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法集要
關燈
小
中
大
飛揚滿室矣。
○镕膠 魚鳔膠用清白如綿者。
冷水侵一宿令軟。
快斧刴碎。
每膠一兩入巴豆仁五粒,槌碎,與膠和勻。
箬葉褁定,緊系之,煮十數沸。
去箬葉,乗熟入闊口瓶中,急杵極爛無核,和藥汁内,重湯煮化。
若用牛皮膠,當揀黃明煎造得法者(有等煎生者煮不化),剉如指面大片子,臨用先以些水灑潤,候軟,方下藥汁中,重湯煮化。
已上二膠,臨镕之際,用慢火煎,長竹箄不住手攪,候之沫消清澈為度。
煮化得膠清,墨乃不膩,此最緊要。
大法: 每用桐油煙十兩,正月、二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用牛膠四兩半,藥水一十兩。
四月、五月、八月,用牛膠五兩半,藥水九兩半。
六月、七月,用牛膠六兩,藥水九兩。
每松煤一觔,用牛膠四兩或五兩,藥水四時俱用半觔。
春冬宜減膠增水。
仲夏季夏孟秋,宜增膠減水。
濾膠用細絹,綿濾最佳,若布濾,柤腳并下,制墨有病,藥水亦重,絹濾之。
魚鳔膠不可純用。
止可用九分,牛膠一分。
魚鳔若二分,便纒筆難寫。
世俗見坡詩有“魚膠熟萬杵”之句,便謂墨須用魚膠。
癡漢面前難以說夢。
又,貨墨者,無一人肯辯其非。
詐言魚膠良是,由是人信為然。
堪一笑也。
凢使牛膠,必以好牛皮,或做鼓處裁下剰牛皮煎成者,方好。
若熟皮家刮下皮屑煎成者,力淺不可堪用。
膠好方始有力。
可以減觔兩用墨,因膠少煙多,故倍加黒,名為輕膠。
墨色黒且清利于速售,但年逺久藏,慮恐色退。
若造久藏墨,須用桐油,燒煙十兩,陳年牛皮四兩半,陳年魚膠半兩,秦皮蘇木各半兩,煎濃汁,捜和蒸杵制之,歲久愈黒愈堅矣。
予舊時,荊溪吳國良所造牛膠墨,至今五六十年,俨如古墨,何言牛膠之墨不善耶。
世有造熱膠墨者,非膠帶熱下也。
于镕膠之時,傾藥水在内,候膠煮得清熟。
若藥水耗少,更添得所方可,捜煙必上甑蒸透,硬劑杵成,熟劑取出,用力揉軟,才堪丸擀上印,如此造者。
謂之熱膠墨,也有造冷膠墨者,非膠待冷下也。
但以膠投藥水中煮化,不問清濁生熟,傾入煙中團得成劑便上印脫,不蒸不杵,以此,膠力不勻,姿質頓劣,如此造者,謂之冷膠墨也。
凢造膠制墨,宜在正月、二月、十月、十一月,餘月造者,大熱,則造膠不凝,制墨多碎;大寒則造膠凍瘃,制墨斷裂。
小墨尚可,大墨決不可為也。
○用藥 用藥之法,非惟增光、助色、取香而已,意在經久,使膠力不敗,墨色不退,堅如犀石,瑩澤豐腴,膩理可愛。
此古人用藥之妙也。
藥,有損有益,須知其由。
且如緑礬、青黛作敗,麝香、雞子青引濕,榴皮、藤黃減黒,秦皮書,色不脫,烏頭膠力不隳,紫草、蘇木紫、礦銀、朱金箔助色發豔,俗呼豔為雲頭,魚膠增黒,多則膠筆鋒,牛膠多亦然。
又,無雲頭色少黒,魚膠牛膠皆陳久者,好。
有用羣隊香藥,以解膠煤氣者,但欲其香,不知為病,損色且上甑一蒸之後,香氣全無,用之何益。
惟入薔薇露者,其香經久不歇。
其次,則丸擀之時,旋入腦麝。
天氣冷時,隔宿浸藥,暖時當日五更浸藥,皆浸至辰巳間,帶藥入鍋,煎至濃稠,絹濾去柤,矴清逼出,濃腳用之,先以膠烊開,次下研細杏仁攪勻,細絹抆去柤腳,入前淨藥汁内,重湯煮化,捜煙造墨,蔭亁試之,無泛沫,不膩,藥有當研為細末旋和入劑中者,腦麝、朱砂、藤黃、螺青、金箔之類也。
然,欲墨之黒,一須煙淳,二須膠好而減用,三須萬杵不厭。
此不易之法,不可全藉乎藥也。
○捜煙 秤淨煙一觔于白瓷盆。
盆置櫈上,取煮化膠藥汁,乗熱以綿濾下煙之中央,急手捜勻,便入捜如細砂狀,甯亁勿濕,撚作球子,如盆底有煙膠粘定,随即鏟下,撚聚與球子,以布共褁,上甑蒸之,大墨最難捜和,隻宜于軟,硬則燥裂,手劑及有紋墨劑宜半軟。
脫子墨劑宜極軟。
硬則難脫,不美滿。
洗光墨劑,亦宜軟。
貴在揉搙,多則墨無病,當于正月、二月、三月、九月、十月、十一月為之,餘月非宜也。
○蒸劑 用瓦甑或木甑嵌在鍋中,底下水莫近甑,甑底以篾襯滿,取
