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雲:洞深數十裡,漸入漸下。
又雲:一山盡空。
石簾洞,梅山之陽,石嶂插天,層崖飛瀑,噴薄而下,烹而飲之,甘芳襲人。
洞中玲珑嵌空,有逾神設。
本朝王濤尋石簾洞:空山何處水潺湲,尋向層崖境欲仙。
壁上震霆喧夜雨,松間飛練鎖朝煙。
濕衣翠冷全忘暑,繞峽雲深别有天。
澗戶陰陰垂石幕,幽奇端勝谷簾泉。
大江曆陽未縣以前,江水泛濫。
舊圖經雲:漁邱渡為伍員入吳濟渡處。
是昔時江流由今城中而後,乃徙而東也。
滄桑陵谷,今昔殊勢。
以今水道言之,自州南九十裡裕溪河口入州界,與繁昌、當塗、江甯三縣畫疆中分,至州東北四十裡駐馬河,入江浦界,凡一百三十裡。
為灣者一,曰張家灣,為矶者一,曰梁山矶,為河者六,曰裕溪河、牛屯河、姥下河、太陽河、石跋河、駐馬河。
為觜者一,曰針負觜。
中間惟針奂觜最險。
以江中流聚沙成洲,水力中分,激而旁行,直搗北岸,其勢甚猛,擊觸回漩,遂成盤渦。
操舟者稍不戒,每遭覆溺焉。
宋賀鑄遷家曆陽,江行,夜泊黃泥潭口??征篷,回首東城祗眼中。
半夜凫鹥先覺雨,連江葭菼自生風。
青镫解作無眠伴,白酒難招一醉同。
從此相思漸相遠,更憑歸櫂附詩筒。
賀鑄興龍節日渡江寄二友弟,兼示同行:燕庭冠佩拜爐香,九劍紛紛想定場。
江上烹奂猶得信,座中驚鴈巳離行。
澆曆酩酊一樽酒,破睡咿啞兩橹床。
不特賦詩懷二仲,故呈九韻惱支郎。
明王世貞阻風曆陽道中進步咫尺間,一落不複。
上安得勤将軍,為我牽百丈。
橫江在州東南。
古志雲:直江南采石矶,當即今牛屯河。
今所雲橫江,則宋開寶八年轉運使李符所鑿以通漕運者也。
每歲裡人競渡于此。
唐李白橫江詞六首:人道橫江好,侬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棺閣。
海潮南去過浔陽,牛渚西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曆萬裡長。
橫江北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曆殺峭帆人。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予東指海雲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未可行。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鲸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唐杜牧,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橫江裴使君見迎,李、趙二秀才同來,因書四韻,兼寄江南許渾先輩:芳草渡頭微雨時,萬株楊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鴈初浴,梅徑香寒蜂未知。
辭客倚風吟暗淡,便君回馬濕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調,怅望春陰幾首詩。
