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志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每歲祭曰,祭官及各官俱朝服集先農壇行禮,祭畢,俱蟒袍補服。
州縣正印官秉耒,佐貳執青箱播種。
行耕時,用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九推九返,農夫終畝。
耕畢,各官率耆老、農夫望阙行禮,勞耆老、農夫。
凡耕耤農具用赤色,牛用黑色,箱用青色。
所種耔種,随其土宜,擇勤慎農夫二人,免其差役,酌給口糧,令看守壇宇,灌漑耤田。
地方官以時查其力作收獲,每年所收米谷及用過粢盛數目,冊報布政司,送部查核。
耕耤曰期,候部頒發。
同曰舉行。
深澤建祠城東一裡許,壇廟耤田如制。
三月,賜宋锵進士出身。
彭啟豐榜。
六年戊申,命直省拔貢六年舉行一次。
深澤貢三人為王允謙,以知縣即用。
七年巳西,深澤蠲免錢糧三千四百兩有奇。
此畿輔殊恩也。
每額征銀三兩内蠲免一錢七分有奇。
自是疊沛恩膏于雍正九年,深澤又免三千兩有奇。
八年庚戌春三月,賜宋鋒進士出身。
周澍榜。
命設約正直月。
先是,雍正二年,頒發聖谕廣訓萬言谕,至是,命各州縣大鄉皆立講約所。
十舉貢生員内,擇老成有學行者三人充約正,複擇樸願謹厚者三四人充直月。
每月朔于約所行禮,宣講上谕外,置着二,德業可勸者為三籍,過矢可規者為一籍,直月掌之。
月終則告于約正,而反于其次。
每月講畢,即于此鄉中有善者,衆推之;有過者,直月糾之。
約正詢其實狀,衆無異詞,乃命直月分别書之。
直月遂讀記善籍三遍,其記過籍呈約正及耆老、裡長默視二遍,皆付直月收之。
歲終則考較其善惡,彙冊報縣,分别勸懲。
有能改過者,許其核實除名幹籍。
深澤如制奉行。
設鄉約五所。
十三年癸醜,賜王瑩中進士出身。
陳倓榜 十二年甲寅,改深澤隸定州。
先是,攺定州為直隸州,隸以曲陽、新樂。
至是,督臣李衛以各州多攺直隸真定府,僅存十縣,題請新樂仍歸真定,攺深澤,與曲陽為州屬。
幹是,學臣吳議請新攺之直隸州并所屬各縣童生,照山東之例,酌減府學舊額,歸于有隸州縣。
深澤系人文最盛之區,請将保定府學文武額内減一名,歸于定州;真定府學文武額内亦以三名歸于定州。
合共二名。
每逢歲科考試,但在州及屬縣内選取,撥入州學。
今按:深、澤密迩定州,改隸甚便,惟深、束二邑之隸保郡,南北界相聯,氣脈通貫。
今深既改隸,則束鹿一邑不免孤懸于外,與保屬各邑不相比接,此亦化日宜議之一事也。
乾隆三年戊午,資河水溢。
田禾廬舍被淹者五十餘鄉。
民饑,奉文赈恤,急赈者三月,溥赈者三月。
次年春,又加赈者一月。
四年已未春修??河堤岸。
發帑三千六百餘金,事詳河防。
五年庚申春,并濬木道溝、官道溝等處水道,日按各附近村莊,分段撥夫,事詳河防。
八年癸亥夏,六月熱災。
是年閏四月,入夏後三月不雨。
六月初亢旱熱甚,時有焦木氣觸人。
初伏數日,人民中暍,即驟斃,日數十人,人惴惴不自保,相近數百裡皆然,亦希有之災也。
後有知其症者,謂舌下有腫核起庖,亟針破出血,塗以炮藥,少許可愈雲。
命府州縣行雩祭禮。
用禦史徐之請也。
每歲孟夏,擇日行常雲禮,為百榖祈膏雨,緻齊三,曰緻奈,于界内山川、風雲雷雨壇,合祀社稷、先農之神。
于祭日五鼓,迎各神位于山川壇内。
祭禮品物三,如祭山川、社稷故事,牲用少牢。
山川三,風雲、雷雨一,社三稷三。
或有亢旱。
先祭界内山川能興雲雨者七曰内,每清晨行香祈禱,七曰不雨,次禱社稷壇,附設城隍神位。
七日不雨,仍祈山川壇如初,無庸如常雩合祀。
凡祈雨,民間仍禁屠宰,而祭必少牢,用昭特設,不得仍用蔬供,以緻簡亵。
其費于耗羨内報銷。
如常雩之日,适值望雨,則另一曰行旱雩禮,未便相混為一。
按本省議旱雩,仿唐開元禮,設嶽鎮、海渎二神于山川雷雨壇,似屬重複,且不在界内,非所應祭,知禮者酌之。
十年乙醜,賜陳天章進士出身。
錢惟誠榜。
十二年丁卯,蠲免直省餞糧。
分省輪免三年而周。
十四年已巳分别旌表節婦之例。
舉報節婦分别節烈奇特者,照例建坊旌表;尋常守節年例相符者,刊名節孝坊,不必概予建坊。
十七年壬申,建義倉。
詳見食貨。
三十年乙亥冬十元月,深澤民蘇勇妻劉邦林妻俱一乳三男。
蘇大興村民妻氏,宋劉北留屯村民妻氏闾時不逾月而事兩見,鹹謂盛世之祥雲。
二十一年丙子,知縣吳國棟創置新街于北城。
詳見碑記。
吳令之政,愛百姓,禮紳士,衆胥役,黜娼賭,周知民情,抑強扶弱,而創開新街,乃其大者。
