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六 乙編

關燈
焉。

    朱文公寄籍溪胡原仲詩雲:「甕牖前頭翠作屏,晚來相對靜儀刑。

    浮雲一任閑舒卷,萬古青山隻麼青。

    」胡五峰見之,以為有體而無用,乃賡之曰:「幽人偏愛青山好,為是青山青不老,山中雲出雨乾坤,洗出一番青更好。

    」文公用杜上句意,五峰用杜下句意,然杜隻是寫物,二公則以喻道。

     善師 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

    琴以不鼓為妙,棋以不著為高。

     子家羈 子家羈不欲昭公與季氏立異,子家羈豈黨季氏者乎?陳平、周勃不與呂氏立異,平、勃豈黨呂氏者乎?狄仁傑不與武氏立異,仁傑豈黨武氏者乎?處事變者,須識此意。

    雖然,夫子三都之墮,王陵庭爭之語,駱賓王舉兵之檄,亦不可少也。

    聲大義者,張膽而明目;定大策者,潛慮而密謀。

     中興賦聯 紹興間,黃公度榜第三人陳脩,【黃公度榜第三人陳脩 原「陳」下有夾注雲:「名上字係光宗廟諱。

    」】福州人,解試「四海想中興之美賦」,第五韻隔對雲:「蔥嶺金堤,不日復廣輪之土;泰山玉牒,何時清封禪之塵。

    」時諸郡試卷多經禦覽,高宗親書此聯於幅紙,黏之殿壁。

    及唱名,玉音雲:「卿便是陳脩?」吟誦此聯,凄然出涕,問卿年幾何,對曰:「臣年七十三。

    」問卿有幾子,對曰:「臣尚未娶。

    」乃詔出內人施氏嫁之,年三十,貲奩甚厚。

    時人戲為之語曰:「新人若問郎年幾,【新人若問郎年幾 「問」,原誤作「門」,據諸本改。

    】五十年前二十三。

    」其年第五人方翥,興化人,解試「中興日月可冀賦」。

    一聯雲:「佇觀僚屬,復光司隸之儀;忍死須臾,鹹泣山東之淚。

    」亦經禦覽,親筆錄記。

    唱名日,特命加一資。

    上恢復初志,隨寓發見,感憤如此,【感憤如此 「感」,原誤作「鹹」,據諸本改。

    】而卒於不遂。

    秦檜之罪,可勝誅乎! 晏先 淳熙間,廬陵有惡少子曰晏先,以殺人減等流嶺南。

    行有日,逢其黨二人於市,晏目之曰:「盍免我乎?」二人不應而去。

    行數日,送徒者節其飲食,有害之之意。

    一夕,止旅舍,二人者忽來,為酒饌饗晏及送徒者,盡夕歌呼,至曉偕行。

    過荒林間,二人以白金一笏擲于地,抽刃言曰:「晏,吾兄弟也,汝能釋使逃,請以此金為謝,不然,不能俱生矣!」送徒者欣然破械縱去,為疑冢道傍而反。

    越三十年,晏自淮駕巨艦來歸,貲貨鉅萬。

    訪二人,皆死矣,妻子方貧,不能自活。

    晏哭祭其墓,盡哀,厚遺其妻子乃去。

    鄭毅夫過朱亥墓詩雲:「高論唐虞儒者事,賣君負國豈勝言。

    憑君莫笑金椎陋,卻是屠沽解報恩。

    」【卻是屠沽解報恩 「屠沽」,原作「申屠」,據諸本改。

    】諒哉! 老馬 韓子:「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焉。

    」杜陵詩雲:「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用此事也。

    東坡代滕達道疏雲:「自念舊臣,譬之老馬,雖筋力已衰,不堪緻遠,而經涉險阻,粗識道路。

    」又用杜詩意。

     師子驄 唐太宗末年,讖家明言女主昌,又明言為武氏,又明言其人已在宮中,乃以疑似殺李君羨,過矣。

    則天當時特一宮嬪,誠無可疑之跡,然史載太宗有駿馬曰「師子驄」,極猛悍,太宗親控馭之,不能馴。

    則天時侍側曰:「惟妾能制之。

    」太宗問其術,對曰:「妾有三物,始則捶以鐵鞭,不服,則擊以鐵撾;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爾。

    」由此觀之,其英烈猛厲之氣,亦自發露,特太宗不之覺耳。

    則天後來駕馭群臣,專用此術。

     無思無為 袁和叔雲:「非木非石,無思無為。

    」楊敬仲深愛其語,【楊敬仲深愛其語 「愛」,原誤作「受」,據諸本改。

    】故銘其墓曰:「和叔之覺,人所未知。

    非木非石,無思無為。

    」蓋以為造極之語也。

    然餘觀蘇潁濱論語解雲:「火必有光,心必有思。

    聖人無思,非無思也。

    外無物,內無我,物我既盡,心全而不亂。

    物至而知可否,可者作,不可者止。

    因其自然,而吾未嘗思,未嘗為,此所謂無思無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