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備
關燈
小
中
大
到關雲長放行生還。
曹操這次大敗,就在于布陣之時,沒有像孫膑所說的那樣,既有前鋒又有後衛,進可攻,退可守,曹操隻考慮進攻有利,沒想到萬一失敗時如何防衛自保,結果吃了大虧。
所以說,孫膑這裡不厭其煩地講述布陣的要點,很有道理。
用兵布陣必須謀劃周全,部署周密,方可保證萬無一失。
孫膑對兵勢的講述十分高妙,他借發射弓箭的道理,說明用兵出擊,既要隐蔽突然,出其不意,又要快速勇猛,在敵人還沒有明白時就給予緻命的打擊,這番比喻論述,形象透徹。
說到兵勢,有這樣一個事例很能說明問題。
當李世民統兵征讨王世充時,唐軍剛到青城宮,還沒有築好營壘,王世充已帶領兩萬精兵,在谷水岸邊據險列陣。
唐軍兵将見敵軍陣勢嚴謹,軍兵強壯,都有畏懼之心。
李世民登高觀望後,對諸将說道:“賊軍已經勢窮了,他們所有軍兵前來,是想拼死一戰,僥幸取勝。
我軍隻要這一仗打敗了王世充,他就再也不敢出戰了。
”李世民随即命屈突通帶領五千步兵,渡過谷水去向敵軍挑戰,并吩咐他一交鋒就縱煙為号。
前鋒走後,李世民命令衆将士披好铠甲随時準備出擊。
不久,對岸青煙一縷,飛入雲霄,李世民立即飛身上馬,當先向敵陣沖去。
衆将士緊緊跟随,踴躍渡河,前去和屈突通帶領的軍兵會合攻敵。
李世民要探知敵陣厚薄,獨自帶領幾十名兵将,冒險催馬突入敵陣,從陣前殺向陣後,所向披靡,直殺到河堤,又殺了回來。
這時,唐軍已是人自為戰,相互不能照顧,李世民和随行兵将失去聯絡,身邊隻有邱行恭一人相随。
王世充部下有數騎軍兵追趕,用強弓射李世民,李世民沒有中箭,可是坐下戰馬卻中了敵箭,險些跌倒。
李世民及時發現,躍下馬來。
邱行恭慌忙回轉馬來,用手接箭,随接随射,箭無虛發,接連射死數名敵人,敵兵不敢再追。
邱行恭把馬讓給李世民,自己手執長刀,在馬前高呼開路,又砍死幾名敵兵,力保李世民突陣而出,回到唐軍大隊之中。
李世民毫不停歇,督軍繼續奮戰。
王世充不甘示弱,指揮軍兵死戰。
兩軍鼓聲大震,衆将土拼死厮殺,又混戰了三四個時辰,王世充終于支持不住,領兵退去。
李世民領兵追殺,直抵東都城下,把東都四面包圍起來,晝夜不停攻城。
這一仗的勝利全靠李世民身先士卒,英勇沖殺,以大無畏的氣概鼓舞了唐軍将士的士氣,最終唐軍的氣勢壓倒了王世充的軍隊。
這一仗,王世充乓力占優,又據險防守,自以為唐軍匆忙之間必不敢來攻。
可李世民卻揮軍猛攻,浴血奮戰。
兵勢在這一仗中起了決定作用。
從這一仗,我們也可領會到,所謂兵勢,就是一支軍隊的士氣,就是對敵軍的威勢,要戰勝敵軍,必須有壓倒敵軍的氣概,有必勝的信心。
說到用兵機變,我們不能不想到諸葛亮。
當他借來一場浩蕩東風,幫助周瑜火燒曹軍,熊熊烈火燃起時,他早已巧妙地躲過周瑜派出追殺他的人,回到劉備大營。
剛一到達,來不及休息,他立刻派出趙子龍、張飛和關雲長分頭去埋伏等待截手曹操,三将出發前,他不但分派了任務,還一一面授機宜。
曹操好不容易逃出了赤壁,隻帶着在路上遇到的張、徐晃及少量軍兵,向彜陵逃去。
一路飛逃,跑到五更,見後面火光漸遠,才安定一些。
到了烏林西面,曹操往四面一看,便大笑起來。
衆軍正在人困馬乏之際,見曹操大笑,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曹操說:“我不笑别人,隻笑周瑜少謀,諸葛亮缺智。
要是我用兵,先在這裡埋伏一支人馬,那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啊?”曹操話還沒說完,兩邊已響起了震天鼓聲,火光沖天而起。
剛被大火燒過的曹操吓得差點掉下馬來。
隻見一隊人馬突然殺出,一将大叫:“趙子龍奉軍師将令,在這裡等候多時了!”曹操讓徐晃、張去抵擋趙子龍,自己冒煙突火飛逃而去。
趙子龍也不追趕,隻是搶奪旗幟,曹操才得以走脫。
第二天淩晨,下起了傾盆大雨,曹操及跟随他的兵将衣甲全濕了,冒雨行軍,又冷又餓,實在是狼狽不堪。
剛想找地方做飯,李典、許褚保護衆謀士來到。
曹操問清前面去處,決定從南彜陵葫蘆谷口走。
