臯蘭縣志卷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督饷。
于二十五、六等日,官軍會集大小松山,各虜了望大兵齊出,俱各遠遁。
遂令諸将搜山,各番虜逃竄不及者,俱棄戈降服。
督撫嚴禁殺害,悉令收俘。
總計五道,共斬首級四顆,生擒活虜二名,俘獲番虜八百八十名口,馬駝鸁牛羊一千五百餘匹頭。
及審生擒俘獲,俱稱宰僧著九兔因前七月戰敗,恐在兵複出,近已陸續歸套。
阿赤兔與賓妻母子,原在小松山尾後,尚欲差人求款。
近聞大兵齊出,晝夜逃遁。
沙窩及賀蘭山後,去路已遠,勢難窮追。
督撫複督鎮道及将領,東至黃河,西距涼莊,南抵蘭靖,北出蘆塘湖、甯夏接界等處,凡遇深山茂林,徧行搜捕,格鬥者誅,陳服者宥,絕無一虜。
複令蘭州營參将閻逄時等,率後從鹽場堡出境,搜至地名插機灘,離邊七百餘裡,斬獲虜首五顆,生檎達女一口。
舟行窮搜,并無虜迹而回。
大兵通回入境等因。
看得松山廣袤千有餘裡,賓酋竊據三十餘年,扼吭于莊。
涼剝虜于蘭靖,左款右犯,朝市夕蹂,幸我偵探明備,伐彼狡謀,三月幾覆其巢,七月舟褫其魄。
于是約會兩河之衆,大集七路之師,分道出兵,四面進剿,穹廬如掃,碛鹵一空。
伏莽之夷稽颡内附,撒塘之虜俯首就擒。
乃複周曆山川,窮搜陵谷,南連蘭靖,東盡蘆塘,北斥流沙,西通泗水,膏腴可耨,要害可垣,師不殚财而留屯自裕,兵不血刃而版宇悉歸。
自是履畝而耕,列戍而守,莊、涼屹為中土,甘固聯我比鄰,内贻堂奧之安,外絕門庭之患,此兩河之福,萬世之利也。
竊念國家固有之疆,久淪腥膻,緻莊涼一線之路,痛被荼毒。
茲幸恢複,且不嗜殺,俘獲為功,實逾大捷。
奏乞準将有功官員議叙施行。
計處松山善後事宜疏 李汶 看得松山既空,故疆已複,其經理善後,最為吃緊。
而善後雲者,非築邊建堡,設官屯兵,其道無繇也。
今會官踏看,松山東西一帶,延長四百餘裡,堪修長邊一道:河東自永安、索橋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一百八十裡;河西自泗水土門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二百二十裡。
在河東則蘆塘川應設參将一員,兵馬二千名,築城一座;蘆溝口以西紅水河應設守備一員,兵馬五百名,築堡一座;蘆塘設防守一員,兵馬一百名,築堡工一座。
在河西則扒沙營應設參将一員,兵馬二千名幫築舊城一座。
阿壩嶺應設守備一員,兵馬五百名,築堡王一座。
裴家營、土門兒各設防定一員,兵馬各一百名,築堡各一座,屯戍協守,相為聲援。
等因。
照得自國初汛驅番衆于三受降。
城外則河套、賀蘭尚且無虜,松山故自甯區,即成化初虜據套,雖或不無西讧,然去住有時,松山亦非瓯脫。
惟是隆、萬間,款市一通,招緻賓酋等盤窟其中,莊浪從此遂成一線。
而蘭、靖、莊、涼則無處無時不遭荼毒。
且僞造妖書紅旗,傳播真主,起于草地,以搖遠迩,雖屢入屢挫,窺犯猶昔。
幸今恢複,急宜修守。
查得自涼之泗水以至靖之索橋,橫亘不過四百裡許,乃舊自永安曆臯蘭渡河,逾莊浪以至涼,則一千五百裡。
舍此四百裡不守,而欲守一千五百裡之邊,果孰難而孰易?修此四百裡之邊牆,又何難而何阻?勘得自鎮番以至中衛,烽堠相望,迄今舊址猶存。
其修邊也,雖皆主于築牆,然遇沙鹵則挑壕,遇崖絕則削塹,取其足以遏奔轶,斯已也。