杜牧題橫江館:孫家兄弟盡龍骧,馳騁功名業帝王。
畢竟江山誰是主,苔矶空屬釣奂郎。
唐許渾酬杜補阙初春雨中舟次橫江,喜裴郎中相迎,見寄:江館維舟為庾公。
暖波微渌雨蒙蒙。
紅橋迤逦春岩下,朱旆聯翩曉樹中。
柳滴圓波生細浪,梅含香豔吐輕風。
郢歌莫問青山吏,奂在深池鳥在籠。
釋惠崇宿橫江館:露館濤驚枕,空庭月伴琴。
宋柯芝橫江橫江一片碧,攜鶴上漁船。
收綸不成下,卻抱釣竿眠。
明王怿江南意,郎居橫江口,妾住橫江上。
生小慣風波,蓮舟喜搖蕩。
蕩舟蓮花灣,花紅照人顔。
舉頭見郎來,低頭隐花間。
花疏不成隐,相見還相哂。
都緣繡思深。
留連夕陽盡。
前浦伴将稀,那能不相違。
抛情明月下,各自櫂歌歸。
明邱濬晚泊橫江:風定帆初落,籬根晚泊晴。
寒潮随月上,秋水共天清。
隔竹見镫影,橫江聞鶴聲。
有懷曆不夢,坐數驿樓更。
明李蓘橫江詞:采菱莫近秋,駕船莫近洲。
秋菱刺傷指,洲淺風難使橫江。
女兒顔如璚,弄花簪柳随,娘生笑撚竿子撇波去。
不聽蘆中孤鴈聲。
明李之世舟次橫江,淩晨發江門,其夕抵東渚,西流下崩湍。
方舟逆相拒。
危樯牽巨纜,十步九回顧。
灘聲怒如雷,雜以蕭騷雨。
遊人終夜歎,大半思鄉土,卻望人頭山。
三朝又三暮。
明王世貞橫江詞四首:越女紅妝隐畫桡,驚波無際雪山搖。
貪趨破鏡西陵約,不怕江風八月潮。
江上檀郎來往頻,婆娑妙舞賽江神。
來時風水随船尾,欲往驚濤好涉旬。
錦纜羅帆翡翠舠,長年催趁午時潮。
江頭楊柳深相恨,折損東風幾萬條。
春江一線日邊開,萬古東流去不回。
聞道海波穿地底,可能還向碛西來。
明李應征橫江日落海雲起,蒼茫倚棹看。
橫江不可渡,秋水正漫漫。
夾岸青山出,孤飛白鹭寒。
當歌有明月,對酒莫辭乾。
明陳翼飛橫江館橫江館外雲,津吏莫東指。
但為放舟行,風波日如此。
明東漢無題嫁來依舅姑,不省堂前路。
自君去桐廬,夢孰橫江渡。
明唐詩橫江曲家住橫江口,年年傷暮春。
落花随水去,不為待歸人。
明梅鼎祚橫江詞八月濤聲殷地來,廣陵東望海門門開,侬家夫壻乘潮去,不及潮能一日回。
明吳時來自我到橫江二首。
自我到橫江,青山對我室。
佳氣隔城來,滿戶團金碧,自我到橫江,不聞江水惡江石良可漱,江水良可濯。
明謝庭玉午日橫江上午日橫江上,扁舟去複還。
綠搖堤畔柳,青抹水邊山。
暮雨消煩暑,斜曛映酒顔。
蓮歌聲裡棹,拟在若邪間。
明戴重橫江五月五日蚤讀離騷經:無哀自流涕,今乃招其魂。
折花臨水祭,忠信衆所疑。
君臣道日替。
九門未可通,九州其何濟。
橫江張水嬉,子女競妖麗。
俗歡移古悲,群狂重吾戾。
但聞??鴂鳴,延望南山霁。
本朝李雯橫江詞:江鳴牛渚矶,浪打三山曲。
何處最傷心,春水平帆綠。
平帆遠落生暮霞,東風自吹桃李花。
思君不見望江閣,夜夜江潮向妾家。
本朝呂潛江望橫江閣外數帆樯,立盡西風鬓欲霜。
隻有鄉心不東去,蚤随煙月上瞿塘。
本朝鄒祗谟橫江詞:單衫小袖藕花天,雙鯉傳書到日邊。
不信石尤風浪惡,今朝吹轉下湖船。
本朝鄧漢儀題橫江館:渡頭風雨暗芙蓉,津吏停桡會此逢。
曆曆雲帆沖鴈鹜,沈沈沙館溷奂龍。
運移典午人皆散,日落春申樹幾重。
極目故鄉東海上,隻今江漢自朝宗。
本朝史夔橫江詞:落日臨滄觀,西風揚子津。
峭帆何處泊,曆殺渡江人。
本朝葉肇梓橫江詞:人道橫江惡,侬道橫江好。
