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志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詣明倫堂及鄉約所,親為疏解,多方勸勉,吏民竦然傾聽。
冬餘則分城鄉四路,嚴查保甲,别良反,勤守望,以佐教化所不及,一時稱民安盜息。
催科不任胥役,皆用滾單法,令民自封投納。
二切應派公費,官為備,不以累民,民鹹便之。
永定河工,責各縣采買椿木,動以萬株計,羽檄交馳,民人惶恐莫措。
洪澍極力懇請,僅輸其半。
邑西北數鄉當墓道溝之沖,頻苦昏蟄,乃相度地形,濬其下流,水有所歸,人獲安業。
其築城池,修文廟,尤不惜解橐,捐重赀為經久計,事詳城池、學校,上官知其能,多有委用,無不稱意旨。
如大城縣堤工,地在水中,考成最嚴,人皆憚之。
洪澍慨然日:王事也,何憚勞乎?會暴風水涸,堤工刻期告竣,上官為之色動,紀名錄其功。
蓋事無内外,皆本至誠以行之故也。
加意學校,修義館,擇師訓課,人文蔚焉。
學使者校士時,額外另取八名,充府庠,以賞其盛。
初下車觀風,于童子中,拔王植、宋鋒為首,皆成進士。
癸已分校,北闱解元霍九錫出其門,世皆多其藻鑒。
任人年,行取戶部王事,以精勤著績。
既而出守湖郡,廉儉勤慎,與治澤同。
旋以年老積勞成疾卒。
卒之日,僚屬入視含殓,見其宦箧蕭然,鹹喟然歎其賢澤人。
于其去也,既祀之六賢祠,而湖人亦公請具題。
入湖郡名宦。
初,洪澍之為諸生也,以豪爽幹具推于鄉。
及莅澤,清淨廉謹,不欲多上人。
嘗與學博有郤,學博不勝忿,詣署門,長跪,語無狀,洪澍若不知,亦不置二詞,從之,自退去。
次日,會于公所,學博色赧然,洪澍談笑自如,亦若不知有昨日事者。
人服其量。
曆官所有俸入,皆以置義田,分贍族人,計口分租,俾親疏皆無凍餒,而其家無餘财,自若也。
右邑人永甯令王宗洛撰。
劉璋,山右陽曲人也。
康熙丙子舉人,曆二十有八年,始授澤令,年巳逾耳順矣,谙于世事、民情吏治,間留心久。
既至澤,首除一切鋪摯雜費,為民累者。
内外工役及薪菜值,皆發時價子民。
于是為龍亭修儀仗,示所尊;為民核鬥斛,增設弓步,示所謹。
初,縣志法之邑丁戊之祭牲取足牲戶,祭巳必頒胙,胙類飽,胥役往往筐筥攜歸。
璋曰:經制有定價,吾即以此市牲醴,有神足矣,不以及民。
邑自壬寅來,歲遊饑,數有盜民。
二夜數嘩。
琏立捕盜法,懸賞格,獲一盜子十金,多就獲審草。
竊罪輕者,鑄鐵圈鎖項,令得緝,盜自贖其情。
重者例人獄。
璋知前多越獄弊,令剖長木,穿孔為钿具。
乃合而鍵之,入夜人锢其二足,動作側轉可自便,而卒不得脫。
其制嚴而不猛,欲民不終訟,村置鄉平,二人氣遂老成謹厚者為之重其事,優其人,示所向。
小事令鄉平勸谕,訟多中止。
其斷獄虛公。
嘗有以被盜陷誣良者,前令時獄已具,人免之。
璋為密訪,竟獲真盜,得雪。
有命案缢,似勒者,業以勒上申矣。
旋察其實,即自撿舉曰:何忍諱一時之誤,使愚民酣箠楚也。
任四載,民愛之,皆曰:賢父母哉。
旋以前令虧米谷受累,遂解組。
且留澤,曆正署三官,未去,而劉玄晖來宰是邑。
劉元晖,阗之永安人也。
性聰慧和易,中雍正甲辰進士。
歲巳酉莅澤。
初下車,問舊政,知劉璋賢,曰:官不以升黜為優绌。
前劉吾師也,兄事之,擇其善者仿而行。
其視邑人士若其侪友,視四民之屬若其鄉,鄰,子弟也。
每與神衿接。
問民情、問俗之宜,問政之未當者勤勤懇懇,傾心以示之。
于胥役輩,誨之諄,諄惟恐。
麗吾法,不複得貸。
民有訟者,曲直既判,不以擊斷為威,常以天理、國法、人情反複開示,使刑者皆自知其罪。
将退去,猶誡其後曰:勿複爾法,不可數千也。
人皆愛而化之。
其催科,力行滾嚴法。
初,邑多戶胥、裡書飛灑包收諸弊,元晖深究其由,乃多為催單,令人少而易遍,糧少而易完。
單未出,預完者免催;單既發,先完者合自詣宅門,攺單更遣。
其次民争輸,日到門,故單者如市,朝至而中返,日中至而夕返,民實便之。
署内執其事者甚勞,弗恤也。
民又皆日:賢父母哉。
僅一歲,亦以事解組。
時劉璋尚未得歸也,邑士民時時供其薪米,稱之曰:山西劉公,福建劉公。
久之,乃俱去。
去之日,拜而送之者無算。
