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三 乙編

關燈
以獵以漁。

    其富者,或駕駟鐵,乘四牡,有車轔轔,有駜駟駟,車攻原野,網交淇奧,釃風湛露,角勝校獲,何其樂也!至有得時遇主,取相封侯,入賚彤弓,出建幹旄,被絲衣,曳紈絝,武夫前呵,莫敢執競,有女同車,有手其姿,窈窕由儀,思與君子偕老。

    如燕燕于飛,【燕燕于飛 「于」,原誤作「之」,據詩集傳卷二燕燕于飛改。

    】彼何人斯,踵其常武,豈子之所難哉!夫蓋世勳名,權輿一念,傅說胥靡相殷武丁,天作尚父,文王有聲,雖維天之命,亦有志竟成,今子幸遭時清平,下武右文,不能小毖于心,奮取富貴,而維清泉白石以自潔,終風苦露以自隱,不與賢登于朝,而顧與我行其野,【我行其野 「其」,原誤作「于」,據詩集傳卷一一我行其野改。

    】徒歎昊天有成命之不可易,而不知所欲之必從也,以期于世,不亦左乎!藉曰無意斯世,則相鼠有穴,況於人乎!一區未辯,脫有小戎寇,子將奚歸,唯君簡兮,毋謂我生流坎,由庚甲之利不利也。

    」子衿曰:「諾哉!二子行矣,我將思之。

    」【我將思之 原下有夾注雲:「傳不記其人之所終,用史記體。

    」】贊曰:異哉!子衿之為人也。

    其孔北海、李太白之流乎?觀其抗志青雲之上,睥睨宇宙,猶以為小,而不免為旅人。

    諺曰:「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

    」若子衿者,豈以用不用異其心哉! 以學為詩 趙昌父雲:「古人以學為詩,今人以詩為學。

    」夫以詩為學,自唐以來則然。

    如嘔出心肝,搯擢胃腎,【搯擢胃腎 明活字本作「腎胃」。

    】此生精力盡於詩者,是誠弊精神於無用矣。

    乃若古人,亦何嘗以學為詩哉!今觀國風,間出於小夫賤隸婦人女子之口,未必皆學也,而其言優柔諄切,忠厚雅正。

    後之經生學士,雖窮年畢世,未必能措一辭。

    正使以後世之學為詩,其胸中之不醇不正,必有不能掩者矣。

    雖貪者賦廉詩,仕者賦隱逸詩,亦豈能逃識者之眼哉!如白樂天之詩,曠達閒適,意輕軒冕,孰不信之?然朱文公猶謂:【然朱文公猶謂 「猶」,諸本作「獨」。

    】「樂天人多說其清高,其實愛官職,詩中及富貴處,皆說得口津津地涎出。

    」可謂能窺見其微矣。

    嗟夫!樂天之言,且不可盡信,況餘人乎!楊誠齋雲:「古人之詩,天也;後世之詩,人焉而已矣。

    」此論得之。

     活處觀理 古人觀理,每於活處看。

    故詩曰:「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夫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又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孟子曰:「觀水有術。

    必觀其瀾。

    」又曰:「源泉混混,不舍晝夜。

    」明道不除窗前草,欲觀其意思與自家一般。

    又養小魚,欲觀其自得意,皆是於活處看。

    故曰:「觀我生,觀其生。

    」又曰:「復其見天地之心。

    」學者能如是觀理,胸襟不患不開闊,氣象不患不和平。

     祝壽 陸象山在荊門,上元不設醮,但合士民於公廳前,聽講洪範「皇極斂時五福」一段,謂此即為民祈福也。

    今世聖節,令僧陞座說法祝聖壽,而郡守以下,環坐而聽之,殊無義理。

    程大昌、鄭丙在建寧,並不許僧陞堂說法。

    朱文公在臨漳,且令隨例祝香,不許人問話。

    餘謂若祖象山之法,但請教官陞郡庠講席,講詩天保一篇,以見歸美報上之意,亦自雅馴。

    【亦自雅馴 「馴」,原誤作「訓」,據諸本改。

    】 至人 莊子謂「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熱」。

    如周公遭變,而赤舄幾幾;孔子厄陳,而絃歌自如;皆至人也。

    不濡不熱,其言心耳,非言其血肉之身也。

     桃錦柳綿 杜陵詩雲:「不分桃花紅勝錦,生憎柳絮白如綿。

    」初讀隻似童子屬對之語,及細思之,乃送杜侍禦入朝,蓋錦綿皆有用之物,【蓋錦綿皆有用之物 「錦綿」,原作「綿錦」。

    案,上引杜詩先雲錦後雲綿,此系釋杜詩,故當以「錦綿」為次,據諸本改。

    】而桃花柳絮,乃以區區之顏色而勝之,亦猶小人以巧言令色而勝君子也。

    侍禦,分別邪正之官,故以此告之。

    觀「不分」、「生憎」之語,其剛正疾邪可見矣。

    【其剛正疾邪可見矣 「疾」,諸本作「嫉」。

    】 村莊雞犬 韓平原作南園於吳山之上,其中有所謂村莊者,竹籬茅舍,宛然田家氣象。

    平原嘗遊其間,甚喜曰:「撰得絕似,但欠雞鳴犬吠耳。

    」既出莊遊他所,忽聞莊中雞犬聲,令人視之,乃府尹所為也。

    平原大笑,益親愛之。

    太學諸生有詩曰:「堪笑明庭鴛鷺,甘作村莊犬雞。

    一日冰山失勢,湯燖鑊煮刀刲。

    」 謝昭雪表 嶽武穆家謝昭雪表雲:【嶽武穆家謝昭雪表雲 「嶽」,原誤作「兵」,今改。

    】「青編塵乙夜之觀,白簡悟壬人之譖。

    」甚工。

     末世風俗 王荊公論末世風俗雲:「賢者不得行道,不肖者得行無道;賤者不得行禮,貴者得行無禮。

    」其論精矣。

    嗟夫!荊公生於本朝極盛之時,猶有此歎,況愈降愈下乎? 五百弓 荊公詩雲:「臥占寬閑五百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