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四 乙編
關燈
小
中
大
養兵
韓魏公曰:「養兵雖非古,然亦自有利處。
議者但謂不如漢、唐調兵於民,獨不見杜甫石壕吏一篇,調兵於民,其弊乃如此。
後世既收拾強悍無賴者,養之以為兵,良民雖稅斂良厚,而終身保骨肉相聚之樂,父子兄弟夫婦免生離死別之苦,此豈小事?」魏公此論,可謂至當。
餘觀梅聖俞寶元間為葉縣宰,詔書令民三丁籍一,立校與長,號弓箭手,以備不虞,田裡騷然。
聖俞作田家詩雲:「誰道田家樂?春稅秋未足,裡胥叩我門,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於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詔書來,生齒復版錄。
三丁籍一壯,惡使操弓韣。
州符令又嚴,【州符令又嚴 「令」,宛陵先生集卷七田家語作「今」。
】老吏持鞭撲。
搜索稚與艾,唯存跛無目。
田閭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畝焉可事,買箭賣牛犢。
愁氣變久雨,鐺缶空無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遲速。
我聞誠所慚,徒爾叨君祿。
卻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
」又汝墳貧女雲:「汝墳貧家女,行哭音悽愴。
自言有老父,孤獨無丁壯。
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龍鍾去持杖。
【龍鍾去持杖 「持」,宛陵先生集卷七汝墳貧女作「?」。
】勤勤囑四鄰,幸願相倚傍。
適聞閭裡歸,問訊疑猶強。
果聞寒雨中,【果聞寒雨中 「聞」,宛陵先生集作「然」。
】僵死壤河上。
弱質無以託,橫屍無以葬。
生女不如男,雖存何以當。
【雖存何以當 「以」,宛陵先生集作「所」。
】拊膺呼蒼天,生死將柰向?」觀此二詩,與石壕吏等篇何以異?當是時,乃太平極盛之時,而一有籍民為兵之令,便覺氣象與天寶相似。
乃知養兵之制,【養兵之制 「制」,原誤作「刺」,據諸本改。
下同。
】實萬世之仁,而魏公之說不可易也。
然魏公既知籍民為兵之害矣,而陝西義勇之制,實出於公。
雖司馬溫公極言其不便,竟不為止,又何與前言相戾也? 天棘 杜詩雲:「江蓮搖白羽,天棘夢青絲。
」下句殊不可曉。
說者曰,天棘,柳也。
或曰,天門冬也。
夢,當作弄。
既無考據,意亦短淺。
譚浚明嘗為餘言,此出佛書,終南長老入定,夢天帝賜以青棘之香。
蓋言江蓮之香,如所夢天棘之香耳。
此詩為僧齊已賦,故引此事。
餘甚喜其說,然終未知果出何經。
近閱葉石林過庭錄,亦言此句出佛書,則浚明之言宜可信。
家乘 山谷晚年作日錄,題曰家乘,取孟子晉之乘之義。
謫死宜州。
永州有唐生者從之遊,為之經紀後事,收拾遺文。
獨所謂家乘者,倉忙間為人竊去,尋訪了不可得。
【尋訪了不可得 「了」,明活字本作「之」。
】後百餘年,史衛王當國,乃有得之以獻者。
衛王甚珍之,後黃伯庸帥蜀,以其為雙井之族,乃以贐其行。
中興十策 建炎中,大駕駐維揚,康伯可上中興十策:「一請皇帝設壇,與群臣、六軍縞素戎服,以必兩宮之歸。
【以必兩宮之歸 「必」,原誤作「心」,據諸本改。
】二請移蹕關中,治兵積粟,號召兩河,為雪恥計,東南不足立事。
三請略去常制,為馬上治。
用漢故事,選天下英俊,日侍左右,講求天下利病,通達外情。
四請河北未陷州郡,朝廷不復置吏,詔土人自相推擇,各保鄉社。
以兩軍屯要害,為聲援。
滑州置留府,通接號令。
五請刪內侍百司州縣冗員,文書務簡實,以省財便事。
六請大赦,與民更始。
前事一切不問,不限文武,不次登用,以收人心。
七請北人避胡挈郡邑南來以從吾君者,其首領皆豪傑,當待之以將帥,不可指為盜賊。
八請增損保甲之法,團結山東、京東西、兩淮之民,以備不虞。
九請講求漢、唐漕運,江、淮道塗置使,以餽關中。
十請許天下直言便宜,州郡即日繳奏,置籍親覽,以廣豪傑進用之路。
」時宰相汪、黃輩,不能聽用,而伯可名聲由是益著。
【名聲由是益著 「益」,諸本作「甚」。
