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略譯文
關燈
小
中
大
估計其糧食的多少,判斷其兵力的強弱,調查其天候與地形情況,尋找其薄弱環節。
所以,國家沒有戰争而運送糧食的,說明其國勢空虛。
百姓面黃肌瘦的,說明其民衆貧窮。
從千裡之外運糧,百姓就會饑餓。
臨時砍柴做飯,軍隊便無隔宿之飽。
千裡之外運糧,說明國家缺一年之糧。
二千裡之外運糧,說明國家缺兩年之糧。
三千裡之外運糧,說明國家缺三年之糧。
這正是國勢空虛的表現。
國勢空虛,百姓就會貧窮。
百姓貧窮,上下就不會親睦。
敵人從外面進攻,百姓在内部生變,國家就必然崩潰。
《軍谶》上說:君主暴虐無道,官吏便會苛切誅求。
橫征暴斂,濫用酷刑,老百姓便會起來反抗。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亡國之兆。
《軍谶》上說:内心貪婪而外表廉潔,以欺騙的手段獵取好的名聲,盜用朝廷的爵祿以行私惠,使上上下下都認不清真相,僞為謙恭而外示正直,以此騙取高官,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竊國之始。
《軍谶》上說:官吏結黨營私,各自引進親信,網羅奸邪之徒,壓制仁人賢士,背棄公道,謀取私利,同僚之間,攻讦不已,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亂之源。
《軍谶》上說:強宗大族,相聚為奸,雖然沒有國家授予的官職,卻十分顯赫,威風所至,無人不懼,彼此勾結,如同葛藤盤根錯節一樣,私布小恩小惠,侵奪朝廷大權,欺壓窮苦百姓,國内怨聲載道,騷動不安,群臣卻隐蔽實情不敢直言,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亂之根。
《軍谶》上說:世世代代,為奸作惡,侵蝕天子的權威,一舉一動,皆為自己謀取私利,歪曲文法,連高高在上的君主都受到了威脅,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國之奸賊。
《軍谶》上說:官多民少,尊卑不分,以強淩弱,無力禁止,連君子也受到牽連,這樣,國家必定要蒙受其難。
《軍谶》上說:喜愛好人而不任用,厭惡壞人而不貶斥,有才有德的人被迫隐退,品行惡劣的人卻當權執政,這樣,國家必定要蒙受其害。
《軍谶》上說:宗室勢力強大,互相勾結,竊居要位,欺下犯上,時間久了,勢力将越來越大,而君主又不忍心鏟除,這樣,國家必定要遭到敗壞。
《軍谶》上說:奸佞之徒當權,全軍上下都會憤憤不平。
他們依仗權勢,炫耀自己,一舉一動,辄違衆意。
他們進退毫無原則,隻知附和讨好君主。
他們剛愎自用,誇功自傲。
他們诽謗有德之士,誣陷有功之臣。
他們沒有善惡标準,隻求符合自己的心意。
他們積壓政務,使上令不能下達。
他們造作苛政,變亂古制,更易常法。
君主好用這種奸佞,必定會遭受禍害。
《軍谶》上說:奸雄互相标榜,蒙蔽君主的眼睛,使其是非不分。
诽謗與吹捧同時興起,堵塞君主的耳朵,使其善惡難辨。
各自庇護自己的親信,使君主失去忠臣。
因此,君主能明察詭異之言,才能看出禍亂的萌芽。
君主聘用儒士賢才,奸雄便會遠遁。
君主重用故舊蓍老之臣,政事才能井井有條。
君主征召山林隐士,才能得到有真才實學的賢士。
君主謀事能傾聽黎民百姓的意見,才能建立可以書諸竹帛的功業。
君主不失去民心,他的德澤便可以洋溢天下。
注釋 含氣之類:指人。
是人各得其宜。
《軍谶》:古代兵書。
八極:八方極遠的地方。
九夷:《後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 守微:守,遵守,奉行;微,精妙之理。
原之:恢複原狀,指平反昭雪。
綏:安撫。
攜:離。
祖祖:尊崇祖先。
下下:愛護民衆。
亂将:亂,指沒有法度。
亂将是治軍沒有法度的将領。
恕:推己及人的意思。
負薪:背柴草,指卑賤的人。
内顧:思念妻妾。
怒:這裡把怒作為将帥所用的一種手段來看待。
易:改變。
樵蘇:打柴割草。
爨,炊。
宿飽,謂晚餐吃得多,至第二天早晨仍感到飽。
急刻:嚴峻苛刻。
枉:不正,邪惡。
讪:毀謗,譏刺。
強宗:封建社會中的豪門,有權勢之家。
葛藟:蔓生植物名,葡萄科,又名千穗藟。
以其似葛,故名葛藟。
縣官:這裡指天子。
強弱相虜:虜,擄掠,即搶劫人和财務。
此舉句法承上句用“相”,實際上強者能掠奪弱者,弱者不能掠奪強者。
枝葉:比喻同宗旁支。
比周:結黨營私。
卑賤陵貴:卑賤,這裡指皇室的旁支;貴,指皇室。
訟:責備。
引威自與:故作威風之意。
取容:曲從讨好,取悅于人。
