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志卷之九

關燈
士當年策戰馬,村童此日牧耕牛。

    功名恰似隍中鹿,事業真同水上漚。

    攬辔踟蹰己薄暮,不堪回首為傷秋。

     縣尹許仁峰入名宦 憶從束發立程門,寤寐讴思今末谖。

    華國文章邑乘在,活人政事口碑傳。

    笙簧隊裡歌魚藻,冠履階前效駿奔。

    名世大儒真不朽,千秋俎豆慰英魂。

     其二 尋常仕宦盡浮榮,盛德獨留身後名。

    士女提攜觀禮樂,衣冠輻辏蔔犧牲。

    瓣香暗灑千行淚,來享祗憑一念誠。

    回首當年增感慨,依稀記得謦欬聲。

     神波驗雨 為訪龍潭踏綠莎,地連??水近滹沱。

    路斯寶殿知何處,立馬踟蹰發浩歌。

     故老傳聞千尺水,骊龍珠在深潭底。

    光芒中夜燭蒼旻,欲雨層波突兀起。

     清冷碧泉海若通,鬷瓶潤灑太行東。

    老農才見商羊舞,便向潭頭蔔化工。

     滹沱南徙去悠悠,夭矯變化勢難留。

    霹靂一聲乾坤動,蒼茫四海餘荒邱。

     君不見陰陽遞嬗無終始,日月升沉垂至□。

    滄海桑田時變遷,古今人物皆如此。

     縣尹蔣時若内擢 诏書飛下慰勞臣,九載棠陰雨露勻。

    夾道旌旗塵映日,扳轅父老淚沾襟。

    看花驿路憐啼烏,回首鼓城憶故人。

    咫尺彤庭勤獻納,五雲遞見荷新綸。

     其二 行李蕭蕭赴帝京,黃金台畔著賢聲。

    雙凫欲奮朝天翼,片石難書就日情。

    不盡風雲來祖道,無邊雨露待行旌。

    岩廊事業今資始,會向朝陽作鳳鳴。

     李畏岩登笫 望斷曲江數十年,憐君豪邁嫓前賢。

    名高玉筍推佳士,策射金門即上仙。

    宴罷榮分金炬影,歸來身惹禦爐煙。

    陽春一曲真難和,咄咄書空欲問天。

     恭迎封軸三首在永甯作 貤封诏自九天來,萬裡微臣懷抱開。

    三世恩綸何以報,赓揚還藉南山杯。

    束發橫經志顯揚,青雲有路鬓先霜。

    皇恩浩蕩臣心愧,榮及幽潛花草香。

    吾生從廢蓼莪篇,血淚無從達九泉。

    幸賴書香邀曠典,劬勞難報尚凄然。

     登北台 邑人李珖鑅 北台宮殿何巍巍,載酒尋詩叩禅扉。

    兩岸清波浸碧漢,千家煙火映朝晖。

     月明高樹依然是,柳偃長橋半已非。

     暮鼓晨鐘敲幻夢,不知若個悟真機。

     過危渡口 犢車緩辔閱河陰,夾岸青蒼萬木森。

    麥飯當年悲帝子,冰堅千載見天心。

     白雲漠漠連還斷,黃烏飛飛啼又瘖。

    世事滄桑俱是幻,何須此地歎升沉。

     神渚水 山來稱澤國,滹??夾帶流。

    西南二十裡,梨園橫堤頭。

    一泓覺靈氣,蘊結如螭虬。

    雨旸禱辄應,為此下民庥。

     何來忽驚河口決,壬家廬含盡漂折。

    稻糧空飽蛟鲸腹,展轉老稚委溝泬。

    嗷嗷孑遺能幾人,剜肉醫瘡度苦春。

    盻來二麥才成實,梨園舊口又沉淪。

    顆粒漂沒向誰訴,萬姓舍辛河伯怒。

     高原沮洳布種難,低田浻澋水如注。

    可憐萬頃桑麻區,田祖不能相呵護。

    籲嗟乎!昔年神渚為民利,于今神渚為民殃。

    為利為殃奈若何?已溺已饑賴廟堂。

     籲嗟乎!已溺已饑賴廟堂。

     滹沱河 邑人王植 太行西下古虖沱,詭渡當年事若何。