有泣者,自前令蔣洪溷後,言賢令者必推二劉,迄今猶追思未巳。
右邑人羅定牧王植撰。
冬餘則分城鄉四路,嚴查保甲,别良反,勤守望,以佐教化所不及,一時稱民安盜息。
催科不任胥役,皆用滾單法,令民自封投納。
二切應派公費,官為備,不以累民,民鹹便之。
永定河工,責各縣采買椿木,動以萬株計,羽檄交馳,民人惶恐莫措。
洪澍極力懇請,僅輸其半。
邑西北數鄉當墓道溝之沖,頻苦昏蟄,乃相度地形,濬其下流,水有所歸,人獲安業。
其築城池,修文廟,尤不惜解橐,捐重赀為經久計,事詳城池、學校,上官知其能,多有委用,無不稱意旨。
如大城縣堤工,地在水中,考成最嚴,人皆憚之。
洪澍慨然日:王事也,何憚勞乎?會暴風水涸,堤工刻期告竣,上官為之色動,紀名錄其功。
蓋事無内外,皆本至誠以行之故也。
加意學校,修義館,擇師訓課,人文蔚焉。
學使者校士時,額外另取八名,充府庠,以賞其盛。
初下車觀風,于童子中,拔王植、宋鋒為首,皆成進士。
癸已分校,北闱解元霍九錫出其門,世皆多其藻鑒。
任人年,行取戶部王事,以精勤著績。
既而出守湖郡,廉儉勤慎,與治澤同。
旋以年老積勞成疾卒。
卒之日,僚屬入視含殓,見其宦箧蕭然,鹹喟然歎其賢澤人。
于其去也,既祀之六賢祠,而湖人亦公請具題。
入湖郡名宦。
初,洪澍之為諸生也,以豪爽幹具推于鄉。
及莅澤,清淨廉謹,不欲多上人。
嘗與學博有郤,學博不勝忿,詣署門,長跪,語無狀,洪澍若不知,亦不置二詞,從之,自退去。
次日,會于公所,學博色赧然,洪澍談笑自如,亦若不知有昨日事者。
人服其量。
曆官所有俸入,皆以置義田,分贍族人,計口分租,俾親疏皆無凍餒,而其家無餘财,自若也。
右邑人永甯令王宗洛撰。
劉璋,山右陽曲人也。
康熙丙子舉人,曆二十有八年,始授澤令,年巳逾耳順矣,谙于世事、民情吏治,間留心久。
既至澤,首除一切鋪摯雜費,為民累者。
内外工役及薪菜值,皆發時價子民。
于是為龍亭修儀仗,示所尊;為民核鬥斛,增設弓步,示所謹。
初,縣志法之邑丁戊之祭牲取足牲戶,祭巳必頒胙,胙類飽,胥役往往筐筥攜歸。
璋曰:經制有定價,吾即以此市牲醴,有神足矣,不以及民。
邑自壬寅來,歲遊饑,數有盜民。
二夜數嘩。
琏立捕盜法,懸賞格,獲一盜子十金,多就獲審草。
竊罪輕者,鑄鐵圈鎖項,令得緝,盜自贖其情。
重者例人獄。
璋知前多越獄弊,令剖長木,穿孔為钿具。
乃合而鍵之,入夜人锢其二足,動作側轉可自便,而卒不得脫。
其制嚴而不猛,欲民不終訟,村置鄉平,二人氣遂老成謹厚者為之重其事,優其人,示所向。
小事令鄉平勸谕,訟多中止。
其斷獄虛公。
嘗有以被盜陷誣良者,前令時獄已具,人免之。
璋為密訪,竟獲真盜,得雪。
有命案缢,似勒者,業以勒上申矣。
旋察其實,即自撿舉曰:何忍諱一時之誤,使愚民酣箠楚也。
任四載,民愛之,皆曰:賢父母哉。
旋以前令虧米谷受累,遂解組。
且留澤,曆正署三官,未去,而劉玄晖來宰是邑。
劉元晖,阗之永安人也。
性聰慧和易,中雍正甲辰進士。
歲巳酉莅澤。
初下車,問舊政,知劉璋賢,曰:官不以升黜為優绌。
前劉吾師也,兄事之,擇其善者仿而行。
其視邑人士若其侪友,視四民之屬若其鄉,鄰,子弟也。
每與神衿接。
問民情、問俗之宜,問政之未當者勤勤懇懇,傾心以示之。
于胥役輩,誨之諄,諄惟恐。
麗吾法,不複得貸。
民有訟者,曲直既判,不以擊斷為威,常以天理、國法、人情反複開示,使刑者皆自知其罪。
将退去,猶誡其後曰:勿複爾法,不可數千也。
人皆愛而化之。
其催科,力行滾嚴法。
初,邑多戶胥、裡書飛灑包收諸弊,元晖深究其由,乃多為催單,令人少而易遍,糧少而易完。
單未出,預完者免催;單既發,先完者合自詣宅門,攺單更遣。
其次民争輸,日到門,故單者如市,朝至而中返,日中至而夕返,民實便之。
署内執其事者甚勞,弗恤也。
民又皆日:賢父母哉。
僅一歲,亦以事解組。
時劉璋尚未得歸也,邑士民時時供其薪米,稱之曰:山西劉公,福建劉公。
久之,乃俱去。
去之日,拜而送之者無算。
有泣者,自前令蔣洪溷後,言賢令者必推二劉,迄今猶追思未巳。
右邑人羅定牧王植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