持堅白之守,五十年如一日。

    李夫英英卒,李年三十耳,守節四十年,皆本縣簿宥之兄弟也。

    一門三節。

    縣尹郅朗上其事于中書,複其家徭役,加優恤。

    劉氏。

    壺關人,适王天祐。

    天祐将殁,囑之曰:我不幸負疾早逝,汝當善養我母,嚴訓我子,無失婦道,以遺我羞。

    劉品夫,天也,言豈可負!于是啜粥面廛,衣布簪荊,終其身如夫言。

     明鎮國将軍夫人王氏。

    夫人為鎮國将軍诠??繼室,義門端之女,贈光祿少鄉佐。

    之妹也。

    七歲失恃于歸,後三十餘年,絕無歸甯。

    相鎮國君敬以承志,儉以治家,嘗以不及事舅姑為憾,當祭事,夔夔如也。

    撫前夫人女,不啻所生。

    及鎮國君捐館舍,遂終其身。

    恒禦缟素,絕慶吊,不禮賓。

    不精食器,其皆粗樸者,然獨嚴于内範。

    每子婦谒見,昭示古今事迹,以孝弟為先,經史次之。

    所著有:女範十篇: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五曰修身,六曰節儉,七曰事舅别妹,八曰泰祭祀。

    九曰每儀,十曰慈幼。

    文字古樸淹通,皆可觀覽。

    死節婦女長治縣王氏、張英□□平判襄沒。

    十軍朝命□喪歸,谕祭王。

    迎樞觸殒複蘇。

    既爽,一日,拜其墓道,哭不絕聲,淚盡繼之以血,卒以哀死。

    夫緻身手國,妻緻身子夫。

    英無愧于忠,王無愧于烈矣。

    王氏,庠生張子明妻。

    年二十一,夫暴卒,王痛哭即缢。

    死柩側。

    程氏、庠生關誠妻。

    誠應鄉試,輿疾歸,自知不起,謂程曰:亡之矣,汝為我善。

    事父母,死且無憾。

    程泣曰:君元恙,脫不起,自有兄嫂事舅姑,我願從君于地下。

    誠卒,遂缢死。

    平氏、王川妻。

    程氏、焦相妻趙悶兒、公賢女。

    袁鷹、菊佩女俱雄山鄉人。

    正德辛未,流賊人鄉,居民竄匿岩谷中。

    賊入山搜掠,獲平,氏抱幼女投井死。

    謂同。

    掠之婦,婦曰:吾志遂矣。

    程氏卧地不起,賊曳之裡許,膚裂流血,竟曳死。

    二女被賊據馬上,投地奮罵。

    賊憐其钯,複挾上馬,複投地,罵愈厲,俱殺之。

    事聞,旌為四貞,命有司歲時緻祭。

    原氏、焦鈞妻鈞亡,缢以殉。

    劉氏、程天祐妻,夫寝病,傾簪珥市藥,及故,哀痛絕飲食者九日。

    竟缢死。

    姬氏、鄭休繼妻也。

    休市民常稱其賢人。

    宋之信休病死,姬痛哭,遂潛缢于柩側,鄉父老為文吊之,送殡者甚衆。

    程女三節姊妹行也,為程宗道之女。

    舉人程于藩之妹一适本縣賈名鄉,一适壺關張鬥熙,一适本縣周基邠。

    崇祯五年。

    月,流賊焚掠西火鎮其。

    父率三女避壺關高家坨之土洞中。

    俄傾賊至,圍洞用火攻,煙熖瘴天,匿者遂拼命奔出,牽張袂上。

    馬不從,随墜馬,賊怒,殺于河。

    賈被掠,倒投溷圊死。

    問墜崖不死,又投缳焉。

    三女同日俱盡。

    袁氏、長治程萬裡妻,夫為流賊所殺,袁抱一幼男,将女及井,長女徘徊,遂先推入,回首而幼者巳逸,随抱幼男墜井死。

    賈氏、長治朱綱妻。

    流賊焚劫,西火掠氏,欲污之,人罵,不從賊積薪發火,鄭烈焰中燒死。

    秦氏、據氏、秦氏,長治趙惟征之妻。

    □氏,惟征子。

    學會之妻也。

    流賊逼秦,氏罵不從,截十指俱斷,投火中焚死。

    噱氏亦不從,倒投糞窖,為亂,不打死。

    袁氏、李氏、李氏、求氏,長治庠生張于京之母,李氏,則其妻。

    又李氏為張于正之妻則京之堂嫂也,亦孀居。

    壬申之亂,袁攜二李潛避趙家莊圭洞,為賊搜據,袁罵賊,立殺之。

    乃繋京妻于馬項,不從,遂馳馬曳死于櫻桃清嶺上,仍繋正妻于店中,亦六大罵不從,投烈焰中死。

    司李袁公憫其姑媳貞烈,給銀收葬。

    郭氏、長治省祭官宋體道妻,崇祯壬午□任國琦之。

    亂,同居諸姨皆獻身羅跪,呼郭不出,□匿垝垣。

    賊怒,詣其不跪,郭瞪目厲聲曰:老婦跪亦死,不跪亦死巳安排不活矣。

    遂加數創,尚含糊罵而絕。

    侯氏、長治進士侯國泰女,庠生杜良。

    材妻仕,賊破蘇店,執氏,索金帛,氏绐賊曰:可随我瘗處。

    行及井,遂墜入死。

    王氏長治。

    諸生靳愈光妻。

    任賊之亂,氏攜一女、二男避杜氏岑樓内。

    聞夫遇害,泣曰:無主矣,忍為賊據乎?時女及笄恐為。

    所污,先叱入井中,即以身随之。

    二幼子号泣,亦随母俱下。

    比出屍母與女猶相抱不開。

    韓氏。

    長治劉守倉妻任國琦之亂,執守倉,索銀,将殺之。

    韓奔救,伏夫身,障蔽,哀懇曰:甯殺我勿殺夫也。

    賊先殺韓,并,守倉亦殺。

    正德辛未,有平、程、趙、袁四貞,至今凜然,猶有生氣。

    若數婦者,其冰心鐵骨,又何多讓焉。

    但當時有人表揚,遂得蒙旌血食。

    聞遠氏、李氏、李氏亦曾投牒所司,竟為刀筆坤勒抑沉閣。

    噫!單寒荊布,其湮沒澌滅者,可勝道哉!長子縣侯氏、應進倉女,适原□。

    無何,瑞死,侯□地長遊号,□裂出血。

    明日,忽聲咽,家人走視。

    之,則□□頗頸死矣。

    柩有□,淚痕如著。

    王氏,阮夢鳳妻。

    十四阮門,後四年而夢鳳病故,遺有幼男,誓不更适,守節二十餘年。

    甲申闖亂,投井死。

    屯留縣張氏、銘女年。

    七适王廷秀,能修婦道。

    越兩年,夫病将危,張前跽口:勿過念我。

    将從爾密赴家,後園自缢,與夫同葬,觀者堕淚。

    襄垣縣趙氏、年十六,嫁王應春,窘甚,紡績供姑,因稱貸不能償,夫缢死。

    趙誓以身殉姑。

    防範甚密,乃假斷菜,遂自刎死。

    其姑張氏亦守節,哭之曰:昔我為未亡□,無幼孤,吾婦能自裁,吾。

    無憾也。

    郝氏,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