待到達葫蘆谷口,衆人已是饑餓難忍、疲憊已極,馬
曹操這次大敗,就在于布陣之時,沒有像孫膑所說的那樣,既有前鋒又有後衛,進可攻,退可守,曹操隻考慮進攻有利,沒想到萬一失敗時如何防衛自保,結果吃了大虧。
所以說,孫膑這裡不厭其煩地講述布陣的要點,很有道理。
用兵布陣必須謀劃周全,部署周密,方可保證萬無一失。
孫膑對兵勢的講述十分高妙,他借發射弓箭的道理,說明用兵出擊,既要隐蔽突然,出其不意,又要快速勇猛,在敵人還沒有明白時就給予緻命的打擊,這番比喻論述,形象透徹。
說到兵勢,有這樣一個事例很能說明問題。
當李世民統兵征讨王世充時,唐軍剛到青城宮,還沒有築好營壘,王世充已帶領兩萬精兵,在谷水岸邊據險列陣。
唐軍兵将見敵軍陣勢嚴謹,軍兵強壯,都有畏懼之心。
李世民登高觀望後,對諸将說道:“賊軍已經勢窮了,他們所有軍兵前來,是想拼死一戰,僥幸取勝。
我軍隻要這一仗打敗了王世充,他就再也不敢出戰了。
”李世民随即命屈突通帶領五千步兵,渡過谷水去向敵軍挑戰,并吩咐他一交鋒就縱煙為号。
前鋒走後,李世民命令衆将士披好铠甲随時準備出擊。
不久,對岸青煙一縷,飛入雲霄,李世民立即飛身上馬,當先向敵陣沖去。
衆将士緊緊跟随,踴躍渡河,前去和屈突通帶領的軍兵會合攻敵。
李世民要探知敵陣厚薄,獨自帶領幾十名兵将,冒險催馬突入敵陣,從陣前殺向陣後,所向披靡,直殺到河堤,又殺了回來。
這時,唐軍已是人自為戰,相互不能照顧,李世民和随行兵将失去聯絡,身邊隻有邱行恭一人相随。
王世充部下有數騎軍兵追趕,用強弓射李世民,李世民沒有中箭,可是坐下戰馬卻中了敵箭,險些跌倒。
李世民及時發現,躍下馬來。
邱行恭慌忙回轉馬來,用手接箭,随接随射,箭無虛發,接連射死數名敵人,敵兵不敢再追。
邱行恭把馬讓給李世民,自己手執長刀,在馬前高呼開路,又砍死幾名敵兵,力保李世民突陣而出,回到唐軍大隊之中。
李世民毫不停歇,督軍繼續奮戰。
王世充不甘示弱,指揮軍兵死戰。
兩軍鼓聲大震,衆将土拼死厮殺,又混戰了三四個時辰,王世充終于支持不住,領兵退去。
李世民領兵追殺,直抵東都城下,把東都四面包圍起來,晝夜不停攻城。
這一仗的勝利全靠李世民身先士卒,英勇沖殺,以大無畏的氣概鼓舞了唐軍将士的士氣,最終唐軍的氣勢壓倒了王世充的軍隊。
這一仗,王世充乓力占優,又據險防守,自以為唐軍匆忙之間必不敢來攻。
可李世民卻揮軍猛攻,浴血奮戰。
兵勢在這一仗中起了決定作用。
從這一仗,我們也可領會到,所謂兵勢,就是一支軍隊的士氣,就是對敵軍的威勢,要戰勝敵軍,必須有壓倒敵軍的氣概,有必勝的信心。
說到用兵機變,我們不能不想到諸葛亮。
當他借來一場浩蕩東風,幫助周瑜火燒曹軍,熊熊烈火燃起時,他早已巧妙地躲過周瑜派出追殺他的人,回到劉備大營。
剛一到達,來不及休息,他立刻派出趙子龍、張飛和關雲長分頭去埋伏等待截手曹操,三将出發前,他不但分派了任務,還一一面授機宜。
曹操好不容易逃出了赤壁,隻帶着在路上遇到的張、徐晃及少量軍兵,向彜陵逃去。
一路飛逃,跑到五更,見後面火光漸遠,才安定一些。
到了烏林西面,曹操往四面一看,便大笑起來。
衆軍正在人困馬乏之際,見曹操大笑,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曹操說:“我不笑别人,隻笑周瑜少謀,諸葛亮缺智。
要是我用兵,先在這裡埋伏一支人馬,那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啊?”曹操話還沒說完,兩邊已響起了震天鼓聲,火光沖天而起。
剛被大火燒過的曹操吓得差點掉下馬來。
隻見一隊人馬突然殺出,一将大叫:“趙子龍奉軍師将令,在這裡等候多時了!”曹操讓徐晃、張去抵擋趙子龍,自己冒煙突火飛逃而去。
趙子龍也不追趕,隻是搶奪旗幟,曹操才得以走脫。
第二天淩晨,下起了傾盆大雨,曹操及跟随他的兵将衣甲全濕了,冒雨行軍,又冷又餓,實在是狼狽不堪。
剛想找地方做飯,李典、許褚保護衆謀士來到。
曹操問清前面去處,決定從南彜陵葫蘆谷口走。
待到達葫蘆谷口,衆人已是饑餓難忍、疲憊已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