工俱□今春三月起,至冬十月止,為便。
議城永泰疏 顧其志。
據臨鞏兵備右布政使荊州俊呈稱,會同臨洮總兵孫仁及參将等官查看得新疆紅水去蘭州五百餘裡,道路修長,難于策應。
各官親詣踏勘,應于老虎城地裡适中,土脈草木俱便處建大城一座。
第南離蘭州尚有三百餘裡,應再築鎮虜、保定二小堡,改将移兵屯守,策援為便。
列款前來。
該臣會同總督、兵部尚書李汶議照:松疆草創,紅水諸堡,極稱姝懸,原議有警,以蘭州參将兵馬應援,謀亦周矣。
但紅水距蘭州五百裡而遙,胡隰險阻,一路絕無人煙,虜小舉猶可拒守,脫或大舉單弱,豈能支持?遠望蘭州官兵策應,猝不能至,況複奔馳遠道。
軍馬疲困,何能禦敵?中無止宿委積之處,裹糧而往,設虜乘間沖突,無城堡可依,非萬全之策。
臣等重複勘議,多方講求,鹹以老虎城建堡設将為宜,迤南舟築二小堡,接傳烽燧,使首尾相應,犄角相成,沖疆可恃以無恐。
向議欲設副總兵者,意将兼轄蘆塘,雖同在松疆,乃陜西總兵所轄,彼此牽制,掣肘為難,似當止設參将,與紅水、蘆塘互為應援。
查得景古城守備,近在臨洮七十裡内,總兵兼制為易,此官似屬冗員,應改為蘭州守備,移駐鹽場堡。
其景古城堡改委操守。
其新疆合用兵馬多寡,酌量緩急摘撥,并修城築堡、公署等費。
臣等于本地方随宜區處,既不敢仰給太倉,亦不敢派之民間,撥度人情事體,佥稱便宜。
及照應調做工軍夫,見今幫築紅水新邊,似難并舉,宜候三十四年前工竣日,即于三十五年起始修。
今議城堡舟照地名老虎城,向系虜地,彼已習知,共戀複故巢,蓋未嘗一日志也。
且名不雅馴,宜改拟永泰城,一新耳目,永絕虜念。
伏乞俯納,允行。
臯蘭縣志卷之十七奏疏終
于二十五、六等日,官軍會集大小松山,各虜了望大兵齊出,俱各遠遁。
遂令諸将搜山,各番虜逃竄不及者,俱棄戈降服。
督撫嚴禁殺害,悉令收俘。
總計五道,共斬首級四顆,生擒活虜二名,俘獲番虜八百八十名口,馬駝鸁牛羊一千五百餘匹頭。
及審生擒俘獲,俱稱宰僧著九兔因前七月戰敗,恐在兵複出,近已陸續歸套。
阿赤兔與賓妻母子,原在小松山尾後,尚欲差人求款。
近聞大兵齊出,晝夜逃遁。
沙窩及賀蘭山後,去路已遠,勢難窮追。
督撫複督鎮道及将領,東至黃河,西距涼莊,南抵蘭靖,北出蘆塘湖、甯夏接界等處,凡遇深山茂林,徧行搜捕,格鬥者誅,陳服者宥,絕無一虜。
複令蘭州營參将閻逄時等,率後從鹽場堡出境,搜至地名插機灘,離邊七百餘裡,斬獲虜首五顆,生檎達女一口。
舟行窮搜,并無虜迹而回。
大兵通回入境等因。
看得松山廣袤千有餘裡,賓酋竊據三十餘年,扼吭于莊。
涼剝虜于蘭靖,左款右犯,朝市夕蹂,幸我偵探明備,伐彼狡謀,三月幾覆其巢,七月舟褫其魄。
于是約會兩河之衆,大集七路之師,分道出兵,四面進剿,穹廬如掃,碛鹵一空。
伏莽之夷稽颡内附,撒塘之虜俯首就擒。
乃複周曆山川,窮搜陵谷,南連蘭靖,東盡蘆塘,北斥流沙,西通泗水,膏腴可耨,要害可垣,師不殚财而留屯自裕,兵不血刃而版宇悉歸。
自是履畝而耕,列戍而守,莊、涼屹為中土,甘固聯我比鄰,内贻堂奧之安,外絕門庭之患,此兩河之福,萬世之利也。
竊念國家固有之疆,久淪腥膻,緻莊涼一線之路,痛被荼毒。
茲幸恢複,且不嗜殺,俘獲為功,實逾大捷。
奏乞準将有功官員議叙施行。
計處松山善後事宜疏 李汶 看得松山既空,故疆已複,其經理善後,最為吃緊。
