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曆陽陳廷桂子犀纂輯
職官二
宋
趙師嵓嘉定三年為和州觀察使,有惠政。
周興裔和州觀察使。
陸萬友靈邱人。
讨南唐,造舟于采石矶以濟師,命萬友守之。
江南平,為和州防禦使。
楚國公守巽和州防禦使、會稽郡公叔韶邪州防禦使。
張敦禮驸馬都尉、和州防禦使鄭蕃和州防禦使。
張公裕和州防禦使。
馬擴和州防禦使。
建炎二年,奔真定五馬山砦,聚兵得皇弟信王榛于民間,奉之總制諸砦。
牛臯和州防禦何折可适和州防禦肩孝宗皇帝潛邸時,為和州防禦使。
恩平郡王璩和州防禦使楊從義和州防禦使。
吳王颢和州防禦使趙伯骕和州防禦使姜特立。
甯宗受禅,遷邪州防禦使。
周虎先知和州,後為和州防禦使。
信安郡王希錧,慶元二年進士。
和州防禦使程芾和州防禦使。
楊文和州防禦使。
孫虎臣和州防禦複。
張世傑和州防禦不。
劉師勇和州防禦便吉甫和州防禦使。
趙密和州團練防禦使。
夏侯溥和州防禦判官。
劉師道雍熙進土。
和州防禦推官崔公度。
歐陽修得其所作感山賦示韓琦,琦上之。
英宗授邪州防禦推官。
徐積和州防禦推官。
循國公承慶和州團練使。
陳文??,洪進子,領和州團練使。
郭元邁,吳人。
和州團練使副魏行可使金,不肯髡發換官,卒于金。
歐陽和州團練副使。
劉翰雍熙初以戶部郎中授和州團練副使。
戚綸和州團練副使。
盛度乾興初貶和州團練副使。
李師中字誠之,楚邱人。
呂惠卿誣為罔上,貶和州團練副使,安置,還右司郎中卒。
張莊和州團練副使。
趙霖,本州人,崇甯二年進士。
建炎四年,兀術破和州,軍士多不降,法圍而出,保嘛湖。
霖間關赴難,命為和州、無為軍鎮撫使兼知和州事。
賀承信和州指揮廋。
宋昌祚和州钤轄。
建炎四年,兀術犯和州,州人推昌祚權領軍事,率衆堅守。
金人圍之數匝,禁軍左指揮使鄭立火,權勇忠憤,其激士卒,晝夜備禦,不少怠。
閱數日,軍士胡廣發弩中兀術左臂,兀木大怒,飛砲雨集,徑登,弩發之,地城立破。
金人入屠其城。
昌祚與權倅唐璟、曆陽令蹇譽、司戶徐兟、縣尉邵元通及立、廣皆以谯樓上軍士多不降,濱圍西出,保麻湖水砦。
推鄉豪趙霖為統領,聞于朝,遂以霖為和州鎮撫使。
昌祚、璟、譽、兟、元通各贈官,錄其子弟。
郭剛和州都統制。
乾道間,奉命築城有功。
姚興,相州人,和州統制。
紹興三十一年,金人渝盟,興隸都統王權麾下。
權怯懦,守廬州。
及金兵渡淮,權遣興拒之,而退保和州。
興與金人遇于尉子橋,金人以鐵騎進,興麾兵力戰,手殺數百人。
權奔仙宗山,嚴兵自衛。
興告急,數不應,統領戴臯帥馬軍引避。
初,李二者,嘗竊權旗幟遺金人,至是金人立權旗幟以誤興,興往奔之,父子俱以焉。
事聞,诏贈容州觀察使,又特官其後三人,即其砦立廟。
既複淮西,又立廟戰所,賜額旌忠。
開禧元年,戶部侍郎趙善堅言:近守邊藩,詢訪故老,姚興以四百騎當金人十萬,自辰至午,戰數十合,援兵不至,竟列于敵。
金人相謂曰:有如姚興者。