不是浪如山,郎船去巳蚤。
又雲:一山盡空。
石簾洞,梅山之陽,石嶂插天,層崖飛瀑,噴薄而下,烹而飲之,甘芳襲人。
洞中玲珑嵌空,有逾神設。
本朝王濤尋石簾洞:空山何處水潺湲,尋向層崖境欲仙。
壁上震霆喧夜雨,松間飛練鎖朝煙。
濕衣翠冷全忘暑,繞峽雲深别有天。
澗戶陰陰垂石幕,幽奇端勝谷簾泉。
大江曆陽未縣以前,江水泛濫。
舊圖經雲:漁邱渡為伍員入吳濟渡處。
是昔時江流由今城中而後,乃徙而東也。
滄桑陵谷,今昔殊勢。
以今水道言之,自州南九十裡裕溪河口入州界,與繁昌、當塗、江甯三縣畫疆中分,至州東北四十裡駐馬河,入江浦界,凡一百三十裡。
為灣者一,曰張家灣,為矶者一,曰梁山矶,為河者六,曰裕溪河、牛屯河、姥下河、太陽河、石跋河、駐馬河。
為觜者一,曰針負觜。
中間惟針奂觜最險。
以江中流聚沙成洲,水力中分,激而旁行,直搗北岸,其勢甚猛,擊觸回漩,遂成盤渦。
操舟者稍不戒,每遭覆溺焉。
宋賀鑄遷家曆陽,江行,夜泊黃泥潭口??征篷,回首東城祗眼中。
半夜凫鹥先覺雨,連江葭菼自生風。
青镫解作無眠伴,白酒難招一醉同。
從此相思漸相遠,更憑歸櫂附詩筒。
賀鑄興龍節日渡江寄二友弟,兼示同行:燕庭冠佩拜爐香,九劍紛紛想定場。
江上烹奂猶得信,座中驚鴈巳離行。
澆曆酩酊一樽酒,破睡咿啞兩橹床。
不特賦詩懷二仲,故呈九韻惱支郎。
明王世貞阻風曆陽道中進步咫尺間,一落不複。
上安得勤将軍,為我牽百丈。
橫江在州東南。
古志雲:直江南采石矶,當即今牛屯河。
今所雲橫江,則宋開寶八年轉運使李符所鑿以通漕運者也。
每歲裡人競渡于此。
唐李白橫江詞六首:人道橫江好,侬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棺閣。
海潮南去過浔陽,牛渚西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曆萬裡長。
橫江北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曆殺峭帆人。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予東指海雲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未可行。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鲸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唐杜牧,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橫江裴使君見迎,李、趙二秀才同來,因書四韻,兼寄江南許渾先輩:芳草渡頭微雨時,萬株楊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鴈初浴,梅徑香寒蜂未知。
辭客倚風吟暗淡,便君回馬濕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調,怅望春陰幾首詩。
杜牧題橫江館:孫家兄弟盡龍骧,馳騁功名業帝王。
畢竟江山誰是主,苔矶空屬釣奂郎。
