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人事一
關燈
小
中
大
”即謂此也。
李士衡為館職,使高麗,一武人為副。
高麗禮币贈遺之物,士衡皆不關意。
一切委于副使。
時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後實已物,以避漏濕。
至海中,遇大風,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
副使倉惶,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揀擇。
約投及半,風息船定。
既而點檢所投,皆副使之物。
士衡所得在船底。
一無所失。
劉美少時善鍛金。
後貴顯,賜與中有上方金銀器,皆刻工名,其間多有美所造者。
又楊景宗微時,常荷畚為丁晉公築第。
後晉公敗,籍沒其家,以第賜景宗。
二人者,方其微賤時,一造上方器,一為宰相築第,安敢自期身飨其用哉。
舊制:天下貢舉人到阙。
悉皆入對,數不下三千人,謂之群見。
遠方士皆未知朝廷儀範,班列紛錯,有司不能繩勒。
見之日,先設禁圍于著位之前,舉人皆拜于禁圍之外,蓋欲限其前列也。
至有更相抱持,以望黼座者。
有司患之,近歳遂止令解頭入見,然尚不減數百人。
嘉祐中。
餘忝在解頭,别為一班,最在前列。
目見班中唯從前一兩行稍應拜起之節,自餘亦終不成班綴而罷,每為閤門之累。
常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齊者,唯有三色,謂舉人、蕃人、駱駝。
兩浙田稅,畝三鬥。
錢氏國除,朝廷遣王方贽均兩浙雜稅,方贽悉令畝出一鬥。
使還,責擅減稅額,方贽以謂:“畝稅一鬥者,天下之通法。
兩浙既已為王民,豈當復循僞國之法?”上從其就,至今畝稅一鬥者,自方贽始。
唯江南、福建猶循舊額,蓋當時無人論列,遂為永式。
方贽尋除右司谏,終于京東轉運使。
有五子:臯、準、覃、鞏、罕。
準之子珪,為宰相;其他亦多顯者。
豈惠民之報欤? 孫之翰,人嘗與一硯,直三十千。
孫曰:“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也?”客曰:“硯以石潤為貴,此石呵之則水流。
”孫曰:“一日呵得一擔水,才直三錢,買此何用?”竟不受。
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
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适有之,贈公數兩,不受。
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
”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
”竟不受。
公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
醫曰:“此垢汗,非疾也。
”進澡豆令公颒面。
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子野生平不茹葷腥,居之甚安。
趙閱道為成都轉運使,出行部内。
唯攜一琴一龜,坐則看龜鼓琴。
嘗過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
逆旅之人不知其使者也,或慢狎之。
公頹然鼓琴不問。
淮南孔旻,隐居笃行,終身不仕,美節甚高。
嘗有竊其園中竹,旻愍其涉水冰寒,為架一小橋渡之。
推此則其愛人可知。
然餘聞之,莊子妻死,鼓盆而歌。
妻死而不辍鼓可也,為其死而鼓之,則不若不鼓之愈也。
猶邴原耕而得金,擲之牆外,不若管甯不視之愈也。
狄青為樞密使,有狄梁公之後,持梁公畫像及告身十餘通,詣青獻之,以謂青之遠祖。
青謝之曰:“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厚有所贈而還之。
比之郭崇韬哭子儀之墓,青所得多矣。
郭進有材略,累有戰功。
嘗刺邢州,今邢州城乃進所築,其厚六丈,至今堅完;铠仗精巧,以至封貯亦有法度。
進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賓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與。
乃設諸工之席于東庑,群子之席于西庑。
人或曰:“諸子安可與工徒齒?”進指諸工日:“此造宅者。
”指諸子曰:“此賣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
”進死,未幾果為他人所有。
今資政殿學土陳彥升宅,乃進舊第東南一隅也。
有一武人,忘其名,志樂閑放,而家甚貧。
忽吟一詩曰:“人生本無累,何必買山錢?”遂投檄去,至今緻仕,尚康甯。
真宗皇帝時,向文簡拜右仆射,麻下日,李昌武為翰林學士,當對。
上謂之曰:“朕自即位以來,未嘗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應甚喜。
”對曰:“臣今自早候對,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門下,今日賀客必多。
卿往觀之,明日卻對來,勿言朕意也。
”昌武候丞相歸,乃往見。
丞相謝客,門闌,俏然已無一人。
昌武與向親,徑入見之。
徐賀曰:“今日聞降麻,士大夫莫不歡慰,朝野相慶。
”公但唯唯。
又曰:“自上即位,未嘗除端揆。
此非常之命,自非勳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復唯唯,終未測其意,又曆陳前世為仆射者勳勞德業之盛,禮命之重,公亦唯唯,卒無一言。
既退,復使人至庖廚中,問“今日有無親戚賓客、飲食宴會?”亦寂無一人,明日再對,上問:“昨日見敏中否?”對曰:“見之。
”“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見對。
上笑日:“向敏中大耐官職。
”向文簡拜仆射年月,未曾考于國史,熙甯中,因見中書題名記: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
