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十八

關燈
,見嶠等軍盛,謂其黨曰:吾本知溫嶠能為四公子之事,今果然矣。

    四年正月戊辰,冠軍將軍趙胤遣將甘苗討祖約於歷陽,敗之,約奔於石勒。

    其將牽騰帥眾降。

    約遣兄子渙攻桓宣於皖城,會毛寶援宣,擊渙,敗之。

    趙胤復遣將軍甘苗從二集上歷陽,約懼而夜遁,其將牽遁、其將牽騰率眾出降。

    約以左右數百人奔於石勒。

     約到歷陽,祖渙問戴洋曰:君昔言平西在壽陽,可得五年。

    果如君言,今在歷陽,可得幾時?洋曰:得六月耳。

    約問洋:臺下及此氣候何如?洋曰:此當復有反者,臺下來年當太平。

    尋而牽騰叛約,約率所親將家屬奔於石勒。

    二月而天子反正。

    鹹康元年四月癸卯,石季龍寇歷陽,加司徒王導大司馬、假黃鉞、都督征討諸軍事以禦之。

    季龍自率眾南寇歷陽,臨江而旋,京師大震。

     夏四月癸卯,虎率眾南遊,至臨江而還,有遊騎十餘匹至歷陽。

    歷陽太守袁躭甚懼,表聞於晉,不言騎多少,京師大震。

    遣司徒王導加大司馬、假黃鉞,都督征討諸軍事以禦之。

    癸醜,遣將軍劉仕救歷陽。

    龍驤將軍路永戍牛渚,賊退。

     穆帝永和九年十二月,加尚書僕射謝尚為都督豫、揚、江西諸軍事,領豫州刺史,鎮歷陽。

    時姚襄叛,反擊殷浩,浩連敗,故有是命。

     十年五月,江西郭敞等叛,謝尚自歷陽遷衛京師。

     晉書穆帝紀:安帝隆安元年四月,兗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舉兵以討王國寶、王緒為名,殺國寶及緒,乃罷兵。

    晉書安帝紀。

    按宋書州郡志,成帝鹹和四年以後,豫州嘗治歷陽。

    又晉書五行志:庾楷鎮歷陽,以二書攷之,知是時豫州治歷陽也。

    錄豫州刺史事。

     二年九月巳亥,會稽王世子元顯等破庾楷於牛渚。

    會稽王道子命尚之拒楷。

    弟允之與楷子鴻戰於當利,鴻敗走,斬楷將段方。

    楷單馬奔於桓玄。

     元興元年,桓玄至姑孰,遣馮該等攻歷陽,斷洞浦,焚尚之舟艦。

    尚之率步卒九千陣於浦上,先遣武都太守楊秋屯橫江,秋奔於玄軍。

    尚之眾濱逃於塗中。

     休之以平王恭、庾楷功,拜龍驤將軍,鎮歷陽。

    桓玄攻歷陽,休之嬰城固守。

    及尚之戰敗,休之以五百人出城,力戰,不捷,乃還城,攜子姪奔於慕容超。

     三年,桓玄子歆聚眾向歷陽,高祖命輔國將軍諸葛長民擊走之。

    桓歆寇歷陽,詠之率眾擊走之。

    桓玄篡位,以逵為西中郎將、豫州刺史,鎮歷陽。

    劉裕起義,逵弟暢子宏謀起兵襲裕,裕遣劉毅討之,暢伏誅。

    宏亡,逵在歷陽,執劉裕參軍諸葛長民,檻車送於桓玄。

    至當利而玄敗,送人共破檻出,長民遂趣歷陽。

    逵棄城走,為下人所執,斬於石頭。

     桓玄敗,石綏走江西塗中,聚眾攻歷陽,後為梁州刺史傅歆之所殺。

     義熙六年,劉毅之敗,豫州主簿袁興國反叛,據歷陽應盧循。

    瑯琊內史魏順之遣將謝寶討斬之。

     宋 武帝永初三年二月丁醜,詔自淮以東為南豫州,以豫州刺史彭城王義康為南豫州刺史。

     丁未,以廬陵王義真為南豫州刺史。

    少帝景平二年春正月癸巳,廢南豫州刺史廬陵王義真為庶人。

    乙未,以皇弟義恭為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

    文帝元嘉三年正月,南豫州刺史江夏王義恭改為南徐州刺史。

    五月乙未,以中領軍到彥之為南豫州刺史。

    七年冬十月甲寅,罷南豫州并豫州。

    十八年二月,木連理生歷陽劉成之家,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二十一年,木連理生歷陽烏江,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二十三年七月庚辰,嘉禾生醴湖屯,屯主王世宗以聞。

    醴湖屯生嘉粟,一莖九穗,屯主王世宗以聞。

     三十年五月甲午,曲赦京邑二百裡內,並蠲今年租稅。

     孝武帝孝建元年二月庚午,魯爽、臧質、南郡王義宣、徐遺寶舉兵反。

    癸巳,王玄謨進據梁山,臧質、義宣並反。

    王玄謨南據梁山,垣護之、辥安都據歷陽,元景出屯采石,玄謨求益兵,元景悉遣精兵助玄謨,以羸弱居守。

    所遣軍多張旗幟,梁山望之,如數萬人,皆謂都下兵悉至,昌由是尅捷。

    四月丙戌,鎮軍將軍、南兗州刺史沈慶之大破魯爽於歷陽之小峴,斬爽。

     魯爽反,遣安都及冗從僕射胡子友、龍驤將軍宗越卒步騎據歷陽。

    爽遣將鄭德玄戍大峴,德玄使前鋒楊胡與輕兵向歷陽,安都遣宗越及歷陽太守程天祚逆擊,破之,斬胡與及其軍副。

    德玄復使。

    其司馬梁嚴屯峴東,安都幢主周文恭晨往偵候,因而襲之,悉禽賊,未敢進。

    世祖詔安都留三百人守歷陽渡,還采石。

    爽使弟瑜率三千人出小峴,爽以大眾阻大峴,遣安都步騎入千渡江,與歷陽太守張幼緒等討爽。

    安都軍副建武將軍譚金率數十騎挑戰,斬其偏帥。

    幼緒恇怯,輒引軍退還。

    安都復還歷陽。

    臧質久不至,世祖復遣沈慶之濟江,督統諸軍。

    爽軍食少,引還,慶之使安都率輕騎追之。

    四月丙戌,及爽於小峴。

    爽自與腹心壯騎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