十輩,吾屬敢前乎?興忠勇如此,宜超加爵谥。
于是賜谥忠毅。
韋永壽和州統制。
李俦和州守将,降金。
張迪,和州甯淮軍正将。
端平初,随徐敏子赴洛陽軍灚。
以 劉沆知和州,常延信知和州,範純仁知和州。
傅堯俞字欽之,郓州須城人。
治平中知谏院,以争濮議出知和州,絕不言谏官時事。
胡宗愈,晉陵人。
熙甯二年,以谏用李定,出知和州。
留意民事,訟至立決。
劉摯字莘老,東光人。
熙甯四年,以論新法貶,監衡州鹽倉,後徙知和州,有善政。
遊酢字定夫,建州建陽人。
累遷監察禦史,出知和州,民戴之如父母。
卒經含山升城鄉。
呂希道哲宗時知和州。
郭知章哲宗時坐河議,以集賢殿修撰知和州。
吳居厚豫章人。
紹聖初知和州,創将理院,緻醫藥,使病者有歸,多所全活。
後朝廷設坊安濟,大槪如居厚所建雲。
又嘗奏減苛征,罷無名之賦。
張亢知和州,坐失舉,徙筠州。
王欽臣知和州,孫永知和州,杜挺之知和州,知和州。
淩景陽知和州。
曾肇崇甯初,蔡京得政,落職,谪知和州。
鄭居中崇甯中知和州。
蹇周輔知和州。
孫長卿字次公,揚州人。
知和州。
民訴人殺弟,長卿察所言無理,問其赀曰:上等也,家幾人,曰:惟此弟爾。
曰:然則汝殺弟也。
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蔡薿知和州,方有聞知和州。
孫觌知和州。
蔡伸政和進士,知和州。
孫贲知和州。
曾開崇甯進士,知和州。
盧秉知和州和曰呂援知和州。
陸峻始倅和州,繼知和州。
張瑱先為和州通判,廉明有吏幹,時
周興裔和州觀察使。
陸萬友靈邱人。
讨南唐,造舟于采石矶以濟師,命萬友守之。
江南平,為和州防禦使。
楚國公守巽和州防禦使、會稽郡公叔韶邪州防禦使。
張敦禮驸馬都尉、和州防禦使鄭蕃和州防禦使。
張公裕和州防禦使。
馬擴和州防禦使。
建炎二年,奔真定五馬山砦,聚兵得皇弟信王榛于民間,奉之總制諸砦。
牛臯和州防禦何折可适和州防禦肩孝宗皇帝潛邸時,為和州防禦使。
恩平郡王璩和州防禦使楊從義和州防禦使。
吳王颢和州防禦使趙伯骕和州防禦使姜特立。
甯宗受禅,遷邪州防禦使。
周虎先知和州,後為和州防禦使。
信安郡王希錧,慶元二年進士。
和州防禦使程芾和州防禦使。
楊文和州防禦使。
孫虎臣和州防禦複。
張世傑和州防禦不。
劉師勇和州防禦便吉甫和州防禦使。
趙密和州團練防禦使。
夏侯溥和州防禦判官。
劉師道雍熙進土。
和州防禦推官崔公度。
歐陽修得其所作感山賦示韓琦,琦上之。
英宗授邪州防禦推官。
徐積和州防禦推官。
循國公承慶和州團練使。
陳文??,洪進子,領和州團練使。
郭元邁,吳人。
和州團練使副魏行可使金,不肯髡發換官,卒于金。
歐陽和州團練副使。
劉翰雍熙初以戶部郎中授和州團練副使。
戚綸和州團練副使。
盛度乾興初貶和州團練副使。
李師中字誠之,楚邱人。
呂惠卿誣為罔上,貶和州團練副使,安置,還右司郎中卒。
張莊和州團練副使。
趙霖,本州人,崇甯二年進士。
建炎四年,兀術破和州,軍士多不降,法圍而出,保嘛湖。
