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補卷一

關燈
州沙漫洲阻風:衰翁白發影婆娑,奭月空江。

    發浩歌入世雲驚翻手易,出門風遇打頭多。

    水流花放為佳日,女嫁男婚未了何。

    又是欲行行不得,篷窗餘日暗消磨。

     明杜濬含山道中:停策含山郭,周遭似短垣。

    城門挂弓矢,池水動波瀾。

    返照全疑旭,非楓大自丹。

    計程金鬥近,懷抱若為寬。

     明閻爾梅烏江浦:陰陵道左困英雄,骓馬常嘶千裡風。

    成敗何妨争面目,不随亭長渡江東。

     本朝徐鼎铉阻風烏江有感:漰漭沖沙岸,還餘叱咤風。

    坑降原少策,分王竟何功。

    垓下軍聲楚,江東霸業空。

    應憐憑吊者,失路古今同。

     本朝蔡蓁春烏江:日之夕渡烏江垓下恨與天長。

    荒邱滿地美人草,春到年年花自好。

     本朝吳本錫烏江歌:烏江舣船時不利,江水拍天天堕地。

    楚歌幹千裡英雄淚。

    居巢亞父好奇計,拔劍空唉玉鬥碎。

    僭箸猶聞叱豎儒,逐鹿何為立義帝,牧羊之兒爾為誰?羽刃不揮季雲揮,空令不逝烏江骓。

     酂廢縣按:讀史方輿紀要雲:在州北。

    漢沛郡屬縣。

    劉宋元嘉八年,僑置酂縣,屬曆陽郡。

    元徽初,改屬新昌郡。

    蕭齊又改屬臨江郡。

    梁因之。

    東魏屬臨滁郡,後周廢。

    其地與滁州全椒縣接界。

     山川一 按新斠注:地理志:曆陽西北有曆陽山,山在西北四十裡。

    淮南子注:湯放桀曆山,曆陽之山也。

    今州西北四十裡無名曆山者。

    雞籠在州西四十裡,其狀特異,所指或即此山。

    又按通鑒輯覽:王奔南巢,因放焉。

    後三年,卒于亭山。

    注:淮南子作曆山,即今。

    江南和州曆陽山,是曆陽山本名亭山也。

     明汪循遊西梁山記:壬子八月朔,偕同袍方君時用會試禮部,北行抵蕪湖,買舟趨金陵,阻風,舣于西梁山下。

    日方卓午,舟中無骝,顧謂時用曰:奔趨南北,幾經西梁,而未覽其勝,盍一遊焉。

    乃駕小艇而登,二客從之。

    江之涯,帶山之麓,居賈十數廛,貿易四方之殖。

    青郊煙柳,門巷連延,巨艦小車,水陸絡繹,宛然一市會也。

    掌封有吏,盤诘有兵,故地雖僻而盜賊鮮,商賈傾之。

    山之高百餘仞,而袤不滿一裡,廣四袤之。

    一面童赭,無草木鳥獸之蓄,巉險陡峻,不通蹊徑。

    援崖而跻,比及其半,手足痛弱,不能蹑矣。

    時用唱呼先奮,數十步至一岩息焉,以手招予,予等接踵而至。

    岩空洞,可容數十人,能蔽風雨。

    俗傳昔有浮屠栖禅于此,後不知其終。

    良久,喘定氣舒,力複勇發,直陟其巅,乃平地,始有草木花卉之屬。

    一巨石怪甚,上注于頂,下若懸罄,欲憑之,心懼股戰乃止。

    東偏最高寬砥處,舊設望江樓,以觇寇敵。

    治平久,樓不複葺,惟立木以見,故址在焉。

    邊崖瀕江,下有僧院,壁山而立,江深不能俯視。

    遙見其屋數楹,如覆水上,餘無所有也。

    遇樵子數輩,詢其地屬和州。

    訪羊左之墓,不省其處。

    因指其路,背山而下。

    逾裡強,有尼庵一座,竹森蒨蔚,宮宇深邃,雞犬聲隐隐出林中。

    叩扃而入。

    坐半晌,尼媪再進茗,取秃筆題壁,以紀歲月而返。

    嗚呼!是山也,予昔家居,未嘗聞也。

    及考圖志,因而知之,未嘗見也。

    今一望焉,山川之名勝,人物之華侈,古今幽顯之迹,造作興廢之由,一覽而有之,觸之于目,感之于心,睹太平之勝觀,而四方之志,窮而愈堅,慨古人之以義,而守道之心老而益壯,所得不既深乎?雖然,今日之所得藏,未必不自昔日之所聞始也。

    未有未聞其名而能識其狀,未有不即其狀而能得其實者也。

    必聞而後知其名,必見而後即其狀,必登而後得其實。

    然則見之不真,閱之不審,而欲強論西梁山者,皆妄而巳。

    予竊惟此可為為學者喻焉。

    故聖人有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不其信哉! 宋林逋西梁山下泊船懷别潤州杲上人:畫圖行李是随緣,立别江頭雨霁天。

    鐵甕獨歸三月寺,銅瓶輕挂兩潮船。

    吟焚篆籀香初塌,老擁雲霞衲巳穿。

    昨夜西梁山下月,為師懷想幾凄然。

     郭祥正舟經天門山:輕舟卒僭東風傾。

    帆挂危樯掣驚電。

    萬群白馬度天門,誰道澄江淨如練。

     宋曾極天門山:鲸翻鳌負倚江澶,天險由來客倦談。

    高屋建瓴無計取,二梁剛把當殽函。

     宋餘芑舒天門山:誰将嘉号标奇觀,山鳥山花第一重。

    天阙常時瞻北極,縣圖此處數西峰。

    景雲百戰猶遺址,當日諸公幾瘗筇。

    定有英靈來訪舊,火間嘶馬曉無蹤。

     明邢昉梁山宵泊蘆洲月,枕上間潺湲。

    雞鳴峭帆起,洲勢多回環。

    開窗眺前浦,忽見西梁山。

    蒼蒼碧霭裡,演漾晴波間。

    東梁相對同,藓壁俨如鬟。

    翠削類中斷,絕頂殊可夢。

    淩風去何駛,聊得舒心顔。

    不及岩頭鹄,終年巢此間。

     邢昉舟中眺天門山:犀渚沿流去,天門望轉開。

    山分吳甸闊,雨過楚江來。

    饑鳥投沙岸,樵童上戍台。

    搴芳欲有薦,想像谪仙才。

     邢昉采石三台閣望天門山:高閣梯雲眺夕天,天門山色遠蒼然。

    谪仙祠鎮秋前草,慈姥矶銜水際煙。

    直上青松多曆落,四飛鴻雁故聯翩。

    楚江一道成終古,猶有孤帆在日邊。

     明閻爾梅天門山用太白舊韻:雙峰對峙阙門開,柁轉篷欹兩岸回。

    飛鳥行雲追不上,中流飄出錦帆來。

    山根浪埽似撞鐘。

    睛瞬船過越數峰。

    多有懸厓空曬綱,渙郎來去不留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