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工部侍郎進對奏人主學問之要理宗曰卿先卿中庸序言之甚詳因奏閔損以下九人並封一字公爵獨曾參封郕侯乞與並封楊雄王雱乞去其像國家有程頥程顥張載得孔孟以來不傳之緒若使之從祀廟庭斯文幸甚又言先臣四書印本所在不同理宗回顧宣諭曰卿先卿四書註解有補治道朕讀之不釋手恨不與之同時除吏部右侍郎紹定三年乞外除朝議大夫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明年改煥章閣待制知袁州奉祠卒贈銀青光祿大夫
奉直朱子明先生鑑
朱鑑字子明文公嫡長孫也蔭補迪功郎累遷奉直大夫湖廣總領寶慶間隨季父在遷居建安之紫霞州建文公祠于所居左子孫入建安自鑑始
侍郎朱深源先生浚
朱浚字深源鑑之子少負奇節以進士累官兩浙轉運使兼吏部侍郎尚理宗公主元兵入建寧王積翁棄城遁浚與公主入福州誓與知府王綱中死守迨元阿剌罕侵福安剛中以城降浚與公主仰天大哭曰君帝室王姬吾大儒世胄義不可辱遂飲藥死贈朝散大夫孫林字文茂深源長子彬字均之深源次子皆進士(紫陽書院志 閩書)
山長朱泳道先生沂
朱沂字泳道文公曾孫累薦遺逸不起與謝枋得遊枋得稱其論古今人物髙下國家興廢善類仕止久速之故脫盡華葉獨存根株文公之後世濟其美者泳道一人耳晚歳授考亭書院山長
知事朱先生彬
朱彬文公四世孫讀書有文克紹家學士子從遊者甚衆至正間為延平路知事
判官朱文魯先生泗
朱泗字文魯建安人文公八世孫除夀州判官改徐州值歳饑白督運留京運以賑民民有被誣殺人者亷得真殺人者釋之言當道以黃幹蔡沉劉爚真徳秀配文公祠為請於朝得行
劉先生文伯
劉文伯建陽人從韋齋先生遊搆一室榜曰清軒讀書徜徉與客論文其間悠然不知日之夕也劉屏山寄詩有中郎言語妙天下得非遊世厭營營其稱許如此
監廟謝綽中先生譽(子東卿)
謝譽字綽中政和人朱韋齋尉政和時以公事行鄉落間聞田舍中有誦書聲屬耳頗異亟下車入其舍則一少年書生方對案危坐吟誦自若韋齋前揖問讀何書起對曰儀禮也是時士方專治王氏學非三經字說老莊之書不讀而其業乃如此韋齋奇之與語酬應敏給使出其文詞氣亦不凡問其姓名大喜與歸日授以經史百家之言而勉其所未至未幾記誦益廣文字益工韋齋益歎重之中紹興二年進士調泰寧主簿歸領祠官年四十六卒韋齋深惜後文公朱子為撰文集序稱君性耿介與世俗多不合居家極孝友既得官盡以先疇奉其兄娶妻得田自隨一旦亦舉而歸之還自泰寧自以不能隨俗俯仰慨然願領祠就閒秩以便親養然君之所以自許與先君子所以期君者葢未嘗不以經綸之業為言也則其志豈自以為止於此而已哉君沒之年先君子亦棄諸孤後四十三年(考係淳熈乙巳)而君之子東卿乃以君之遺文一篇過某於武夷精舍某讀其書得其志既歎君之不幸又念先君子之門人賔客如君者蓋無幾人今亦無復存者相與太息流涕既而東卿請序其文遂書其本末如此
光祿鄭義齋先生乾道(尤溪志作鄭安道)
鄭乾道號義齋尤溪人熈寧六年進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歴著治績而文名尤見重於韋齋因相與友善時共講學假館以處韋齋為南溪書院其賀韋齋舉男詩載南溪志
進士莊徳燦先生光
莊光字徳燦尤溪人建炎二年進士筮仕州幕矢志節介直道不容遂緻政歸與韋齋同講學韋齋稱其識明志高傑然自拔於流俗從父誼諶訢皆登進士(尤溪志 閩書)
進士盧定之先生安邦
盧安邦字定之尤溪人宣和辛醜進士少穎異書一再讀即成誦博學攻古文辭與尉朱喬年友善官曹郎為時所重(尤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