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二 丙編
關燈
小
中
大
不敢邇也 「邇」,稗海本作「逼」。
】絲囊之制,以小鈴十繫之。
按式名曰「鈖錔」,黃金、塗金、白金三等。
外廷之繫,惟白金耳。
侍從庶僚所封,視其官。
蕃官祠宇所封,從其秩。
合而陳之,二十有八等,品位愈高,則物采愈華。
此遊默齋所記本朝之制也,甚詳明。
方士傳 範曄作東漢史,為方士立傳,如左慈之事,妖怪特甚,君子所不道,而乃大書特書之,【大書特書之 「特」,原誤作「恃」,據諸本改。
】何其陋也。
曹子建辨道論曰:「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緻。
甘陵有甘始,廬江有左慈,陽城有郄儉,善辟穀,悉號數百歲。
所以集之魏國者,誠恐此人挾姦宄以欺眾,【誠恐此人挾姦宄以欺眾 曹集銓評卷九辨道論於「此人」下有「之徒」二字。
】行妖惡以惑民,豈復欲觀神仙於瀛洲,求安期於邊海,釋金輅而顧雲輿,棄文驥而求飛龍哉?」子建此論,其識過範曄遠矣。
漢武帝刻意求仙,至以愛女妻方士,可謂顛倒之極。
末年乃忽悔悟曰:「世豈有仙者?節食服藥,差可少病耳。
」此論卻甚確。
近時劉潛夫詩雲:「但聞方士騰空去,不見童男入海回。
無藥能令炎帝在,【無藥能令炎帝在 「在」,陸鈔本作「壽」。
】有人曾哭老聃來。
」 三足記 盧景亮言:「足食足兵而人才足用,則天下不難理矣。
」著論曰三足記。
不談風月 範旂叟為廣西憲,會僚屬小酌,曰:「今日之集,非特不談風月,亦且不論文章,隻說政疵民病。
」眾皆唯唯。
餘從容曰:「若談夫子、孟軻之文章,以澆光風霽月之胸次,則民吾同胞,物吾同與也。
癢痾疾痛,舉切吾身,施之有政,當有本末先後,而民病庶乎有瘳矣。
」旂叟甚喜,不以為忤。
旂叟號西堂先生,開明練達,遇事如破竹。
性剛介,有不可,必達其意而後止。
在廣西歲餘,丐祠歸養親。
發奏牘之日,【發奏牘之日 「奏牘」,原誤作「奏櫝」,據諸本改。
又,下文有誤作「案櫝」者,同改。
】即出臺治,寓僧舍,不請俸給錢。
將漕湖南,總所專人來索錢,在庭咆哮無禮,【咆哮 原誤作「咆哱」,據諸本改。
】命杖而黥之。
既畢,上章自劾,乞歸田裡,總所迄不敢害。
朝廷為頒召命,然竟卒於湖南。
其將卒也,請僚屬入臥內,命吏取案牘來,處榻判結數事。
【處榻判結數事 「處」,諸本作「據」。
】既畢,又曰:「某縣有母訴其子者,此關繫風教,不可不施行。
」命取來,又判訖。
略言及身後事,與僚屬揖別,須臾已逝矣。
其精爽不亂如此。
有對越集百卷行于世,皆其歷任判斷之語也。
近年門生故吏合辭請于朝,特諡清敏。
餘初任為容南法掾,纔數月,偶留帥幕。
旂叟忽袖中出職狀一紙畀餘,餘辭以未書一考,不當受。
旂叟曰:「固也,子亦漫收之,若書一考,而某未以罪去,則可以放散。
不然,亦聊見某具一隻眼耳。
」又曰:「非特不必以詩文相惠,明日亦不必到客位。
」因言近日來諛風可羞,長官招僚屬一杯。
其初招也,則有所謂謝請。
其既畢也,又有所謂謝會。
一杯之酒,兩至客位,【兩至客位 「客位」,原誤作「各位」,據上文「不必到客位」語及諸本改。
】行之者不以為恥,此何等風俗耶!小官不足責,推其原,皆由長官無見識,妄自尊大,遂成此風。
此雖小事,然摧壞小官氣節,關繫卻大。
」 蟹胥 周禮:「庖人共祭祀之好羞。
」鄭康成注雲:好羞,謂四時所謂膳食。
若荊州之(魚差)魚,揚州之蟹胥。
陸德明音釋雲:蟹,醬也。
山谷詩雲:「蟹胥與竹萌,乃不美羊腔。
」【乃不美羊腔 「美」,諸本作「羨」。
】 用兵 或曰,用兵之法,殺人如刈草,【殺人如刈草 「刈草」,原作「殺草」,於義欠妥,據陸鈔本改。
下文「殺草」同改。
】使錢如使水。
餘曰,軍無賞,士不往;軍無財,士不來。
使錢如使水可也,乃若殺人如刈草,則非至論。
夫軍事固以嚴濟,【軍事固以嚴濟 「軍事」,諸本作「軍士」。
】然禮樂慈愛,戰所蓄也。
