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碑第三

關燈
佳者數十本,通不過二百餘種,必盡求之,會通其源流,浸氵?于心目,擇吾所愛好者臨之,厭則去之。

    臨寫既多,變化無盡,方圓操縱,融冶自成體裁,韻味必可絕俗,學者固可自得之也。

    秦、漢分目,略見所說《說分》《本漢》篇中,今将南北朝碑目,必當購者錄如左。

    其碑多新出,為金石諸書所未有者也。

    造像記佳者,亦附目間下論焉。

     碑以朝别,以年叙,其無稽考,附于其朝之後。

     有年則書,不書者,無年月也。

     書人詳之,撰人不詳,重在書也。

     石所存地著之,不著者,不知所在也。

     其碑顯者書人名,不顯者并官書之,欲人易購也。

     吳碑 《葛府君碑》(江蘇勾容) 《九真太守谷朗碑》(鳳皇元年) 晉碑 《南鄉太守郛休碑》(太始六年) 《保母志》(甯興三年王獻之書) 《枳陽府君碑》(隆安三年) 《爨寶子碑》(太亨四年) 〔按:安帝元興元年改元太亨,次年複為元興,四年已改義熙元年。

    此碑蓋在偏遠,未知,故仍書太亨四年也。

    〕 《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明人傳為王羲之書,姑附于此,海山仙館刻石) 宋碑 《甯州刺史爨龍顔碑》(大明二年,雲南陸源,有碑陰) 《始康郡晉豐縣□态造像》(元褵廿五年山東王氏) 《高勾麗故城刻石》(己醜元年,長壽王當劉元嘉六年,宋平壤吳氏) 齊碑 《吳郡造維衛尊佛記》(永明六年,浙江會稽) 《保佛弟子蕭衍造像題字》(永明二年,四川雲陽) 梁碑 《太祖文皇帝神道東阙》(反刻) 《太祖文皇帝神道西阙》 《南康簡王神道東阙》(反刻) 《南康簡王神道西阙》 《臨川靖惠王神道東阙》(反刻) 《臨川靖惠王神道西阙》 《吳平忠侯蕭公神道東阙》(反刻) 《吳平忠侯蕭公神道西阙》 《始興忠武王碑》(有額有陰) 《散騎常侍安平王碑》 《天監五年殘碑》 《鄱陽王益州軍府人題記》(天監十二年,四川雲陽) 《石井闌題字》(天監十五年,江蘇勾容) 《章景為梁主造佛依碑石像》(丁未年即大通元年,四川綿州) 《許善題名》(大通三年,四川綿州) 《□□□等造觀世音像》(大通三年,四川綿州) 《□道□造像》(□□三年,四川綿州) 《劉敬造像》(大同三年,山東福山王氏) 《贊觀音》(與大通元年石同,四川綿州) 《釋慧影為父母師僧及身造釋迦佛像題字》(中大同元年,浙江石門李氏) 陳碑 《斯羅真興大王巡狩管境碑》(戊子年,真興王麥宗陳光大二年也,朝鮮鹹興) 《趙和造像記》(永定三年) 魏碑 《邑主秦從州人造像王銀堂畫像題名》(道武天賜三年) 《鞏伏龍造像》(大魏國元年,即太武延和元年) 《定州中山趙褵造像》(皇興三年) 《中嶽蒿高羅靈廟碑》(太安二年,寇謙之書,筱額,陽文,有陰) 《宕昌公晖福寺碑》(太和十二年,陝西澄城,有碑陰) 《孝文皇帝吊殷比幹墓文》(皇構遷中元載,歲禦次閹茂望舒) 《孫秋生造像》(太和七年。

    以下為龍門二十品,故合錄之) 《始平公造像》(太和十二年,朱義章書,有額) 《北海王元詳造像》(太和十八年) 《北海王太妃高為孫保造像》 《長樂王夫人尉遲造像》(太和十九年) 《一弗造像》(太和廿年) 《解伯達造像》(太和年造) 《楊大眼造像》 《魏靈藏造像》 《鄭長猷造像》(景明二年) 《惠感造像》(景明三年) 《賀蘭汗造像》(景明三年) 《高樹造像》(景明三年) 《法生造像》(景明四年) 《太妃侯造像》(