而善後雲者,非築邊建堡,設官屯兵,其道無繇也。
今會官踏看,松山東西一帶,延長四百餘裡,堪修長邊一道:河東自永安、索橋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一百八十裡;河西自泗水土門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二百二十裡。
在河東則蘆塘川應設參将一員,兵馬二千名,築城一座;蘆溝口以西紅水河應設守備一員,兵馬五百名,築堡一座;蘆塘設防守一員,兵馬一百名,築堡工一座。
在河西則扒沙營應設參将一員,兵馬二千名幫築舊城一座。
阿壩嶺應設守備一員,兵馬五百名,築堡王一座。
裴家營、土門兒各設防定一員,兵馬各一百名,築堡各一座,屯戍協守,相為聲援。
等因。
照得自國初汛驅番衆于三受降。
城外則河套、賀蘭尚且無虜,松山故自甯區,即成化初虜據套,雖或不無西讧,然去住有時,松山亦非瓯脫。
惟是隆、萬間,款市一通,招緻賓酋等盤窟其中,莊浪從此遂成一線。
而蘭、靖、莊、涼則無處無時不遭荼毒。
且僞造妖書紅旗,傳播真主,起于草地,以搖遠迩,雖屢入屢挫,窺犯猶昔。
幸今恢複,急宜修守。
查得自涼之泗水以至靖之索橋,橫亘不過四百裡許,乃舊自永安曆臯蘭渡河,逾莊浪以至涼,則一千五百裡。
舍此四百裡不守,而欲守一千五百裡之邊,果孰難而孰易?修此四百裡之邊牆,又何難而何阻?勘得自鎮番以至中衛,烽堠相望,迄今舊址猶存。
其修邊也,雖皆主于築牆,然遇沙鹵則挑壕,遇崖絕則削塹,取其足以遏奔轶,斯已也。
工俱□今春三月起,至冬十月止,為便。
議城永泰疏 顧其志。
據臨鞏兵備右布政使荊州俊呈稱,會同臨洮總兵孫仁及參将等官查看得新疆紅水去蘭州五百餘裡,道路修長,難于策應。
各官親詣踏勘,應于老虎城地裡适中,土脈草木俱便處建大城一座。
第南離蘭州尚有三百餘裡,應再築鎮虜、保定二小堡,改将移兵屯守,策援為便。
列款前來。
該臣會同總督、兵部尚書李汶議照:松疆草創,紅水諸堡,極稱姝懸,原議有警,以蘭州參将兵馬應援,謀亦周矣。
但紅水距蘭州五百裡而遙,胡隰險阻,一路絕無人煙,虜小舉猶可拒守,脫或大舉單弱,豈能支持?遠望蘭州官兵策應,猝不能至,況複奔馳遠道。
軍馬疲困,何能禦敵?中無止宿委積之處,裹糧而往,設虜乘間沖突,無城堡可依,非萬全之策。
臣等重複勘議,多方講求,鹹以老虎城建堡設将為宜,迤南舟築二小堡,接傳烽燧,使首尾相應,犄角相成,沖疆可恃以無恐。
向議欲設副總兵者,意将兼轄蘆塘,雖同在松疆,乃陜西總兵所轄,彼此牽制,掣肘為難,似當止設參将,與紅水、蘆塘互為應援。
查得景古城守備,近在臨洮七十裡内,總兵兼制為易,此官似屬冗員,應改為蘭州守備,移駐鹽場堡。
其景古城堡改委操守。
其新疆合用兵馬多寡,酌量緩急摘撥,并修城築堡、公署等費。
臣等于本地方随宜區處,既不敢仰給太倉,亦不敢派之民間,撥度人情事體,佥稱便宜。
及照應調做工軍夫,見今幫築紅水新邊,似難并舉,宜候三十四年前工竣日,即于三十五年起始修。
今議城堡舟照地名老虎城,向系虜地,彼已習知,共戀複故巢,蓋未嘗一日志也。
且名不雅馴,宜改拟永泰城,一新耳目,永絕虜念。
伏乞俯納,允行。
臯蘭縣志卷之十七奏疏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