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品第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昔庾肩吾為《書品》李嗣真、張懷瓘、韋續接其武軌,或師人表之九等,或分神妙精能之四科,包羅古今,不出二類。夫五音之好,人各殊嗜,妍蚩工拙,倫次蓋繁。故昔賢評書,亦多失當;後世品藻,隻纾己懷,輕重等差,豈能免戾未?書道有天然,有工夫,二者兼美,斯為冠冕。自餘偏至,亦自稱賢。必如張懷瓘,先其天性,後其習學,是使人惰學也,何勸之為?必軒舉之工夫為上,雄深和美,各自擅場。古人論書,皆尚勁險,二者比較,健者居先。古尚質厚,今重文華。文質彬斓,乃為粹美。孔從先進,今取古質。華薄之體,蓋少後焉。若有新理異态,高情逸韻,孤立特峙,常音難緯,睹慈靈變,尤所崇慕。今取南、北朝碑,為之品列。唐碑太夥,姑從舍旃。
神品
《爨龍顔碑》
《靈廟碑陰》
《石門銘》
妙品上
《鄭文公四十二種》
《晖福寺》
《梁石阙》
妙品下
《枳陽府君碑》
《梁綿州造像》
《瘗鶴銘》
《泰山經石峪》
《般若經》
《石井闌題字》
《蕭衍造像》
《孝昌六十人造像》
高品上
《谷朗碑》
《葛祚碑額》
《吊比幹文》
《嵩高靈廟碑》
高品下
《鞠彥雲墓志》
《高勾麗故城刻石》
《新羅真興太王巡狩管境碑》
《高植墓志》
《秦從三十人造像》
《鞏伏龍造像》
《趙珊造像》
《晉豐縣造像》
精品上
《張猛龍清德頌》
《李超墓志》
《賈思伯碑》
《楊翚碑》
《龍藏寺碑》
《始興王碑》
《解伯達造像》
精品下
《刁遵志》
《惠輔造像記》
《皇甫摐志》
《張黑女碑》
《高湛碑》
《呂望碑》
《慈香造像》
《元甯造像》
《趙阿歡三十五人造像》
逸品上
《朱君山墓志》
《敬顯俊刹前銘》
《李仲璇修孔子廟碑》
逸品下
《武平五年靈塔銘》
《劉玉志》
《臧質碑》
《源磨耶祗桓題記》
《定安王元燮造像》
能品上
《長樂王造像》
《太妃侯造像》
《曹子建碑》
《隽修羅碑》
《溫泉頌》
《崔敬邕碑》
《沙門惠诠造像》
《華嚴經菩薩明難品》
《道略三百人造像》
《楊大眼造像》
《凝禅寺碑》
《始平公造像》
能品下
《魏靈藏造像》
《張德壽造像》
《魏元預造像》
《司馬元興碑》
《馬嗚寺碑》
《元詳造像》
《首山舍利塔銘》
《甯甗碑》
《賀若誼碑》
《蘇慈碑》
《報德碑》
《李憲碑》
《王偃碑》
《王僧碑》
《定國寺碑》
神品
《爨龍顔碑》
《靈廟碑陰》
《石門銘》
妙品上
《鄭文公四十二種》
《晖福寺》
《梁石阙》
妙品下
《枳陽府君碑》
《梁綿州造像》
《瘗鶴銘》
《泰山經石峪》
《般若經》
《石井闌題字》
《蕭衍造像》
《孝昌六十人造像》
高品上
《谷朗碑》
《葛祚碑額》
《吊比幹文》
《嵩高靈廟碑》
高品下
《鞠彥雲墓志》
《高勾麗故城刻石》
《新羅真興太王巡狩管境碑》
《高植墓志》
《秦從三十人造像》
《鞏伏龍造像》
《趙珊造像》
《晉豐縣造像》
精品上
《張猛龍清德頌》
《李超墓志》
《賈思伯碑》
《楊翚碑》
《龍藏寺碑》
《始興王碑》
《解伯達造像》
精品下
《刁遵志》
《惠輔造像記》
《皇甫摐志》
《張黑女碑》
《高湛碑》
《呂望碑》
《慈香造像》
《元甯造像》
《趙阿歡三十五人造像》
逸品上
《朱君山墓志》
《敬顯俊刹前銘》
《李仲璇修孔子廟碑》
逸品下
《武平五年靈塔銘》
《劉玉志》
《臧質碑》
《源磨耶祗桓題記》
《定安王元燮造像》
能品上
《長樂王造像》
《太妃侯造像》
《曹子建碑》
《隽修羅碑》
《溫泉頌》
《崔敬邕碑》
《沙門惠诠造像》
《華嚴經菩薩明難品》
《道略三百人造像》
《楊大眼造像》
《凝禅寺碑》
《始平公造像》
能品下
《魏靈藏造像》
《張德壽造像》
《魏元預造像》
《司馬元興碑》
《馬嗚寺碑》
《元詳造像》
《首山舍利塔銘》
《甯甗碑》
《賀若誼碑》
《蘇慈碑》
《報德碑》
《李憲碑》
《王偃碑》
《王僧碑》
《定國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