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四 乙編

關燈
十三時,見恆河水與今無異,是汝皮肉雖皺,見精不皺,以明身有老少,而見精常存。

    身有死生,而本性常在也。

    」晁文元嘗問隱者劉海蟾以不死之道,海蟾笑曰:「人何嘗死?而君乃畏之求生乎?所可死者,形爾;不與形俱滅者,固常在也。

    」此理本常理,但異端說得黏皮著骨。

    如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孟子曰:「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伊川曰:「堯舜幾千年,其心至今在。

    」橫渠曰:「物物故能過化,性性故能存神。

    」又曰:「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說得多少混融。

     月下傳杯詩 楊誠齋月下傳杯詩雲:「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領取青天併入來,和月和天都蘸濕。

    天既愛酒自古傳,月不解飲真浪言;舉杯將月一口吞,舉頭見月猶在天。

    老夫大笑問客道:月是一團還兩團?酒入詩腸風火發,月入詩腸冰雪潑。

    一杯未盡詩已成,誦詩向天天亦驚。

    【誦詩向天天亦驚 「誦詩」,原倒作「詩誦」,據諸本並楊萬裡退休集月下傳觴改。

    】焉知萬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團月!」餘年十許歲時,侍家君竹谷老人謁誠齋,親聞誠齋誦此詩。

    且曰:「老夫此作,自謂彷彿李太白。

    」 題貧樂圖 徐思叔題貧樂圖詩首句雲:「迺翁畫灰教兒書,嬌兒赤骭玉雪膚。

    厥妻曝日補破襦,弊筐何有金十奴?」楊伯子和雲:「三間破屋一床書,錦心繡口冰肌膚。

    自紉枯葉作褲襦,此君便是長鬚奴。

    」王才臣和雲:「大兒阻飢頗廢書,小兒忍寒粟生膚。

    婦縱有褌無一襦,不敢緣此相庸奴。

    」三詩皆佳,而後出者尤奇。

     竹 松柏之貫四時,傲雪霜,皆自拱把以至合抱。

    惟竹生長於旬日之間,而幹霄入雲,其挺特堅貞,乃與松柏等。

    此草木靈異之尤者也。

    白樂天、東坡、潁濱與近時劉子翬論竹甚詳,皆未及此。

    杜陵詩雲:「平生憩息地,必種數竿竹。

    」梅聖俞雲:「買山須買泉,種樹須種竹。

    」信哉! 雍公薦士 虞雍公初除樞密,偶至陳丞相應求閣子內,見楊誠齋千慮策,讀一篇,歎曰:「東南乃有此人物!某初除合薦兩人,當以此人為首。

    」應求導誠齋謁雍公,一見握手如舊。

    誠齋曰:「相公且仔細,秀才子口頭言語,豈可便信?」雍公大笑,卒援之登朝。

    誠齋嘗言,士大夫窮達,初不必容心。

    某平生不能開口求薦。

    然薦之改秩者,張魏公也。

    薦之立朝者,虞雍公也。

    二公皆蜀人,皆非有平生雅故。

    雍公有翹館錄,載當世人物甚詳。

     詩興 詩莫尚乎興,聖人言語,亦有專是興者。

    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山梁雌雉,時哉時哉」,無非興也,特不曾檃括協韻爾。

    蓋興者,因物感觸,言在於此,而意寄於彼,玩味乃可識,【玩味乃可識 「玩」,諸本作「義」。

    】非若賦比之直言其事也。

    故興多兼比賦,比賦不兼興,古詩皆然。

    今姑以杜陵詩言之,發潭州雲:「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蓋因飛花語燕,傷人情之薄,言送客留人,止有燕與花耳。

    此賦也,亦興也。

    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則賦而非興矣。

    堂成雲:「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蓋因烏飛燕語,而喜己之攜雛蔔居,其樂與之相似。

    此比也,亦興也。

    若「鴻雁影來聯塞上,【鴻雁影來聯塞上 九家集注杜詩卷三二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之一作「鴻雁影來連峽內」。

    】鶺鴒飛急到沙頭」,則比而非興矣。

     荊公議論 姒者,棸子、膳夫之所寄也。

    太真者,林甫、國忠之所寄也。

    女寵蠱君心,而後憸壬階之以進,依之以安。

    大臣格君之事,必以遠聲色為第一義。

    而謂「不愁宮裏有西施」何哉?範蠡霸越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

    然猶挾西施以行,蠡非悅其色也,蓋懼其復以蠱吳者而蠱越,則越不可保矣。

    於是挾之以行,以絕越之禍基,是蠡雖去越,未嘗忘越也。

    曾謂荊公之見而不及蠡乎?惟管仲之告齊桓公,以豎刁、易牙、開方為不可用,而謂聲色為不害霸,與荊公之論略同。

    其論商鞅曰:「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夫二帝三王之政,何嘗不行,奚獨有取於鞅哉?東坡曰:「商鞅、韓非之刑,非舜之刑,而所以用刑者,則舜之術也。

    」此說猶回護,不如荊公之直截無忌憚。

    其詠昭君曰:「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推此言也,苟心不相知,臣可以叛其君,妻可以棄其夫乎?其視白樂天「黃金何日贖娥眉」之句,真天淵懸絕也。

    ?荊公詩雲:「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