所以不得已而誅不用命者,蓋一有逗撓亂行,則三軍暴骨矣。
誅一人,所以全千萬人,豈以多殺為能、以嗜殺為貴哉?若如所言,則趙充國、王忠嗣、曹彬反不若白起輩矣。
文章有體 楊東山嘗謂餘曰:「文章各有體,歐陽公所以為一代文章冠冕者,固以其溫純雅正,藹然為仁人之言,粹然為治世之音,然亦以其事事合體故也。
如作詩,便
】絲囊之制,以小鈴十繫之。
按式名曰「鈖錔」,黃金、塗金、白金三等。
外廷之繫,惟白金耳。
侍從庶僚所封,視其官。
蕃官祠宇所封,從其秩。
合而陳之,二十有八等,品位愈高,則物采愈華。
此遊默齋所記本朝之制也,甚詳明。
方士傳 範曄作東漢史,為方士立傳,如左慈之事,妖怪特甚,君子所不道,而乃大書特書之,
】何其陋也。
曹子建辨道論曰:「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緻。
甘陵有甘始,廬江有左慈,陽城有郄儉,善辟穀,悉號數百歲。
所以集之魏國者,誠恐此人挾姦宄以欺眾,
】行妖惡以惑民,豈復欲觀神仙於瀛洲,求安期於邊海,釋金輅而顧雲輿,棄文驥而求飛龍哉?」子建此論,其識過範曄遠矣。
漢武帝刻意求仙,至以愛女妻方士,可謂顛倒之極。
末年乃忽悔悟曰:「世豈有仙者?節食服藥,差可少病耳。
」此論卻甚確。
近時劉潛夫詩雲:「但聞方士騰空去,不見童男入海回。
無藥能令炎帝在,
】有人曾哭老聃來。
」 三足記 盧景亮言:「足食足兵而人才足用,則天下不難理矣。
」著論曰三足記。
不談風月 範旂叟為廣西憲,會僚屬小酌,曰:「今日之集,非特不談風月,亦且不論文章,隻說政疵民病。
」眾皆唯唯。
餘從容曰:「若談夫子、孟軻之文章,以澆光風霽月之胸次,則民吾同胞,物吾同與也。
癢痾疾痛,舉切吾身,施之有政,當有本末先後,而民病庶乎有瘳矣。
」旂叟甚喜,不以為忤。
旂叟號西堂先生,開明練達,遇事如破竹。
性剛介,有不可,必達其意而後止。
在廣西歲餘,丐祠歸養親。
發奏牘之日,
又,下文有誤作「案櫝」者,同改。
】即出臺治,寓僧舍,不請俸給錢。
將漕湖南,總所專人來索錢,在庭咆哮無禮,
】命杖而黥之。
既畢,上章自劾,乞歸田裡,總所迄不敢害。
朝廷為頒召命,然竟卒於湖南。
其將卒也,請僚屬入臥內,命吏取案牘來,處榻判結數事。
】既畢,又曰:「某縣有母訴其子者,此關繫風教,不可不施行。
」命取來,又判訖。
略言及身後事,與僚屬揖別,須臾已逝矣。
其精爽不亂如此。
有對越集百卷行于世,皆其歷任判斷之語也。
近年門生故吏合辭請于朝,特諡清敏。
餘初任為容南法掾,纔數月,偶留帥幕。
旂叟忽袖中出職狀一紙畀餘,餘辭以未書一考,不當受。
旂叟曰:「固也,子亦漫收之,若書一考,而某未以罪去,則可以放散。
不然,亦聊見某具一隻眼耳。
」又曰:「非特不必以詩文相惠,明日亦不必到客位。
」因言近日來諛風可羞,長官招僚屬一杯。
其初招也,則有所謂謝請。
其既畢也,又有所謂謝會。
一杯之酒,兩至客位,
】行之者不以為恥,此何等風俗耶!小官不足責,推其原,皆由長官無見識,妄自尊大,遂成此風。
此雖小事,然摧壞小官氣節,關繫卻大。
」 蟹胥 周禮:「庖人共祭祀之好羞。
」鄭康成注雲:好羞,謂四時所謂膳食。
若荊州之(魚差)魚,揚州之蟹胥。
陸德明音釋雲:蟹,醬也。
山谷詩雲:「蟹胥與竹萌,乃不美羊腔。
」
】 用兵 或曰,用兵之法,殺人如刈草,
下文「殺草」同改。
】使錢如使水。
餘曰,軍無賞,士不往;軍無財,士不來。
使錢如使水可也,乃若殺人如刈草,則非至論。
夫軍事固以嚴濟,
】然禮樂慈愛,戰所蓄也。
所以不得已而誅不用命者,蓋一有逗撓亂行,則三軍暴骨矣。
誅一人,所以全千萬人,豈以多殺為能、以嗜殺為貴哉?若如所言,則趙充國、王忠嗣、曹彬反不若白起輩矣。
文章有體 楊東山嘗謂餘曰:「文章各有體,歐陽公所以為一代文章冠冕者,固以其溫純雅正,藹然為仁人之言,粹然為治世之音,然亦以其事事合體故也。
如作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