然密院題名記:天禧元年二
李士衡為館職,使高麗,一武人為副。
高麗禮币贈遺之物,士衡皆不關意。
一切委于副使。
時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後實已物,以避漏濕。
至海中,遇大風,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
副使倉惶,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揀擇。
約投及半,風息船定。
既而點檢所投,皆副使之物。
士衡所得在船底。
一無所失。
劉美少時善鍛金。
後貴顯,賜與中有上方金銀器,皆刻工名,其間多有美所造者。
又楊景宗微時,常荷畚為丁晉公築第。
後晉公敗,籍沒其家,以第賜景宗。
二人者,方其微賤時,一造上方器,一為宰相築第,安敢自期身飨其用哉。
舊制:天下貢舉人到阙。
悉皆入對,數不下三千人,謂之群見。
遠方士皆未知朝廷儀範,班列紛錯,有司不能繩勒。
見之日,先設禁圍于著位之前,舉人皆拜于禁圍之外,蓋欲限其前列也。
至有更相抱持,以望黼座者。
有司患之,近歳遂止令解頭入見,然尚不減數百人。
嘉祐中。
餘忝在解頭,别為一班,最在前列。
目見班中唯從前一兩行稍應拜起之節,自餘亦終不成班綴而罷,每為閤門之累。
常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齊者,唯有三色,謂舉人、蕃人、駱駝。
兩浙田稅,畝三鬥。
錢氏國除,朝廷遣王方贽均兩浙雜稅,方贽悉令畝出一鬥。
使還,責擅減稅額,方贽以謂:“畝稅一鬥者,天下之通法。
兩浙既已為王民,豈當復循僞國之法?”上從其就,至今畝稅一鬥者,自方贽始。
唯江南、福建猶循舊額,蓋當時無人論列,遂為永式。
方贽尋除右司谏,終于京東轉運使。
有五子:臯、準、覃、鞏、罕。
準之子珪,為宰相;其他亦多顯者。
豈惠民之報欤? 孫之翰,人嘗與一硯,直三十千。
孫曰:“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也?”客曰:“硯以石潤為貴,此石呵之則水流。
”孫曰:“一日呵得一擔水,才直三錢,買此何用?”竟不受。
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
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适有之,贈公數兩,不受。
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
”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
”竟不受。
公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
醫曰:“此垢汗,非疾也。
”進澡豆令公颒面。
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子野生平不茹葷腥,居之甚安。
趙閱道為成都轉運使,出行部内。
唯攜一琴一龜,坐則看龜鼓琴。
嘗過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
逆旅之人不知其使者也,或慢狎之。
公頹然鼓琴不問。
淮南孔旻,隐居笃行,終身不仕,美節甚高。
嘗有竊其園中竹,旻愍其涉水冰寒,為架一小橋渡之。
推此則其愛人可知。
然餘聞之,莊子妻死,鼓盆而歌。
妻死而不辍鼓可也,為其死而鼓之,則不若不鼓之愈也。
猶邴原耕而得金,擲之牆外,不若管甯不視之愈也。
狄青為樞密使,有狄梁公之後,持梁公畫像及告身十餘通,詣青獻之,以謂青之遠祖。
青謝之曰:“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厚有所贈而還之。
比之郭崇韬哭子儀之墓,青所得多矣。
郭進有材略,累有戰功。
嘗刺邢州,今邢州城乃進所築,其厚六丈,至今堅完;铠仗精巧,以至封貯亦有法度。
進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賓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與。
乃設諸工之席于東庑,群子之席于西庑。
人或曰:“諸子安可與工徒齒?”進指諸工日:“此造宅者。
”指諸子曰:“此賣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
”進死,未幾果為他人所有。
今資政殿學土陳彥升宅,乃進舊第東南一隅也。
有一武人,忘其名,志樂閑放,而家甚貧。
忽吟一詩曰:“人生本無累,何必買山錢?”遂投檄去,至今緻仕,尚康甯。
真宗皇帝時,向文簡拜右仆射,麻下日,李昌武為翰林學士,當對。
上謂之曰:“朕自即位以來,未嘗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應甚喜。
”對曰:“臣今自早候對,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門下,今日賀客必多。
卿往觀之,明日卻對來,勿言朕意也。
”昌武候丞相歸,乃往見。
丞相謝客,門闌,俏然已無一人。
昌武與向親,徑入見之。
徐賀曰:“今日聞降麻,士大夫莫不歡慰,朝野相慶。
”公但唯唯。
又曰:“自上即位,未嘗除端揆。
此非常之命,自非勳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復唯唯,終未測其意,又曆陳前世為仆射者勳勞德業之盛,禮命之重,公亦唯唯,卒無一言。
既退,復使人至庖廚中,問“今日有無親戚賓客、飲食宴會?”亦寂無一人,明日再對,上問:“昨日見敏中否?”對曰:“見之。
”“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見對。
上笑日:“向敏中大耐官職。
”向文簡拜仆射年月,未曾考于國史,熙甯中,因見中書題名記: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
然密院題名記:天禧元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