唐許渾酬杜補阙初春雨中舟次橫江,喜裴郎中相迎,見寄:江館維舟為庾公。
暖波微渌雨蒙蒙。
紅橋迤逦春岩下,朱旆聯翩曉樹中。
柳滴圓波生細浪,梅含香豔吐輕風。
郢歌莫問青山吏,奂在深池鳥在籠。
釋惠崇宿橫江館:露館濤驚枕,空庭月伴琴。
宋柯芝橫江橫江一片碧,攜鶴上漁船。
收綸不成下,卻抱釣竿眠。
明王怿江南意,郎居橫江口,妾住橫江上。
生小慣風波,蓮舟喜搖蕩。
蕩舟蓮花灣,花紅照人顔。
舉頭見郎來,低頭隐花間。
花疏不成隐,相見還相哂。
都緣繡思深。
留連夕陽盡。
前浦伴将稀,那能不相違。
抛情明月下,各自櫂歌歸。
明邱濬晚泊橫江:風定帆初落,籬根晚泊晴。
寒潮随月上,秋水共天清。
隔竹見镫影,橫江聞鶴聲。
有懷曆不夢,坐數驿樓更。
明李蓘橫江詞:采菱莫近秋,駕船莫近洲。
秋菱刺傷指,洲淺風難使橫江。
女兒顔如璚,弄花簪柳随,娘生笑撚竿子撇波去。
不聽蘆中孤鴈聲。
明李之世舟次橫江,淩晨發江門,其夕抵東渚,西流下崩湍。
方舟逆相拒。
危樯牽巨纜,十步九回顧。
灘聲怒如雷,雜以蕭騷雨。
遊人終夜歎,大半思鄉土,卻望人頭山。
三朝又三暮。
明王世貞橫江詞四首:越女紅妝隐畫桡,驚波無際雪山搖。
貪趨破鏡西陵約,不怕江風八月潮。
江上檀郎來往頻,婆娑妙舞賽江神。
來時風水随船尾,欲往驚濤好涉旬。
錦纜羅帆翡翠舠,長年催趁午時潮。
江頭楊柳深相恨,折損東風幾萬條。
春江一線日邊開,萬古東流去不回。
聞道海波穿地底,可能還向碛西來。
明李應征橫江日落海雲起,蒼茫倚棹看。
橫江不可渡,秋水正漫漫。
夾岸青山出,孤飛白鹭寒。
當歌有明月,對酒莫辭乾。
明陳翼飛橫江館橫江館外雲,津吏莫東指。
但為放舟行,風波日如此。
明東漢無題嫁來依舅姑,不省堂前路。
自君去桐廬,夢孰橫江渡。
明唐詩橫江曲家住橫江口,年年傷暮春。
落花随水去,不為待歸人。
明梅鼎祚橫江詞八月濤聲殷地來,廣陵東望海門門開,侬家夫壻乘潮去,不及潮能一日回。
明吳時來自我到橫江二首。
自我到橫江,青山對我室。
佳氣隔城來,滿戶團金碧,自我到橫江,不聞江水惡江石良可漱,江水良可濯。
明謝庭玉午日橫江上午日橫江上,扁舟去複還。
綠搖堤畔柳,青抹水邊山。
暮雨消煩暑,斜曛映酒顔。
蓮歌聲裡棹,拟在若邪間。
明戴重橫江五月五日蚤讀離騷經:無哀自流涕,今乃招其魂。
折花臨水祭,忠信衆所疑。
君臣道日替。
九門未可通,九州其何濟。
橫江張水嬉,子女競妖麗。
俗歡移古悲,群狂重吾戾。
但聞??鴂鳴,延望南山霁。
本朝李雯橫江詞:江鳴牛渚矶,浪打三山曲。
何處最傷心,春水平帆綠。
平帆遠落生暮霞,東風自吹桃李花。
思君不見望江閣,夜夜江潮向妾家。
本朝呂潛江望橫江閣外數帆樯,立盡西風鬓欲霜。
隻有鄉心不東去,蚤随煙月上瞿塘。
本朝鄒祗谟橫江詞:單衫小袖藕花天,雙鯉傳書到日邊。
不信石尤風浪惡,今朝吹轉下湖船。
本朝鄧漢儀題橫江館:渡頭風雨暗芙蓉,津吏停桡會此逢。
曆曆雲帆沖鴈鹜,沈沈沙館溷奂龍。
運移典午人皆散,日落春申樹幾重。
極目故鄉東海上,隻今江漢自朝宗。
本朝史夔橫江詞:落日臨滄觀,西風揚子津。
峭帆何處泊,曆殺渡江人。
本朝葉肇梓橫江詞:人道橫江惡,侬道橫江好。
不是浪如山,郎船去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