】餘觀其策,正大的確,雖李伯紀、趙元鎮亦何以遠過!然厥後秦檜當國,伯可乃附會求進,擢為臺郎。
值慈寧歸養,兩宮燕樂,伯可專應制為歌詞,諛艷粉飾,於是聲名掃地,而世但以比柳耆卿輩矣。
檜死,伯可亦貶五羊。
不死 楞嚴經:「佛告波斯匿王,汝年
議者但謂不如漢、唐調兵於民,獨不見杜甫石壕吏一篇,調兵於民,其弊乃如此。
後世既收拾強悍無賴者,養之以為兵,良民雖稅斂良厚,而終身保骨肉相聚之樂,父子兄弟夫婦免生離死別之苦,此豈小事?」魏公此論,可謂至當。
餘觀梅聖俞寶元間為葉縣宰,詔書令民三丁籍一,立校與長,號弓箭手,以備不虞,田裡騷然。
聖俞作田家詩雲:「誰道田家樂?春稅秋未足,裡胥叩我門,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於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詔書來,生齒復版錄。
三丁籍一壯,惡使操弓韣。
州符令又嚴,
】老吏持鞭撲。
搜索稚與艾,唯存跛無目。
田閭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畝焉可事,買箭賣牛犢。
愁氣變久雨,鐺缶空無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遲速。
我聞誠所慚,徒爾叨君祿。
卻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
」又汝墳貧女雲:「汝墳貧家女,行哭音悽愴。
自言有老父,孤獨無丁壯。
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龍鍾去持杖。
】勤勤囑四鄰,幸願相倚傍。
適聞閭裡歸,問訊疑猶強。
果聞寒雨中,
】僵死壤河上。
弱質無以託,橫屍無以葬。
生女不如男,雖存何以當。
】拊膺呼蒼天,生死將柰向?」觀此二詩,與石壕吏等篇何以異?當是時,乃太平極盛之時,而一有籍民為兵之令,便覺氣象與天寶相似。
乃知養兵之制,
下同。
】實萬世之仁,而魏公之說不可易也。
然魏公既知籍民為兵之害矣,而陝西義勇之制,實出於公。
雖司馬溫公極言其不便,竟不為止,又何與前言相戾也? 天棘 杜詩雲:「江蓮搖白羽,天棘夢青絲。
」下句殊不可曉。
說者曰,天棘,柳也。
或曰,天門冬也。
夢,當作弄。
既無考據,意亦短淺。
譚浚明嘗為餘言,此出佛書,終南長老入定,夢天帝賜以青棘之香。
蓋言江蓮之香,如所夢天棘之香耳。
此詩為僧齊已賦,故引此事。
餘甚喜其說,然終未知果出何經。
近閱葉石林過庭錄,亦言此句出佛書,則浚明之言宜可信。
家乘 山谷晚年作日錄,題曰家乘,取孟子晉之乘之義。
謫死宜州。
永州有唐生者從之遊,為之經紀後事,收拾遺文。
獨所謂家乘者,倉忙間為人竊去,尋訪了不可得。
】後百餘年,史衛王當國,乃有得之以獻者。
衛王甚珍之,後黃伯庸帥蜀,以其為雙井之族,乃以贐其行。
中興十策 建炎中,大駕駐維揚,康伯可上中興十策:「一請皇帝設壇,與群臣、六軍縞素戎服,以必兩宮之歸。
】二請移蹕關中,治兵積粟,號召兩河,為雪恥計,東南不足立事。
三請略去常制,為馬上治。
用漢故事,選天下英俊,日侍左右,講求天下利病,通達外情。
四請河北未陷州郡,朝廷不復置吏,詔土人自相推擇,各保鄉社。
以兩軍屯要害,為聲援。
滑州置留府,通接號令。
五請刪內侍百司州縣冗員,文書務簡實,以省財便事。
六請大赦,與民更始。
前事一切不問,不限文武,不次登用,以收人心。
七請北人避胡挈郡邑南來以從吾君者,其首領皆豪傑,當待之以將帥,不可指為盜賊。
八請增損保甲之法,團結山東、京東西、兩淮之民,以備不虞。
九請講求漢、唐漕運,江、淮道塗置使,以餽關中。
十請許天下直言便宜,州郡即日繳奏,置籍親覽,以廣豪傑進用之路。
」時宰相汪、黃輩,不能聽用,而伯可名聲由是益著。
】餘觀其策,正大的確,雖李伯紀、趙元鎮亦何以遠過!然厥後秦檜當國,伯可乃附會求進,擢為臺郎。
值慈寧歸養,兩宮燕樂,伯可專應制為歌詞,諛艷粉飾,於是聲名掃地,而世但以比柳耆卿輩矣。
檜死,伯可亦貶五羊。
不死 楞嚴經:「佛告波斯匿王,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