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泉縣志卷之七
關燈
小
中
大
北二裡,碑文剝。
右補阙裴公神道。
明都禦史袁泰墓在鳥蘇村。
洪武二十五年葬,有谕祭文。
诰封。
右都禦史袁天麒墓在。
參議。
姚禮墓在孫莊村參莊村。
參政婁進墓在張□村。
南顯墓在文村。
忠義黃連墓在黃家莊。
李??墓在大趙村。
節婦廉氏墓在烏蘇村。
大夫右參政賈玉墓在牛池村。
政賈朝忠。
淑人董氏墓在牛池村。
車駕司郎中董旦,太宜人張氏墓在小淮村。
孝子杜麟墓陜西甯州。
訓導吳公莫在。
兵部尚書賈仁元墓在王城外。
寺觀 寺觀乃以祀二氏之神為吾志中,何耶?蓋二氏之教與吾聖長者也。
令其徙固非思以易。
常且以備曆覽遊觀之。
在按察司東。
明洪武間置會司,歲時朝賀習。
康熙三十五年,知縣瞿亮邦重修。
頂天将雨,雲起冊巅。
元泰定元年曆。
八年,醫生赈守□募資創建□城,周圍七十文許,為一邑之勝。
釋迦寺在烏□,元□元三年建。
興龍寺在南□村。
□宣和二年建。
檻泉寺在孤山西巅,宋宣和二年建。
寺二在四望村,大□元年建。
一在北解村,元延祐二年建。
普照寺在大趙村,元泰定元年建。
福興寺在西解村,唐乾封二年建。
法王寺在大趙村,元泰定三年建。
上教寺在西堰底村,元延祐二年建。
法寶寺在薛趙村,元泰定二年建。
天長寺在五亞村,天慶二年建。
黃龍寺在黃甫村,宋元祐元。
福盛寺在小桃村。
元至正十二在吳薛村,元泰定二年建。
大雄寺在南解村,宋至和中建。
千佛寺在中堰底。
寺在南賈村。
唐武德中建。
在景村。
唐龍朔元年建,在張戶村,梁天監中建。
峰介寺在烏蘇村底村,唐正視中,尉遲敬德監修。
聖十天□觀在南李村。
元延祐太清觀在縣治西門内。
元延祐崇甯觀在西賈村。
元至元二常正觀在大賈村。
元至元二。
祥異 志祥異者,重修省也。
稽夫有道之世,六氣則年谷,禮茂雨,生齒繁育,祥瑞之咎征,所見非恒。
賜若則恒風而夭劄興焉,則災異之見于田畝戶。
誠使司牧者思夫召災之由,與夫弭災之道,則躬修省補救之術,天心未始不仁愛而攺悔也。
無徒曰災異之見于天者,郡則同也,四鄰之邑則同也,而玩彼夫蝗不入境,虎比渡河者,豈異人任乎?化五年,縣西北孫莊村,谷麥皆吐夔穗,圍田瓜處,聯蒂并生。
二十一年,大饑。
二十二年秋,無禾,人相食。
宏治十八年秋,地震。
正德十一年夏四月,雹傷稼。
秋。
嘉靖五年,大水。
六年春,地震。
七年,無禾。
九年,無禾。
十二年,無麥。
三十四年,夜半地震,壤城郭廬舍人有。
隆慶二年秋,無禾。
萬曆十三年無禾,年無麥,民多流移,騎突到。
知縣呼延楫督丁快民壯剿捕,賊創遁去。
五兩年,蝗□為災。
秋無禾。
一月,流寇過縣□掠。
七年,旱。
十二十三年,大旱,大旱,骨肉相食,人亡大半。
十五年煌。
皇清順治元年夏五月,天鼓鳴。
二年,無禾。
三年秋七月,雨雹。
七年春,夏旱,秋霪雨,民不得稼。
十四年,大有年。
十七年春三月,隕霜殺。
康熙八年,大有年。
十二年夏,霪雨害麥。
十三年,堰底村麥秀,□□樊村杏懷二子,雹傷□。
七月,大風傷禾。
二址年無麥。
二十七年,雨雹傷禾,天禾立盡。
秋七月,蜎生,人民流殍。
夏,霪雨害麥。
三十三年,大有年。
六日,地大震,旬日數次,城堞房屋多領壤,狼食民薛生芬子訴于縣,知縣瞿移牒城隍。
越一日,狼自走入□,伏堂下,皂結亮隸吳君愛杖殺之。
九月九日鶴。
四十年,大有年。
四十二年,無麥。
六月,虸蚌害稼,知縣瞿八蠟城隍,即日蟲皆焦死秋。
四十三年,麥秀,雨岐。
四十五年夏,旱,知縣瞿亮邦禱南,即雨。
五十七年五朋。
五十九年,大旱,無禾。
六十年,大旱,無麥,民多流徙。
秋大稔。
黍六十日熟,多稃二粒者。
雍正六年秋,大稔。
乾隆元年,大有年。
四年十一月,地震。
十二年五月,天鼓鳴。
秋旱,無禾。
年旱,無麥,每京倉鬥粟貴至四百錢。
十七年,旱,無禾。
十八年,大有年。
十九年有年。
二十年正月,馮村民瞽者楊三換家有妖狐作崇索食,傷害牛驢甚多。
知縣畢宿焘出示貼三煥家,曉谕妖狐,妖狐即日遠去。
嗣後村中人畜安順無恙。
山又是年四月内,青蟲傷麥,蓋蟊賊之屬也。