○镕膠 魚鳔膠用清白如綿者。
冷水侵一宿令軟。
快斧刴碎。
每膠一兩入巴豆仁五粒,槌碎,與膠和勻。
箬葉褁定,緊系之,煮十數沸。
去箬葉,乗熟入闊口瓶中,急杵極爛無核,和藥汁内,重湯煮化。
若用牛皮膠,當揀黃明煎造得法者(有等煎生者煮不化),剉如指面大片子,臨用先以些水灑潤,候軟,方下藥汁中,重湯煮化。
已上二膠,臨镕之際,用慢火煎,長竹箄不住手攪,候之沫消清澈為度。
煮化得膠清,墨乃不膩,此最緊要。
大法: 每用桐油煙十兩,正月、二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用牛膠四兩半,藥水一十兩。
四月、五月、八月,用牛膠五兩半,藥水九兩半。
六月、七月,用牛膠六兩,藥水九兩。
每松煤一觔,用牛膠四兩或五兩,藥水四時俱用半觔。
春冬宜減膠增水。
仲夏季夏孟秋,宜增膠減水。
濾膠用細絹,綿濾最佳,若布濾,柤腳并下,制墨有病,藥水亦重,絹濾之。
魚鳔膠不可純用。
止可用九分,牛膠一分。
魚鳔若二分,便纒筆難寫。
世俗見坡詩有“魚膠熟萬杵”之句,便謂墨須用魚膠。
癡漢面前難以說夢。
又,貨墨者,無一人肯辯其非。
詐言魚膠良是,由是人信為然。
堪一笑也。
凢使牛膠,必以好牛皮,或做鼓處裁下剰牛皮煎成者,方好。
若熟皮家刮下皮屑煎成者,力淺不可堪用。
膠好方始有力。
可以減觔兩用墨,因膠少煙多,故倍加黒,名為輕膠。
墨色黒且清利于速售,但年逺久藏,慮恐色退。
若造久藏墨,須用桐油,燒煙十兩,陳年牛皮四兩半,陳年魚膠半兩,秦皮蘇木各半兩,煎濃汁,捜和蒸杵制之,歲久愈黒愈堅矣。
予舊時,荊溪吳國良所造牛膠墨,至今五六十年,俨如古墨,何言牛膠之墨不善耶。
世有造熱膠墨者,非膠帶熱下也。
于镕膠之時,傾藥水在内,候膠煮得清熟。
若藥水耗少,更添得所方可,捜煙必上甑蒸透,硬劑杵成,熟劑取出,用力揉軟,才堪丸擀上印,如此造者。
謂之熱膠墨,也有造冷膠墨者,非膠待冷下也。
但以膠投藥水中煮化,不問清濁生熟,傾入煙中團得成劑便上印脫,不蒸不杵,以此,膠力不勻,姿質頓劣,如此造者,謂之冷膠墨也。
凢造膠制墨,宜在正月、二月、十月、十一月,餘月造者,大熱,則造膠不凝,制墨多碎;大寒則造膠凍瘃,制墨斷裂。
小墨尚可,大墨決不可為也。
○用藥 用藥之法,非惟增光、助色、取香而已,意在經久,使膠力不敗,墨色不退,堅如犀石,瑩澤豐腴,膩理可愛。
此古人用藥之妙也。
藥,有損有益,須知其由。
且如緑礬、青黛作敗,麝香、雞子青引濕,榴皮、藤黃減黒,秦皮書,色不脫,烏頭膠力不隳,紫草、蘇木紫、礦銀、朱金箔助色發豔,俗呼豔為雲頭,魚膠增黒,多則膠筆鋒,牛膠多亦然。
又,無雲頭色少黒,魚膠牛膠皆陳久者,好。
有用羣隊香藥,以解膠煤氣者,但欲其香,不知為病,損色且上甑一蒸之後,香氣全無,用之何益。
惟入薔薇露者,其香經久不歇。
其次,則丸擀之時,旋入腦麝。
天氣冷時,隔宿浸藥,暖時當日五更浸藥,皆浸至辰巳間,帶藥入鍋,煎至濃稠,絹濾去柤,矴清逼出,濃腳用之,先以膠烊開,次下研細杏仁攪勻,細絹抆去柤腳,入前淨藥汁内,重湯煮化,捜煙造墨,蔭亁試之,無泛沫,不膩,藥有當研為細末旋和入劑中者,腦麝、朱砂、藤黃、螺青、金箔之類也。
然,欲墨之黒,一須煙淳,二須膠好而減用,三須萬杵不厭。
此不易之法,不可全藉乎藥也。
○捜煙 秤淨煙一觔于白瓷盆。
盆置櫈上,取煮化膠藥汁,乗熱以綿濾下煙之中央,急手捜勻,便入捜如細砂狀,甯亁勿濕,撚作球子,如盆底有煙膠粘定,随即鏟下,撚聚與球子,以布共褁,上甑蒸之,大墨最難捜和,隻宜于軟,硬則燥裂,手劑及有紋墨劑宜半軟。
脫子墨劑宜極軟。
硬則難脫,不美滿。
洗光墨劑,亦宜軟。
貴在揉搙,多則墨無病,當于正月、二月、三月、九月、十月、十一月為之,餘月非宜也。
○蒸劑 用瓦甑或木甑嵌在鍋中,底下水莫近甑,甑底以篾襯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