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與紡織娘
關燈
小
中
大
然後,朦胧的朦胧的睡去了,什麼都不覺得。
良久良久,清夢醒來時,卻又是滿耳的蟬聲。
山中的蟬真多!絕早的清晨,老媽子們和小孩子們常去抱着竹幹亂搖一陣,而一隻二隻的蟬便要跟随了朝露而落到地上了。
每一個早晨,在我們滴翠軒的左近,至少是百隻以上之蟬是這樣的被捉。
但蟬聲卻并不減少。
常常的,一隻蟬兩隻蟬,叽的一聲,飛入房内,如平時我們所見的青油蟲及燈蛾之飛入一樣。
這也是必定被人所捉的。
有一天,見有什麼東兩存檻外倒水的鉛鬥中咯笃咯笃的作響,俯身到檻外一看,卻又是一隻蟬,這當然又是一個俘虜了。
還有好幾次,在山脊上走時,忽見矮林叢中有什麼東西在動,撥開林叢一看,卻也是一隻蟬。
它是被竹枝竹葉擋阻住了不能飛去。
我把它擡在手中。
同行的心南先生說:“這有什麼稀奇,放走了它吧。
要多少還怕沒有!”我便順手把它向風中一送,它悠悠揚揚的飛去很遠很遠,漸漸的小見了。
我想不到這隻蟬就是剛才在地上拾了來的那一隻! 初到時,頗想把它們捉幾個寄到上海去送送人。
有一次,便托了老媽子去捉。
她在第二天一早,果然捉了五六隻來放在一個大香煙紙盒中,不料給依真一見,她卻吵着帶強迫的要去。
我又托那個老媽子去捉。
第二天,又提了四五隻來。
依真的紙盒中卻隻剩下兩隻活的,其餘的都死了。
到了晚上,我的幾隻,也死了一半。
因此,寄到上海的計劃遂根本的打消了。
從此以後,便也不再托人去捉,自己偶然捉來的,也都随手的放去了。
那樣不經久的東西,留下它幹什麼用!不過孩子們卻還熱心的去捉。
依真每天要捉至少三隻以上,用細繩子縛在鐵杆上。
有一次,曾有一隻蟬居然帶了紅繩子逃去了;很長的一根紅繩子,拖在它後面,在風中飄蕩着,很有趣味。
半個月過去了。
有的時候,似乎蟬聲略少,第二天卻又多了起來。
雖然是叽……叽……的不息的鳴着,卻并不覺喧擾;所以大家都不讨厭它們。
我卻特别的愛聽它們的歌唱,那樣的高曠清遠的調子,在什麼音樂會中可以聽得到!所以我每以蟬聲将絕為慮,時時的幹涉孩子們的捕捉。
到了一夜,狂風大作,雨點如從水龍頭上噴出似的,向檻内廊上傾倒。
第二天還不放晴。
再過一天,晴了,天氣卻很涼,蟬聲乃不再聽見了!全山上在鳴唱着的卻換了一種叽嘎……叽嘎……的急促而凄楚的調子,那是紡織娘。
“秋天到了。
”我這樣的說着,頗動了歸心。
再一天,紡織娘還是叽嘎叽嘎的唱着。
然而,第三天早晨,當太陽曬得滿山時,蟬聲卻又聽見了!且很不少。
我初聽不信;叽……叽……叽格……叽格……那确是蟬聲!紡織娘之聲卻又潛蹤了。
蟬回來了,跟它回來的是炎夏。
從箱中取出的棉衣又複放入箱中。
下山之計遂又打消了。
誰曾于聽了紡織娘歌聲之後再聽見蟬的夏曲呢?這是我的一個有趣的經驗。
十一月八日夜補記
良久良久,清夢醒來時,卻又是滿耳的蟬聲。
山中的蟬真多!絕早的清晨,老媽子們和小孩子們常去抱着竹幹亂搖一陣,而一隻二隻的蟬便要跟随了朝露而落到地上了。
每一個早晨,在我們滴翠軒的左近,至少是百隻以上之蟬是這樣的被捉。
但蟬聲卻并不減少。
常常的,一隻蟬兩隻蟬,叽的一聲,飛入房内,如平時我們所見的青油蟲及燈蛾之飛入一樣。
這也是必定被人所捉的。
有一天,見有什麼東兩存檻外倒水的鉛鬥中咯笃咯笃的作響,俯身到檻外一看,卻又是一隻蟬,這當然又是一個俘虜了。
還有好幾次,在山脊上走時,忽見矮林叢中有什麼東西在動,撥開林叢一看,卻也是一隻蟬。
它是被竹枝竹葉擋阻住了不能飛去。
我把它擡在手中。
同行的心南先生說:“這有什麼稀奇,放走了它吧。
要多少還怕沒有!”我便順手把它向風中一送,它悠悠揚揚的飛去很遠很遠,漸漸的小見了。
我想不到這隻蟬就是剛才在地上拾了來的那一隻! 初到時,頗想把它們捉幾個寄到上海去送送人。
有一次,便托了老媽子去捉。
她在第二天一早,果然捉了五六隻來放在一個大香煙紙盒中,不料給依真一見,她卻吵着帶強迫的要去。
我又托那個老媽子去捉。
第二天,又提了四五隻來。
依真的紙盒中卻隻剩下兩隻活的,其餘的都死了。
到了晚上,我的幾隻,也死了一半。
因此,寄到上海的計劃遂根本的打消了。
從此以後,便也不再托人去捉,自己偶然捉來的,也都随手的放去了。
那樣不經久的東西,留下它幹什麼用!不過孩子們卻還熱心的去捉。
依真每天要捉至少三隻以上,用細繩子縛在鐵杆上。
有一次,曾有一隻蟬居然帶了紅繩子逃去了;很長的一根紅繩子,拖在它後面,在風中飄蕩着,很有趣味。
半個月過去了。
有的時候,似乎蟬聲略少,第二天卻又多了起來。
雖然是叽……叽……的不息的鳴着,卻并不覺喧擾;所以大家都不讨厭它們。
我卻特别的愛聽它們的歌唱,那樣的高曠清遠的調子,在什麼音樂會中可以聽得到!所以我每以蟬聲将絕為慮,時時的幹涉孩子們的捕捉。
到了一夜,狂風大作,雨點如從水龍頭上噴出似的,向檻内廊上傾倒。
第二天還不放晴。
再過一天,晴了,天氣卻很涼,蟬聲乃不再聽見了!全山上在鳴唱着的卻換了一種叽嘎……叽嘎……的急促而凄楚的調子,那是紡織娘。
“秋天到了。
”我這樣的說着,頗動了歸心。
再一天,紡織娘還是叽嘎叽嘎的唱着。
然而,第三天早晨,當太陽曬得滿山時,蟬聲卻又聽見了!且很不少。
我初聽不信;叽……叽……叽格……叽格……那确是蟬聲!紡織娘之聲卻又潛蹤了。
蟬回來了,跟它回來的是炎夏。
從箱中取出的棉衣又複放入箱中。
下山之計遂又打消了。
誰曾于聽了紡織娘歌聲之後再聽見蟬的夏曲呢?這是我的一個有趣的經驗。
十一月八日夜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