惜政未成而遽去,後來者遂大變其政。
至戊寅歲,新尹仲周霈為移南關棉花市于新街,民情始慰。
州縣正印官秉耒,佐貳執青箱播種。
行耕時,用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九推九返,農夫終畝。
耕畢,各官率耆老、農夫望阙行禮,勞耆老、農夫。
凡耕耤農具用赤色,牛用黑色,箱用青色。
所種耔種,随其土宜,擇勤慎農夫二人,免其差役,酌給口糧,令看守壇宇,灌漑耤田。
地方官以時查其力作收獲,每年所收米谷及用過粢盛數目,冊報布政司,送部查核。
耕耤曰期,候部頒發。
同曰舉行。
深澤建祠城東一裡許,壇廟耤田如制。
三月,賜宋锵進士出身。
彭啟豐榜。
六年戊申,命直省拔貢六年舉行一次。
深澤貢三人為王允謙,以知縣即用。
七年巳西,深澤蠲免錢糧三千四百兩有奇。
此畿輔殊恩也。
每額征銀三兩内蠲免一錢七分有奇。
自是疊沛恩膏于雍正九年,深澤又免三千兩有奇。
八年庚戌春三月,賜宋鋒進士出身。
周澍榜。
命設約正直月。
先是,雍正二年,頒發聖谕廣訓萬言谕,至是,命各州縣大鄉皆立講約所。
十舉貢生員内,擇老成有學行者三人充約正,複擇樸願謹厚者三四人充直月。
每月朔于約所行禮,宣講上谕外,置着二,德業可勸者為三籍,過矢可規者為一籍,直月掌之。
月終則告于約正,而反于其次。
每月講畢,即于此鄉中有善者,衆推之;有過者,直月糾之。
約正詢其實狀,衆無異詞,乃命直月分别書之。
直月遂讀記善籍三遍,其記過籍呈約正及耆老、裡長默視二遍,皆付直月收之。
歲終則考較其善惡,彙冊報縣,分别勸懲。
有能改過者,許其核實除名幹籍。
深澤如制奉行。
設鄉約五所。
十三年癸醜,賜王瑩中進士出身。
陳倓榜 十二年甲寅,改深澤隸定州。
先是,攺定州為直隸州,隸以曲陽、新樂。
至是,督臣李衛以各州多攺直隸真定府,僅存十縣,題請新樂仍歸真定,攺深澤,與曲陽為州屬。
幹是,學臣吳議請新攺之直隸州并所屬各縣童生,照山東之例,酌減府學舊額,歸于有隸州縣。
深澤系人文最盛之區,請将保定府學文武額内減一名,歸于定州;真定府學文武額内亦以三名歸于定州。
合共二名。
每逢歲科考試,但在州及屬縣内選取,撥入州學。
今按:深、澤密迩定州,改隸甚便,惟深、束二邑之隸保郡,南北界相聯,氣脈通貫。
今深既改隸,則束鹿一邑不免孤懸于外,與保屬各邑不相比接,此亦化日宜議之一事也。
乾隆三年戊午,資河水溢。
田禾廬舍被淹者五十餘鄉。
民饑,奉文赈恤,急赈者三月,溥赈者三月。
次年春,又加赈者一月。
四年已未春修??河堤岸。
發帑三千六百餘金,事詳河防。
五年庚申春,并濬木道溝、官道溝等處水道,日按各附近村莊,分段撥夫,事詳河防。
八年癸亥夏,六月熱災。
是年閏四月,入夏後三月不雨。
六月初亢旱熱甚,時有焦木氣觸人。
初伏數日,人民中暍,即驟斃,日數十人,人惴惴不自保,相近數百裡皆然,亦希有之災也。
後有知其症者,謂舌下有腫核起庖,亟針破出血,塗以炮藥,少許可愈雲。
命府州縣行雩祭禮。
用禦史徐之請也。
每歲孟夏,擇日行常雲禮,為百榖祈膏雨,緻齊三,曰緻奈,于界内山川、風雲雷雨壇,合祀社稷、先農之神。
于祭日五鼓,迎各神位于山川壇内。
祭禮品物三,如祭山川、社稷故事,牲用少牢。
山川三,風雲、雷雨一,社三稷三。
或有亢旱。
先祭界内山川能興雲雨者七曰内,每清晨行香祈禱,七曰不雨,次禱社稷壇,附設城隍神位。
七日不雨,仍祈山川壇如初,無庸如常雩合祀。
凡祈雨,民間仍禁屠宰,而祭必少牢,用昭特設,不得仍用蔬供,以緻簡亵。
其費于耗羨内報銷。
如常雩之日,适值望雨,則另一曰行旱雩禮,未便相混為一。
按本省議旱雩,仿唐開元禮,設嶽鎮、海渎二神于山川雷雨壇,似屬重複,且不在界内,非所應祭,知禮者酌之。
十年乙醜,賜陳天章進士出身。
錢惟誠榜。
十二年丁卯,蠲免直省餞糧。
分省輪免三年而周。
十四年已巳分别旌表節婦之例。
舉報節婦分别節烈奇特者,照例建坊旌表;尋常守節年例相符者,刊名節孝坊,不必概予建坊。
十七年壬申,建義倉。
詳見食貨。
三十年乙亥冬十元月,深澤民蘇勇妻劉邦林妻俱一乳三男。
蘇大興村民妻氏,宋劉北留屯村民妻氏闾時不逾月而事兩見,鹹謂盛世之祥雲。
二十一年丙子,知縣吳國棟創置新街于北城。
詳見碑記。
吳令之政,愛百姓,禮紳士,衆胥役,黜娼賭,周知民情,抑強扶弱,而創開新街,乃其大者。
惜政未成而遽去,後來者遂大變其政。
至戊寅歲,新尹仲周霈為移南關棉花市于新街,民情始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