知縣畢宿□牒稱城隍,敬請蕩滌即口,麥蟲消除,麥大稔。
右補阙裴公神道。
明都禦史袁泰墓在鳥蘇村。
洪武二十五年葬,有谕祭文。
诰封。
右都禦史袁天麒墓在。
參議。
姚禮墓在孫莊村參莊村。
參政婁進墓在張□村。
南顯墓在文村。
忠義黃連墓在黃家莊。
李??墓在大趙村。
節婦廉氏墓在烏蘇村。
大夫右參政賈玉墓在牛池村。
政賈朝忠。
淑人董氏墓在牛池村。
車駕司郎中董旦,太宜人張氏墓在小淮村。
孝子杜麟墓陜西甯州。
訓導吳公莫在。
兵部尚書賈仁元墓在王城外。
寺觀 寺觀乃以祀二氏之神為吾志中,何耶?蓋二氏之教與吾聖長者也。
令其徙固非思以易。
常且以備曆覽遊觀之。
在按察司東。
明洪武間置會司,歲時朝賀習。
康熙三十五年,知縣瞿亮邦重修。
頂天将雨,雲起冊巅。
元泰定元年曆。
八年,醫生赈守□募資創建□城,周圍七十文許,為一邑之勝。
釋迦寺在烏□,元□元三年建。
興龍寺在南□村。
□宣和二年建。
檻泉寺在孤山西巅,宋宣和二年建。
寺二在四望村,大□元年建。
一在北解村,元延祐二年建。
普照寺在大趙村,元泰定元年建。
福興寺在西解村,唐乾封二年建。
法王寺在大趙村,元泰定三年建。
上教寺在西堰底村,元延祐二年建。
法寶寺在薛趙村,元泰定二年建。
天長寺在五亞村,天慶二年建。
黃龍寺在黃甫村,宋元祐元。
福盛寺在小桃村。
元至正十二在吳薛村,元泰定二年建。
大雄寺在南解村,宋至和中建。
千佛寺在中堰底。
寺在南賈村。
唐武德中建。
在景村。
唐龍朔元年建,在張戶村,梁天監中建。
峰介寺在烏蘇村底村,唐正視中,尉遲敬德監修。
聖十天□觀在南李村。
元延祐太清觀在縣治西門内。
元延祐崇甯觀在西賈村。
元至元二常正觀在大賈村。
元至元二。
祥異 志祥異者,重修省也。
稽夫有道之世,六氣則年谷,禮茂雨,生齒繁育,祥瑞之咎征,所見非恒。
賜若則恒風而夭劄興焉,則災異之見于田畝戶。
誠使司牧者思夫召災之由,與夫弭災之道,則躬修省補救之術,天心未始不仁愛而攺悔也。
無徒曰災異之見于天者,郡則同也,四鄰之邑則同也,而玩彼夫蝗不入境,虎比渡河者,豈異人任乎?化五年,縣西北孫莊村,谷麥皆吐夔穗,圍田瓜處,聯蒂并生。
二十一年,大饑。
二十二年秋,無禾,人相食。
宏治十八年秋,地震。
正德十一年夏四月,雹傷稼。
秋。
嘉靖五年,大水。
六年春,地震。
七年,無禾。
九年,無禾。
十二年,無麥。
三十四年,夜半地震,壤城郭廬舍人有。
隆慶二年秋,無禾。
萬曆十三年無禾,年無麥,民多流移,騎突到。
知縣呼延楫督丁快民壯剿捕,賊創遁去。
五兩年,蝗□為災。
秋無禾。
一月,流寇過縣□掠。
七年,旱。
十二十三年,大旱,大旱,骨肉相食,人亡大半。
十五年煌。
皇清順治元年夏五月,天鼓鳴。
二年,無禾。
三年秋七月,雨雹。
七年春,夏旱,秋霪雨,民不得稼。
十四年,大有年。
十七年春三月,隕霜殺。
康熙八年,大有年。
十二年夏,霪雨害麥。
十三年,堰底村麥秀,□□樊村杏懷二子,雹傷□。
七月,大風傷禾。
二址年無麥。
二十七年,雨雹傷禾,天禾立盡。
秋七月,蜎生,人民流殍。
夏,霪雨害麥。
三十三年,大有年。
六日,地大震,旬日數次,城堞房屋多領壤,狼食民薛生芬子訴于縣,知縣瞿移牒城隍。
越一日,狼自走入□,伏堂下,皂結亮隸吳君愛杖殺之。
九月九日鶴。
四十年,大有年。
四十二年,無麥。
六月,虸蚌害稼,知縣瞿八蠟城隍,即日蟲皆焦死秋。
四十三年,麥秀,雨岐。
四十五年夏,旱,知縣瞿亮邦禱南,即雨。
五十七年五朋。
五十九年,大旱,無禾。
六十年,大旱,無麥,民多流徙。
秋大稔。
黍六十日熟,多稃二粒者。
雍正六年秋,大稔。
乾隆元年,大有年。
四年十一月,地震。
十二年五月,天鼓鳴。
秋旱,無禾。
年旱,無麥,每京倉鬥粟貴至四百錢。
十七年,旱,無禾。
十八年,大有年。
十九年有年。
二十年正月,馮村民瞽者楊三換家有妖狐作崇索食,傷害牛驢甚多。
知縣畢宿焘出示貼三煥家,曉谕妖狐,妖狐即日遠去。
嗣後村中人畜安順無恙。
山又是年四月内,青蟲傷麥,蓋蟊賊之屬也。
知縣畢宿□牒稱城隍,敬請蕩滌即口,麥蟲消除,麥大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