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十五

關燈
徐伯常,和州人。

    嗜學笃行。

    洪武中舉人才,由典史曆知縣,以廉幹聞,案無留牍。

     張祯字有祥,含山人。

    洪武中膺文學薦,授真定令,以慈惠得民心。

    秩滿,老稚扳留,至不能前。

    升都督府斷。

    事緻仕。

    永樂初,以循吏召,祯引疾固辭,特诏褒嘉之。

     杜浩字守彜,和州人。

    洪武初,居南莠村。

    力學笃行,安貧不仕。

     周恕和州人,太監,從建文出亡。

     李濬和州人。

    父旺,洪武中燕山左護衛副千戶。

    濬嗣官,從起兵,奪九門,招募薊州、永平壯勇數千人,破南軍于真定。

    從收大甯。

    鄭村壩之戰,帥精騎突陣,衆鼓噪乘之,大捷。

    轉戰江東,為前鋒。

    至小河,猝與南軍遇,帥敢死士先斷河橋,南軍不能争。

    成祖至,遂大敗之。

    累遷都指揮使,封襄城伯,祿千石。

    永樂元年,出鎮江西永新,盜起,捕誅其魁,尋召還。

    三年十一月卒。

     李彬和州人。

    父信,從太祖渡江,累功升濟州衛指揮佥事。

    彬襲父職。

    善騎射。

    自洪武二十四年從颍國公征朵顔,屢立戰功,繼以靖難功。

    永樂元年,賜封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豐城侯,鎮守江西、甘肅等處,移鎮交趾,卒,追封茂國公,谥剛毅,子孫世襲。

     陳亨,和州順天鄉青陽鎮人。

    勇敢善騎射。

    初從太祖渡江,屢以戰功,授大甯都司指揮,鎮守大甯,号令嚴明。

    後征也先等處有功,升後軍都督佥事。

    洪武十九年三月,朝京師,告歸展墓。

    陛辭,賜禦制碑文寵之。

    三十年,複來朝。

    上以亨有功,命其長子忠為南京中衛指揮使,亨仍原職。

    後從平内難,鏖戰灞上,以疾卒,追封泾國公。

    子三人,永樂元年,仲子輝襲亨職。

     陳懋,亨季子。

    随父征讨有功,封甯陽伯。

    永樂十一年十一遣征河南,進侯,賜金書鐵券。

    正統十三年,征福建,擒葉宗、劉,加太保,尋卒,追封濬國公,子孫襲侯。

     蔣禮,和州人。

    永樂壬辰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曆官左春坊中允。

    為人外和内剛,文譽日著,而退然似不能言。

    歸老十餘年,屏迹公門。

     張佑字一德,含山人。

    永樂甲辰進士。

    初授刑科給事中,以憂去。

    服阕,調南京戶科給事中,屢忤權貴。

    正統九年,出知處州府,威惠并行。

    俄奔喪去任。

    又明年,麗水土寇猖獗,特命起複。

    佑拜命,兼程馳入境,布恩信,喻利害,賊感悔乞降。

    會總兵檄令檻送京師,賊懼,益聚衆搆南山賊為亂,佑親冒矢戶,俘獲無算,賊悉平。

    總兵忌其功,不盡上聞,惟賜玺書,錫三品服。

    處民謂未足酬右也,立生祠祀之。

     王鎬字子京,和州人。

    幼警敏,弱冠以禮經領永樂甲午鄉薦,授戶部主事,擢本部員外郎。

    明年,丁父憂,哀毀逾禮,有芝二本生于墓,人稱孝感所緻。

    服除,補前職。

    未幾,以疾乞歸。

    家居嚴肅,以耕讀教子孫。

    子玺,登正統戊辰進士。

     曹斌字籲臣,和州人,永樂己亥貢士,任四川道監察禦史。

    性剛方,居官清介,直聲著于朝野。

     潘子安和州人,寓沔陽州。

    工詩詞,有海天吟嘯集。

    官夔州府同知。

     王敩字子學,含山人。

    永樂初,由楷書授推官,擢判東昌府。

    所至以廉謹稱,鞫獄多平反。

    曆官三十年,家無餘資。

     李隆字彥平,年十五,嗣封襄城伯,雄偉有将略,數從北征,出奇料敵,成祖器之。

    既遷都,以南京根本地,命隆留守。

    仁宗即位,命鎮山海關。

    未幾,複守南京。

    隆讀書好文,論事侃侃,清慎守法,尤敬禮士大夫。

    在南京十八年,前後賜玺書二百餘。

    及召還,南都,民流涕送。

    之江上。

    正統五年,入總禁軍。

    十一年,巡大同邊,賜寶刀一,申饬戒備,内外凜凜,訖還,不戮一人。

    明年卒。

    子珍嗣,殁于土木,贈侯,谥悼僖。

    無子,弟瑾嗣。

     馬諒字子諒,和州人。

    宣德癸醜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曆官應天府尹、戶部侍郎。

    諒深沈穎敏,才識絕人。

    正統間,為山東布政使左參議。

    始至,巡行郡邑,訪庶政得失,察百司賢否。

    時降虜安置山東者,欲乘機為亂,諒集衆谕之,衆鹹帖服。

    民有惑于後妻,欲置子于法,諒谕父母曰:爾子兇德,乃吾屬教令之失,非爾之罪。

    父母感悟,請釋還為孝子。

    疑獄久不決者,一訊即服,于負冤者尤為辨雪。

    尹應天,專務德化,大獄率多平反。

    及參總國計,屢多建白。

    上撫安軍民五事、恤氏十三事、便民九事,皆切時務,上多嘉納。

    然以忤權貴,九載亞卿不遷,緻仕歸,年甫五十八。

    家居二十年,杜門不預時事。

    會州守惟講義理,談治道,終日不倦,詩酒自娛。

    年七十八卒,有司以聞,遣官谕祭于家,特旨工部營缽。

     薛良字允良,和州人。

    景泰初知獲嘉縣,持己清謹,禦下嚴明。

    以憂去。

    天順改元,複知固始,多惠政。

    以秩滿去,民詣阙奏留,晉六品俸,仍掌縣事。

    成化初,以憂去。

    今二縣俱建名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