霖間關赴難,命為和州、無為軍鎮撫使兼知和州事。
賀承信和州指揮廋。
宋昌祚和州钤轄。
建炎四年,兀術犯和州,州人推昌祚權領軍事,率衆堅守。
金人圍之數匝,禁軍左指揮使鄭立火,權勇忠憤,其激士卒,晝夜備禦,不少怠。
閱數日,軍士胡廣發弩中兀術左臂,兀木大怒,飛砲雨集,徑登,弩發之,地城立破。
金人入屠其城。
昌祚與權倅唐璟、曆陽令蹇譽、司戶徐兟、縣尉邵元通及立、廣皆以谯樓上軍士多不降,濱圍西出,保麻湖水砦。
推鄉豪趙霖為統領,聞于朝,遂以霖為和州鎮撫使。
昌祚、璟、譽、兟、元通各贈官,錄其子弟。
郭剛和州都統制。
乾道間,奉命築城有功。
姚興,相州人,和州統制。
紹興三十一年,金人渝盟,興隸都統王權麾下。
權怯懦,守廬州。
及金兵渡淮,權遣興拒之,而退保和州。
興與金人遇于尉子橋,金人以鐵騎進,興麾兵力戰,手殺數百人。
權奔仙宗山,嚴兵自衛。
興告急,數不應,統領戴臯帥馬軍引避。
初,李二者,嘗竊權旗幟遺金人,至是金人立權旗幟以誤興,興往奔之,父子俱以焉。
事聞,诏贈容州觀察使,又特官其後三人,即其砦立廟。
既複淮西,又立廟戰所,賜額旌忠。
開禧元年,戶部侍郎趙善堅言:近守邊藩,詢訪故老,姚興以四百騎當金人十萬,自辰至午,戰數十合,援兵不至,竟列于敵。
金人相謂曰:有如姚興者。
十輩,吾屬敢前乎?興忠勇如此,宜超加爵谥。
于是賜谥忠毅。
韋永壽和州統制。
李俦和州守将,降金。
張迪,和州甯淮軍正将。
端平初,随徐敏子赴洛陽軍灚。
以 劉沆知和州,常延信知和州,範純仁知和州。
傅堯俞字欽之,郓州須城人。
治平中知谏院,以争濮議出知和州,絕不言谏官時事。
胡宗愈,晉陵人。
熙甯二年,以谏用李定,出知和州。
留意民事,訟至立決。
劉摯字莘老,東光人。
熙甯四年,以論新法貶,監衡州鹽倉,後徙知和州,有善政。
遊酢字定夫,建州建陽人。
累遷監察禦史,出知和州,民戴之如父母。
卒經含山升城鄉。
呂希道哲宗時知和州。
郭知章哲宗時坐河議,以集賢殿修撰知和州。
吳居厚豫章人。
紹聖初知和州,創将理院,緻醫藥,使病者有歸,多所全活。
後朝廷設坊安濟,大槪如居厚所建雲。
又嘗奏減苛征,罷無名之賦。
張亢知和州,坐失舉,徙筠州。
王欽臣知和州,孫永知和州,杜挺之知和州,知和州。
淩景陽知和州。
曾肇崇甯初,蔡京得政,落職,谪知和州。
鄭居中崇甯中知和州。
蹇周輔知和州。
孫長卿字次公,揚州人。
知和州。
民訴人殺弟,長卿察所言無理,問其赀曰:上等也,家幾人,曰:惟此弟爾。
曰:然則汝殺弟也。
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蔡薿知和州,方有聞知和州。
孫觌知和州。
蔡伸政和進士,知和州。
孫贲知和州。
曾開崇甯進士,知和州。
盧秉知和州和曰呂援知和州。
陸峻始倅和州,繼知和州。
張瑱先為和州通判,廉明有吏幹,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