伐功:誇耀自己的功勞。
舊齒:有德望的老人。
岩穴:指隐士。
所以,國家沒有戰争而運送糧食的,說明其國勢空虛。
百姓面黃肌瘦的,說明其民衆貧窮。
從千裡之外運糧,百姓就會饑餓。
臨時砍柴做飯,軍隊便無隔宿之飽。
千裡之外運糧,說明國家缺一年之糧。
二千裡之外運糧,說明國家缺兩年之糧。
三千裡之外運糧,說明國家缺三年之糧。
這正是國勢空虛的表現。
國勢空虛,百姓就會貧窮。
百姓貧窮,上下就不會親睦。
敵人從外面進攻,百姓在内部生變,國家就必然崩潰。
《軍谶》上說:君主暴虐無道,官吏便會苛切誅求。
橫征暴斂,濫用酷刑,老百姓便會起來反抗。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亡國之兆。
《軍谶》上說:内心貪婪而外表廉潔,以欺騙的手段獵取好的名聲,盜用朝廷的爵祿以行私惠,使上上下下都認不清真相,僞為謙恭而外示正直,以此騙取高官,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竊國之始。
《軍谶》上說:官吏結黨營私,各自引進親信,網羅奸邪之徒,壓制仁人賢士,背棄公道,謀取私利,同僚之間,攻讦不已,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亂之源。
《軍谶》上說:強宗大族,相聚為奸,雖然沒有國家授予的官職,卻十分顯赫,威風所至,無人不懼,彼此勾結,如同葛藤盤根錯節一樣,私布小恩小惠,侵奪朝廷大權,欺壓窮苦百姓,國内怨聲載道,騷動不安,群臣卻隐蔽實情不敢直言,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亂之根。
《軍谶》上說:世世代代,為奸作惡,侵蝕天子的權威,一舉一動,皆為自己謀取私利,歪曲文法,連高高在上的君主都受到了威脅,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國之奸賊。
《軍谶》上說:官多民少,尊卑不分,以強淩弱,無力禁止,連君子也受到牽連,這樣,國家必定要蒙受其難。
《軍谶》上說:喜愛好人而不任用,厭惡壞人而不貶斥,有才有德的人被迫隐退,品行惡劣的人卻當權執政,這樣,國家必定要蒙受其害。
《軍谶》上說:宗室勢力強大,互相勾結,竊居要位,欺下犯上,時間久了,勢力将越來越大,而君主又不忍心鏟除,這樣,國家必定要遭到敗壞。
《軍谶》上說:奸佞之徒當權,全軍上下都會憤憤不平。
他們依仗權勢,炫耀自己,一舉一動,辄違衆意。
他們進退毫無原則,隻知附和讨好君主。
他們剛愎自用,誇功自傲。
他們诽謗有德之士,誣陷有功之臣。
他們沒有善惡标準,隻求符合自己的心意。
他們積壓政務,使上令不能下達。
他們造作苛政,變亂古制,更易常法。
君主好用這種奸佞,必定會遭受禍害。
《軍谶》上說:奸雄互相标榜,蒙蔽君主的眼睛,使其是非不分。
诽謗與吹捧同時興起,堵塞君主的耳朵,使其善惡難辨。
各自庇護自己的親信,使君主失去忠臣。
因此,君主能明察詭異之言,才能看出禍亂的萌芽。
君主聘用儒士賢才,奸雄便會遠遁。
君主重用故舊蓍老之臣,政事才能井井有條。
君主征召山林隐士,才能得到有真才實學的賢士。
君主謀事能傾聽黎民百姓的意見,才能建立可以書諸竹帛的功業。
君主不失去民心,他的德澤便可以洋溢天下。
注釋 含氣之類:指人。
是人各得其宜。
《軍谶》:古代兵書。
八極:八方極遠的地方。
九夷:《後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 守微:守,遵守,奉行;微,精妙之理。
原之:恢複原狀,指平反昭雪。
綏:安撫。
攜:離。
祖祖:尊崇祖先。
下下:愛護民衆。
亂将:亂,指沒有法度。
亂将是治軍沒有法度的将領。
恕:推己及人的意思。
負薪:背柴草,指卑賤的人。
内顧:思念妻妾。
怒:這裡把怒作為将帥所用的一種手段來看待。
易:改變。
樵蘇:打柴割草。
爨,炊。
宿飽,謂晚餐吃得多,至第二天早晨仍感到飽。
急刻:嚴峻苛刻。
枉:不正,邪惡。
讪:毀謗,譏刺。
強宗:封建社會中的豪門,有權勢之家。
葛藟:蔓生植物名,葡萄科,又名千穗藟。
以其似葛,故名葛藟。
縣官:這裡指天子。
強弱相虜:虜,擄掠,即搶劫人和财務。
此舉句法承上句用“相”,實際上強者能掠奪弱者,弱者不能掠奪強者。
枝葉:比喻同宗旁支。
比周:結黨營私。
卑賤陵貴:卑賤,這裡指皇室的旁支;貴,指皇室。
訟:責備。
引威自與:故作威風之意。
取容:曲從讨好,取悅于人。
伐功:誇耀自己的功勞。
舊齒:有德望的老人。
岩穴:指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