    吾聞巴蜀初開蠶叢道,金牛前驅五丁造。

    又聞鞭石駕海有祖龍,鼋鼍駕梁蛟柱通。

     自古帝王自有真,芒砀三尺曾誅秦。

    水可成冰冰可渡,誰言神道渺難尋。

    君不見,雲台後先擁漢皇,雲龍風虎齊匡襄。

    誰欤亭毒誰會合,坐令汗簡生輝光。

    此事最深測不得,冰才漚性原平常。

     遊北台 長虹依柳岸,水鏡聚秋陰。

    砌古凝苔老,潭空印月深。

     崇階開廠宇,曠眼豁遐心。

    馮吊尋遺迹,冷然鐘磬音。

     與宋子銳臣論正蒙 魯铎久息響,同室猥操戈。

    漢唐狃章句,章句奈誰何。

    累累充棟宇,功偉過亦多。

    濂洛相先後,聖道沛江河。

    中有張夫子,探源共揚波。

    二萬五百言,精力抉虛和。

    方軌行天野,法象任搜羅。

    腐生懷膚末,張喙肆诋诃。

    理鏡明無晦,臆氣自昏呵。

    植也久此憤,心手自蕩摩。

    笃信翻成疑,一字幾延俄。

    繄有中山友,卬須共舟舸。

    得意同拍案,忘形互正訛。

    吾聞此書理,自譬如枯柯。

    充榮誰憑藉,雙丸擲金梭。

    願言勉其實,長此相磋磨。

     完節行時王門宋節婦告終 夫君十七赴玉樓,妾今七十衰已極。

     相别中間五十年,指妾問君應不識。

     霜鬓婆娑扶杖鸠,昔日紅顔今白頭。

     妾顔雖逐秋風改,妾心皎日照荒邱。

     夜雨蕭蕭紡纴聲,是妾斷腸和淚鳴。

     鳴蛩唧啷機絲月,是妾心血寸寸竭。

     椿萱先後歸夜泉,是妾負土自盤旋。

     立繼有兒已成立,是妾丸熊親訓習。

     君不見西山古松枝,霜節不為歲寒移。

     又不見赴海東流水,崎?萬道窮源委。

     茹蘖含辛妾若饴,别來膏泳何曾施。

     與君相見無長物,一縷當年嫁時衣。

     送劉念茲廣文告歸真定劉有齊曰貧樂 苜蓿清齊命酒頻,春風揮塵識天民。

    一堂孝友方為樂,七葉金貂未是貧。

    馬帳談經花隔座,雲亭問字月依人。

    飄然即日歸松徑,不着征途半點塵。

     留别同年王甯文 縣令劉元晖 當年北阙仰雄詞,此日南畿戀别思。

    雅調争傳洞箫賦,不才慚對衮衣詩。

    友龍我欲修鱗甲,聯鳳君多翙羽儀。

    最是金閨通籍好,幾回分手怅臨岐。

     百壽宋泗源崇祀孝弟祠 鹿邑訓導姚肅 □壽高千古,壽域民亦同。

    純孝孚闾宇,棣萼更戎戎。

    冥俗乃熙皞,其人乃淵沖。

    瑩徹秋在水,融洩日在冬。

    □讀還啫飲,可士兼可農。

    灑落風塵外,徜徉山水中。

    □稱上之鳳,或慕人之龍。

    睚眦蒂芥事,度内盡銷融。

    □成不必訪,年已伴赤松。

    ??軒采月旦,九霄雨露濃。

    □本偕百行,明禋罔不崇。

    遂發子孫祥,科第繼後蹤。

    □□雙是俊,郊祁豈獨逢。

    蜀邦和豫省,各垂保障功。

    □由先德,繩蟄正無窮。

     贈颢岩王封君 國朝侍讀江右萬承蒼 晚歲風流孰似君,烏衣子弟總能文。

    青箱世業高門在,白發遺經半席分。

    正禮雙龍方矯角,沙彌千裡又空群。

    庭階樂事非容易,始信琅琊有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