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履子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勞謙君子,有終吉。
履貧賤 素履子曰: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君子憂道不憂貧,不患貧而患不安。
昔釣魚之叟、蓬岩之士貧而遂通。
故賢子夏之鹑衣,原憲之桑樞,顔子一箪食,一瓢飲,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曾子正冠而纓斷,納履而踵決,整襟而肘見,曳屦而歌。
商頌聲滿天下,若出金石,天子不得為臣,諸侯不得為友。
此緻道者亡身,養志者亡命。
此皆貧而樂道者也。
亦有門栽五柳,庭植三刻,扣角而歌,采樵而詠,皆履貧之士也。
賢者在事載土而歸,留犢而去,常遠三惑,早慎四知。
士之廉而履貧者也。
或舍金存寶,棄賣重言,不謙蝸舍之居而守蓬蒿之室,飲水食菜,守道安貧,悉士之至賢高尚其道。
孔宣父雲: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命者,窮達之分,皆自樂天知命而已。
若好勇疾貧,臨财苟得,非君子之人。
欲慕賢哲之蹤,則不恥缢弊之袍,華門圭窦者矣。
履平 素履子曰:秤之用也,取之於衡;車之行也,通之於轍。
衡平則毫厘不差,轍通則轅毂無滞。
秤若失之於毫厘,則權衡不正;車若虧之於轅毂,則轍迹難通。
欲秤之平則慎之於毫厘,欲轍之通宜治之於轅毂,毫厘不失,轅毂無虧,則謂天平地成。
乃取易象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履之時用,居安慮危,履平慮蹶。
所以《禮》雲:積而能散,安而能遷。
此君子履平而思進也。
子房《素書》曰:衣不舉領者倒,走不視地者颠。
士若既逸遊,好财色,嗜酒,多私,則平地生坑坎,安處有危亡。
是以《易》曰:九三,君子終曰乾乾,夕惕若厲。
亦曰: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故《詩》曰: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踏。
皆如履薄臨深,履平之至也。
履危 素履子曰:居屯、蒙,危難之時常見。
《易·象》雲: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初九:盤桓,利居貞。
複見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退則困險,進則閡山。
蒙以養正,乃聖功也。
君子以果行育德,屯之時用利在居貞,蒙之時宜利於養正。
是知貞之與正,可以涉危難矣。
虞舜潛居中冀,仁孝之心唯堅;周公出往束征,忠實之志益盛。
展禽三黜而不已直道,子文三已而無愠辭。
西伯拘美裡,仁德愈明,冶長囚缧绁,而賢行不替;遭匡不改仁聖,厄陳不徹鼓琴。
君子福至不喜,禍至不懼;不缁不磷,潔白之德益彰,不雕不衰,清貞之操彌盛。
《詩》曰: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又曰:風雨如晦,雞嗚不已。
聖賢若是,所以長思《鴉鵲》之篇、《鵬烏》之賦。
然而履虎尾畏懼怨怨,涉險難慎危兢兢。
《易》曰: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又曰:進退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履道亨矣。
素履子卷下竟
履貧賤 素履子曰: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君子憂道不憂貧,不患貧而患不安。
昔釣魚之叟、蓬岩之士貧而遂通。
故賢子夏之鹑衣,原憲之桑樞,顔子一箪食,一瓢飲,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曾子正冠而纓斷,納履而踵決,整襟而肘見,曳屦而歌。
商頌聲滿天下,若出金石,天子不得為臣,諸侯不得為友。
此緻道者亡身,養志者亡命。
此皆貧而樂道者也。
亦有門栽五柳,庭植三刻,扣角而歌,采樵而詠,皆履貧之士也。
賢者在事載土而歸,留犢而去,常遠三惑,早慎四知。
士之廉而履貧者也。
或舍金存寶,棄賣重言,不謙蝸舍之居而守蓬蒿之室,飲水食菜,守道安貧,悉士之至賢高尚其道。
孔宣父雲: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命者,窮達之分,皆自樂天知命而已。
若好勇疾貧,臨财苟得,非君子之人。
欲慕賢哲之蹤,則不恥缢弊之袍,華門圭窦者矣。
履平 素履子曰:秤之用也,取之於衡;車之行也,通之於轍。
衡平則毫厘不差,轍通則轅毂無滞。
秤若失之於毫厘,則權衡不正;車若虧之於轅毂,則轍迹難通。
欲秤之平則慎之於毫厘,欲轍之通宜治之於轅毂,毫厘不失,轅毂無虧,則謂天平地成。
乃取易象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履之時用,居安慮危,履平慮蹶。
所以《禮》雲:積而能散,安而能遷。
此君子履平而思進也。
子房《素書》曰:衣不舉領者倒,走不視地者颠。
士若既逸遊,好财色,嗜酒,多私,則平地生坑坎,安處有危亡。
是以《易》曰:九三,君子終曰乾乾,夕惕若厲。
亦曰: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故《詩》曰: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踏。
皆如履薄臨深,履平之至也。
履危 素履子曰:居屯、蒙,危難之時常見。
《易·象》雲: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初九:盤桓,利居貞。
複見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退則困險,進則閡山。
蒙以養正,乃聖功也。
君子以果行育德,屯之時用利在居貞,蒙之時宜利於養正。
是知貞之與正,可以涉危難矣。
虞舜潛居中冀,仁孝之心唯堅;周公出往束征,忠實之志益盛。
展禽三黜而不已直道,子文三已而無愠辭。
西伯拘美裡,仁德愈明,冶長囚缧绁,而賢行不替;遭匡不改仁聖,厄陳不徹鼓琴。
君子福至不喜,禍至不懼;不缁不磷,潔白之德益彰,不雕不衰,清貞之操彌盛。
《詩》曰: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又曰:風雨如晦,雞嗚不已。
聖賢若是,所以長思《鴉鵲》之篇、《鵬烏》之賦。
然而履虎尾畏懼怨怨,涉險難慎危兢兢。
《易》曰: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又曰:進退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履道亨矣。
素履子卷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